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展覽新訊】首爾大林美術館聯手Gucci推出新展!《No Space, Just A Place》異托邦主題展搶先線上看

2020/05/10 翁家德

首爾大林美術館與時尚品牌Gucci合作,推出新展《No Space, Just A Place》。 圖/GUCCI 提供
首爾大林美術館與時尚品牌Gucci合作,推出新展《No Space, Just A Place》。 圖/GUCCI 提供

位於首爾景福宮旁的大林美術館(Daelim Museum)常推出潮流與藝術兼具的展覽,這座由大林集團支持成立的美術館,深受韓國年輕世代喜愛。近期全球疫情肆虐,大林美術館與時尚品牌Gucci合作,推出新展《No Space, Just A Place》,在全世界進入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動盪時期下,透過藝術重新反思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No Space, Just A Place 下的「異托邦」哲學

哲學家 Michel Foucault 曾說,城市中往往有一些能帶我們前往「烏托邦」想像的地方,稱為異托邦(heterotopia)。《No Space, Just A Place》展覽嘗試對「另一個空間(other space)」這一概念作出新的解讀,透過策展手法,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讓人們回應自身與周圍環境的關係。

異托邦就像一面鏡子,藉由鏡子能看到一個更完美且似乎真實存在的世界,藉以滿足人們對於理想社會的想像。《No Space, Just A Place》由知名策展人 Myriam Ben Salah 策劃、Gucci 支持,也透過展覽回應 Gucci 創意總監 Alessandro Michele 專注探究的幾個關鍵面向:破除刻板性別印象的美學價值、永續環境的普世價值以及人類對自我的永恆認知。

藝術家 Cécile B. Evans 作品〈What The Heart Wants〉探討當代人類文明中的核心現象:人機互動。 圖/GUCCI 提供
藝術家 Cécile B. Evans 作品〈What The Heart Wants〉探討當代人類文明中的核心現象:人機互動。 圖/GUCCI 提供

結合首爾非主流藝術空間共同策劃

在藝術界,獨立非主流空間歷來皆處於地下狀態,蟄伏於街市、閣樓、倉庫以及其他邊緣化場所,與商業化藝廊的「白盒子(White Box)」姿態針鋒相對,這些小眾藝術空間主推含有鮮明政治意味與實驗性質的作品,更追求藝術價值而非市場反應。

《No Space, Just A Place》將目光對準這些個性十足的場域,探索其「非主流」特質如何作為一種概念工具,引導受眾自我覺醒、抗拒權威,並呈現有別於傳統美術館的論述。多個獨立藝術空間受邀在大林美術館的三個樓層內進行展覽策劃,多個首爾獨立藝術空間如 Audio Visual Pavilion, Boan1942, d/p, Hapjungjigu, OF, Post Territory Ujeongguk, space illi, Space One, Tastehouse, White Noise 等與策展人Salah共同構思展間主題,並展出每個空間所支持的藝術家作品。此外,為進一步拓展對話層次並豐富討論內容,多位韓國及國際藝術家受邀參與此次展覽,以下將簡單介紹《No Space, Just A Place》展出的五件精彩作品,本次展覽也可以透過大林美術館線上頁面一睹為快。

藝術空間 space illi 策展引導觀眾深入探索、思考那些「習以為常」的日常概念。 圖/GUCCI 提供
藝術空間 space illi 策展引導觀眾深入探索、思考那些「習以為常」的日常概念。 圖/GUCCI 提供

1. 藝術家 Olivia Erlanger〈Ida, Ida, Ida! 〉

藝術家 Olivia Erlanger 推出超現實發明〈Ida, Ida, Ida!〉 在美術館內開起了一家自動洗衣店,幾乎沒有邏輯可言,只是一處用於等候與消磨時間的地點。作品中的美人魚代表一種超越傳統性別的生物形式,引導觀眾思考關於性別流動性、混合雜化與性別原型的命題。

Olivia Erlanger, Ida, Ida, Ida! , 2020. Exhibition view, Daelim Museum. 圖/GUCCI 提供
Olivia Erlanger, Ida, Ida, Ida! , 2020. Exhibition view, Daelim Museum. 圖/GUCCI 提供

2. 藝術家 Martine Syms〈Notes on Gesture〉

藝術家 Martine Syms 的錄像裝置〈Notes on Gesture〉探索不同文化環境下,手勢、肢體語言、語言文字的符碼,各種手勢和語言作為身份表達手段的效用,證明所謂身份只不過是一種主觀構建,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充滿了改變與轉換的可能性。

Martine Syms, Notes on Gesture , 2020. Exhibition view, Daelim Museum. 圖/GUCCI 提供
Martine Syms, Notes on Gesture , 2020. Exhibition view, Daelim Museum. 圖/GUCCI 提供

3. 藝術空間 Tastehouse 策劃展間

藝術空間 Tastehouse 帶來的作品〈Tasteview Daelim Branch〉探索了所謂「藝術價值」及其與商業空間的共生關係。坐落於博物館中的Tastehouse本身是一個商業化風格的「非販售商店」,旨在強調物品的價值與參觀人員的消費者身份。

Tasteview Daelim Branch , 2020. Exhibition view, Daelim Museum. 圖/GUCCI 提供
Tasteview Daelim Branch , 2020. Exhibition view, Daelim Museum. 圖/GUCCI 提供

4. 藝術空間 Boan1942 策劃展間

在藝術空間 Boan1942 策劃的展間中,藝術家Sungsil Ryu的作品格外顯眼。以「人造天堂」概念為探索主題,她的藝術裝置Psychedelic Nature聚焦將人與自然聯繫起來的世俗迷信和虛構敘事。

Sungsil Ryu, Psychedelic Nature , 2020. Exhibition view, Daelim Museum. 圖/GUCCI 提供
Sungsil Ryu, Psychedelic Nature , 2020. Exhibition view, Daelim Museum. 圖/GUCCI 提供

5. 藝術空間 Post Territory Ujeongguk 策劃展間

在 Post Territory Ujeongguk 的作品〈Lunar Real Estate〉中,藝術家Kang Woohyeok將目光投向月球,希望為首爾及鄰近地區居民解決住房問題。他用頗具想像力的筆調描繪出一幅外太空場景,探索真實與虛構、可能與不可能、現實所有與心中夢想之間的模糊界限。

Kang Woohyeok, Field Day , 2018; part of "Lunar Real Estat e" by Post Territory Ujeongguk.  圖/GUCCI 提供
Kang Woohyeok, Field Day , 2018; part of "Lunar Real Estat e" by Post Territory Ujeongguk. 圖/GUCCI 提供

《No Space, Just a Place》展覽資訊

展出日期:2020年4月17日至7月12日

展出地點:首爾大林當代藝術博物館(Daelim Museum)

官方網站:http://www.daelimmuseum.org/index.do

線上觀展:https://nospacejustaplace.gucci.com/en.html#360tour

當代藝術

情色藝術家、饒舌歌手跨界高級珠寶與鐘表   扭轉品牌印象打造可配戴雕塑品

情色藝術家、饒舌歌手跨界高級珠寶與鐘表 扭轉品牌印象打造可配戴雕塑品

2022/07/21
2022中國信託新舞臺藝術節登場:「物件在劇場NFT」全球限量發行,每次演出都是獨一無二

2022中國信託新舞臺藝術節登場:「物件在劇場NFT」全球限量發行,每次演出都是獨一無二

2022/09/29
將傳統工藝美好,轉化成藝術靈光:專訪當代藝術家范承宗

將傳統工藝美好,轉化成藝術靈光:專訪當代藝術家范承宗

2020/07/30

最新文章

專訪當日Peter Cook穿了件色彩繽紛的襯衫入鏡,他笑說這是太太去年送給他的...

走進MoCA「山/市」!專訪建築大師Peter Cook:我仍保有童心,仍然喜歡玩

2025/07/15
「走進漢聲」展區能透過十多幅經典封面與圖像,看見漢聲從封面設計、圖像精選、報導攝...

「漢聲五十五:本來.未來」展覽 一場獻給台灣老中青三代的文化行動

2025/07/14
今夏嘉義阮劇團首度以全新劇場行動計畫《噪音風暴—LOUDER》於7月18日至8月...

嘉義阮劇團《噪音風暴》7/18-8/24登台北空總!四齣台語劇場翻轉新想像

2025/07/14

連結萬物,是好奇的起點——Olafur Eliasson╳林怡華╳曾志偉 ╳500輯

2025/07/12
《多重影子屋》Multiple shadow house,2010。圖片提供/臺...

不要停止問「為什麼」:跟著Olafur Eliasson找到5個靠近藝術的方式

2025/07/12
〈Echoes of a Fold 摺色⁣〉(右耳) 賀羽薇陶展,於7月11日至...

賀羽薇陶藝展《摺色》朋丁登場!以平面繪畫手法融入全新詩意陶作

2025/07/11
被譽為「沉浸式藝術之父」紐約藝術家安東尼・麥考爾首次在台個展,7月富邦美術館登場...

倫敦泰特爆紅展覽!光之雕塑家安東尼‧麥考爾台灣首展富邦美術館7/26亮相

2025/07/11
綠美圖文化之森實景。臺中市立美術館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參展藝術家亮相!邀
臺灣...

中美館12月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集70位藝術家共構藝術對話

2025/07/10
2025臺北藝術節將於9月11日至9月28日登場!今年以「超限動」(Reelin...

2025臺北藝術節「超限動」9月登場!8檔演出橫跨AI、生態神話多維度作品

2025/07/10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