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芬蘭國寶阿爾瓦‧阿爾托《創造即生活》忠泰美術館登場!160+手稿模型大公開

2025/08/14 陳宜慧

忠泰美術館與芬蘭阿爾瓦.阿爾托基金會(Alvar Aalto Foundation)共同策劃,芬蘭國寶級建築師阿爾瓦.阿爾托臺灣首度大型回顧展《創造即生活》於8月16日至2026年1月25日登場。展覽以阿爾瓦.阿爾托與兩任建築師妻子三人在建築、設計與生活中的合作關係為概念,從他們一生的「家」與「共創」為視角,透過五個家的作品為軸線,一次展出逾160件模型與設計手稿原件,讓大眾藉此探索建築與日常生活的連結。

《創造即生活》芬蘭國寶級建築師阿爾瓦.阿爾托臺灣首度大型回顧展8/16忠泰美術館登場。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創造即生活》芬蘭國寶級建築師阿爾瓦.阿爾托臺灣首度大型回顧展8/16忠泰美術館登場。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如果穿越時空,阿爾托會設計出什麼樣的台灣住宅?

1989年出生的芬蘭建築師Alvar Aalto,是妥妥的水瓶座,其作品涵蓋建築、傢俱、紡織品與玻璃器皿,以及雕塑與繪畫,一想到他立刻便聯想到,他的機能主義代表作「派米奧療養院」(Paimio Sanatorium,1929–1933),也正是這股有機、天然材質,以及自由的空間處理方式,讓他在國際上打響名號,並形構出其獨樹一致的北歐建築語彙。

第一任妻子愛諾・阿爾托(Aino Aalto)在婚後的1920至1940年代與阿爾瓦・阿爾托以夫妻檔的方式,共同發展設計事業,並創立知名家具品牌Artek,成為首任設計總監。愛諾逝世幾年後,第二任妻子艾莉莎・阿爾托(Elissa Aalto),自1950年代起深入參與事務所的核心工作,並在阿爾瓦1976年過世後,延續其理念,主持事務所與專案並參與阿爾瓦・阿爾托基金會運作,確保其設計精神得以延續。

此次阿爾瓦.阿爾托基金會首席策展人蒂莫‧里耶科(Timo Riekko)與瑪莉‧穆爾托涅米(Mari Murtoniemi)與忠泰美術館共同策劃的展覽《創造即生活》,跳脫單一建築師成就論述,轉而聚焦阿爾瓦‧阿爾托與愛諾、艾莉莎前後兩任建築師妻子,三人在建築、設計與生活中的合作關係,不只傳達「家」既是生活場域也是工作空間的思維,亦為孕育靈感與創作的核心,並體現出阿爾托三人「創造即生活」的理念。

阿爾瓦與艾莉莎.阿爾托於阿爾托工作室合影 Aalto Foundation(左),愛諾與阿爾瓦.阿爾托於阿爾托之家中工作(右)。 圖/Alvar Aalto Foundation提供
阿爾瓦與艾莉莎.阿爾托於阿爾托工作室合影 Aalto Foundation(左),愛諾與阿爾瓦.阿爾托於阿爾托之家中工作(右)。 圖/Alvar Aalto Foundation提供

當策展人蒂莫‧里耶科在導覽時表示,「阿爾托始終認為每個人都有權利享受好的生活品質」,也讓人忍不住假想,如果可以穿越時空,終其一生沒造訪過台灣的阿爾托,會在台灣設計出什麼樣的住宅?

瑪莉‧穆爾托涅米認為,阿爾托應該會擅用「頂棚」,蒂莫‧里耶科則笑說,「說真的,我們自己也很好奇,因為我們只能從外面看到臺灣建築外觀,但我猜臺灣的空間尺度應該偏小,但這也符合阿爾托的設計理念。因為他相信『一個空間是可以賦予多重功能』,特別是他設計的公寓大樓裡,每一層都會有一個公共空間,讓人得以利用。」此外,瑪莉‧穆爾托涅米亦補充說明,「在阿爾托的思維裡,一個好的家,即使是小的,也能透過好設計讓它變好用。因此這也是為什麼他想要設計好移動的輕量家具。」如此一來,每一次改動都能在美感與機能兼備下,體現場域截然不同的氛圍。

阿爾瓦.阿爾托博物館首席策展人瑪莉・穆爾托涅米(左)、阿爾瓦・阿爾托基金會首席策展人蒂莫・里耶科(右) 。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阿爾瓦.阿爾托博物館首席策展人瑪莉・穆爾托涅米(左)、阿爾瓦・阿爾托基金會首席策展人蒂莫・里耶科(右) 。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走進展場!一睹逾160件模型、設計手稿原件

拾梯而上,首個展區即是聚焦愛諾及阿爾托的個人生活,現場特別展示了一張建築師的桌子,同時擺放了建築師在不同時期所使用的一些工具,同時蒂莫‧里耶科也強調,展場除了模型之外,也有建築師親手繪製的手稿,因現今設計多為電腦繪圖,因此他也想要特別強調這個難能可貴的時代記憶。此外,再往樓上前進時,也不妨望向右側,可以看到阿爾托取材自然圖騰所設計的多款印花布料,所體現的生活感。

此為建築師的工作桌。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此為建築師的工作桌。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阿爾托夫婦取材自然圖騰,設計多款印花布料。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阿爾托夫婦取材自然圖騰,設計多款印花布料。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現場展出逾160件手稿原件、模型與設計作品等,深入探索建築師的生命與創作歷程。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現場展出逾160件手稿原件、模型與設計作品等,深入探索建築師的生命與創作歷程。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展場一隅。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展場一隅。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展場一隅。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展場一隅。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展場一隅。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展場一隅。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展場亦有不少手稿原件得以一窺設計師的創作脈絡。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展場亦有不少手稿原件得以一窺設計師的創作脈絡。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因芬蘭以「千湖之國」與高森林覆蓋率聞名,其獨特自然環境影響了當地居住文化,因此阿爾托夫婦在設計時,總是將自然元素融入建築中,因此展覽亦以「家」作為起點,呈現多件反映芬蘭生活哲學的代表作。展覽敘事是從位於芬蘭西南部松樹林中的「帕伊米奧療養院」(Paimio Sanatorium)為起點,讓觀者透過模型的展示、療養院衣櫃的實體陳設,讓人充份感受到阿爾托的設計是從結核病患者的角度出發,從照明、聲音、家具、室內設計與空氣品質為設計關照,進而打造出這棟極具代表的療癒建築。同時,場內也有展出阿爾托為了療養院所設計的同名單椅,這是他極具標誌性的家具之一。

為結核病患者打造的療癒建築—帕伊米奧療養院模型。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為結核病患者打造的療癒建築—帕伊米奧療養院模型。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如果療養院的重點是療癒,圖書館的核心則是閱讀;現位於俄羅斯的「維堡圖書館」(Viipuri Library),其設計便是以讀者的閱讀體驗為核心,特別打造了57扇天窗,提供充足而不刺眼的照明,創造出明亮舒適、層次分明的閱讀空間。策展人強調,「阿爾托將圖書館的內部視為一種地景,因此即便是很大的空間,卻能讓每個人都找到屬於自己的小角落享受閱讀。」此外,忠泰美術館也特別為了這次展覽製作了一個剖面模型,細看這個天井所構成的通道,更能理解阿爾托極具創意的設計,確實讓光有了不同方向的移動可能,同時亦展現出溫和又具一致性的美好。

此外,現場也展示了其知名家具設計「Artek Stool 60」,這張簡潔、美麗可堆疊的椅凳,體現了好設計不受時空限制的永恆價值,時至如今,無論是在居家或工作場域,都仍是一張實用且美觀的椅凳。

維堡圖書館剖面模型,呈現天窗採光與彎曲的頂蓬設計。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維堡圖書館剖面模型,呈現天窗採光與彎曲的頂蓬設計。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展覽中展出阿爾托夫婦1930年代起設計的多款家具作品。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展覽中展出阿爾托夫婦1930年代起設計的多款家具作品。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接著來到「居住於自然」展區,此區以勞工住宅展現出的另一種設計面向,只因阿爾托認為,即使是在有限資源的前提下,依舊能透過設計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因此重點即是內部設計得宜、擁有具功能性且好用的家具,同時必須與大自然產生連結,不只住宅如此,在面對芬蘭廳時,阿爾托在不砍樹的前提下,設計了波浪型的牆體,即便如今部份樹木因狀態不佳而被迫移除,但當時他設計背後的精神仍不言而喻。

至於由阿爾瓦與愛諾共同設計的「阿爾托之家」(The Aalto House)則是一棟兼具家庭住宅與建築師事務所功能的作品,應用大量的天然材料與大面窗戶,連結室內外空間,創造融入自然的生活質感;目前在阿爾瓦・阿爾托基金會營運下,作為博物館對外開放。這些作品不僅展現阿爾托夫婦對居住空間與尊重自然的細膩處理,更傳達出「家」的溫度——一個與自然共生、孕育理想生活的溫暖場域。

另外一件位於芬蘭西部的「塞伊奈約基文化暨行政中心」(Seinäjoki Cultural and Administrative Center)則是以教堂、市政廳、圖書館與劇院構成完整的公共建築群,打造具象徵性的城市核心。阿爾瓦逝世後,由妻子艾莉莎接手完成,成為其城市設計理念實現的代表作之一。

塞伊奈約基文化暨行政中心。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塞伊奈約基文化暨行政中心。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雙展區橫跨住宅、公共建築、家具設計全覽

此次展覽極其豐富,因阿爾瓦・阿爾托總是將建築視為一種「完整藝術作品」,不僅關注建築的空間形式,更透過材質與細節的實驗與挑戰,賦予生活空間不同的質感與感知體驗。因此次展覽中細節眾多,特別是阿爾瓦‧阿爾托與愛諾、艾莉莎這三位建築師在不同時期接力合作,其創作橫跨住宅、公共建築、家具、照明等設計型態,共同形塑出「Alvar Aalto」關心人、尊重自然、創造理想生活的人文建築風格。三人身處1920年後芬蘭獨立建國與現代化轉型初期,選擇從自身文化出發,以建築回應時代與國際社會,體現民主精神與生活品質的重視,成為北歐現代建築與設計美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代表之一。

本次展覽規劃為雙展區,忠泰美術館主展區展出逾160件手稿原件、模型與設計作品等,深入探索建築師的生命與創作歷程,而自10月4日起,衛星展區則將於NOKE忠泰樂生活Uncanny推出,延伸探討其家具設計的理念與應用,讓設計迷透過不同面向一次感受阿爾瓦.阿爾托的魅力。

展場開放觀眾親身感受阿爾瓦.阿爾托的傳奇作品「Stool 60」等經典家具。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展場開放觀眾親身感受阿爾瓦.阿爾托的傳奇作品「Stool 60」等經典家具。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創造即生活──愛諾、艾莉莎與阿爾瓦.阿爾托

展覽地點|

✸主展區|忠泰美術館(臺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

展覽日期|2025.8.16(六)-2026.1.25(日)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18:00(週一休館)

Klook線上購票| https://reurl.cc/x3akkb

✸衛星展區|NOKE忠泰樂生活 3F Uncanny

展覽日期|2025.10.4(六)- 2025.11.30(日)

開放時間|週日至週四 11:00-21:30、週五至週六 11:00-22:00

參觀資訊|免票參觀

展覽官網| https://jam.jutfoundation.org.tw/exhibition/5182

忠泰美術館

忠泰美術館《聚變:AA倫敦建築聯盟的前銳時代》建築展:庫哈斯、札哈哈蒂等大師手稿亞洲首展

忠泰美術館《聚變:AA倫敦建築聯盟的前銳時代》建築展:庫哈斯、札哈哈蒂等大師手稿亞洲首展

2021/05/06
【館長的超級任務】忠泰美術館總監黃姍姍:善用數位工具、精進線上體驗,已是策展必備工作

【館長的超級任務】忠泰美術館總監黃姍姍:善用數位工具、精進線上體驗,已是策展必備工作

2021/07/07
忠泰美術館《場域・啟發》隈研吾展:村上春樹圖書館、安徒生博物館等作品,看建築大師4個關鍵靈感

忠泰美術館《場域・啟發》隈研吾展:村上春樹圖書館、安徒生博物館等作品,看建築大師4個關鍵靈感

2021/07/20

最新文章

《創造即生活》芬蘭國寶級建築師阿爾瓦.阿爾托臺灣首度大型回顧展8/16忠泰美術館...

芬蘭國寶阿爾瓦‧阿爾托《創造即生活》忠泰美術館登場!160+手稿模型大公開

2025/08/14
由金獎設計團隊 Bito 操刀,結合科技與肢體表現,為今年迎來15週年的台灣馬戲...

FOCASA馬戲團15週年!Bito以丟球、疊高、走鋼索設計全新動態識別系統

2025/08/13
保育攝影師克莉絲汀娜 ‧ 米特麥爾於巴哈馬鯊魚保護區捕捉到檸檬鯊與礁鯊大規模聚集...

勞力士攜手海洋保育攝影師,以影像奇觀守護地球「藍色心臟」

2025/08/11
Pavocelle項鍊/胸針,鉑金鑲嵌58.08克拉的凸圓形錫蘭藍寶石、鑽石。圖...

Cartier 幾何造型與色彩對比

2025/08/08
卡地亞動植物系列鱷魚項鍊,18K白金鑲嵌祖母綠與15.15克拉圓形明亮式切割鑽石...

卡地亞 自然藝境:和諧之藝,平衡之美

2025/08/08
圖/CHAUMET提供

CHAUMET 自然紀實,再寫野性詩篇:Jewels by Nature 高級珠寶系列

2025/08/07
香奈兒2025/26秋冬高級訂製服系列,整體色彩如同一片歷經四季更迭的麥田。圖/...

香奈兒2025/26秋冬高級訂製服系列,打造自由與自然的詩意篇章

2025/07/25
《Reach for the Stars》頂級珠寶系列全球首站發表地選擇在京都,...

香奈兒《REACH FOR THE STARS》頂級珠寶京都現場! 專訪香奈兒腕錶暨珠寶部總裁 Frédéric Grangie

2025/07/23
獅子主題作品Embrace Your Destiny項鍊。圖/香奈兒提供

香奈兒《REACH FOR THE STARS》頂級珠寶系列:解析創作符碼:彗星、翅膀和獅子

2025/07/23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