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高雄左營「見城之道」啟用!歷時7年修復重現臺灣第一石城

2023-03-31 14:55 詹筱苹

高雄左營「見城之道」歷時7年修復於2023年3月正式啟用,以全長770公尺的步道,連接大小龜山既有步道並銜接至北門,在城門高度的步道上,白天穿梭於樹影間,夜晚可眺望蓮池潭,不但重現台灣第一石城,也成為高雄重要歷史教育與體驗的重要場域。

高雄左營舊城見城之道2023年3月正式啟用,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高雄左營舊城見城之道2023年3月正式啟用,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見城之道設計上顏色、量體、高度等與周遭地景融合,更考量交通安全讓跨越勝利路段拉高...
見城之道設計上顏色、量體、高度等與周遭地景融合,更考量交通安全讓跨越勝利路段拉高到6米高,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見城之道」為什麼重要?

重要的歷史現場:左營舊城是台灣現存最早、最廣的城池,1826年清朝,將鳳山縣城以柴山、龜山、半屏山的在地石材咾咕石建造城牆,是台灣第一座石城,古蹟修復研究者李乾朗說:「這是第一座,清代真的用石頭好好砌出的堅固城牆,至今已經快300年。」全城51.28公頃,城牆周長2767公尺。東、北、南門與西門城基、940公尺城牆都被列為國定古蹟。

縫合大小龜山:見城之道把1930年代因開闢道路被切開的龜山,再次連結起來,也修補龜山被勝利路切斷身首分離的風水。路線由見城館開始,連接大小龜山既有步道,銜接至北門,總長約770公尺。

這座城牆早就與當地人生活緊密相連,可以看到巷弄裡民宅建基於城牆咾咕石的一部分,多數長居於此的老人家,與城牆興衰共同成長走過的一代,對市民來說「見城之道」是散步休閒的地方,老一輩的人可以看著地景,傳述他們經歷過的年少與不能被遺忘的歷史故事。

從史前、清領、日治、民國至今,人們來來去去,城牆依舊屹立不搖,李乾朗說,保留古蹟的意義在於「讓我們知道自己從哪裏而來、以前為什麼建築這個城牆,在時間的長河裡,理解自己的昨天與明天。」

左營舊城的城牆在清領時期的建置
左營舊城的城牆在清領時期的建置
見城館,保留左營舊城的歷史資料
見城館,保留左營舊城的歷史資料

見城之道不能錯過的重要景點

北門門神:至今北門城牆上還有一對門神,至今200多年,還能依稀看到50%的顏色附著其上,這是當年使用的某種彩塑,再加上畫師純熟的畫工技巧,這也是台灣歷經百年唯一保留如此完好的例子。

東門護城河:台灣舊城門,少見護城河,而左營東門就有,這次修建計畫,引自蓮池潭恢復水系,重現護城河水岸。

西門神社基座與防空壕:1937年,日本人在左營取西門地利之便蓋軍港,戰末日本震洋特攻隊的基地就在左營西門,至今仍保留當時神社本社的基座,可以想像當年基座上方還有木質神龕,附近還有戰時使用的防空壕,也都被保留下來。

見城之道設計上顏色、量體、高度等與周遭地景融合,更考量交通安全讓跨越勝利路段拉高...
見城之道設計上顏色、量體、高度等與周遭地景融合,更考量交通安全讓跨越勝利路段拉高到6米高,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高雄左營見城之道,圖|史哲臉書粉絲頁
高雄左營見城之道,圖|史哲臉書粉絲頁

步道以城牆高度而建,在步道上可以穿梭在樹林之間
步道以城牆高度而建,在步道上可以穿梭在樹林之間
見城之道
見城之道
見城之道的光氛圍
見城之道的光氛圍

左營舊城散步地圖。圖|見城計畫
左營舊城散步地圖。圖|見城計畫

「見城之道」做了哪些修復工作?

這次的修復工作,歷經7年陸續完成護城河通水、見城館設置、見城大戲、修復東、西、北門段城牆、西門遺址公園等各項重要工作等基礎建設。

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理事長郭吉清:「見城之道,就是用天橋的形式連結起來,左營耆老都認為這樣的地方風水修補非常重要,也串連左營舊聚落和新社區,讓左營的靈龜活起來。」見城之道也讓大家更容易/願意走入左營舊城「它把整個舊的城牆一半的長度連接起來,民眾可以從南門、走到東門、到龜山、再到北門,連結一半的左營舊城對觀光是一大助益,很希望大家都可以來左營看看這個有意義的文化建設。」

這次竣工的「見城之道」,縫合了自1930年代因開闢道路被切開的龜山,圖|高雄市政...
這次竣工的「見城之道」,縫合了自1930年代因開闢道路被切開的龜山,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步道上即可眺望蓮池潭,圖|史哲臉書粉絲頁
步道上即可眺望蓮池潭,圖|史哲臉書粉絲頁

「南門賦歸」計畫接力

見城之道的啟用是第一階段,接下來將由「南門賦歸」計畫接力,百年來一直被排除在外的圓環南門,將藉由陸型改造,不但能改善南北交通,還能讓南門與舊城重新連結。

串起孤懸的圓環南門將是下一步計畫
串起孤懸的圓環南門將是下一步計畫
高雄左營見城之道串連一半的左營舊城,圖|史哲臉書粉絲頁
高雄左營見城之道串連一半的左營舊城,圖|史哲臉書粉絲頁
見城之道掛起喜慶紅燈籠,沿著古城牆體驗台灣第一石城的雄偉與歷史的痕跡,圖|高雄市...
見城之道掛起喜慶紅燈籠,沿著古城牆體驗台灣第一石城的雄偉與歷史的痕跡,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見城之道掛起喜慶紅燈籠,沿著古城牆體驗台灣第一石城的雄偉與歷史的痕跡,圖|高雄市...
見城之道掛起喜慶紅燈籠,沿著古城牆體驗台灣第一石城的雄偉與歷史的痕跡,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最新文章

何欣潔|1985年,澎湖人,在台北求學、就業,曾任《今周刊》記者、《彭博商業周刊...

將「離島」作為方法——何欣潔談離島出版:本島的陰性敘事,以及航離港口的勇氣

2023/12/07
無印良品大立旗艦店,870坪全台最大、整理5大無印迷不能錯過的必逛亮點。phot...

無印良品大立旗艦店!5個無印迷不能錯過的必逛設計亮點

2023/12/06
由老闆呂景輝和老闆娘蔡美如創立的釉藥堂,一整面牆的釉藥試色瓷片就已讓人無法移開目...

走入深度鶯歌內裡,全新鶯歌「鶯式生活」品味美食、人情、工藝與文化傳承

2023/12/06
格蘭花格攜手昇恆昌打造生肖主題包桶原酒木龍典藏系列,30年雋永醞藏系列單桶原酒同...

行走的雪莉桶!格蘭花格x昇恆昌4款高年份單桶原酒威士忌限量上市

2023/12/05
打開二通街角館,走入典藏於日常的嘉義美好。
 圖/嘉義異鄉人提供

探索嘉義舊城區二通街角館!17間特色店家呈現城市工藝、飲食、聲音記憶

2023/12/05
《伴家久》11/25駁二開展,友善動物「伴bàn」入日常生活中。圖|高雄市動保處...

伴家久11/25駁二開展!高雄動保全新主視覺「伴」圈起友善動物關係

2023/12/05
每一輛Defender,都象徵了對自由的嚮往與追求。圖/JLR Taiwan提供

駕馭Defender探索秘境擁抱山林,爲生活延展更多可能、讓心不受拘束!

2023/12/01
開箱「城市美術館」誠品生活480!12/1起開放體驗,還有3米「耶誕書」飄濃濃耶...

開箱城市美術館台中「誠品生活480」!12/1起開放體驗

2023/11/30
全新酒吧 Petit Petit位於台中 PARK2 草悟廣場的隱密綠洲,以迷人...

「Petit Petit」台中全新酒吧PARK2草悟廣場亮相!本事製作所打造城市小酌綠洲

2023/11/30
第15屆大港開唱3/30、31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盛大登場!首波陣容大公開,相隔八年...

2024大港開唱3/30、31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登場!首波出現草東沒有派對

2023/11/29
透過現場展品與說明、影片,可以深入了解「小店永豐」計畫中,各小店在地方的努力。記...

小店永豐故事展 首站台中興大分行啟動:關注台灣默默努力的小店 讓民眾認識它的溫暖可愛

2023/11/29
星巴克沙鹿北勢門市全台首家獲得Greener Store認證,提供不一樣服務的星...

星巴克沙鹿北勢門市11/28開幕!25週年紀念店、全台首家Greener Store

2023/11/28
Matiere Premiere小眾香水不撞香,一韻到底還原自然氣息的10款淡香...

Matiere Premiere小眾香水不撞香!一韻到底還原自然氣息的10款淡香精

2023/11/28
藍婉甄|曾任職於POP Radio、SoundOn,念教育卻走進媒體,現任《報導...

《報導者》Podcast製作人藍婉甄:創造團隊信任感,讓現場現身說法

2023/11/26
吳凡|鏡電視《另一種注目》製作人。長期從事策展、製片、企畫等工作,曾擔任CNEX...

紀實節目「另一種注目」製作人吳凡:留下紀錄,用影像說人物故事

2023/11/26
2023南國漫讀節11月最後一場講座,由王偉忠主講,吸引超過200位民眾參與。記...

王偉忠在屏東遺構公園暢談眷村生活 2023南國漫讀節再創新風貌

2023/11/26
柯智豪|以專輯製作、演奏、作曲與配樂等囊括三金,作品涵蓋東西古典,擔任演唱會、電...

跨界製作人柯智豪:不斷將創作者推向邊界,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2023/11/25
Everijoy Floral Boutique是非典型花店,提供花禮訂製、花器...

依花而生的藝廊會所:新莊「Everijoy Floral Boutique」開幕,輕便習花、賞世界工藝

2023/11/25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