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500續/打造「100%可回收再製」手機殼 犀牛盾創辦人:塑膠也是循環經濟的一環

2024-06-12 21:22 張瑞傑

塑膠是現代人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必需品之一,面對「易製造難回收」的困境,如今有不少企業著手研發新材料來取代難以回收的塑膠。像是台灣手機殼製造商犀牛盾以「單一材料塑膠」來打造100%循環再生手機殼,希望從源頭製程來改善回收效率,創辦人之一的王靖諭直言:「畢竟塑膠當初被發明的初衷並不是當作一次性產品,塑膠應該也可以是循環經濟的一環」。

犀牛盾共同創辦人王靖諭(左)與品牌暨永續發展中心總監林希展(右)。記者吳致碩/攝...
犀牛盾共同創辦人王靖諭(左)與品牌暨永續發展中心總監林希展(右)。記者吳致碩/攝影

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的時代,塑膠手機殼也被大量消費,據統計,近5年全球每年售出超過10億支手機,以每支手機對應至少一組保護殼,更換週期3.5年計算,每年至少將有3500萬組閒置或廢棄手機殼;若以台灣每年售出約600萬台手機推估,將產生至少150萬組的廢棄手機殼。

理工科出身的犀牛盾共同創辦人王靖夫、王靖諭兄弟,於2013年推出「耐衝擊保護貼」,強調以創新材料科技打造超越軍規防護力;次年則推出品牌首款抗摔防護手機殼,在成功研發高強度的手機殼後,公司開始步入正軌,然而他們卻在此時開始反思關於「塑膠手機殼」所造成的環保問題。

犀牛盾看到塑膠的回收問題後,第3年開始便改變營運方向,轉向可回收塑膠材質研發,以...
犀牛盾看到塑膠的回收問題後,第3年開始便改變營運方向,轉向可回收塑膠材質研發,以及塑膠回收機制為目標。記者吳致碩/攝影

賺錢固然重要 但地球只有一個

王靖夫、王靖諭認為,手機殼對應手機世代的快速更迭,同樣屬於快時尚的一環,易生產、難回收的特性容易對環境造成更多的負擔。

「我們是研發、製造起家的科技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企業的核心精神;看到塑膠的問題後,我們就決定研發可回收再製的塑膠材料。」第3年開始、犀牛盾營運轉向,從「搶市占率」的積極拓展市場的方針,轉向可回收塑膠材質研發以及塑膠回收機制為目標。

談起市面上所謂的「不可回收塑膠」,他分析,這種塑膠又稱工程塑膠,或稱為熱塑性彈性體,是十分成熟的塑膠產業,內部組成的塑膠成分多元,通常不易回收;若要拆解達到可回收的標準,後續耗費的成本可能更高,「因此塑膠產品很少人回收,造成市場上生產多、回收少,最後變成跟電子3C產品一樣的結果。」

犀牛盾歷時三年研發、全台第一個能100%循環再生手機殼上市。記者吳致碩/攝影
犀牛盾歷時三年研發、全台第一個能100%循環再生手機殼上市。記者吳致碩/攝影

可回收材質+回收網點 循環回收的經濟網絡

隨後,犀牛盾歷時三年研發、全台第一個能100%循環再生手機殼「CircularNext」上市,採用100%回收殼與邊角料再生、零廢料製程,更首度啟用循環產品履歷、能有效進行回收材料溯源管理,僅需要掃描手機殼內側的QR Code設計,就能完整知道手中保護殼的循環次數等生產資訊。

有了可回收手機殼,第二階段就是建置回收「逆物流」,讓消費者未來的二手手機殼方便回收。犀牛盾增加門市回收箱、網點,以及邀請經銷商加入回收計畫,犀牛盾自2022年中啟動台灣市場的「循環生態圈回收計畫」,於全台陸續開設7家直營門市外,並攜手地標網通、燦坤實業等全台經銷夥伴,共同拓展近百處回收據點。

最後,也是最需要時間的一步,便是建立消費者的意識。王靖諭表示,談到環保產品,消費者的刻板印象常認為回收再製的成本高、售價貴,甚至品質比較差,「我們的單一材料塑膠手機殼能夠重複分解、製造6次,完全不會影響再製手機殼的品質,而且售價並不會更高。」

王靖諭分享,犀牛盾的單一材料塑膠手機殼能夠重複分解、製造,並維持一定品質。記者吳...
王靖諭分享,犀牛盾的單一材料塑膠手機殼能夠重複分解、製造,並維持一定品質。記者吳致碩/攝影

積極辦展、與環保團體合作推廣知識

為了要建立消費者的永續意識,犀牛盾邀請創新環保團體「RE-THINK」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發起全台首個手機殼回收環保素養調查,並與「回收大百科」共同推廣回收知識,一同致力推動環境議題、傳遞減廢、回收及循環經濟知識上的專業,落實「源頭減廢」的生活可能。

此外,犀牛盾也透過舉辦展覽來與大眾創造互動,犀牛盾品牌暨永續發展總監林希展表示,從2023年開始,犀牛盾與不同領域的專家合作,例如與齊柏林工作室合辦攝影展、對應出環境意識強的族群,分別在北中南辦了3場展覽來介紹微型材料的應用;而目前正在松菸展出的「RHINO LOOP:0 犀牛盾循環概念展」則展現塑膠的各種可能性,以及可以回收做出各種產品的應用。

犀牛盾自2022年中啟動台灣市場的「循環生態圈回收計畫」,讓二手手機殼方便回收。...
犀牛盾自2022年中啟動台灣市場的「循環生態圈回收計畫」,讓二手手機殼方便回收。記者吳致碩/攝影

2年沒有新品上市 不斷研發重來

至於研發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事,在於以往合作的廠商很少人願意跟他們一起從頭做起;王靖諭說,「研發就是一直做實驗、一直失敗一直重來。」除了試錯的成本之外,還有跟內部員工的溝通問題,「不少員工曾質疑為什麼我們做不贏同業?為什麼不多搞一些聯名?為什麼再回收產品的材質局限性這麼高,甚至抹殺了許多同仁的創意。這些疑問與爭執,一直到新產品上市後,才逐漸平息。」

走過的內耗成本,犀牛盾如今樂於分享自身的經驗,王靖諭直言,「我們的目標就是成立回收的共享平台,將自身已經成功的『塑膠管理』模組化,讓有意投入回收再製的同業廠商可以直接合作」,「我們的願景就是讓越多人一起參與越好,最後將手機殼做成像寶特瓶一樣可以直接回收。」

他進一步表示,生產可回收材料、建立回收機制的過程,不同產業之間應該要一起討論、組成聯盟,讓他發展成完整產業鏈,最終達成一個規模經濟。「透過『塑膠管理』讓塑膠可以被有效利用,畢竟塑膠當初被發明的初衷並不是當作一次性產品,它天生就應該是循環經濟的一環。」

王靖諭認為,透過「塑膠管理」,讓塑膠可以被有效利用,讓塑膠真正回到循環經濟的一環...
王靖諭認為,透過「塑膠管理」,讓塑膠可以被有效利用,讓塑膠真正回到循環經濟的一環。記者吳致碩/攝影

塑膠浪費終將過去 更多可回收塑膠產品可望上市

永續對於全世界來說都還算是新議題,不過許多國家對於法規早已明確,台灣腳步稍慢。王靖諭表示,國外對於「永續產品」的定義,需要經過政府認證才可以使用,其次,其他外國廠商要跟你合作,同樣會有嚴格的考核。「犀牛盾」已取得國外的企業認證、再生材料商品的認證以及生產認證;而台灣的「永續法規」在今年底才會規範出來,因此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永續品牌都處於各自表述。「無論如何,塑膠浪費的時代會過去,走向塑膠生命週期與資源分配的時代來臨已是趨勢。」

除了手機殼外,犀牛盾下一個投入循環經濟的項目又是什麼?王靖諭直言「everything is possible」,舉凡水壺、手機支架、手機掛繩,未來還會有更多單一材料的可回收塑膠產品面世。

犀牛盾未來還有更多單一材料的可回收塑膠產品面世。記者吳致碩/攝影
犀牛盾未來還有更多單一材料的可回收塑膠產品面世。記者吳致碩/攝影

500續永續環保

最新文章

犀牛盾共同創辦人王靖諭(左)與品牌暨永續發展中心總監林希展(右)。記者吳致碩/攝...

500續/打造「100%可回收再製」手機殼 犀牛盾創辦人:塑膠也是循環經濟的一環

2024/06/12
「raingo共享傘」是由余季堯(左)、蘇俊嘉(中)、程鼎元(右)共同創辦。記者...

500續/避免重複購買就是一種永續行為 raingo共享傘打造循環使用的租借版圖

2024/06/11
配客嘉推動循環包裝,葉德偉希望成為年輕人分享時髦環保行為。記者吳致碩/攝影

500續/搭上永續浪潮!配客嘉推動循環包裝 讓年輕人分享時髦環保行為

2024/06/07
國泰金控提出「綠色不動產」概念,攜手近千位知名企業租賃戶一同淨零轉型。

國泰綠色不動產探索新世代永續趨勢與解方

2024/05/23
何采容指出,開發的REAL系列從菜瓜布、衣架、塑膠類的物品著手,透過天然纖維取代...

500續/找到價格與永續的平衡點 HOLA總經理何采容推動產品減塑的變革

2024/05/08
接觸瑜珈後,王麗雅從中體悟到,對生活周遭的事物多付出關心與行為改變,這世界就會變...

500續/減少海廢、自備餐具 名模王麗雅的永續生活從細節做起

2024/05/02
台客劇場導演林冠廷認為,要談環保、減塑,首先必須找出兩者的平衡。圖/記者李政龍攝...

500續/減塑從改變生活方式開始 台客劇場林冠廷:嚴肅說教不如說故事

2024/05/01
CASETiFY 宣布推出全新Re/CASETiFY系列手機殼與電子配件。圖/C...

500續/減少84頓塑膠的浪費 CASETiFY回收手機殼服務遍及全球 種下超過46萬棵樹苗

2024/04/26
在MUJI無印良品官網購物平台購物,選店內取貨,將採用循環包裝箱(袋)。圖/無印...

減少包材 無印良品啟動網購循環包裝配送服務

2024/04/24
家中的燈具,都能改用LED燈泡,省電又使用時限變長。圖/IKEA提供

只有25%人實行低碳生活?從日常實踐「永續3心法」 節省又環保

2024/04/23
Global Mall「未來永續小學堂」以繪本搭配實境挑戰體驗,吸引小朋友參與。...

商場改裝建材不浪費 環球購物中心永續行動跨世代扎根

2024/04/21
西密西根大學的也是當地溪流的發源地,因此特別珍惜與保護水資源。圖/摘自Weste...

500續/融合原民文化與永續建築 西密西根大學活動中心落成 展現高效節能建築新風貌

2024/04/17
譚敦慈分享,減少塑膠使用量對環境友善,就是達成永續最好的方式。記者王聰賢/攝影

500續/食衣住行落實簡單生活 譚敦慈:減塑既排毒又永續

2024/04/12
誠品生活文創平台expo資深經理詹佳玲說,誠品要把對世界友善的影響力,在下一個十...

500續/台灣新創品牌推手「誠品生活expo」曾連年虧損,但不放棄對世界友善的影響力

2024/04/11
可口可樂為達成「World Without Waste天下無廢」,在全球各地陸續...

500續/呼應World Without Waste願景 可口可樂在香港販售500ml飲料,全採用100%再生塑料瓶身

2024/04/10
張瑞夫傳承阿公、阿嬤的傳統精神,用萬秀洗濯實驗室讓大家感受日常的永續生活。記者吳...

500續/「萬秀洗衣店」前進台北 張瑞夫:延續人情味,創造新型態永續循環

2024/04/02
Heatherwick Studio操刀的波哥大Universidad EAN大...

500續/呈現生物多樣性與文化永續!Heatherwick打造南美洲波哥大的新建物

2024/03/29
統一超商今年成為在地零售業首度取得「Earth Hour地球一小時」國際團隊的官...

500續/統一超商上萬據點齊關燈 響應全球最大減碳行動「地球一小時」刷新節電紀錄

2024/03/24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