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日記》:除了控制病毒,要將人們的恐懼考慮在內才是
有人說疫情過去,人們就很快會忘記,但遺忘沒有那麼容易。
我們可能無法記得所有人,但我們大部分人都無法忘記這段時間。
我們還會帶著這段日子的記憶生活下去。
【武漢封城日記選摘:2月14日 每天都可能是最後一天】
我們能不能出門?這件事不再由我們自己決定。
我雖然在武漢,但還算幸運的是,我還能出門。有很多地方的社區都限制人們進出了。
一個在湖北某縣城的朋友說,她所在的社區已經被限制出入好幾天,昨天發通知說要開始完全禁止出入,連買菜都不行。於是昨天早上,她家人趕快帶著口罩和通行證出門買菜。菜市場有很多人在搶菜。她家人買馬鈴薯的時候,前面有一個人打算買完架上所有的馬鈴薯,她家人請求他留一些,這才買到了一點。下午,她家人想再出去買一些東西,就出不了社區了。
這如同武漢封城時的套路,臨時通報,沒有告知居民生活如何得到保障。
政府在應對傳染病的時候,除了控制病毒本身,還要將人們的恐懼考慮在內才是。可是真實情況卻恰恰相反,有些地方開始鼓勵人們舉報,只要舉報一個新冠狀病毒肺炎病人,就能拿到獎金1萬元,自覺去醫院的病人也會得到一些獎金。
人們對政府的信任、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不斷地被消耗,恐慌卻在被加強。這幾天周遭的管控變得愈來愈嚴,超市限制進入的人數愈來愈少、周邊被封起來的地方愈來愈多、出現了更多的隔離區域。在很多人需要幫助的時候,社區工作人員、穿制服的人卻都成了無能者。我感到深深地絕望。
昨晚的晚餐是香菇炒肉和稀飯。
晚飯後和朋友們聊天。有人在學英語,大家分享了一些學習經驗,大體上說是要經常使用,多聽和看英文的文章和節目。當然,張口說也很重要,這是我們學英語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有人說:「學習一門語言學的不僅是一個技能,還是一種文化。」
日本記者伊藤詩織將自己被性侵的經歷寫成了一本書《黑箱》,曾到中國多個城市分享自己的經歷。有個朋友參加了她的活動,她說伊藤詩織講日語就特別謙卑,講英語的時候就很有力量。
因為現在大家都宅在家裡,我們就講到一些宅文化。很多宅在家裡的人自嘲為「肥肥」,他們之中一些人有全職工作,但可能是小螺絲釘般的沒有創造性的工作,也可能是父母幫忙安排的工作。
「肥肥」花很多時間玩遊戲,他們喜歡二次元。遊戲和二次元的文化裡充滿了性別歧視,將女性作為性客體來呈現。
很多「肥肥」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甚至還提供他們生活所需。這是一種對社會的消極抵抗。因為階層固化,年輕人缺乏試錯的機會,於是很多人看不到能讓自己上升的空間,那是一種「努力也沒用」的絕望。
即便如此,女人依然宅不起。社會從來不會讓女人輕輕鬆鬆地得到照顧。
女人如果閒在家裡,受到逼婚的壓力更大,在家不做家務也會受指責。如今,任何一個性別要以傳統的社會性別標準生存都非易事。很多人開始逃避自己的社會性別:男人不想承擔社會加給他的養家餬口責任,女人則不想再作為「賢妻良母」照顧家庭。
有人說她昨晚夢到自己沒有戴口罩,在夢裡東躲西藏的。於是我們講到夢。
很多人都曾夢過考試,而且在夢裡自己經常沒有做好應試的準備,或是考試的時候想抄別人的答案卻不可得。
我自己時不時會夢到初中、高中的時候。夢裡的我總是焦慮著要考試了。
考試會有一個結果,它可以用來判定我們是不是好學生。我們從小就背負著這個壓力。大學畢業後,我們可能不需要再通過考試證明自己,但還是有一些時候會對自己充滿懷疑,似乎需要一些標準來證明自己。其實,某一次的成績就能夠決定一個人的一生是很悲哀的,遺憾的是我們的社會就是如此。
我是我們村莊裡的第一個大學生。我覺得,讀大學對我來說是非常幸運的事。
上大學後,我開始讀一些社會學的書、關注社會議題、參與行動,結識志同道合的夥伴。我的世界不斷被拓寬。
有幾個人還經常夢到廁所。有人夢到急於上廁所卻找不到廁所,有時候是真的尿急,有時候好像是因為某種焦慮。有人在夢裡當著很多人的面上廁所,會有一種羞恥感。
我偶爾會夢到初中的廁所,它在教學大樓的後面,照不太到陽光,很陰暗。那是沒有隔間的廁所,裡面只有一排坑,大概有2、30個,供約1,000人使用。夏天下雨的時候,廁所就會積水,人要上廁所,就必須踩著隔一段距離墊的一個個磚塊進入。此外,夏天廁所還會長很多蛆,上廁所要不踩到是不可能的。
那裡很髒,是一個我想要逃離的地方。
今天8點左右下了雨,雨聲很大,我便起床了。
打開窗戶,微風吹過,我竟不覺得冷,反而覺得挺清爽。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天氣發生了變化。
我倚著窗戶,在窗前站了好一會。樓下,有人開車出門。
路上很少人。
我在想,今天要不要出門呢?
每天出門不再是必須,但我也沒有計畫,而總是臨時決定。
每天都可能是最後一天出門,而我擔心,之後要是真的不能出門了自己會後悔。
可是,今天更重要。
我有很多工作要做,但似乎都不緊急。沒想到,我是在這樣的處境裡變得有點拖延的。
最後,我沒有出門,從一些瑣碎的工作做起,慢慢定下心來。
【作者介紹】
郭晶,社工、「074法律諮詢熱線」發起人之一。
原先住在廣州,2019年11月搬到武漢市。2020年1月23日武漢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而封城,她自封城開始天天寫日記,紀錄在城裡的生活點滴。
郭晶以社會工作者獨特的眼光,在封城後有意識地持續書寫、思考、細膩的記下自己的日常生活,寫出了城裡人們的恐慌、懼怕、焦慮和堅強,情感深刻、動人且入微。
【摘文選自:《武漢封城日記》、作者:郭晶、圖文:聯經出版 提供】
最新文章
-
新北市美術館開啟市民美學新頁 董事長劉和然:在地與世界交匯的全民藝術平台
2025/04/24 -
「我們之中」伊琴.基.查爾斯個展MoCA登場!以錄像探索原民身份文化
2025/04/24 -
比專輯更私密的演出!才女 LÜCY《晚安巡演》6/20 Zepp New Taipei開唱
2025/04/24 -
2025臺北文學季4/19剝皮寮開展!幾個波浪號才對~探索訊息的多義性
2025/04/24 -
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新北美登場!攜手XTRUX建構虛實流域
2025/04/23 -
環遊世界80盤 詹宏志:從廚房遠眺美食的地平線
2025/04/23 -
李安「父親三部曲」影視聽中心5月登場!郎雄精湛演技再現大銀幕
2025/04/23 -
詩人吳晟半生不忘種樹 新書以詩、散文、政策 與樹約定
2025/04/22 -
noii noii個展《慢速記憶法》小島裡登場!以陶藝、插畫、裝置回溯旅行記憶
2025/04/18 -
許哲瑜個展「災變論」洪建全基金會登場!以影像探索靈魂、肉身與災難關係
2025/04/17 -
彼岸的川婆就是小說家 李昂vs詹宏志 靈異體質與無神論者的對談
2025/04/16 -
杉本博司個展文心藝所登場!4系列作品以鏡頭凝視時間流動的方式
2025/04/16 -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5月登場!三大主展區、四大亮點一次看
2025/04/15 -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
2025/04/15 -
在新北深坑聞到咖啡香!藝術家李承道:以時間反芻,創作不需要急著做出回應
2025/04/14 -
國美館×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登場!集30組作品共演聲響
2025/04/11 -
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北美館開張!以飲食形塑日常消費風景
2025/04/10 -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04/10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