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作家梁旅珠/日本大師名宿:銀山溫泉「藤屋旅館」洋女將傳奇

2020/10/12 梁旅珠

建築大師隈研吾改造的藤屋旅館,在洋溢著古老風情的銀山溫泉街上相當吸睛。 圖/梁旅珠提供
建築大師隈研吾改造的藤屋旅館,在洋溢著古老風情的銀山溫泉街上相當吸睛。 圖/梁旅珠提供

日本山形縣的銀山溫泉,是東北地區最受觀光客喜愛的溫泉區之一,小巧的溫泉街沿著銀山川兩岸在山谷間延伸,保留了十幾棟古老木構三層建築,洋溢著懷舊浪漫的大正風情。

近40年前,銀山溫泉因日劇「阿信」取景拍攝而聲名大噪,在台灣知名度也很高,成了日旅東北行程的必訪景點。資深湯宿玩家可能都還記得,銀山溫泉曾有一位全日本知名的金髮碧眼湯宿女將藤金妮(Jeanie Fuji)。這位洋女將來自於美國,大學期間曾以交換學生身分到日本學習,因喜愛日本文化畢業後再回到山形工作,與銀山溫泉老舖旅館「藤屋」七代目主人相戀結婚的故事傳為美談。

經婆婆精心調教,金妮在嚴格的修行之後精通花藝與茶道,成為藤屋的若女將。2003年她首度身著和服出現在廣告中,比日本人更了解日本文化的形象深植人心,不但從此成為媒體寵兒,還出書分享她所學到的日本待客之道,許多前來觀光住宿的遊客都是她的粉絲。

「名物女將」讓創業於江戶時代的老舖藤屋及銀山溫泉受到全國矚目。由於昭和初期建造的旅館硬體逐漸老朽需要改建,金妮的老公大膽決定舉債,延請名建築師隈研吾負責改造,期待大師能以「過去的美好時光」為本,將藤屋變身為可與世界豪華度假酒店媲美的「新日本旅館」。

2006年7月,藤屋在全面改建後再度開門迎客。採用靈感得自「簀虫籠」的格柵主題融合古今,內外的光影變化是一大特色,尤其到了晚上,整個旅館彷彿古燈籠般散發出夢幻的柔光,內部的懸空樓梯和極簡風格,更是得到媒體與設計界追捧讚嘆。大師果然不負眾望,將藤屋的聲望與受矚目度推到最高點。翌年4月,金妮當上了銀山溫泉「女將會」的會長。

遺憾的是,儘管改頭換面後的藤屋得到國內外媒體的大篇幅報導,客人還是逐漸流失,因為改修過後價位暴增數倍,不但對熟客不再友善,也有不少人認為新藤屋破壞了溫泉街的景觀。藤屋表面風光沒幾年,終究在2010年破產並申請民事再生。藤屋的改建究竟是金妮本人或是她老公所主導已不可考,不過有傳聞說原本金妮認為目前的設計並不適合銀山溫泉,更不贊成投入大量資金延請大師裝修,早在2008年她就已帶著兩個孩子返美,再也沒有回到銀山溫泉。

即使無緣親睹洋女將的風采,時隔多年三訪銀山溫泉,我還是決定住宿藤屋,並選擇了備受推崇的300號房。大廳的細竹格柵搭配洗牆燈氣氛朦朧浪漫,果然美得夢幻,不過五個私人湯屋感覺閉塞狹隘,客房內某些不實用的極簡設計反而造成不便,比方過小的洗面盆和位置太高的超小洗面鏡等等。臨街的房內用餐區為了建築外部燈光美觀而無窗簾遮板,不論用餐休憩都必須讓對面旅館宿客與路人觀賞,諸多「設計」皆讓人無法真正輕鬆享受。

(左)靈感得自「簀虫籠」的格柵(舊時建築的防蚊蟲設計),為藤屋內外空間營造出朦朧之美。(右)旅館多數房型空間不大,只有像少數大房型有浴室,不過館內有五個免費私人湯屋可以自由使用。  圖/梁旅珠提供
(左)靈感得自「簀虫籠」的格柵(舊時建築的防蚊蟲設計),為藤屋內外空間營造出朦朧之美。(右)旅館多數房型空間不大,只有像少數大房型有浴室,不過館內有五個免費私人湯屋可以自由使用。 圖/梁旅珠提供

離開當天早上,我總算在大廳喝到了一杯讓我感到放鬆舒服的咖啡。隨口問服務人員是什麼豆子?她答說是「女將綜合豆」,至少有十年的配方了!沒想到洋女將傳奇已遠,惹人懷想的往事,卻還是藏在小小的細節裡。

藤屋看起來的確很美,卻是我住過最不舒適的豪華湯宿之一。在必須兼顧五感體驗的旅館業,建築大師可不一定是萬靈丹。

推薦閱讀

作家梁旅珠/收攬瑞士馬特洪峰窗景的百年旅宿 RIFFELALP RESORT 2222m

作家梁旅珠/建築師 Norman Foster 操刀「8字」流線型建築、梯田泳池,打造聖淘沙島的避世旅居

梁旅珠

【優人物】人生幸運組 梁旅珠:選簡單的路 盡最大努力

【優人物】人生幸運組 梁旅珠:選簡單的路 盡最大努力

2022/01/09
作家梁旅珠/建築師 Norman Foster 操刀「8字」流線型建築、梯田泳池,打造聖淘沙島的避世旅居

作家梁旅珠/建築師 Norman Foster 操刀「8字」流線型建築、梯田泳池,打造聖淘沙島的避世旅居

2020/07/22
作家梁旅珠/收攬瑞士馬特洪峰窗景的百年旅宿 RIFFELALP RESORT 2222m

作家梁旅珠/收攬瑞士馬特洪峰窗景的百年旅宿 RIFFELALP RESORT 2222m

2020/08/03

最新文章

大武女兒潘美緣與丈夫將老家空間化為更多在地創生的可能,新成員店狗「雪球」則是稱職...

小店永豐計畫/大武女兒的溫柔鄉 那些家家酒書房裡的「大武小時光」

2025/09/15
透過合作社的運作,溫源田與馮修雙串連起部落裡的小農資源,再藉由美學設計與創意行銷...

小店永豐計畫/山谷間的Bulaku!布拉谷合作社種下的部落永續故事

2025/09/15
店主人芃諭與書店門口的海龜主視覺。圖/Kris Kang

小店永豐計畫/打開新的對話想像—小島停琉

2025/09/15
返鄉後的林德盛承接了父親的土地,培育友善無毒的檸檬園。圖/Kris Kang

小店永豐計畫/「金喜檸檬」守護土地,也守護部落的永續未來

2025/09/15
像簡天才師傅學習的法式魚排料理方式。攝影/Kris Kang

小店永豐計畫/從魚塭游上餐桌的鱻—三魚直賣所

2025/09/15
回到妻子的家鄉都蘭,阿詮以「出力釀」開啟一段追尋傳統製麴文化的旅程。圖/Kris...

小店永豐計畫/從酒麴復育到出力釀酒杯 啜飲部落糯米酒的風土與記憶

2025/09/15
藉由海女研習所、圖鑑、資料庫等建制,成功海銀行攜手海女們,一起努力將這擁有歷史的...

小店永豐計畫/翻開潮間帶的文化採集帳本 在成功海銀行提領與海共生的海洋智慧

2025/09/15
每日與檳榔子一起生活的一家人。圖/Kris Kang

小店永豐計畫/溫柔永續的粉藕色——TAIWAN DYE與檳榔子染

2025/09/15
從小住在都市的娜娜(左)與莎莎(右),回到都蘭部落生活後,重拾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小店永豐計畫/與部落同行的藝術實驗所 米麻岸的文化行動筆記

2025/09/15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