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十張單椅】生活品牌主理人陳芝羚╳老式靠椅:椅子上的Me Time,當一個足夠愛自己的人
本文選自《500輯》Issue95「最好的10張單椅」
單椅是人在空間中安定下來時,所需要的基本家具。一張椅子藏有很多秘密——你會更認識時間,從設計史看見經典的價值和演變;你更了解人,不論製造者、使用者或藏家,椅子承載著一個人某部份的人生;你還能感受空間的奧秘,原來椅子可以是空間的表情,是身體與環境互動的指引。本期《500輯》拜訪十位不同職業與生活狀態之人,分享他們如何與「最好」的一把椅子共處。
兩年半前我在台中東勢創立品牌aged,一開始做旅宿,把家裡的三間房間改為客房,房裡沒有電視,只留下音樂、窗景和適切的家具,希望來到這裡的人可以擁有一段寧靜自在的時光,如這裡的名字「aged」,我著迷於物件被使用的痕跡,後來我們釀酒、釀醋也跟時間有關係。
一張好椅子足以影響旅行的體驗,例如aged三樓客房裡,老靠椅的椅面偏低且深,給人安心放鬆的坐感;旁邊接著一張鋪有訂製坐墊的木板凳,則能讓兩三人相視聊天;如果想讓身體更鬆軟,角落的單人沙發是另一種選擇,「大家會想用什麼心情待在空間裡?」是我在擺放椅子時所思考的。
我的孩子川川今年四歲,他參與品牌從無到有的過程。三歲之前都是親餵母乳,母乳是他的萬靈丹,心情不好要喝奶、肚子餓喝奶、受傷也想喝奶,餵母乳是與孩子建立深層的連結,生活24小時在一起,身體會有感知。生小孩後我把自己擺得比較後面,但並不覺得這是犧牲,我依然很享受一切的過程。
直到川川三歲要上幼稚園,短短兩個月時間裡,他自然而然地戒掉母奶,突然長成更獨立的個體,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加上我跟川川爸爸的關係也重新定位,生活突然變得有一點空虛,時間多出來卻不知該做什麼,後來我很快就明白——我得到了一點自由,心裡有個明確的聲音,想要找回以「我」為主體的生活方式。
這張放在三樓客房的老靠椅,很符合我近期的心理狀態,我處在一個轉捩點,渴望重整自己,雖然來到aged的人總是讚美這裡的美好,但我心裡還是有很多的混亂、一些過不去的事情,需要慢慢梳理。這張椅子賦予我自在的時刻,我好像真的不需要做什麼,就只是坐著,享受一個人的寧靜。
我買椅子很憑直覺,最在意細節比例,好看的老椅子很多,比例漂亮的卻很少。我曾經在台北選品店Luce看見一張明末清初時期的燈掛椅,椅子的形非常漂亮又簡潔,有老木頭的光澤,當時很想擁有它,尤其它的坐感很舒服,我覺得所有好物件在被發明時,使用起來的體感都是被設想過的,人體工學也許不是新科技,而是古老的智慧呢。
「最好的10個 __ !」系列專題
《500輯》於2023年春天發起的生活研究題型,一季一回,每回擇定一樣生活物件,邀請十位受訪者談論近期心中的「最好」。藉由人與物的選用關係,看見生活的可能性,收集細小卻帶來靈光的碎片與思考。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推薦閱讀
issue95
最新文章
-
BRUN不然板橋早午餐新開幕!板橋車站一處75坪的城市綠洲
2025/09/16 -
台北大安Branch Coffee Roasters開幕!以自家烘豆打造手沖、奶咖理想風味
2025/09/16 -
小店永豐計畫/大武女兒的溫柔鄉 那些家家酒書房裡的「大武小時光」
2025/09/15 -
小店永豐計畫/山谷間的Bulaku!布拉谷合作社種下的部落永續故事
2025/09/15 -
小店永豐計畫/打開新的對話想像—小島停琉
2025/09/15 -
小店永豐計畫/「金喜檸檬」守護土地,也守護部落的永續未來
2025/09/15 -
小店永豐計畫/從魚塭游上餐桌的鱻—三魚直賣所
2025/09/15 -
小店永豐計畫/從酒麴復育到出力釀酒杯 啜飲部落糯米酒的風土與記憶
2025/09/15 -
小店永豐計畫/翻開潮間帶的文化採集帳本 在成功海銀行提領與海共生的海洋智慧
2025/0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