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500fu職人體驗坊」:與木工職人「小亨利」走訪天母古道 細探山林百態

2021-04-24 22:38 釋俊哲

文化文明即將邁入5G世代,資訊的傳播有賴網路推波助瀾,但實際的體驗、五感的回饋卻是真切、深植於身體、無可取代的印記。「500輯」創刊至今持續發掘各領域職人,帶給讀者更寬廣的視野;2021年並全新推出「500fu 職人體驗坊」系列活動,串聯起網路與日常、知識與體驗,繼初回與建築師邱文傑夕訪山屋、第二回與生活美學實踐家蔡孟仰「陶」冶身心,第三回500fu與讀者一同在木工職人、山林生活愛好者「小亨利」王宏亨的帶領下一同走入原野,沿著天母「水管古道」,觀山林百態,一探植物花草蕨蔓的萬千細景宇宙,同時並與星巴克合作,邀請讀者與探訪時同時回收林間垃圾雜物,呼應日前4月22日甫落幕的「世界地球日」。

木工職人「小亨利」王宏亨不僅熱愛山林、木作,近期更參與文博會「地方總論館」的「北...
木工職人「小亨利」王宏亨不僅熱愛山林、木作,近期更參與文博會「地方總論館」的「北回朝聖路」製作。記者李政龍/攝影

熱愛木工的王宏亨不只是木工達人,也是綠樹林美術教室的藝術總監、朋友眼中童心未泯的小亨利。近期他更在文博會的「地方總論館」中,由種籽設計為策劃統籌,實際執行各式木造作品,帶領參觀者,「以北回歸線為主軸、西起澎湖虎井嶼、穿越黑潮、經東石沿海鰲鼓濕地...至最高點玉山、下八通關、花蓮海岸山脈、紅葉溫泉、最後由靜浦出海」,帶來沿途17個特色地區的17個故事,淬煉琢磨出一顆「北回歸線項鍊上的綠寶石」。

本次活動除導覽山林百態,500輯也邀請讀者一同「淨山」,響應世界地球日。記者李政...
本次活動除導覽山林百態,500輯也邀請讀者一同「淨山」,響應世界地球日。記者李政龍/攝影

而今日由王宏亨帶領讀者「遍路」的天母水管古道,是當地頗富盛名的一條山間小徑。其位於華岡的西北方,也是天母地區往陽明山區的古道之一,全長2,600公尺,步行約需時兩小時,步道一側可由愛富三街踏入,另一頭則鄰近中山北路七段、古厝與龍眼老樹,整條步道包含了熱帶的板根、幹生花等現象,不時並有台灣獼猴現身,自古又有「猴洞」之稱。而步道左側入口不遠更有一條自1932年完成的黑色大水管,是草山水道系統的亮點之一,更被列入為市定古蹟。

今日由王宏亨帶領讀者「遍路」的天母水管古道,是當地頗富盛名的山間小徑,全長約2,...
今日由王宏亨帶領讀者「遍路」的天母水管古道,是當地頗富盛名的山間小徑,全長約2,600公尺,步行則需時約兩小時。記者李政龍/攝影

而全長約120分鐘的旅程中,從星巴克草山門市外的植栽賞析開始,王宏亨帶領讀者們一同欣賞了青梅樹、緋寒櫻、山黃麻的差異與特性,其中更有一顆粗估超過500至800年樹齡的百年樟樹,推測因種植於美軍宿舍外,因而受到高度保護、留存至今。步行途中,五色鳥的清脆音響、人面蜘蛛的公母差異與習性,甚至咖啡樹,都是山間不特意提及、未曾留心的自然亮點,也是透過王宏亨的駐足、解說,讓人發現:其實原野與生活是如此的相近、不再遙不可及。

山林間的自然天光,讓人格外珍惜也見識平凡自然的不平凡之處。記者李政龍/攝影
山林間的自然天光,讓人格外珍惜也見識平凡自然的不平凡之處。記者李政龍/攝影

導覽中,王宏亨不時為讀者捕捉意外但真切的觀察,例如陽明山特有種的「野鴉椿」,其特色為花紅、豔紅果皮爆開後彈現黑色種子,特別吸引鳥類食用;又像七星山特有的「台灣水韭」,是台灣唯一水韭屬物種,也是全球數十種水韭科植物中,生長倒數第二接近赤道的植物;屬於棕櫚目的「黃藤」為保護自己,藤身長滿綿密的刺,果實則如常見的「蛇皮果」,而其用途則為原住民編織包款時使用的「骨架」,另有其實用用途;「半邊羽裂鳳尾蕨」則因一半宛如被刻意撕開而得名。

山林間飛快身影的「石龍子」印度蜓蜥,在王宏亨快手執持下,成為生態即席教材,並與讀...
山林間飛快身影的「石龍子」印度蜓蜥,在王宏亨快手執持下,成為生態即席教材,並與讀者驚喜留影。記者李政龍/攝影

而如前述提及,本次500fu活動同時也和星巴克合作,呼應世界地球日,並於途中邀請讀者帶著手套、垃圾袋,在信步林中時,將廢棄物、垃圾主動撿拾回收。由於活動採單向、不折返,活動最後在來到星巴克天母天玉門市時,由王宏亨、讀者一同大合照畫下完美句點;但愛護地球、珍視山林的心情不隨活動而結束,接續下週二、4月27日晚間7:30至9:00,500輯再於四四南村「南村劇場」,以「加減新生活、生活中的永續」為題,邀請統一超商主管徐光宇、演員兼作家連俞涵,以及優樂地永續執行長蔡承璋,以無塑永續、永續未來從生活做起為探討核心,並將於現場無私分享生活環保小技巧,到場參加者並將有機會抽中7-ELEVEN商品卡500元、LOVE+ &EARTH-杯袋/丹寧包,歡迎讀者踴躍參加。

最新文章

【週三讀書會】張潔平:直視深淵,重拾面對困境的內在思考

2023/05/05
地球解方全場大合照。圖|地球解方

2023地球解方永續設計行動年會!將完成第一本永續教科書、Go Action展開365天永續行動

2023/04/27
方序中擔任視覺總監,主視覺呼應年會的核心概念。

地球解方 永續設計行動年會4月21日台北松菸登場!

2023/04/17

【週三讀書會】廖鴻基:轉身面向海洋,學習包容的力量

2023/03/23

【週三讀書會】鍾永豐:書局啟蒙了我 帶我回到土地和家鄉

2023/03/17
由上善基金會主辦的中央書局周三讀書會進入第四年,即日起開放報名。圖/中央書局提供...

第四屆中央書局讀書會 七領讀人導讀加體驗 讓書立體化

2023/02/17
台灣詩人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最終第六講「如歌的行板——瘂弦、...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最終第六講/「如歌的行板—瘂弦、商禽」

2022/11/03
500輯與中央書局合辦的「週三讀書會」,由台灣詩人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五講/「回憶的藝術 層深思苦/吳夢窗、周夢蝶」

2022/10/27
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人生如戲 戲如夢/古詩十九首、晏小山」...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四講/「人生如戲 戲如夢/古詩十九首、晏小山」

2022/10/20
500輯與中央書局合辦的「週三讀書會」,由台灣詩人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三講/「沉鬱的藝術 留得枯荷聽雨聲:杜甫、李商隱」

2022/10/13
500輯與中央書局合辦的「週三讀書會」,由台灣詩人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二講/「去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王維、李白」

2022/10/06
500輯與中央書局合辦的「週三讀書會」,由台灣詩人楊澤接棒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一講/「痛點與斷點 爆點與定點」

2022/09/29
古典音樂評論者、廣播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焦元溥先生,以「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六講/明喻與暗喻、事物的核心:村上春樹《第一人稱單數》

2022/09/22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之所以能在全球暢銷,焦元溥認為原因在於「具有個人化的獨特魅...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五講/小說與作曲的異同-昆德拉《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2022/09/15
古典音樂評論者、廣播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焦元溥先生,以「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四講/福斯特《窗外有藍天》

2022/09/08
古典音樂評論者、廣播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焦元溥先生,以「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三講/《包法利夫人》

2022/09/01
焦元溥領讀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文豪大仲馬的經典長篇小說《基督山恩仇記》。圖/...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二講/《基督山恩仇記》

2022/08/25
焦元溥表示,音樂並非《多利安・葛雷的畫像》的重點,但王爾德的運用精妙高明,經得起...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一講/《多利安・葛雷的畫像》

2022/08/18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