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只有25%人實行低碳生活?從日常實踐「永續3心法」 節省又環保

2024/04/23 劉小川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才剛過,最近有份「永續排碳測驗」調查出爐,有1.3萬人參加,結果發現只有25%的人,屬於環保的低碳排放者,到底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響應永續環保生活呢?只要把握3個心法,從日常中,就能夠環保愛地球。

家中的燈具,都能改用LED燈泡,省電又使用時限變長。圖/IKEA提供
家中的燈具,都能改用LED燈泡,省電又使用時限變長。圖/IKEA提供

IKEA推出的永續測驗中,以碳排、減塑、節能幾個面向,就能依據答題的排碳程度計分,排碳量越高分數越高,總分為100分,而根據調查,總共25%的人,生活中排碳量低於40分,約49%的人排碳量為40~60分,60分以上為25%,顯見多數人對於生活中的環保、排碳等意識,仍有加強空間。

想要愛地球,就從3個環保心法開始。第一步「少肉多蔬」,根據統計,多數生產牛肉的過程中,每公斤牛肉會產生約60公斤的碳排,是食物之首,依序是羊肉、豬肉、海鮮與雞肉,植物肉的碳排就明顯比其他肉類更低。IKEA在全球推出植物肉產品,在台灣有植物素肉丸、蔬菜馬鈴薯餅、蔬食熱狗等,另外IKEA也積極減少碳排,期許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

「少肉多蔬」減少碳排放。圖/IKEA提供
「少肉多蔬」減少碳排放。圖/IKEA提供

第二步「減少塑膠」,根據統計,全球每年塑膠生產達4億噸,卻不到10%會被回收,還有許多會流入海洋,因此鼓勵大家重複性使用餐具、購物袋, IKEA也都推出環保餐具、保鮮盒、環保購物袋等產品,根據統計,與2021年相比,2023年IKEA塑膠包裝總量減少44%,預計2030年,所有產品皆使用可再生或回收材料製成。

最後一步為「節約能源」,台灣近期有缺水討論,但其實全球有約40億人,每年有一個月處在高度缺水的狀態,因此節約能源相對重要,IKEA在歐洲推出創新的閉環水循環淋浴系統,能有效節約水資源,另外也在全球推出省水蓮蓬頭,且所有燈具都採用LED燈泡,省電高達85%,鼓勵大家淘汰老舊燈泡,能夠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更能無痛省電、省荷包。

換上省水的蓮蓬頭,有效節約能源。圖/IKEA提供
換上省水的蓮蓬頭,有效節約能源。圖/IKEA提供

500續

陪伴25年-全聯大事紀

陪伴25年-全聯大事紀

2023/12/27
RA100 地球解方!一場「全民共同參與的永續行動」即將展開!

RA100 地球解方!一場「全民共同參與的永續行動」即將展開!

2022/04/18
SWATCH聯手OMEGA締造新里程碑  新表款致敬太空冒險並傳達永續精神

SWATCH聯手OMEGA締造新里程碑 新表款致敬太空冒險並傳達永續精神

2022/03/24
500續永續減碳

最新文章

犀牛盾共同創辦人王靖諭(左)與品牌暨永續發展中心總監林希展(右)。記者吳致碩/攝...

500續/打造「100%可回收再製」手機殼 犀牛盾創辦人:塑膠也是循環經濟的一環

2024/06/12
「raingo共享傘」是由余季堯(左)、蘇俊嘉(中)、程鼎元(右)共同創辦。記者...

500續/避免重複購買就是一種永續行為 raingo共享傘打造循環使用的租借版圖

2024/06/11
配客嘉推動循環包裝,葉德偉希望成為年輕人分享時髦環保行為。記者吳致碩/攝影

500續/搭上永續浪潮!配客嘉推動循環包裝 讓年輕人分享時髦環保行為

2024/06/07
國泰金控提出「綠色不動產」概念,攜手近千位知名企業租賃戶一同淨零轉型。

國泰綠色不動產探索新世代永續趨勢與解方

2024/05/23
何采容指出,開發的REAL系列從菜瓜布、衣架、塑膠類的物品著手,透過天然纖維取代...

500續/找到價格與永續的平衡點 HOLA總經理何采容推動產品減塑的變革

2024/05/08
接觸瑜珈後,王麗雅從中體悟到,對生活周遭的事物多付出關心與行為改變,這世界就會變...

500續/減少海廢、自備餐具 名模王麗雅的永續生活從細節做起

2024/05/02
台客劇場導演林冠廷認為,要談環保、減塑,首先必須找出兩者的平衡。圖/記者李政龍攝...

500續/減塑從改變生活方式開始 台客劇場林冠廷:嚴肅說教不如說故事

2024/05/01
CASETiFY 宣布推出全新Re/CASETiFY系列手機殼與電子配件。圖/C...

500續/減少84頓塑膠的浪費 CASETiFY回收手機殼服務遍及全球 種下超過46萬棵樹苗

2024/04/26
在MUJI無印良品官網購物平台購物,選店內取貨,將採用循環包裝箱(袋)。圖/無印...

減少包材 無印良品啟動網購循環包裝配送服務

2024/04/24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