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小店永豐計畫/百年水梯田秘境復育棲地,守護台灣原生種

2024/06/28 文/黎詩彥

「物種,是用錢買不回來的,如果不守護生態多樣性,以後的孩子便不認識台灣的原生物種。」

出磺口農場執行長陳韻竹原本從事時尚產業,先生是行腳節目導演。攝影/吳佳瑾
出磺口農場執行長陳韻竹原本從事時尚產業,先生是行腳節目導演。攝影/吳佳瑾

根據聯合國資料,全球三大生態系除了森林、海洋,還有濕地,濕地就像海綿一樣,在水的生態循環中具有蓄水防洪、淨化水質、調節氣候等重要作用,被喻為天然的「碳存摺」,同時也具備生物的多樣性。在台灣最北邊的石門尖山湖附近,從清朝就有火山岩砌成的百年水梯田,擁有濕地豐富的生態資源,然而,隨著福壽螺、吳郭魚入侵後,石門梯田的原生物種漸漸消失,「如果再不守護、復育梯田,我們的下一代可能不會知道,一百年前的梯田是什麼樣子?」

石門返鄉青農、出磺口農場執行長陳韻竹,從小跟著爸爸在梯田長大,在田邊「摸魚」、抓青蛙、釣毛蟹……,是她難忘的童年回憶。對動植物的喜愛和熟悉,讓她了解許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甚至知道如何讓蝴蝶停在手上,她開玩笑地說:「我希望我有白雪公主的體質,可以叫小鳥幫我做家事!」

大學時就讀時尚品牌行銷,畢業後進入時尚產業,讓她萌生將農業時尚精品化的想法,遂決定和在電視台擔任行腳節目導演的先生一同返鄉經營農場,希望能保存百年歷史梯田,讓更多人看見先民智慧以及寶島豐富的原生物種。

陳韻竹對水梯田生態懷有一份獨特的情感。攝影/吳佳瑾
陳韻竹對水梯田生態懷有一份獨特的情感。攝影/吳佳瑾

傳統水梯田運用圍砌、交丁砌等傳統砌石工法修築,水梯田犁底層與田埂以牛踏晶化工法夯實,處處彰顯先民智慧,是很珍貴的歷史文化地景,但是在人口老化外移的農村,大面積的梯田維持不易,在地98%水梯田都已廢耕。陳韻竹的爸爸不忍美麗的梯田就此荒廢,堅持以不灑農藥化肥的方式耕作,除了種植出精品級的有機米,友善土地的耕作方式也讓自家梯田逐漸恢復乾淨自然,成為許多物種的棲地。

插秧、攀樹、賞螢火蟲,食農體驗有玩又有吃

在兩代共同努力下,現在的出磺口農場,不只可以看見層層疊疊蜿蜒翠綠的梯田,還可以找到田字草、筆筒樹、田螺、毛蟹、青蛙、稻田魚等各式生物,許多近乎絕跡的台灣原生物種,也在這裡進行生態復育,連麝香貓、台灣藍鵲、人面蜘蛛等稀有動物都成為農場嬌客。

此外,農場更是新北學童絕佳的自然生態教室,不只讓孩童抓魚抓蝦抓得不亦樂乎,還提供大自然音樂會、插秧、收割體驗等趣味性十足的活動,陳韻竹更引進時下最流行的攀樹活動,由專業攀樹師帶領遊客安全地爬到樹上,從高處俯瞰絕美梯田,或是在日落時分,欣賞成群螢火蟲翩翩升起,感受大自然的專屬浪漫。

假日到此一遊,有玩又有吃!農場不僅提供風味餐,更提供挖地瓜、手作草仔粿、米苔目等食農體驗,其中,煎得表皮金黃酥脆、不摻粉也不加一滴水的番薯粿,是農場的招牌美食,許多饕客一試難忘,幾乎每個月都會為了這道秘傳番薯粿再訪農場。

出磺口農場提供各式趣味十足的食農教育體驗,手作草仔粿、番薯粿獲好評。圖/出磺口農場提供
出磺口農場提供各式趣味十足的食農教育體驗,手作草仔粿、番薯粿獲好評。圖/出磺口農場提供

疫後再出發,跨域合作玩轉創意

儘管年輕新生代將農場經營得有聲有色,但是一場失控的疫情,卻讓觀光產業幾近停擺,疫情後附近的三芝、金山、白沙灣遊客逐漸回籠,但是人口老化嚴重、青農勢單力薄的石門卻難以恢復昔日芳華。陳韻竹與先生運用對時尚的敏銳度,結合媒體人的創意,舉辦食農聖誕大餐、親子慶生派對等,跨域合作積極把遊客找回來。

食農聖誕派對結合美食大餐、攀樹體驗、米苔目DIY等。圖/出磺口農場提供
食農聖誕派對結合美食大餐、攀樹體驗、米苔目DIY等。圖/出磺口農場提供

未來他們希望打造室內生態教室,讓食農課程不會受到天候影響,並串連附近小農經營市集,讓在地農友也有通路可以推廣自家農產品,打造一個完整的山區產業生態鏈,把人留下來,也為下一代留住一片水梯田。

「只要沒有被忘記,就會一直存在。」陳韻竹引用皮克斯動畫經典台詞,儘管搶救生態工程龐大,每天都得和雜草、氣候搏鬥,必須投入難以計算的時間、心血和金錢,但陳韻竹仍然想要堅持下去,因為她知道,她守護的不只是百年水梯田,更是下一代對家的歸屬與光榮感,「有些東西消失了無法回來,自然界的美好價值,不能用金錢衡量。」

陳韻竹夫婦希望讓後代也有機會認識台灣原生物種,傳承土地的美好。攝影/吳佳瑾
陳韻竹夫婦希望讓後代也有機會認識台灣原生物種,傳承土地的美好。攝影/吳佳瑾

小店永豐計畫

永豐基金會發揚小店文化,號召「好事之徒」為地方帶來力量

永豐基金會發揚小店文化,號召「好事之徒」為地方帶來力量

2022/10/06
小店永豐計畫發表 3場「跨域名人串連體驗」一起深入認識在地好店

小店永豐計畫發表 3場「跨域名人串連體驗」一起深入認識在地好店

2024/09/26
小店永豐計畫/坪感覺:星探一號!挖掘坪林潛質,打造包種茶園的發光舞台

小店永豐計畫/坪感覺:星探一號!挖掘坪林潛質,打造包種茶園的發光舞台

2022/10/06

最新文章

BRUN不然板橋早午餐新開幕!板橋車站一處75坪的城市綠洲。圖|BRUN不然

BRUN不然板橋早午餐新開幕!板橋車站一處75坪的城市綠洲

2025/09/16
Branch Coffee Roasters不只是一間咖啡廳,也是從咖啡生豆挑選...

台北大安Branch Coffee Roasters開幕!以自家烘豆打造手沖、奶咖理想風味

2025/09/16
大武女兒潘美緣與丈夫將老家空間化為更多在地創生的可能,新成員店狗「雪球」則是稱職...

小店永豐計畫/大武女兒的溫柔鄉 那些家家酒書房裡的「大武小時光」

2025/09/15
透過合作社的運作,溫源田與馮修雙串連起部落裡的小農資源,再藉由美學設計與創意行銷...

小店永豐計畫/山谷間的Bulaku!布拉谷合作社種下的部落永續故事

2025/09/15
店主人芃諭與書店門口的海龜主視覺。圖/Kris Kang

小店永豐計畫/打開新的對話想像—小島停琉

2025/09/15
返鄉後的林德盛承接了父親的土地,培育友善無毒的檸檬園。圖/Kris Kang

小店永豐計畫/「金喜檸檬」守護土地,也守護部落的永續未來

2025/09/15
像簡天才師傅學習的法式魚排料理方式。攝影/Kris Kang

小店永豐計畫/從魚塭游上餐桌的鱻—三魚直賣所

2025/09/15
回到妻子的家鄉都蘭,阿詮以「出力釀」開啟一段追尋傳統製麴文化的旅程。圖/Kris...

小店永豐計畫/從酒麴復育到出力釀酒杯 啜飲部落糯米酒的風土與記憶

2025/09/15
藉由海女研習所、圖鑑、資料庫等建制,成功海銀行攜手海女們,一起努力將這擁有歷史的...

小店永豐計畫/翻開潮間帶的文化採集帳本 在成功海銀行提領與海共生的海洋智慧

2025/09/15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