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從報導潮牌到自己打造品牌,Allen楊艾倫的潮流觀點

2021-06-11 21:18 許陳曜

Allen楊艾倫,近年崛起的台灣潮流代表性icon,從線上媒體編輯、各大品牌邀約合作的對象到籌備中的個人品牌,Allen對於服裝文化的熱情加上本身樂於表態的鮮明性格,在在都符合現今強調個人風格的網路世代特質,防疫期間他與500輯透過Instagram進行了一場直播對談,針對時常被網友提問的流行現象表述自己心目中的潮流觀點

楊艾倫是近年崛起的台灣潮流代表性icon。
 圖/楊艾倫提供
楊艾倫是近年崛起的台灣潮流代表性icon。 圖/楊艾倫提供

500輯:你曾在媒體工作,現在是網紅、KOL,究竟在引導大眾接收最新潮流的同時,要如何傳遞個人風格的塑造?

Allen:很多事情都是一體兩面,我自己做過媒體編輯所以很清楚,像是「工裝風格必備的十件單品」、「2021年度必須入手的十款神鞋」這類的下標方式,或許只是比較表面的博眼球手段,但無論哪個流行相關產業都得有人做不同程度的推廣,在廣度和深度間找到一個平衡,環境才會有循序漸進的進步空間。回歸個人層面,就是看你有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儘管這些流行趨勢火熱到不行,自己想不想要或喜不喜歡終究是很主觀的事。

500輯:對於潮流來說,「品牌迷思」似乎特別容易成為大家詬病的一點?

Allen:我覺得品牌迷思是無法避免的,通常有人批評這樣的情況,可能代表他自己本身不像愛好者這麼喜歡或暸解那些品牌而已。「品牌迷思」的意義對我來說其實是蠻正面的,各個品牌都該有屬於自己的一票擁護者,而這個時代的潮流文化也確實需要不同分眾的差異與多樣性。

500輯:你怎麼看待盲目跟隨流行趨勢的複製人現象?

Allen:無論是網友發問或媒體訪談,我都很常被問到:「到底潮流是什麼?」對我來說,潮流是跟自己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元素構成的。我一直都很喜歡打籃球,自然會關注跟籃球連結的潮流文化,就像音樂產業也是每個時代都有當下的流行趨勢,進而影響到相對應的衣著打扮呈現。很多人明明不是饒舌歌手卻打扮得像是那麼一回事,即使這是一種跟風行為,但或許有人正是藉由服裝潮流的角度切入,進而開始接觸嘻哈音樂更深的文化層面,如此引發的生活連結便能賦予服裝這些外在層面更真實的共鳴,「跟風」、「複製人」現象也就成為找出自己明確方向的階段性過程而已吧!

楊艾倫認為,這個時代的潮流文化需要不同分眾的差異與多樣性。
 圖/楊艾倫提供
楊艾倫認為,這個時代的潮流文化需要不同分眾的差異與多樣性。 圖/楊艾倫提供

500輯:成長於現今資訊爆炸的高速時代,不斷推陳出新是否縮短了年輕一代對於喜愛事物的生命周期?才剛起頭的興趣還沒暸解到一定程度之前,搞不好就被更新、更酷的潮流替代了?

Allen:這部份我真的蠻有感觸的,以紙本媒介為主的時期,更新相關資訊的速率可能以月為單位,但現在網路什麼都很快,一眨眼就過期了!我前陣子發過一個限時動態,先前軍工裝風格聲勢如日中天時,標榜自己是「工裝魂」的人,怎麼突然間又轉變成近期強勢崛起的「City Boy」風格了?受到趨勢影響接觸到時下正流行的元素,還停留在較表面的認知與暸解,緊接著下一波新的風潮就來了,根本還來不及搞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喜歡,就又急忙把自己Fit in到新的趨勢中,且這樣由實際因素造就的情況恐怕是時下大多數潮流愛好者的縮影。

500輯:籌備已久的個人服裝品牌有預計登場的時機嗎?你自己抱持著什麼樣的期望呢?

Allen:從高中時期開始有做品牌的念頭,醞釀了這麼久總算才走到了這一步,雖然做了自己的東西當然會希望越多人喜歡越好,但怎麼說呢,某種層面上又不想要這是一個人人都垂手可得的感覺,就像Kanye West的Yeezy主觀上無論你喜不喜歡,都無法否定他的存在感,我期望自己的品牌也能夠在被客觀檢視時有一定的份量,順利的話希望今年內有機會跟大家見面,還請拭目以待!

從報導潮牌到自己打造品牌,楊艾倫的個人品牌預計在今年推出。 圖/楊艾倫提供
從報導潮牌到自己打造品牌,楊艾倫的個人品牌預計在今年推出。 圖/楊艾倫提供

◎責任編輯:許陳曜、胡士恩

推薦閱讀

在邊緣看見創意,《台女》作者李昭融:敢於不同,做自己最迷人

組隊打怪的世代!在浪頭上的台灣三大潮流團隊:不才集團、Petunia Door、吉豐重工

最新文章

「肉鬆焙茶鹹蛋黃巴斯克」巧妙搭配多種食材。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寂人甜食:追求頃刻之美

2025/02/23
李浚赫(右)在「我的完美秘書」展現爹系男友魅力。圖/Hami Video提供

雀雀/李浚赫《我的完美秘書》:將親情與愛情綁定 闡述當代婚戀價值型態

2025/02/22
人類使用食用色素歷史悠久,但「天然」與「人工」的區別不足以回應日趨複雜、挑戰環伺...

Ying C. 陳穎/人為創造的天然或成未來食品業主流?從FDA禁用「赤蘚紅」食用色素談起

2025/02/20
《外傷重症中心:黃金救援》劇照。圖/NETFLIX提供

潘光中/韓劇《外傷重症中心》:體現「醫療商品化」帶來的崩潰與解離

2025/02/15
孟子義(右)、李昀銳在「九重紫」中先婚後愛。圖/愛爾達電視提供

雀雀/「九重紫」:見證清醒比瘋魔痛苦百倍的時刻

2025/02/08
結合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絕美食器。圖/張聰提供

作家張聰/將尋常的日子浸潤美學中

2025/02/03
楊紫(左)、李現主演「國色芳華」。圖/LINE TV提供

潘光中/《國色芳華》:高熱度古偶劇 給觀眾提供了什麼樣的情緒價值?

2025/01/25
與可可相同,奶油近年同樣價格狂飆,烘焙業未來發展值得進一步思索。
圖/Ying...

Ying C. 陳穎/奶油價格飆升,烘焙業前路何在?談危機下的創新與永續契機

2025/01/24
「後院」裡看到庇里牛斯牛山的草地景色。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渥達尼斯磨坊的星星奇緣

2025/01/20
綜觀新一波台灣中菜風尚,可以明確感受到席捲多年的法菜Fine Dining的強大...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混融與西吃:台灣中菜新風向

2025/01/19
話題韓劇《正年》。 圖/Disney+ 提供

雀雀/金泰梨「正年」演出少年感 以戲抒情道盡人生悲歡離合

2025/01/18
周碧初先生的作品「碧雲寺」。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相遇碧雲寺:精神上的啟動與共鳴才是真正擁有

2025/01/14
富邦美術館推出日本藝術家新宮晉「宇宙—風之旅人」 展覽。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風之旅人-藝術家新宮晉的風動藝術作品

2025/01/13
「家族計畫」柳承範(中)、裴斗娜(右)。圖/friDay影音提供

雀雀/裴斗娜新作「家族計畫」:世界觀不用大,自成一格就很好看

2025/01/11
「魷魚遊戲」第2季全球熱播。圖/Netflix提供

潘光中/誰能逃出生天?《魷魚遊戲2》弱肉強食的韓國階級社會現象

2025/01/04
手機能記錄美食,甚至可直接點餐,節省成本、提升效率。推行餐廳禁用手機,對商家同樣...

Ying C. 陳穎/管太多還是數位排毒?從用餐文化意義思考餐廳手機禁令

2025/01/02
周采詩(左起)、 隋棠、曾沛慈演出影集「太太太厲害」。圖/鹿路電影提供

雀雀/「太太太厲害」:網路迷因昇華版段子 炸出台劇新鮮動能

2024/12/28
八零年代末的新店,遠山的輪廓、燦爛的晚霞和倒影在水稻田中的光影,如夢船的存在。圖...

藝術收藏家姚謙/新店晚霞:如夢船的存在

2024/12/2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