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丹麥三日設計節登場!台灣設計師聯展《Optical Flow》呈光影流動之美

2025/06/18 編輯|陳宜慧

2025丹麥三日設計節(3daysofdesign)今年以「KEEP IT REAL」為主題,於6月18日至6月20日登場!現場來自全球超過 500 間公司、工作室與設計師等,全都齊聚在哥本哈根8個不同區域的展演場地。其中做為跨足藝廊與創意策展平台的FANZI ,今年攜手台灣設計師群透過設計聯展《Optical Flow》形式,以「流動的觀看」為主題,一展光、材質與感知在當代設計中的交織與轉換。

台灣設計師現身2025 哥本哈根三日設計節(3daysofdesign),以全新聯展《Optical Flow》透過光影流動重新詮釋材質與感知。

 圖/FANZI提供
台灣設計師現身2025 哥本哈根三日設計節(3daysofdesign),以全新聯展《Optical Flow》透過光影流動重新詮釋材質與感知。 圖/FANZI提供

2025 3daysofdesign 6/18-20登場!以KEEP IT REAL包容「真實」的獨特詮釋

這是一場僅為期三天但始終與城市共存的設計盛事,自2013年首次在丹麥哥本哈根亮相後,展會每年持續匯聚來自全球設計品牌、建築師、工藝家等,展示涵蓋家具、燈具、織品、生活風格等創作,並透過展覽、對談與城市空間串聯,今年展會亦以8個風格各異的展區邀請設計迷一同感受設計魅力。

今年主題為「KEEP IT REAL」(真實以對)其背後的核心精神,即是當你選擇「KEEP IT REAL」,代表你在一個往往重視表面勝於本質的世界中,依然選擇真誠、獨立地思考與行動,挑戰慣性與舊有框架。

3daysofdesign 總監Signe Byrdal Terenziani亦強調,「我們的 2025 年主題 KEEP IT REAL 致敬每個人的獨特表達與經驗,呼應我們對一個更有同理心、更包容、更具覺知的世界的渴望。這是一種行動的號召——忠於你自己的願景,也是一場對獨一無二靈魂的禮讚。」而今年視覺識別則是邀請到瑞典平面藝術家 Andreas Samuelsson 操刀,以流動、有機的形狀和大膽的留白,勾勒出靈魂中難以言喻的風景——開放、自由,等待每個人以自身感受詮釋與共鳴。

由瑞典平面藝術家 Andreas Samuelsson 操刀設計的全新視覺識別設計。 圖/3daysofdesign提供
由瑞典平面藝術家 Andreas Samuelsson 操刀設計的全新視覺識別設計。 圖/3daysofdesign提供

▧丹麥三日設計節|https://www.3daysofdesign.dk

台灣設計師設計聯展《Optical Flow》亮點作品一次看

作為今年台灣參展單位,跨足藝廊與創意策展的平台FANZI,今年攜手台灣設計師們以設計聯展《Optical Flow》為名,一同參與這場設計盛會,不只以「流動的觀看」為主題,更探索光、材質與感知在當代設計中的交織與轉換。此次展名取自影像處理術語 “Optical Flow”,即分析影像中像素移動的技術,幫助剪輯時進行流暢的慢動作、幀率轉換與穩定畫面,而展覽則轉化其意涵,成為觀看、物件與身體感知間流動性的詩性隱喻。

此次展覽集結5位台灣當代設計師與創作者——洪順雄、陳彥安、張庭瑄、黃筱媛以及張家翎,並邀請具150年歷史的經典家具品牌 Fritz Hansen 設計總監 Marie-Louise Høstbo 共同創作。透過多樣的燈具、家具、瑜珈收納裝置與功能性藝術物件,創作者們以各自的觀點回應材質、感官經驗與文化脈絡。金屬、樹脂、木材、玻璃等多元材質在光的作用下相互交映,於空間中形塑出不斷生成流動的物件對話,並在每一位觀者的注視與移動間展現其獨特樣貌。

展場一隅。 圖/FANZI提供
展場一隅。 圖/FANZI提供

展場一隅。 圖/FANZI提供
展場一隅。 圖/FANZI提供

展場一隅。 圖/FANZI提供
展場一隅。 圖/FANZI提供

圖/FANZI提供
圖/FANZI提供

展場一隅。 圖/FANZI提供
展場一隅。 圖/FANZI提供

洪順雄作品〈The Mat〉(不鏽綱)。 圖/FANZI提供
洪順雄作品〈The Mat〉(不鏽綱)。 圖/FANZI提供

Marie-Louise Høstbo作品〈The Mat〉(木頭)。 圖/FANZI提供
Marie-Louise Høstbo作品〈The Mat〉(木頭)。 圖/FANZI提供

參與設計師團隊合影。 圖/FANZI提供
參與設計師團隊合影。 圖/FANZI提供

►陳彥安| 霓虹燈系列

以 The Spheroid 及 The Circle 兩件作品重新詮釋台灣街道霓虹招牌文化,局部運用玻璃吹製塑形技術輔助傳統彎管工法,搭配不鏽鋼摺板反射光線,讓霓虹光於球體內柔和消散,呼應 1960 年後霓虹工藝逐漸淡出的街道記憶。

陳彥安作品〈The Circle〉(左)〈The Spheriod〉(右)。 圖/FANZI提供
陳彥安作品〈The Circle〉(左)〈The Spheriod〉(右)。 圖/FANZI提供

►張庭瑄| Soft Cast、 Eccentric Light

Soft Cast以環氧樹脂捕捉製程中的微妙不對稱,保留手工痕跡,邀請觀者以緩慢且親密的方式觀看形體本身;而Eccentric Light 則透過偏心排列的管狀結構與光影張力,創造出結構與動態間的柔和幾何感。

張庭瑄作品〈Eccentric Light〉(左),Soft Cast(右)。

 圖/FANZI提供
張庭瑄作品〈Eccentric Light〉(左),Soft Cast(右)。 圖/FANZI提供

張庭瑄作品〈Soft Cast〉。
 圖/FANZI提供
張庭瑄作品〈Soft Cast〉。 圖/FANZI提供

►黃筱媛| Open Grid 系列

此系列採用原色未塗裝材質打造模組化櫃體,透過不同尺寸組合出光影節奏與結構留白,讓物件呈現漂浮與層次的空間感,開啟觀看的多重視角。

黃筱媛作品〈Open Grid〉。        圖/FANZI提供
黃筱媛作品〈Open Grid〉。 圖/FANZI提供

►張家翎|Circuit–Sequence 系列、Bluing Series–Cross

Circuit–Sequence 系列與 ZAP 合作開發,運用不鏽鋼線材兼具張力與導電性的表現,將無形的電學和力學轉化為可感知的光體。Bluing Series–Cross 則藉由火焰熱處理技法在不鏽鋼材表面渲染色澤遞變,在雙十字結構中形成鏡像對稱,模糊實體與倒影、現實與感知的界線。

張家翎作品〈Circuit–Sequence: Ring〉以及〈Circuit–Sequence: Arch〉。           圖/FANZI提供
張家翎作品〈Circuit–Sequence: Ring〉以及〈Circuit–Sequence: Arch〉。 圖/FANZI提供

張家翎作品〈Bluing Series–Cross〉。    圖/FANZI提供
張家翎作品〈Bluing Series–Cross〉。 圖/FANZI提供

《Optical Flow:流動的觀看》

日期:2025年6/18—6/20

時間:10:00-18:00

地點:Christian Andersen Gallery

(Frederiksholms Kanal 28A, 1220 København, Denmark)

最新文章

保育攝影師莉絲汀娜 ‧ 米特麥爾於巴哈馬鯊魚保護區捕捉到檸檬鯊與礁鯊大規模聚集於...

勞力士攜手海洋保育攝影師,以影像奇觀守護地球「藍色心臟」

2025/08/11
Pavocelle項鍊/胸針,鉑金鑲嵌58.08克拉的凸圓形錫蘭藍寶石、鑽石。圖...

Cartier 幾何造型與色彩對比

2025/08/08
卡地亞動植物系列鱷魚項鍊,18K白金鑲嵌祖母綠與15.15克拉圓形明亮式切割鑽石...

卡地亞 自然藝境:和諧之藝,平衡之美

2025/08/08
圖/CHAUMET提供

CHAUMET 自然紀實,再寫野性詩篇:Jewels by Nature 高級珠寶系列

2025/08/07
香奈兒2025/26秋冬高級訂製服系列,整體色彩如同一片歷經四季更迭的麥田。圖/...

香奈兒2025/26秋冬高級訂製服系列,打造自由與自然的詩意篇章

2025/07/25
《Reach for the Stars》頂級珠寶系列全球首站發表地選擇在京都,...

香奈兒《REACH FOR THE STARS》頂級珠寶京都現場! 專訪香奈兒腕錶暨珠寶部總裁 Frédéric Grangie

2025/07/23
獅子主題作品Embrace Your Destiny項鍊。圖/香奈兒提供

香奈兒《REACH FOR THE STARS》頂級珠寶系列:解析創作符碼:彗星、翅膀和獅子

2025/07/23
攝影/李昀蓁

東京建築女子/內藤廣操刀設計虎屋銀座店!一展大都會裡的和菓子老舖

2025/07/23
香奈兒《REACH FOR THE STARS》頂級珠寶系列,是一場關於夢想、自...

香奈兒《REACH FOR THE STARS》頂級珠寶系列:帶著如星芒般的風格魅力, 自由飛翔!

2025/07/18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