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週三讀書會】劉梓潔:從捉對廝殺到按圖索驥,感受讀書與追劇的另一種樂趣

2023-09-21 11:42 採訪/陳宜慧 撰文/郭慧

26歲時以散文〈父後七日〉一炮而紅,此後以約莫「一年一本」的頻率陸續推出《親愛的小孩》、《遇見》、《愛寫》、 《希望你也在這裡》、《化城》等著作,讓劉梓潔儼然成為台灣中生代作家裡敏慧多產的代表。然而,劉梓潔不只是作家,更曾改編自身著作《父後七日》並以此獲得台北電影獎最佳編劇、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也擔任過陳玉慧經典作品《徵婚啟事》編劇統籌,電影《癡情男子漢》劇本同樣出自劉梓潔之手。

這回她結合作家與編劇的雙重身分,擔任2023年中央書局週三讀書會」九月講者,以「從文字到影像:原著小說、改編電影與劇本書」為題,娓娓道出文字與影像如何互相滋養,作為觀眾/讀者的我們,又能如何享受原著與影視作品間的「捉對廝殺」,從中得到超越「讀書」與「追劇」的樂趣,感受到不同媒介之間的互文與共鳴。

【週三讀書會】劉梓潔:遊走在編劇與作家之間的書寫者。  攝影|Rafael Wu
【週三讀書會】劉梓潔:遊走在編劇與作家之間的書寫者。 攝影|Rafael Wu

從原著出發,朝著影像抵達

有趣的是,其實劉梓潔大學時便曾選修劇本寫作,研究所時則與《九降風》編劇蔡宗翰共同入圍編劇獎項。「當時許多導演找我們寫劇本,但我覺得自己是創作的人,不想寫別人腦袋裡的東西,所以沒有選擇當編劇。後來《父後七日》得獎,過去接觸過的導演王育麟知道我有編劇概念,才詢問我有沒有興趣改編自己的作品。」

或許正因為編劇首作便是改編自己的作品,對於常被書迷口誅筆伐的「文學改編劇本」,劉梓潔顯然是沒在怕的。「對我來說,原著改編劇本就是讓編劇有個底,知道有哪些材料可以運用。像是我改編《徵婚啟事》時便保留徵婚設定,以及一位女主角每集見到不同男主角的單元劇形式,再以此代換時代背景及徵婚者的職業。」劉梓潔如此分析,也在第一週讀書會以《父後七日》、《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美味關係》、《花甲男孩》、《俗女養成記》為例,開啟一段從原著、劇本到影像的旅行。

劉梓潔這次以「原著小說跟改編電影」為主題,每週會帶領參與讀者一邊探討原著、一邊配...
劉梓潔這次以「原著小說跟改編電影」為主題,每週會帶領參與讀者一邊探討原著、一邊配合電影與戲劇的片段,並同步穿插現場讀劇,藉此對照改編與原著間的雷同與差異。 攝影|Rafael Wu

第一週的書單偏向編劇基礎課概念,劉梓潔舉自己的作品《父後七日》以及其它同為真人真...
第一週的書單偏向編劇基礎課概念,劉梓潔舉自己的作品《父後七日》以及其它同為真人真事作品所改編而成的電影與戲劇案例,引起大眾共鳴。 攝影|Rafael Wu

小說《俗女養成記》為作者江鵝個人的回憶錄,主要描述自己小時候與家人相處的故事,後...
小說《俗女養成記》為作者江鵝個人的回憶錄,主要描述自己小時候與家人相處的故事,後改編為電視劇。 攝影|Rafael Wu

在跨越媒介時,咀嚼改編的手路

然而,將原著改編成影劇,並非只有固定路徑,而是依據導演、編劇風格,產生截然不同的可能形。劉梓潔舉例,第二週讀書會裡提及的劇本《斷背山》便在原著架構下,添加導演李安對家庭情感的刻畫;《幻之光》調整了原著故事順序;《真愛旅程》則近乎一字不改。「我上禮拜邀請讀者找出電影裡某一場戲出自小說的哪一段。從中思考為什麼導演把它改成這樣?是不是因為有時小說寫得很深刻,可是影像拍不出來,所以要有一些轉換?我很享受這個對比的過程。」

這樣的對照,也讓人不禁好奇,究竟哪些文句,將在改編成電影時造就無比的挑戰性?關於這一題,劉梓潔則以張愛玲的作品為例。「張愛玲作品中有很多難以改編的描述,像是《傾城之戀》中寫道,白流蘇感覺自己像是春聯上的一個字,輕飄飄的沒有重量,但這種感覺其實很難用『鏡頭拍攝春聯』來表達。」另一個例子則是《斷背山》書中以「感覺有人一手接一手拉出他的腸子」比喻伴侶分離時的痛苦,在此李安導演以角色走進巷子裡乾嘔來表現,化解改編時的難題,便是令人驚豔的舉重若輕。而在第三週的讀書會中,劉梓潔則從《在車上》及其他村上春樹改編電影出發,分析文學裡可改編的文句與不可改編的難題。

劉梓潔在第二週讀書會結束後,也邀請參與的讀者試著回去找出電影裡的某場戲與原著小說...
劉梓潔在第二週讀書會結束後,也邀請參與的讀者試著回去找出電影裡的某場戲與原著小說之間的差異及對比,讓大家更瞭解文字的表現方式與影像詮釋上的分別。 攝影|Rafael Wu

第三週劉梓潔以村上春樹三本小說為脈絡,透過不同導演改編電影的手法,讓參與者去感受...
第三週劉梓潔以村上春樹三本小說為脈絡,透過不同導演改編電影的手法,讓參與者去感受從原著身上長出來,卻又存在自我意識的影像敘事(這點也近似班雅明把譯文視為原文的「來生」的概念)。此為村上春樹短篇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電影《在車上》即是以此書中的短篇〈Drive My Car〉、〈雪哈拉莎德〉、〈木野〉所凝鍊而成,並加入契科夫舞台劇《凡尼亞舅舅》的互文。 攝影|Rafael Wu

精讀劇本書,感受指令與表演的距離

當然,讀者不只能從原著改編電影中窺見導演與編劇的「手路」,原創劇本也往往反映出編劇或精煉或詳盡的作風,像是《我們與惡的距離》編劇呂蒔媛一慣精煉簡潔,留給演員發揮空間,《我們的藍調時光》編劇盧熙京則以鉅細彌遺的風格聞名。而在第四週讀書會中,劉梓潔將邀請讀者從《我們的藍調時光》、《我們與惡的距離》、《美國女孩》、《編劇之路》等劇本書出發,感受編劇風格,也透過「讀劇」親身講述劇本並對比演員表現。「一般來說,戲劇拍出來後,劇本就要被回收了,但最近有些很佛心的出版社出了劇本書,我就會從這些書中觀察,編劇如何下指令,演員才有辦法演出這樣的效果?」

劉梓潔透過讓讀者親自閱讀文字的敘述,並透過讀劇的演繹,再去對比電影或戲劇中演員的...
劉梓潔透過讓讀者親自閱讀文字的敘述,並透過讀劇的演繹,再去對比電影或戲劇中演員的表演,不只讓大眾在追劇過程中拉近了與文學之間的距離,也藉由個人口述所產生的力量與情感,喚起大眾對文字的想像力。 攝影|Rafael Wu

而在讀劇之外,另一個讓讀者「身歷其境」的方式,則是從舌尖出發,感受飲食相關的名場面。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一幕,便是日劇《四重奏》中關於炸雞是否要擠檸檬的爭辯。「因為中央書局有餐桌,最後我也安排學員在讀劇本時,面前便放著那道菜,像是選擇《四重奏》劇本的人,面前就會有炸雞和檸檬角。」劉梓潔笑道,餐桌作為高度生活化的場景,常成為推進劇情、引發共鳴的關鍵情境,她也邀請人們穿梭於文字與影像間、視覺與味覺裡,發掘文本與鏡頭下埋藏的秘密,在捉對廝殺與按圖索驥之間,感受文學與影劇的另一種樂趣。

提姆.葛爾森(Tim Grierson)《編劇之路:世界級金獎編劇告訴你好劇本是...
提姆.葛爾森(Tim Grierson)《編劇之路:世界級金獎編劇告訴你好劇本是怎麼煉成的》。 攝影|Rafael Wu

在延伸場中,劉梓潔將以讀劇餐會的形式,邀請讀者與劇中角色共進晚餐,當日中央書局會...
在延伸場中,劉梓潔將以讀劇餐會的形式,邀請讀者與劇中角色共進晚餐,當日中央書局會提供兩套餐點讓大家選擇,看到炸雞跟檸檬時,有猜到是哪一部戲劇裡的經典場景嗎? 攝影|Rafael Wu

◎劉梓潔:遊走在編劇與作家之間的書寫者

時間|8/30(三)至 9/20(三) 19:00-20:30,延伸場 9/27(三)

主題|從文字到影像:原著小說、改編電影與劇本書

第一週|主題:原著、劇本、到影像的旅程:以《父後七日》啟程

推薦書目:《父後七日》、《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美味關係》、《花甲男孩》、《俗女養成記》

第二週|主題:一個句子就是一場戲:《斷背山》的精準絕美

推薦書目:《斷背山》、《幻之光》、《真愛旅程》

第三週|主題:可改編與不可改編的:《在車上》及其他村上春樹改編電影

推薦書目:《沒有女人的男人們》、《螢火蟲》(短篇〈燒掉柴房〉)、《萊辛頓的幽靈》(短篇〈東尼瀧谷〉)

第四週|主題:最好的時代:佛心大發的劇本書

推薦書目:《我們的藍調時光》、《生命之詩》、《編劇之路》、《劇作家坂元裕二》 《美國女孩》 、《我們與惡的距離》

延伸場|主題:讀劇餐會:與劇中角色共進晚餐

精選三~四部影劇作品的經典用餐情節在中央書局餐廳重現,請主廚還原劇中料理,讀者分組進行讀劇實演。

最新文章

「好好生活閱讀市集」以露營帳篷的形式設置天幕閱讀區,分享「想要好好生活必讀的那些...

創新書市北中南登場 | 結合「游擊漫談」邀漫畫家開講為國漫館暖身

2023/11/26
出身民雄火燒庄的「裝咖人」主唱張嘉祥,也特別帶來《夜官巡場》專輯內多首歌曲。圖/...

閱讀結合在地 | 創新書市走入廟埕文學辦桌 「裝咖人」張嘉祥融合音樂、文學唱出民雄記憶

2023/11/20
透過每一次閱讀,都讓連俞涵更能穿越時空,成功詮釋劇本中角色的人物設定。攝影/沈昱...

閱讀是日常的能量飲|連俞涵愛逛舊書店:透過文本理解時代劇氛圍與角色

2023/11/07
文青氣質女星連俞涵特地前來參訪柳川日和舊書市集。攝影/沈昱嘉

文青女神連俞涵帶逛|創新書市「柳川日和舊書市集」穿越時空與閱讀的一期一會

2023/11/05
「讀冊雄hó踅等你來+1」岡山場,結合講座、音樂及市集等多元藝文活動,讓民眾體驗...

獨立書店攜手創造閱讀新可能|「享讀福爾摩沙」創新書市前進台東部落與高雄眷村

2023/10/29
現場搭配2021年金漫大獎得主小島的《獅子藏匿的書屋》原作展、慢工文化出版品暨原...

「享讀福爾摩沙」創新書市結合南漫節|周見信:邀請民眾一窺台灣漫畫的當代風貌

2023/10/22
10月28日到29日的「讀冊雄hó踅等你來+1」岡山場,邀請到農村武裝青年、鐵擊...

在生活中遇見閱讀|享讀福爾摩沙創新書市 台南、高雄十月底接力登場

2023/10/13
台中「綠空.紙本市」創意書市集,10月7~8在台中綠空鐵道,集結多家書店、藝文業...

國慶連假文青好忙!在百年古蹟、鐵道及田邊遇見創新書市 讓閱讀融入生活

2023/10/10
淡水流域食農小市集在淡水程氏古厝簷下,帶來即興劇場、烏克麗麗等演出。圖/無論如河...

好評再延一周!創新書市反應熱烈 國慶連假期間全台接力登場

2023/10/03
詹宏志年年都參與週三讀書會領讀,今年秋天以讀書與旅行,連續四周帶領愛書人打開異鄉...

【週三讀書會】以古老的讀書會重塑人與書店關係 詹宏志十月起四場中央書局演講讀書與旅行

2023/09/27
以「⽣活不在他⽅,⽽在地⽅」為號召的「好好生活 X 閱讀市集」,活動包含六大系列...

書店主理人領路|在「享讀福爾摩沙」創新書市重新遇見閱讀的美好

2023/09/26
下港女子認為,藉由與多元的親子活動、影展、音樂演出結合,運用更多媒介讓大家能重新...

重拾閱讀的感動|下港女子:閱讀讓我們打破既有的價值觀,從不同視角看世界

2023/09/26
對於不只是個攝影師大叔Charles來說,閱讀推理小說可以打開他在街拍時對場域的...

重拾閱讀的感動|不只是個攝影師大叔Charles:走進書店買書、翻書、聞到書的味道,那感覺很不一樣

2023/09/26
陳明珠表示,在這個資訊快速流轉的數位時代,「閱讀就像是一場修煉,能讓自己的心和腳...

重拾閱讀的感動|金鐘主持人陳明珠:學習閱讀是數位時代中的必要修煉

2023/09/26
臺東故事館9月28日至10月1日串連台東舊站特區的市集以及鐵花村、波浪屋等特色場...

連假來趟藝文小旅行!「享讀福爾摩沙」創新書市全台多地起跑

2023/09/26
【週三讀書會】劉梓潔:遊走在編劇與作家之間的書寫者。  攝影|Rafael Wu

【週三讀書會】劉梓潔:從捉對廝殺到按圖索驥,感受讀書與追劇的另一種樂趣

2023/09/21
宜蘭林業小鎮森活書食節9/9在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吸引眾多民眾來林間參與。圖/回家...

使閱讀走入人群 |「享讀福爾摩沙」創新書市 宜蘭林業小鎮森活書食節重溫閱讀與生活的美好

2023/09/10
9月9日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林業小鎮森活書食節」現場有書香、文創工藝還有咖啡點...

「享讀福爾摩沙」創新書市9月接棒|宜蘭「森活市集」、新北「以河為名」讓閱讀走進日常

2023/09/07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