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在邊緣看見創意,《台女》作者李昭融:敢於不同,做自己最迷人

2021-06-10 22:55 胡士恩

「這些女生的人生,或多或少地沾染了這個城市的影子,她們敢於不同、無所畏懼。」2021年5月,集結20位「邊緣」女性故事的《台女》誕生,從內容企畫、書籍裝幀、行銷活動,都能感受到製作團隊探索多元文化、不同價值觀的企圖。《500輯》邀請本書作者李昭融,談談製作此書的過程與思考。

《台女》集結了橫跨20、30、40世代,共20位女性的生命樣貌。 圖/大塊文化提...
《台女》集結了橫跨20、30、40世代,共20位女性的生命樣貌。 圖/大塊文化提供

500輯:請談談製作《台女》的起心動念。從雜誌專欄到出書,中間經過哪些調整?

李昭融:跟一開始雜誌的專欄相比,轉變滿大的。這本書前前後後花了近三年的時間才完成。故事的緣由發生在2019年三月,當初《美麗佳人》的總編輯想出了一個企畫,由攝影師登曼波和林建文拍攝本來就很會穿搭的素人女生,由我詢問她們關於穿搭的問題以及人生故事,是這本書的前身。

沒想到這個企畫被大塊出版社的編輯王建偉看見,來找我們洽談出書事宜。不過前後做了很多調整,本來以時尚穿搭為主的內容,變得有點像是時尚版的「人間異語」(笑)。當然取樣的女孩子也與本來雜誌專欄差異甚遠,因為畢竟是書,所以不只是拍攝好看的女生和特別的穿搭,更重要的是她們的人生故事能否帶給讀者勇氣,能否在這個世代中傳遞一種聲音。後來也想以「當代台灣女子眾生相」的方向為出發點,有點Robert Lepage《眾聲喧嘩(Lipsynch)》的味道。

500輯:為什麼是登曼波和林建文?兩位攝影師什麼地方吸引你?

李昭融:其實攝影師和作者(我)是編輯建偉的想法,他本來就認識我和攝影師,也一直想要出一本在地的、不一定的攝影集,所以他覺得這樣的組合會很有意思,可以激盪出火花。

我從以前就時常找登曼波和林建文合作拍攝雜誌,主因是他們很能夠捕捉素人的美,且有個人風格和藝術之眼,一看就知道是他們的作品。有些攝影師很會拍攝,但比較會拍本身條件就很好的模特兒或名人,但曼波和建文本來就不是這麼商業的攝影師,他們文化底蘊很深,風格生猛、大膽、狂放,很有我心目中「台」那種無畏的感覺,非常適合詮釋台女樣貌。

《台女》作者之一的李昭融,在時尚雜誌工作十餘年,雜食型創作者,另一個身分是DJ。...
《台女》作者之一的李昭融,在時尚雜誌工作十餘年,雜食型創作者,另一個身分是DJ。 圖/大塊文化提供

500輯:你們怎麼討論每一位台女的視覺呈現?

李昭融:在妝髮和穿搭上,我們希望拍攝本來他們的樣子,所以幾乎沒有調整,都是以各個女生想要的妝髮風格呈現。拍攝視覺的部分,我會先詢問她們比較有感覺的地點或工作場域,這一題其他的部分我請兩位攝影師回覆如下:

登曼波:關於拍攝視覺,我們常常會從每個女子的各種面向去思索企畫,有時候是性格特徵,從中試圖去探索場景呼應,也會從她們與相關的地點場景做直接或間接的寓意。比如說艾迪為什麼會在基隆陸橋拍攝,除了她本身是基隆人之外,當然也有一點與電影《千禧曼波》致敬的意味;像青羽與她工作的寶貝檳榔攤,還有高西在她以前曾經短暫駐點的「路上撿到一隻貓」咖啡廳,以及孫怡在她時髦、擺置許多藝術品的家。

林建文:這本書視覺和設定都是以不偏離她們的人設性格為出發點,在拍攝前我們已經對各個女子有一定的認識,也依據這個基準去找適合拍攝的場景。有可能是她們本人家,比如說陸盈楹的拍攝就是在她家完成;Cleo的古靈精怪,我們就想到非典型的火鍋店詹記。造型也是一個重點,我們會請每位女子準備三套自己的服裝,在視覺上不會干涉她們太多。我們比較像是營造一個舞台,讓各位女子在那個舞台上盡情地發揮自己的特色。

收錄在書裡的20位台女之一,演員王渝屏。 圖/大塊文化提供
收錄在書裡的20位台女之一,演員王渝屏。 圖/大塊文化提供

500輯:製作這本書的困難?你如何克服?

李昭融:說實在話,我做雜誌和文字工作多年,很少被退稿,但我的編輯建偉畢竟是這行的佼佼者,他看文章非常仔細,我在交前幾篇的時候被改到不行,不只是語句、詞彙,還有文章邏輯以及人稱問題,全篇紅字(笑)。當然,編輯說的都非常懇切,也讓我受益良多。或許是因為我過去十幾年來,把文字做為一個職業,又身處這麼高壓的媒體產業,然後時常會有老闆、名人方、品牌方的無形壓力,也不是每一位受訪者都願意跟你掏心掏肺,很難每一篇文字作品都是讓自己驕傲的,讓別人看了有感觸的文章。

所以我真的很感謝編輯的提點,我本來就喜歡別人給我批評指教,因為我是一個相信專業的人。很多時候,當你做一件事情做了太久,反而會迷失,看不出來自己的弱點和優勢在哪裡。雜誌畢竟不是書籍,它是一個以視覺為導向的出版品,所以很多時候,或許我的確是有點得過且過了,反正也沒有人會覺得怎樣。

被退稿反而讓我更有鬥志,想說,啊哈,讓我來證明自己吧!真的因為這本書讓我在做編輯12年之後,對採訪和寫作有了新的想法、新的觸角。更有趣的是,我覺得寫作是一種療癒的過程。從前寫作是我的職業,想到截稿期壓力就會很大,也不是每一次寫的東西自己都有感。書的截稿期壓力更大,但寫完這本書之後,我感覺自己輕盈了一點,快樂了一些,好像那些從前糾結的、纏繞心頭的、放不下的、沒有自信的陰暗小黑點,都隨著這本書的出版而煙消雲散了。

收錄在書裡的20位台女之一,表演工作者陳映如。 圖/大塊文化提供
收錄在書裡的20位台女之一,表演工作者陳映如。 圖/大塊文化提供

500輯:完成這本書的前後,你對「台女」的想像或定義有何改變?

李昭融:一開始只是要訪問時髦又漂亮的女孩子,或許因為三位創作者的個人意識都很強,這本書逐漸發展成這個模子,我和攝影師、編輯都覺得:「欸,或許我們是在搞文化!」後來的確有點田野調查的文化研究感覺。

就像我序裡面提到的:「我們希冀分享一個比較邊緣的女力群像,一種試著去探索、理解當代台灣女性的田野調查。」這本書是有機養成的,這些女子的個性和外表都大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是,她們活在自己的小宇宙裡無所畏懼,而且都認為邊緣是一件很讚的事情。我每次在訪談後都會問她們:「有沒有要給讀者的話?」很多女生回答我:「沒有,因為我的人生不會是她們的人生。」

500輯:你們有設定《台女》讀者可能的面貌嗎?

李昭融:我們設定的範圍很廣,男女不限、年齡層也不限,對攝影、對設計、對美學和在地文化有興趣。另外一點就是次文化,或許是因為我跟兩位攝影師三個人都是DJ,也都深深被次文化的跳舞、音樂場景觸發靈感,如果你喜歡次文化,你不會後悔買下這本書的,因為我們取樣了許多次文化的女生,打開了一扇這樣的窗戶。我們歡迎大家一起進入有點獵奇的台灣次文化世界,但這本書有可能不適合每一個人。

《台女》書封,作者:李昭融、登曼波、林建文,大塊文化出版。圖/大塊文化提供。 圖...
《台女》書封,作者:李昭融、登曼波、林建文,大塊文化出版。圖/大塊文化提供。 圖/大塊文化提供

這是一本風格強烈的書,就連後半的「台女の煩惱」散文集也不是時下流行的心靈雞湯療癒風格,有時甚至太過尖銳,但也可能詮釋出我本人的樣子(笑)。我相信一定有不少人對這書持以負面評價,或是要跟我戰女性主義等等,但沒關係,希冀喜歡的人可以喜歡,並且可以因為這本書的文字和攝影找到一些什麼,對我而言才是最重要的。

500輯:《台女》有一檔圖鑑展辦在詹記,雖然受疫情影響目前延展中,能否和我們分享策展想法,帶讀者線上瀏覽一下!

李昭融:這次的展覽很特別,因為我們邀請詹記二代目詹巽智作為這次《台女圖鑑展》的策展人。詹巽智畢業於北藝大美術系,並且有平面設計的背景,詹記敦南店的字體就是他自己設計出來的。除了登曼波和林建文的攝影作品之外,為了增添多樣性,還邀請藝術家凱恩以拼貼的方式做展覽的主視覺,以及一些女生的拼貼圖像。

《台女》圖鑑展在詹記麻辣鍋敦南店。 圖/大塊文化提供
《台女》圖鑑展在詹記麻辣鍋敦南店。 圖/大塊文化提供

藝術家凱恩以拼貼的方式製作展覽主視覺。 圖/大塊文化提供
藝術家凱恩以拼貼的方式製作展覽主視覺。 圖/大塊文化提供

這不是詹記第一次舉辦攝影展,2020年8月的藝術節《13個房間》中,倪瑞宏在詹記的展覽開始,接連今年的《勿忘我旅行社-高凱蓮攝影展》。對於這次《台女圖鑑展》,策展人詹巽智表示:「我們店內七成都是女性顧客,因此這本書100%特別適合供他們去參考(笑)。這本攝影書的圖與文,對我而言是輕盈又寫實,每個女生的生命濃縮成剛好不大的篇幅,我認為放進詹記敦南店是可行的,另一個重點是我覺得這些台女們實在是太有趣。」

我們不想辦一個典型的攝影展,它有點像是跳出紙本的另一個Project,讓這本書更多樣。至於為什麼想要找詹記麻辣火鍋敦南店,因為詹記已經成功地打造了「台」的意象;我們也認為吃鍋是一種台灣人日常且接地氣的聚會聯繫,很適合詮釋「台女」這個主題。

《台女》圖鑑展由詹記二代目詹巽智擔任策展人。 圖/大塊文化提供
《台女》圖鑑展由詹記二代目詹巽智擔任策展人。 圖/大塊文化提供

500輯:潮流是流行趨勢的動向,《台女》談的是「邊緣」。在時尚雜誌工作多年,「流行」和「邊緣」這兩端的人事物分別給了你怎樣的養分?

李昭融:雖然在主流雜誌工作多年,但或許是邊緣給了我比較多的養分。主流的世界我喜歡觀察,它是有模式可循的,邊緣更多時候是與創意相關。我從唸書時期就對次文化和邊緣的事物比較感興趣,所以研究所論文做的是《猜火車》。我很開心看見近幾年小眾和大眾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現在是分眾的世代,邊緣也有機會變成主流,或是在邊緣的世界裡自己安好也是不錯的。

不管男性或是女性、什麼年齡,希望這本書都能帶給你力量,讓我們在這個城市裡繼續努力,就算別人看不懂,覺得你邊緣、很怪也沒關係,因為做自己想做的,最迷人。

作者認為,詹記的台味很適合詮釋「台女」這個主題。 圖/大塊文化提供
作者認為,詹記的台味很適合詮釋「台女」這個主題。 圖/大塊文化提供

最新文章

奇美博物館年度大展《跳出格子吧!機器X材料X藝術超展開》6月3日至2024年2月...

台南奇美博物館《跳出格子吧!》登場!用打字機作畫、把縫紉機變樂器、看瓦斯桶如何飛在天空

2023/06/03
肯園25週年展覽《新走神 MYTHOLOGY 》展出芬蘭藝術家古斯塔・薩克希全新...

「肯園25新走神 」展覽 x 芬蘭藝術家古斯塔・薩克希!自然洋行操刀三峽「無礦」首次曝光

2023/06/02
作品〈Blue & White Gallery, 2021〉。 圖/紅野畫廊提供

澳洲攝影藝術家喬治.伯恩《無垠的城邦》紅野畫廊登場!一睹半虛構洛杉磯城市即景

2023/06/02
主視覺、島語音樂會表演歌手-雙生仔。圖|中華文化總會

2023誕隍祭6/16-7/9台北霞海城隍廟為城隍爺慶生

2023/05/31
圖/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黃博志個展「七個在海上的人」立方計劃空間展出:瑪德蓮時刻系列首展,呈現60-80年代成衣工人的生命經驗

2023/05/30
2023第2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將在6月24日到8月27日展開。 圖/浪漫台三線藝...

2023浪漫台三線藝術季6/24登場!「藝術策展」、「設計導入」、「飲食實驗」三大計劃亮點搶先看

2023/05/30
「一百坪的散步練習」展覽於6月2日在鳳甲美術館登場。 圖/誠品畫廊、TKG+提供

鳳甲美術館「一百坪的散步練習」以何彥諺、鄭先喻、楊季涓、鄺鎮禧、魏柏任之作,邀大眾用行走打開感知

2023/05/30
簡佑任《舉牌工人肖像計劃》以速寫方式繪製舉牌工人的肖像畫,藉由繪畫行為,讓觀者的...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如果我是一面鏡子》:許喬彥、葉偉立等5位藝術家,重新探討觀看世界的方式

2023/05/29
董陽孜〈振衣千仞崗 濯足萬里流〉。 圖/沈佩臻攝影

橫山書法藝術館《榜書》展開:攜手史博館共同策劃,四大展區呈現歷代拓本書跡、當代書藝魅力

2023/05/26
「愛馬仕之道」全新中文增訂版內頁彩圖。圖/截自網路

竹宮惠子「愛馬仕之道」中文上線!加入官方LINE看漫畫

2023/05/26
2023 vis ™ - wild 藝術與潮流聯合文化祭。 圖/vis ™ 提供...

2023vis™-wild藝術與潮流文化祭!限期三天,酉5PM TWCAUDE攜10組設計品牌、藝術家亮相

2023/05/26
《skmt:坂本龍一是誰》。 圖/大塊文化提供

坂本龍一:愛,或者說戀愛,是救贖——耗時十年、256則近身訪談《skmt:坂本龍一是誰》

2023/05/26
WHATZ藝博以創新「策展式飯店博覽會」為特色,結合多元思維作品展現當代藝術獨有...

2023 WHATZ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5/26-5/28登場!12國、上百件作品,還能近距離觀賞周書毅表演

2023/05/26
第六講,由知名樂評人焦元溥,為大家解析《百年孤寂》名作中的音樂符碼。
。圖|敏...

《百年孤寂》第六講:焦元溥解析名作中的音樂符碼

2023/05/26
為向大師致意,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特別策劃「時光之味:小津安二郎120年」主題...

「時光之味:小津安二郎120年」影展以全新4K修復版致敬日本大師,《風中的母雞》、《東京暮色》全台首映

2023/05/25
〈Drink It Like It_s Your Last Sunset〉。 圖...

2023 ONE ART Taipei新賞獎得主,Yufi Yamamoto台灣個展:以抽象線條勾勒理想女性之美

2023/05/23
左為原田直次郎《騎龍觀音》,右為大辻清司作品《大辻清司作品集中的美術家肖像·福島...

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館藏作品展」登場!三大亮點爬梳19世紀末至今近200件精彩展品

2023/05/23
〈海律〉。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海律─王怡婷個展」台北當代藝術館實驗展場開展:探查海岸風景,跨媒材形構無垠蔚藍

2023/05/2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