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見證1949年之際中國動盪社會的報導攝影:北美館「布列松在中國」亞洲首展

2020-06-19 18:00 翁家德

本展最先在巴黎布列松基金會展出,於北美館為亞洲首次展出、全球巡迴首站。 圖/台北...
本展最先在巴黎布列松基金會展出,於北美館為亞洲首次展出、全球巡迴首站。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攝影師亨利.卡蒂耶-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1947年與好友創立紀實攝影的指標 — 馬格蘭攝影通訊社(Magnum Photos),並於1948年至1949年及1958年兩度造訪中國大陸,拍下上個世紀中國社會的轉變。布列松鏡頭下的一系列攝影作品,也帶領西方世界窺探、理解中國歷經政權更迭的樣貌。

本次展覽展出布列松兩度造訪中國大陸所拍攝的照片,由法國攝影史研究權威米榭勒.費佐(Michel Frizot)與臺灣策展人蘇盈龍共同策劃。兩位策展人根據時序與布列松的行旅足跡,以先後造訪取鏡的城市與遭遇的歷史事件設定各系列照片主題,透過影像順序鋪陳時代的動盪。北美館館長林平表示:「布列松的報導攝影作品,凝視並捕捉上個世紀中國的轉變與遞嬗,亞洲近代歷史的發展線索於攝影畫面中隱然可見,展覽具有綴補臺灣文化脈絡的重要意義。」

本次展出均為原版照片,布列松基金會遵照布列松遺志,不再沖洗複製。 圖/台北市立美...
本次展出均為原版照片,布列松基金會遵照布列松遺志,不再沖洗複製。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1948年布列松受到當時全球單期發行量超過五百萬本的美國《生活》(Life)雜誌委託,進入中國拍攝記錄政權即將易主的關鍵時刻。1948年12月3日布列松初抵已遭人民解放軍包圍的北平(1928年更名北京),隨著圍城情勢日益險峻而在12月15日離開、轉往上海。

在北平不足半月的日子裡,布列松共拍攝了26捲底片、超過900張的照片,這一系列照片隨後在《生活》雜誌1949年首刊號以〈北平的最後一眼〉為名刊登專題,在國際間廣為流傳。離開北平的布列松,隨後輾轉行經上海、杭州、南京、香港等城市,在九個月之內見證了上海金圓券風暴、國共兩黨南京協商破裂後國民政府自南京撤退、解放軍進駐南京等歷史事件,並用他的鏡頭捕捉時代巨輪下的軌跡。

布列松拍下了一張民眾前胸貼後背,擠在銀行前要換購黃金的寫實照片,成為當時世界認識...
布列松拍下了一張民眾前胸貼後背,擠在銀行前要換購黃金的寫實照片,成為當時世界認識中國的經典。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1958年,念念不忘中國的布列松再訪北京與上海。時逢共產黨「大躍進」發起之時,布列松見到的中國已與十年前氛圍大大不同。在中共當局的安排陪同之下,布列松側拍了如建國慶祝遊行、學生參與挖建游泳池等畫面。這系列照片向國際展現了中國歷經政權更迭的不同面貌,引起國際關注。面對劇變的時代,鏡頭下掌握複雜的人物與社會情境,動盪不安,但畫面仍維持一貫的嚴謹構圖;系列紀實照片相互獨立,展現布列松著名的「反紀錄式」的攝影特色(anti-documentary style),冷靜而中性地捕捉歷史瞬間的人物形色。

本次首度展出電報、印樣、原版雜誌等檔案文件。 圖/翁家德拍攝
本次首度展出電報、印樣、原版雜誌等檔案文件。 圖/翁家德拍攝

此次展出對與先前巴黎展出,新增約40件的原版相片,並首度展出電報、印樣、原版雜誌等檔案文件。此一歷史檔案在北美館展出,在數量及規模上均最為完整,並成為全球巡迴首站,後續將巡迴北京、米蘭等地。配合展覽開幕,策展人費佐特別錄製專題講座,介紹布列松當時至中國的拍攝背景。影片將在6月20日開展當日晚間9點30分於北美館Youtube官方頻道進行公開首播。

策展人蘇盈龍、策展人米榭勒.費佐、北美館館長林平合影。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策展人蘇盈龍、策展人米榭勒.費佐、北美館館長林平合影。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關於亨利.卡蒂耶-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攝影師亨利.卡蒂耶-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1908年生於法國,其攝影風格受到早年的繪畫訓練、以及成長歷程中超現實主義風格興起的影響,拍攝時特別注重人物神情與整體構圖,形塑強烈的個人風格。1947年與好友創立紀實攝影的指標—馬格蘭攝影通訊社(Magnum Photos),1948年更在印度因緣際會拍下甘地(Ghandi)遇刺前的最後身影與葬禮,隨後布列松兩度造訪中國大陸,拍攝中國政權更迭的紀實影像。一系列具有歷史意義、見證時代的攝影作品,奠定他報導攝影大師的地位。

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法蘭歌.瑪汀作品《布列松》,為布列松留下個人肖像。 圖/台北市...
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法蘭歌.瑪汀作品《布列松》,為布列松留下個人肖像。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布列松在中國1948-1949|1958

展期|2020.06.20-2020.11.01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三樓3A展區

備註|基於借展單位作品規範,本次展覽全面不開放閃光燈攝影

推薦閱讀

迷走於真實與幻境的邊界:「何理互動設計」作品《膜》獲北美館第7屆X-site首獎

最新文章

董陽孜〈振衣千仞崗 濯足萬里流〉。 圖/沈佩臻攝影

橫山書法藝術館《榜書》展開:攜手史博館共同策劃,四大展區呈現歷代拓本書跡、當代書藝魅力

2023/05/26
「愛馬仕之道」全新中文增訂版內頁彩圖。圖/截自網路

竹宮惠子「愛馬仕之道」中文上線!加入官方LINE看漫畫

2023/05/26
2023 vis ™ - wild 藝術與潮流聯合文化祭。 圖/vis ™ 提供...

2023vis™-wild藝術與潮流文化祭!限期三天,酉5PM TWCAUDE攜10組設計品牌、藝術家亮相

2023/05/26
《skmt:坂本龍一是誰》。 圖/大塊文化提供

坂本龍一:愛,或者說戀愛,是救贖——耗時十年、256則近身訪談《skmt:坂本龍一是誰》

2023/05/26
WHATZ藝博以創新「策展式飯店博覽會」為特色,結合多元思維作品展現當代藝術獨有...

2023 WHATZ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5/26-5/28登場!12國、上百件作品,還能近距離觀賞周書毅表演

2023/05/26
第六講,由知名樂評人焦元溥,為大家解析《百年孤寂》名作中的音樂符碼。
。圖|敏...

《百年孤寂》第六講:焦元溥解析名作中的音樂符碼

2023/05/26
為向大師致意,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特別策劃「時光之味:小津安二郎120年」主題...

「時光之味:小津安二郎120年」影展以全新4K修復版致敬日本大師,《風中的母雞》、《東京暮色》全台首映

2023/05/25
〈Drink It Like It_s Your Last Sunset〉。 圖...

2023 ONE ART Taipei新賞獎得主,Yufi Yamamoto台灣個展:以抽象線條勾勒理想女性之美

2023/05/23
左為原田直次郎《騎龍觀音》,右為大辻清司作品《大辻清司作品集中的美術家肖像·福島...

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館藏作品展」登場!三大亮點爬梳19世紀末至今近200件精彩展品

2023/05/23
〈海律〉。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海律─王怡婷個展」台北當代藝術館實驗展場開展:探查海岸風景,跨媒材形構無垠蔚藍

2023/05/22
2023 北美館「X-site計畫」大型體感建築《途中》。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

北美館2023 X-site計畫《途中》展出!穿越長廊親身經歷巨大聲響體感

2023/05/19
毓繡美術館年度首檔雙展覽——台灣藝術家于軒個展《克萊因.赫茲 α 溫室地境》、6...

毓繡美術館《克萊因.赫茲 α 溫室地境》、《日常中止》雙展:台日港菲藝術家之作,辯證時間與生命終始

2023/05/17
系列作品〈省〉。 圖/葉蕓僖提供

葉蕓僖「伍貳貳」個展!新銳藝術創作者以東西方複合媒材、聚焦環境保育議題

2023/05/17
GUCCI的2024早春大秀,昨日於首爾景福宮內走秀,場面盛大壯觀、別開生面。圖...

GUCCI 2024早春度假系列!傳統文化與當代的風格衝浪

2023/05/17
20202年6月重新再造之際,史前館也邀來陳哲生建築師負責館內的建築景觀再造設計...

台東史前館重新開幕!全新展廳爬梳南島文化、海洋史觀

2023/05/16
「續舊式—2023彩繪修護特展」展場呈現四大彩繪修護案場,盡覽一代繪師的風華魅力...

「續舊式—2023彩繪修護特展」台中登場!重現瑰麗細膩的彩繪藻井,5大設計亮點轉譯修護之美

2023/05/15
躍演中文音樂劇《勸世三姊妹》聯手台式小吃代表「師園鹽酥雞」自5月15日起推出聯名...

本土音樂劇《勸世三姊妹》聯名台味師園鹽酥雞!七月台北場北藝中心強勢回歸

2023/05/15
第25屆台北電影節共292件作品報名,選出共計29部作品入圍,包含劇情長片13部...

2023第25屆台北電影獎入圍名單公布:《疫起》、《查無此心》、《哈勇家》獲佳績

2023/05/15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