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500Young】「藝術挑戰家」徐瑞謙:藝術是一道壓痕

2022-07-29 09:00 孫曼

深受藝術圈矚目的徐瑞謙展覽資歷豐富、獲獎無數,2017年他入選「臺灣美術新貌獎」...
深受藝術圈矚目的徐瑞謙展覽資歷豐富、獲獎無數,2017年他入選「臺灣美術新貌獎」,2019年更拿下獲得「臺北美術獎」、「台南新藝獎」和高美館「高雄獎」等台灣當代藝術重要獎項,這次又獲得第一屆500Young肯定,其實不到30歲的他2020年才剛畢業。 圖/吳致碩攝影

本文選自《500輯》Issue 62「青年起義,新銳來襲」

《500輯》在一個青年世代散發飽滿能量的時局下創刊,兩年多來,我們探索不同領域、推動多樣企畫。在每回行動之中,深感這群年輕人開闢新局的創造力,一個點燃青年世代創意火光的嶄新獎項「500Young」於焉而生。

傳統媒體的靈巧轉身形塑了500輯,青年的潛力才華造就了500Young,這不只是一次單向授獎,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讓大眾感知,他們具備賦予社會全新面貌的爆發力與執行度。也期待透過領路人的推薦設定,精準描繪世代之間的相輔相成。

徐瑞謙和他的作品一樣安靜。我們在他的工作室採訪,在城市大街的窄小巷弄間,作品的生成伴隨類似鐵工廠的金屬聲、隔壁宮廟的各種頌唱與人聲、交通往來的引擎聲。從中長成的雕塑,所散發出令人屏息的安靜,彷彿徐瑞謙對於自身所生長、這個充滿各種刺激喧嘩的90後世代的回應。

雕塑是一種語言

可預期地,他的話不多。徐瑞謙1994年生、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碩士班,一路從國中、高中到大學念美術班,在外界看來,可以說是正統科班出身,「大學時才比較確定要走創作。」徐瑞謙說,「會念雕塑系也是因為我喜歡手操作、喜歡物體直接接觸的感覺。漸漸透過材料摸索、也和許多人談過,才慢慢了解創作是什麼。也是因為這樣,我找到比較可以說話的方式。每個人都會選擇自己比較適合或是舒服的媒介去溝通。我會選擇雕塑是因為這些東西都很實質地存在我的身邊,這種可以很直接接觸到的觸感,透過物件去傳達時,也可以讓觀者感受在身體裡的存在。」

深受藝術圈矚目的徐瑞謙展覽資歷豐富、獲獎無數,2017年他入選「臺灣美術新貌獎」,2019年更拿下獲得「臺北美術獎」、「台南新藝獎」和高美館「高雄獎」等台灣當代藝術重要獎項,這次又獲得第一屆500Young肯定,其實不到30歲的他2020年才剛畢業。「有這些機會是可以稱得上順遂,能被肯定也滿開心的,但說真的我滿平淡看待。」他跟作品一樣,真誠不客套、客觀地抽離外在環境回歸本質,「到底總有一些自己需要面對或解決的課題、高低起伏,怎麼去調適對我來說比較重要。」

徐瑞謙的作品往往開展深刻的而抽象的哲學解讀,但他選擇溝通的媒介,是觀眾必須親身於...
徐瑞謙的作品往往開展深刻的而抽象的哲學解讀,但他選擇溝通的媒介,是觀眾必須親身於現實、透過觸覺體會的媒材。 圖/吳致碩攝影

不論如何抽象,最終必然是真實存在的

「在我剛起頭的時候,認識到了可以給我一些意見與我分享的前輩。賴志盛是其中一個。」2017年,徐瑞謙在伊通公園的展覽上認識了前輩藝術家賴志盛 ,不過「前輩」這概念從來不存在,兩人像朋友互相分享、一來一往。徐瑞謙笑說他們其實就是在「鬼混」,吃飯閒聊打保齡球,當然,賴志盛也會針對作品或展覽給予徐瑞謙真誠直接的建議,「有時候他會去點出問題,但更多在聊天時會看到他怎麼去面對他自己創作上不同面向的挑戰、看他如何抱持著很大的彈性在創作。」賴志盛給他的影響和啟發,不是心靈雞湯,沒有刻意而為,而是有機的碰撞。

徐瑞謙說,藝術是一道壓痕。「像比較常用的『鐵』的這個媒介、元素,有溫度和質地,因為具有韌性及延展性,或是因我切割敲打再反饋到我身上、或是隨著時間生鏽⋯⋯在那些痕跡中,閱讀到它的存在特性,我覺得在其他媒材比較不會被看到。」有互動,且把時間也囊括其中。但不論如何抽象,最終必然是真實存在的。

「世代」會影響到生活的態度與觀看的角度,但對我來說,在創作上需要跨越這種被切割出來的區隔。

— 徐瑞謙

藝術回歸當下

「現在訊息流通快速、一直不斷地疊加,怎麼調適?怎麼去抓到自己的節奏?我希望能保留可以調整應對的狀態。」徐瑞謙生長於資訊爆炸的網路世代,他認為很多人可能和他一樣,在開始面對到自己的時候,會因為外在過多的訊息而不容易找到方向,但這不局限於同年齡的人,「『世代』的概念不該被僵化或切割,我蠻肯定這會影響到生活的態度和觀看事物的角度,但在創作上,我覺得這是需要去跨越的區隔。」

徐瑞謙的作品往往開展深刻的而抽象的哲學解讀,但他選擇溝通的媒介,是觀眾必須親身於現實、透過觸覺體會的媒材,「現在視覺或聽覺效果的刺激,變得好像很輕鬆得到、不需要花什麼樣的力氣就可以吸收。我的創作反而是傳達這些東西以外的觀點或視角,我關注的不再是那些很理所當然的事情。看到東西很實質存在,讓觀眾可以很確實接收到,可能那個記憶點,反而比一開始的刺激效果來得長久一點。」

徐瑞謙和他的作品一樣安靜。我們在他的工作室採訪,在城市大街的窄小巷弄間,作品的生...
徐瑞謙和他的作品一樣安靜。我們在他的工作室採訪,在城市大街的窄小巷弄間,作品的生成伴隨類似鐵工廠的金屬聲、隔壁宮廟的各種頌唱與人聲、交通往來的引擎聲。從中長成的雕塑,所散發出令人屏息的安靜,彷彿徐瑞謙對於自身所生長、這個充滿各種刺激喧嘩的90後世代的回應。 圖/吳致碩攝影

最新文章

獲得科技創新類「領路人」獎的路易莎職人咖啡董事長黃銘賢(左),從和碩董事長童子賢...

第三屆 500Young/黃仁佑自期保持初心、天天努力

2024/07/26
台灣愛丁頓行銷總監劉姿瓘(左),親自將「麥卡倫創心前行獎」頒發給得獎者「香色Xi...

第三屆500Young/麥卡倫創心前行獎:用創新心態看未來

2024/07/26
李耀華、聞天祥。圖/500輯採訪團隊攝影

第三屆500Young/李耀華引路 誓言把明星帶回大銀幕

2024/07/26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本屆擔任500Young地方創生類「地方新生命獎...

第三屆500Young/「地方創生教母」陳美伶:把熱情帶到偏鄉

2024/07/26
李耀華(左起)、曾敬驊、頒獎人聞天祥。圖/500輯採訪團隊攝影

第三屆500Young/影壇新活水曾敬驊 演戲要享受其中

2024/07/26
(由左至右)藝術類「藝術永續感」獎項青年得主陳聖文與頒獎人誠品集團董事長、誠品畫...

第三屆 500Young/陳聖文與領路人吳明益:以作品相遇

2024/07/26
跨域美學家獎得主何庭安。|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第三屆 500Young/「跨域美學家」獎 何庭安:每個人都會有發光與不發光的時候,隨時都要為下次發光做好準備

2024/07/26
嚴莊致詞相當幽默。圖/500輯採訪團隊攝影

第三屆500Young/嚴敏勇奪2大獎 攜手落日飛車躍國際

2024/07/26
餐飲類「風味創造師獎」得主「香色Xiang Se」主廚邱一中(右)與「領路人」國...

第三屆500Young/「風味創造師」邱一中:勇敢追夢

2024/07/26
跨域美學家獎頒獎人張基義。|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第三屆 500Young/頒發「跨域美學家」獎 張基義:設計能以各種型態融入在生活當中

2024/07/26
(由左至右)藝術類「藝術永續感」獎項青年得主陳聖文與頒獎人誠品集團董事長、誠品畫...

第三屆 500Young/吳旻潔:台灣充滿啟發與人文關懷

2024/07/26
大田文化張編輯(左起)、九歌出版社總編陳素芳以及頒獎人項國寧為「靈魂寫詩人」獎項...

第三屆500Young/任明信為「靈魂寫詩人」引路 自認更像隊友或對手

2024/07/26
地方創生類「地方新生命獎」由艸非火工作室共同創辦人⾟綺(左)奪下,並由台灣地方創...

第三屆 500Young/空山祭策展人辛綺:龍崎真的不一樣

2024/07/26
頒獎人項國寧將「靈魂寫詩人」獎頒給為曹馭博代領獎項的九歌出版社總編陳素芳。圖/5...

第三屆500Young/曹馭博成為「靈魂寫詩人」 讓詩成為護身符

2024/07/26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左)將獎座頒發給餐飲類「風味創造師獎」得主「香色Xiang ...

第三屆500Young/頒獎人葉怡蘭:對新廚藝時代拭目以待

2024/07/26
第三屆500Young頒獎典禮,7月26日盛大登場。圖/500輯採訪團隊攝影

第三屆500Young/10領域新銳「不拘一格」 領路人體現世代傳承最好典範

2024/07/26
獲得500Young「命題在當代獎」的青年得主林裕軒(右)與領路人藝評家簡子傑(...

第三屆 500Young/「命題在當代」獎林裕軒:感謝讓策展這個不大眾但重要的領域,有機會在這裡說話

2024/07/26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王俊傑(左)為500Young頒發林裕軒(右)「命題在當代」獎...

第三屆 500Young/頒發「命題在當代」獎 王俊傑:透過策展讓藝術獲得更好的表現

2024/07/2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