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跟風,歸於本質的台灣品牌之路:專訪 PROJECTbyH 主理人Henry Lee
要說日本影響台灣多深,單以街頭流行來看,日本東京裏原宿的故事便已說來話長,時間回到20年前的台灣,十多歲的年輕人總往東區、西門町水貨店跑,為的是《BOON》、《WARP》、《SMART》等日雜上看到的猿人Tee、NBHD的水洗褲。那時,台灣自創品牌正處萌芽茁壯的階段,從學習、模仿、跟風開始,台灣自創品牌在20多年後的今天,有了自己立足的方式。暫且不論產業成熟度不敵日本、歐美的狀態,埋首把自己認為對的事做好的台灣人,不敢說多,但確實存在。
天然、工藝、環保是對品牌PROJECTbyH下的初淺註解,設計到生產全部自己來的執著,貫徹「自體循環」的深層理念,從中降低委外過程中無法控管的浪費及必須的妥協,試圖全權控制成品每一道工序的精準,聽來任性又不切實際的背後,是主理人李柏辰(Henry Lee)對未來世界的浪漫作為。你很難想像如此浪漫的行徑,會跟街頭、潮流有什麼樣的牽連?
回到過去,初始的青澀回憶
成立於2013年的PROJECTbyH,硬要用風格去定義,是與潮流扯不到一塊的「極簡」。然而,對Henry來說,街頭潮流卻是形塑他服裝內涵養成過程中,不可抹去的記憶脈絡。「啟蒙是A BATHING APE,直到現在,它對我都還是有懷舊的情感。」16歲時的他,沒聽過什麼極簡,NEIGHBORHOOD、Stussy、Supreme、WTAPS,以及當時相對小眾的The Hundreds,是衣櫃會出現的潮流品牌。一邊買、一邊研究品牌背後各式訊息,他想要跟別人不一樣,也想要「比較小眾」,踏進次文化圈子追尋的是認同和歸屬。那個時候,大眾眼裡別無二致的猿人與鬍鬚張,他只感覺——「很瞎,你們不懂啦。」圈子以外對潮流的通俗淺見,他並不當一回事。
跟風路上,尋找自我定位
曾擔任過潮流刊物寫手,東區潮牌店店員,回溯台灣自創品牌的起點,Henry算是見證興衰的年輕人之一。「以前會覺得抄來抄去很瞎,現在回想起來,模仿是一個必經的過程,先不管好壞。」過去到現在,部分台灣自創品牌之所以站得住腳,憑藉的是一步步從中找到定位。談及消費者願意花費在服裝上的心態時,他說:「普遍台灣人都覺得沒救,重點在於『從零開始其實不能再更爛了』,再怎麼樣都不會更爛。」他觀察裡,幾年下來不論是站在國際上的設計師品牌或是被批評的臺北時裝週,好壞與否,皆是持續不斷地累積、創作,而這些持續總有一天會變成好事。某種程度上,可看作是消費者、產業、環境的進步,縱使緩慢,卻起碼不會倒退。
繼續圈子裡的話題,「台灣落後日本十年」的聲音依然存在,對此,Henry認為是根本上必然造成的差距。台灣有限的資源環境裡,能孕育的東西無法與之比擬是事實也是現實,追溯源頭的差異稱作文化底蘊。換言之,產業的成熟度勢必得回過頭去看各國投放的資源配比,拿日本為例,其工藝傳承、工廠技術及服裝產業鏈的成熟度,對比台灣,又豈是一個十年追得上?因此,不在死胡同裡撞牆的方法,或許可從台灣的強項出發,好比說遠近馳名的機能布料,相對來說能站得更穩。
回歸服裝本質,思考之必要性
即使是過去相對小眾的次文化,而今變相看來也已成為主流,「星光大道時期,如果有人唱饒舌一定被嗆到爆。」Henry說。如同一個圓圈般,流行一直是不斷重複地循環,萃取主流、非主流裡可被流傳的精髓,滾動出每個世代裡需要的能量。從消費者轉向生產者,追隨潮流到極簡的一路以來,Henry尋求的都是事物的根源和脈絡,他手中的PROJECTbyH試圖回歸服裝本質,從中喚起人們思考的能力,進而推動意識改變,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他等的是一個浪漫的機會。
◎責任編輯:許陳曜、胡士恩
最新文章
去污水處理廠,一探從未見過的地下宮殿:2022 NEXT WATER science gallery 桃園文青水園登場
2022/05/26兩小時sold out的酥脆美味,韓系街角可頌專賣店:台北 Fourninetine Bakery
2022/05/26屏菸1936文化基地,大博物館計畫的核心館所
2022/05/22屏東菸葉廠的過去和現在,交融職人們的記憶與技藝
2022/05/2220年之後,屏東菸葉廠變身城市藝文心臟
2022/05/22取材台灣傳統澡堂,Aesop信義誠品移櫃,新店暖色寧靜感登場
2022/05/20安縵集團插旗紐約曼哈頓!酒店將於8月開幕,打造安縵東京之後第二間都市物業
2022/05/17實體店是demo——森³王耀邦╳朋丁陳依秋:在看似一樣的日子,找到新的可能
2022/05/12吃不膩的日常甜食:niko and … 聯名折田菓舖,酸甜檸檬塔只賣這6天
2022/05/12美食評論家黃冠華/離不開板前的美味,近十年台北高級壽司、割烹日本料理之我見(上)
2022/05/11美食評論家黃冠華/離不開板前的美味,近十年台北高級壽司、割烹日本料理之我見(下)
2022/05/11靜謐和諧的器皿創作,使用一生的日常道具:大谷哲也台灣個展《返白。一器一皿》台中維摩舍展出
2022/05/10探索火山脈動,攀聽自然聲景:陽明實驗山屋《火山心跳》登場
2022/05/09ROOM by Le Kief最新企劃!攜手瑞典品牌L:A BRUKET推出預約制北歐風土饗宴
2022/05/09台南茶館「蔛菟」:又古又時髦,一杯茶斟滿有意思的滋味
2022/05/06MAD by Le Kief:用極致感官探索世界,日式古宅裡的味覺實驗室
2022/05/06彰化「波粼Bling」:蠟燭工廠裡,長出一座歐式花園咖啡廳
2022/05/06訴說對母親永不凋零的愛!CNFlower西恩呈現恆星花禮激盪美學創意
2022/05/05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