《嘉義工藝當代宣言》邀17位工藝師、設計師跨界共創!重塑剪黏、交趾陶、石雕傳統之美
全新登場的《嘉義工藝當代宣言》展覽於9月15日至10月1日在嘉義文創園區O棟展出,現場邀來9位工藝師與8位中青世代設計師跨界合作,結合剪黏、交趾陶、欄間雕刻、石猴雕刻、小木作五項嘉義傳統工藝,打造20餘件實驗性作品,不只保留傳統之美,同時亦展現出嘉義工藝的當代價值觀。
重新轉譯傳統工藝的新世代價值
建城迄今超過300年的嘉義市,歷經了不同時代的變革與城市發展,不僅奠基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蘊,也孕育出傳承數個世代的工藝樣貌。傳統工藝向來是以歷史書寫而成的時代記憶,藏有無可取代的時空意義,然而,即便純粹的老派始終在小眾心中佔有一席之地,卻未必能走進新世代的生活裡,究竟要如何讓嘉義傳統工藝與時俱進,仍是當代社會所面臨的一門重要課題。
全新登場的《嘉義工藝當代宣言》展覽,由邱乾珉策展、邀來王婕霓、吳基禎、李焌宇、林秉賢、林盈采、許愷庭、陳佐民、蔡錦同、謝東哲9位工藝師,與何忠堂、李雅靖、張玉美、許宸豪、陳彥豪、湯季婷、楊家佳、賈勛寧8位中青世代設計師,攜手以五項嘉義傳統工藝的跨界合作,共同打造出20餘件精彩作品,並透過在工藝與設計的精湛結合,展現嘉義工藝的多樣性和獨特性。
策展人邱乾珉表示,「此次合作有別以往,部份以聯名呈現,部份透過前期討論也加入chatGPT、midjourney的指令,去生成範例再跟工藝師去溝通,也幫助他們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去理解圖像。另外,傳統工藝常會卡在幾個點,包括意必吉祥、圖必有意,但這次在設計與傳統工藝的共創下,我們很努力要打破這樣的一個框架。」特別是當設計與工藝各自貢獻所長、教學相長,亦是這項計劃之中極為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此一來,傳統工藝開始有了全新樣貌,也有機會走進當代生活之中。
透過色彩打破類緣限制的「交趾陶」
不同於其他陶藝,交趾陶的釉色表現一直是其獨特魅力之一,這次展覽一改大眾對交趾陶工藝的既定印象,轉而聚焦釉色做為表現主軸,並邀來三個年輕陶藝家楊家佳、賈勛寧、湯季婷與工藝師合作,針對其顏色去做實驗與變化,並最大程度突顯交趾陶寶石釉的特性。
邱乾珉解釋,像是「『交趾陶』我們就針對它的顏色去做實驗跟變化,比方說像作品『陶的纖維式(交趾陶特別版)』便先用棉繩浸到瓷漿裡,趁它還沒乾之前,趕快編織再拿去燒。棉繩600度時即會化掉,最終變會只剩下陶瓷本身。」進而打造出交趾陶相對新穎的當代造型姿態。
小木作的千姿百態!
木作工藝可謂是最具有五感體驗精神的工藝項目,木頭的香氣與溫潤手感向來醉人,特別是不同的木頭種類與材質特性,背後其實暗藏高度知識系統與技藝的養成。在此次展覽中,不只能看見運用榫接、薄片鑲嵌、CNC、異材質結合等多項技術探討下的木作工藝,亦可藉由創作的多變性,體現出小木作的千姿百態。
其中「木鑲」由設計師許宸豪攜手插畫家湯士賢共同完成,許宸豪表示,「因為嘉義是木都,便決定以此為材用插畫的方式去重新組構。」木鑲嵌技術經手工切割、拼合等多項工藝所製成,透過插畫的結合不只能展現出細膩的藝術表現手法,也可以透過木材的紋理、質地、香氣,開啟此傳統工藝的當代可能。
藉由石猴雕刻重現嘉義人文風景
石猴雕刻是嘉義市不可抹滅的一道人文風景,也是形塑嘉義地方最生猛、最野生的底蘊。但石雕只做為擺飾對於當代生活或許有點不合時宜,但是透過設計的介入、引進功能的思考,也重啟嶄新的創意火花。其中石猴作品在前期發想時,亦透過midjourney生成圖像並與工藝師討論,最終將傳統與生活結合,創造出可走進居家空間的「耍猴戲系列邊桌」。
當剪黏走入室內!結合磁性化身自由創作的元件
從設計的角度看剪黏工藝,最迷人的特點之一就在於其透過「剪」與「黏」這樣材料解構與重組的動作之下產生的藝術創作。本次藉由翻轉剪黏工藝被觀看的方式、角度與型態,讓廟簷上的精彩,經由工藝師與設計師的共創,有了新的功能與時代詮釋。
事實上,剪黏一般用於戶外,但這樣的工藝有沒有可能走進室內?邱乾珉表示,「為此這次延伸出室內的燈具跟鏡子系列,但是當使用水泥結合的剪黏,放進室內會產生許多結構性的疑慮,後來我們用了『磁鐵』去解決這個問題,因此這盞燈具『繁花』其實是一個生鐵鍋(倒掛而成),每一朵上面的花都可以被移動,仔細一看裡面還藏有嘉義市花艷紫荊。」如此一來,即便走入居家,也能發展出個人自由詮釋的嶄新創作樂趣。
欄間雕刻!感受生活裡的一隅之花
欄間雕刻向來在嘉義極具重要的時代意義,亦見證台灣經濟發展的軌跡,但如何在當代將其工藝成就繼續延續?邱乾珉也指出,「一如鑿花作品本身工藝水準極高,但當代少有人接觸,如何賦予其新的身份跟角色,像是作品『鑿花壁燈』便是以照明點綴,讓其產生功能性。」至於「家凳」則是聯名作品,將既有的設計單品透過工藝師的加乘,展現工藝之美,讓欄間雕刻在現代生活語境下,也能透過設計再現其新時代精神。
此外,展場內還有一件欄間雕刻作品,則是有別一般鏤空形式,保留大部份木頭原始狀態,只刻了中央一塊,並運用燒衫技法,再結合以防火膠帶進行遮噴的手法,將其它部份轉化為深色,進而體現出傳統工藝之美。
《2023嘉義工藝當代宣言》日期:2023年9月15日—10月1日
地點:嘉義文創園區O棟(免費展出)
最新文章
-
《嘉義工藝當代宣言》邀17位工藝師、設計師跨界共創!重塑剪黏、交趾陶、石雕傳統之美
2023/09/21 -
嘉柏麗·香奈兒時尚宣言特展,倫敦V&A博物館登場
2023/09/20 -
Gucci Prospettive創刊號:創意總監 Sabato De Sarno寫給米蘭的一封情書
2023/09/20 -
白輻射影像以「解碼數位視野」為核心精神,重塑公視串流品牌「PTS+」形象
2023/09/19 -
《超越時代的經典》Vitra設計家具展!以30件精彩傑作打開大眾生活想像
2023/09/18 -
一隅有花「2024 植物溫柔曆」嘖嘖上線!不只是日曆,還能為自己插一幅花
2023/09/18 -
新埔國中補校教室改造!MUJI RENOVATION以再生紙材打造模組化永續空間
2023/09/18 -
澎湖輪媲美星級飯店啟航!柏成設計以4大亮點打破交通船框架,開啟海上慢活美學
2023/09/13 -
ANGUS CHIANG驚喜攜手北流推出四款生活物件!免費入手方式這裡看
2023/09/12 -
Saint Louis全新Apollo茶具系列亮相!以瓷器水晶品茗協奏展現歐亞茶道之美
2023/09/11 -
「2023台灣設計展」10/6新北登場!核心展區新北市美術館五大亮點展覽搶先看
2023/09/05 -
2023臺灣文博會「島嶼.旅物選」松菸登場!匯集百家工藝品牌探索手作美好
2023/09/04 -
2023 M&O秋季展會9月登場!台灣館以逾60件作品呈現在地創新工藝
2023/08/30 -
日本長野「小泊Fuji」新開幕!藤森照信日本首個旅宿設計擁八岳山美景入眠
2023/08/24 -
平面設計師 Misc:為自己的生活配速,夠了就好,好了就 GO !
2023/08/22 -
2023南國漫讀節/翻閱晴朗南國的書頁 漫遊於屏東的千百種風景
2023/08/21 -
貳樓全新Logo亮相!Local Remote以客製字體、插畫呈現台美交融新復古風格
2023/08/18 -
2023臺灣文博會9/22重返台北!馮宇操刀主視覺以繽紛用色呼應在地多元文化
2023/08/17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