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科技】藝術產業大衝擊:線上交易爆量,創作工具演進
5G,更高的資料傳輸速率、較低的網路延遲,大量提高系統容量與大規模裝置連接的開放性。一如2007年蘋果電腦的iPhone正式問市後,著實改變了這個原本我們以為所認知生活的現況經驗。
5G進入藝術產業的前導
藝術產業結構的供需現況,自然因應時代或是群眾習慣使用的轉變,進行同步調整。近半年來,於藝術市場上所積極開發的線上展廳(Online Viewing Rooms),呈現無牆視覺限制的遠距溝通,以虛擬實境的方式進入展覽的觀看體驗便是一例。藝術線上展廳的發展趨勢,從過去典型以個人為單位的畫廊系統開始(如線上商店、作品圖錄資料庫等),在正式迎接5G時代的來臨之前,加上國際疫情影響的趨勢下,都已逐漸加快建構的腳步,企圖改變藝術觀賞、甚至是購買工具的轉變。未來強大而有效運轉的線上資料庫將完整擴建、各種平台之間的互聯性,就如全球知名頂尖的巴塞爾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Basel),同樣預見這股未來風潮的轉變,加入線上藝術市場交易的戰局,開啟首屆的線上平台計畫,展出兩千多件總價值超過2.5億美元的作品。
從工具到風格的加速演化
藝術與藝術的歷史發展關係,向來藉著不同風格進入的延續,還有技術反動的折射中所組成;其脈絡明顯從19世紀攝影技術的誕生後,導致長期為主流風格的寫實繪畫衰落,直到20世紀後我們所更加熟悉的抽象繪畫、錄像作品以及裝置藝術為止,證明了一件事,藝術創作的成長是一種有機狀態。高資料速率且減少延遲效能的傳輸,5G技術所帶來的重大革命,未來將會如實地反映到藝術創作當中,還可能帶來現有製作工具的演化,譬如出現具備3D掃描儀器功能的攜帶性裝置就是一項。這些促進藝術家生產作品方法的更新,都將實際帶來藝術風格的重大轉變。
雖然5G未來所能帶來實際應用的技術導入,我們能從現今虛擬實境、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發展成果的狀態,得到日後創作全能倚靠電腦模擬圖形、行為,甚至氣味的製作想像。5G資訊世代最終所帶來的產業衝擊,我認為更多的是對於藝術家挑選創作工具的提升、還有藝術風格即將邁入新世代的轉變,以及收藏審美喜好多元且分歧的選擇內容。
最新文章
狼狽的在一起,不如自己一個人活
2021/01/28影評人塗翔文/一輩子認真做一件事的不容易:紀錄片《好好拍電影》不只電影人該看
2021/01/27編劇王瑋/Netflix《甜美家園 Sweet Home》:華麗包裝、國際規格的韓式打怪
2021/01/27當受傷的靈魂彼此相遇:電影《迷失安狄》中性別、階級、身障的多重交織
2021/01/26【謝賀銘專欄/聲塵】是樂迷,更是閱迷:紙本音樂雜誌的重現
2021/01/26【青宅愛看劇】我不想努力只想平凡,日劇《Oh My Boss!戀愛放別冊》致沒有夢想的社畜
2021/01/24放下人設,我用力生活只是為了經過:專訪自轉星球黃俊隆
2021/01/23旅美藝術家江宥儀返台首展《目不見睫》:「看」與「被看」之間,當觀者與作品四目交接
2021/01/19黏黏怪物世界開放登入!《黏黏怪物研究所:登入計劃》主題展覽、限定快閃店松菸登場
2021/01/19在這裡找到走進劇場的N種方法!彡苗空間實驗操刀設計,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全新開放
2021/01/18年度最矚目、官方授權!「奈良美智特展」3月首度登台在關渡展出
2021/01/15創作生活新日常:不喜歡「聲音」的日本作家永井荷風
2021/01/14New Normal, New ME:藝術家江宥儀、謝欣翰,一件新展開的事物和練習
2021/01/14華語歌詞症候群/蔡健雅蕭亞軒江美琪⋯⋯無論回憶多擁擠,姚謙出品的情歌都盤旋不去
2021/01/13奇美博物館「窺物誌」線上展登場:畫作檢測、藝術史研究,揭露那些藏品沒說出口的事
2021/01/12銀座蔦屋書店旗下藝廊 THE CLUB 來台快閃!推出新銳藝術家猪瀬直哉、山下紘加雙個展
2021/01/11影評人塗翔文/《拆彈專家2》港片的榮光再現
2021/01/11細觀微縮人生故事:台日微縮模型大師山田卓司、鄭鴻展聯手打造《微縮人生》特展
2021/01/10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