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優人物】馮亞敏 時尚是態度也是自己的配方

2018-06-10 00:00 錢欽青、袁世珮/採訪 袁世珮/撰稿

統領選品王國,馮亞敏品味精準。圖/陳立凱攝影
統領選品王國,馮亞敏品味精準。圖/陳立凱攝影

台北時尚圈的CEO現身時,並沒有危顫顫的高跟鞋,而是以輕鬆不失品味的川久保玲T恤,展現生活感;場景轉到公司,她一身西裝代表專業度,往下看,卻是俏皮的鞋子。

「時尚就是一種態度。」馮亞敏說:「就是我自己的配方。」

馮亞敏一身正裝,但踝靴創造了驚喜。圖/陳立凱攝影
馮亞敏一身正裝,但踝靴創造了驚喜。圖/陳立凱攝影

T恤配皮衣 創造me only

「所謂態度,就是環境養成的行為模式、你的表達方式。」馮亞敏以最簡單的「me too」vs.「me only」來對比流行與時尚,前者是跟隨、後者是獨有,「時尚就是你對事情的敏感度、對生活的想法,要如何呈現出來。」

例如當年去談45rpm代理,馮亞敏以品牌的T恤配上自己的皮衣,就是「me only」,是自己的配方。

生活上實踐品味與時尚,她說:「我在選擇時已經在思考,這個東西進來我家,會不會穿、會不會用,這些東西的組成就會變成『me only』。」

時尚還需要「得體」二字。她認為,台北滿生活化的,穿太正式反而奇怪,所以她平常穿川久保玲的T恤,自在又當代;當她換上正裝,有趣的踝靴創造了驚喜,穿起來更自信。

「『Me too』感覺比較保險,但視覺上真的比較麻痺。」馮亞敏隨手拿下架上代理的法國休閒包,彩色的,又變化了一套個人的新配方。

馮亞敏代理百年香氛品牌。圖/陳立凱攝影
馮亞敏代理百年香氛品牌。圖/陳立凱攝影

穿著有配方 不忘專業感

從小就喜歡打扮,馮亞敏偏好素雅、舒服感;進到時尚產業,接觸到更廣大的世界,還有奧黛麗赫本、賈桂琳這些role model,讓她對自己有一些要求和想像,慢慢學習身上衣著該如何組成。

馮亞敏20幾歲時喜歡日本品牌,那是川久保玲等人將解構帶向世界的年代;30歲時對歐洲品牌有了些接觸,懂得欣賞Armani、Romeo Gigli、Versace。

她分析,日本善於棉的處理、年輕人的服裝,穿起來顯得年輕,歐洲品牌有時顯成熟,但外套和洋裝很大器、能修飾身材。於是歐洲品牌的外套和洋裝、日本的T恤,mix and match成她的穿搭配方。

「你要先認識自己,身材、髮型、生活和工作環境。」馮亞敏提出配方的原則:「我的工作是創意與管理各半,在做管理、在跟品牌溝通時,要怎麼樣在這個場合得體出現?要穿出專業感,而不是穿得很花俏,讓人忘記了我的專業。」

因為都是整理過的配方,馮亞敏10年、20年前的衣服可能都還在,「我一直認為,過去的東西是一個基礎,但如果不用當代的東西,幾乎就是往後退,就永遠是一個樣子。我想這樣也是時尚的概念。」

要接納新的東西。她在時裝周、在社群媒體上關注趨勢,「找到比較適合的,為自己組合這一季的穿著。」其中,她的衣櫃裡一定有小西裝,也會更新新款小西裝,保有個人風格但也有新鮮感;還有很多踝靴,如Martin Margiela。

好的香氛,會帶給使用者想像。圖/陳立凱攝影
好的香氛,會帶給使用者想像。圖/陳立凱攝影

生活中體驗 合作重情義

「我生活的各個層面成就了我選品的方向。」馮亞敏說。公司有30幾個品牌,以歐洲和日本為主,光是Camper就合作了21年,在這個利益重於情義的年代,真的難得。

當年,馮亞敏對這品牌一見鍾情,就以書法寫了一封企畫書,以在地思維表達她對這個品牌的認識與想法,成功打動對方,至今雙方家族二代、三代都成了朋友。

代理日本服飾時,馮亞敏T恤、牛仔褲配皮衣的穿法,讓對方覺得穿出了品牌未來想要的方向,也是一合作就18年。

正如同日本神社來的石頭成為日本服飾店面的陳設,馮亞敏的「到位」堅持,也延伸到2016年新代理的法國百年香氛,畫教堂的法國老工匠帶兩位學徒來台,花了兩星期畫店面的天花板,櫃子是法國材料運來組裝,重現法式老藥妝店的氣氛,「他們是帶著文化跟美感歷史而來。」

她拿起最喜歡的一款味道,含紫羅蘭跟向日葵的「秘魯香水草」,揣想著彷彿身在巴黎高級飯店的味道,「用一塊肥皂就能想像一個空間,這是以前不曾有的感受。」但最滿意的,還是品牌基於信任,將代理交給首度經營美妝品的她。

講究美感,連包裝也不隨意。圖/陳立凱攝影
講究美感,連包裝也不隨意。圖/陳立凱攝影

時尚吸引力 內涵擺第一

從當年設計櫥窗,到如今的代理王國,馮亞敏也說:「當年也沒想到,人生有很多事情不能想、不能算。」但她建議年輕人該先想好,要知道自己未來的位置,「我在時尚產業做了30幾年,如果要換跑道,整個人脈是斷掉的。所以要有一個想法,立一個志向,想往哪裡走,去學專業。」

30多年經驗,馮亞敏對時尚業有觀察,因而也有憂心。她很早就說國際時尚向東移,今年更發現,不必10年、不只東移,而是根本「去中心化」,「像英國的梅根王妃,國際時尚都急著把衣服送到她面前,梅根個人魅力變成了時尚中心。台灣很可惜的是產業鏈沒有整合。」還可惜沒有談判的人才。

馮亞敏也觀察到,台灣還欠缺成熟女人的味道,只一味地講年輕化,「在時尚這個產業,吸引力很重要,品味養成之後成為具吸引力的人,而不是露多少。法國女生哪有天天在露?」

時尚女王對於台灣品味的期許:「有吸引力的還是在內涵。」如她這樣的女子,懂得為自己內在與外在,調配出最適的配方。

➤優人物-馮亞敏

http://p.udn.com.tw/upf/2018_upeople/0611/

追蹤按讚「優人物」粉絲團

最新文章

邱復生對台灣的藝術電影有使命感。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悲情城市」背後的故事/出品人邱復生:帶台灣電影上國際

2023/03/19
王榮文創辦遠流出版社,影響眾多不同世代的讀者。攝影/沈昱嘉

【優人物】從遠流到華山 王榮文 為興趣做事 打造流傳萬世的創意江湖

2023/03/12
陳千浩投入在地酒開發釀製多年,期望有生之年能讓台灣地酒再生蓬勃。攝影/沈昱嘉  ...

【優人物】釀出金牌埔桃酒 陳千浩 讓台灣地酒重返榮耀

2023/02/26
蔡康永受到父親豐富藝術收藏的薰陶,自己也是當代藝術的愛好者。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從作家、主持人到藝術家 蔡康永:只為帶給人感動

2023/02/18
美食作家莊祖宜覺得做菜才是自己的熱情所在。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餐桌上的人類學 莊祖宜願作飲食文化傳譯人

2023/02/05
黃美秀自小在嘉南平原長大,對山林與生物特別有感情。攝影/沈昱嘉

【優人物】穿梭山林二十年 為台灣黑熊點亮前路 「黑熊媽媽」黃美秀

2023/01/15
何奕佳希望能打造從吃到住的全方位有機生活。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吃真食物 過綠生活 打造有機環保人生的何奕佳

2023/01/08
洪和培(左)和謝欣曄兩人個性互補,也時常被對方突出的能力激勵。 攝影/沈昱嘉

【優人物】本事空間製作所 翻轉「詹記」顛覆刻板 為建築嵌入時代感

2023/01/01
林青霞從閱讀中學習寫作的方法,從生活中提取寫作的靈感。圖/SWKIT鄧永傑攝影

【優人物】巨星轉身變作家 青霞體行走文壇|林青霞 豁達瀟灑的第二人生

2022/12/25
法國星級主廚尚馮索.皮耶受Bellavita禮聘來台開設新店「CLOVER BE...

【優人物】法國餐飲界傳奇降臨台北 尚馮索.皮耶 Jean-François Piège:做菜就是取悅客人也取悅自己

2022/12/18
鄭畬軒15年前的七夕親手做了巧克力,從此愛上巧克力。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推到極致 傳承下去 鄭畬軒的巧克力情緣

2022/12/11
做過多檔膾炙人口的藝術季和展覽,羅健毓總秉持著讓眾人都能靠近藝術的初衷。記者沈昱...

【優人物】浪漫想像 理性策展 羅健毓 隱身「宜東文化」為眾人敞藝術之門

2022/11/27
蔡琴以最美的嗓音成就了眾多金曲。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恰似你的溫柔唱8萬次 美麗人聲裡的幸福人生 蔡琴

2022/11/20
除了延續品牌到一百年之後,皆川明也期待透過自己在做的事,改善日本國內低薪壓榨的工...

【優人物】一針一線縫住時光 皆川明 讓時尚貼近恆久

2022/11/13
胡金銓奠定了新式武俠典範。圖/華映娛樂提供

【優人物】大俠來過 留下典範 紀錄片致敬武俠片一代宗師 大俠胡金銓

2022/11/06
周佑洋率領「必應創造」發想、承辦各一線歌手演唱會。攝影/沈昱嘉

【優人物】不只是五月天演唱會 周佑洋 讓「必應創造」寫下更多奇蹟

2022/10/30
郭強生年少成名,如今將人生沈澱在文字裡。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在寂寞的創作路上 郭強生以寫作成全自己

2022/10/23
江賢二追求在作品裡表達出精神性,他認為這才是創作的最高境界。攝影/沈昱嘉

【優人物】勾勒孤寂裡的豁然 江賢二 要畫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2022/10/1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