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懷舊變成風潮,聽老照片說故事:報時光《年記》系列專書,邀16位作家暖心書寫
致力剪輯聯合報老報的媒體品牌「報時光」與尖端出版集團聯合企畫,推出《年記》系列書籍,這一系列「老照片新文集」揀選1960至1975年30組具有「時代感」的老照片,並邀請當年出生的作家撰文,包含相聲大師馮翊綱、懷舊達人張哲生、導演李鼎、作家王淑芬、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楊翠、文壇知名作家郝譽翔、凌性傑、李長青等人。
說起與《年記》系列的緣分,1960年出生的歐銀釧,那一年中華商場前身的違建棚屋被拆除、準備興建,商場正等待傳說中的魔術師。1961出生的王淑芬,這一年是第一位人類進入太空、柏林圍牆開始建造,向宇宙冒險對比分裂局勢,王淑芬因而寫下「人類的矛盾與兩難,往往是自找。」1968年出生的顏艾琳,出生那年9月下旬碰上「艾琳颱風」襲台,重創台北市跟中南部農業,報戶口時她的父親突發奇想,以颱風為其命名。
《年記》系列書籍裡的老照片,是報時光從聯合報資料庫「1,000萬張新聞照片」中所挑選,每張老照片歷經數十年時間,能再次呈現實屬不易。書中也記錄不少已經消失的歷史回憶,包括「中華商場」、已拆除的台北市中華路陸橋、西門圓環,透過《年記》可見當年的繁華與興盛。書中也收錄懷舊氛圍十足的老報廣告,例如近六十年前的隆鼻和壯陽廣告,還有知名影星鄧麗君、奧黛麗赫本、凌波等人的廣代代言。此外,還特別編輯「這一年有什麼誕生了」,收錄了當年具代表性的的新生事物,讓那些令人留戀令人懷念的美好時光,重新躍然紙上。
年記系列作品
年記1960:時光的線條/歐銀釧
年記1961:誰在路上走著/王淑芬
年記1962:一個時代的誕生/楊翠
年記1963:或許,不只三十個短篇/陳輝龍
年記1964:隨人解讀/馮翊綱
年記1965:捕魚和寫詩之間/李進文
年記1966:交換日常/嚴忠政
年記1967:時空咖啡廳/張萬康
年記1968:走慢的時光/顏艾琳
年記1969:流動的夢境/郝譽翔
年記1970:原來是今日/李鼎
年記1971:風靡宇宙的復刻版/洪凌
年記1972:記憶裡的前塵/張哲生
年記1973:與童年重逢之地/徐國能
年記1974:飄浮的時光/凌性傑
年記1975:與這個世界/李長青
關於報時光
2018年成立報時光,為聯合報系集團創立之文化品牌,致力於臺灣歷史報刊保存及文化推動。翻閱老報,就像領到穿越時代的入場券,濃縮了時間,得到更寬廣的視野,它亦是舊時代的臉書,也見證了美好時代文創產業的好實力。報時光,為您剪輯老報精粹。
最新文章
吳哲宇NFT生成藝術個展《混沌實驗室》:一場音像藝術沉浸體驗,串連50件作品與聲音創作
2022/05/20灰藍色的沉浸之所,開啟多重想像方式:北美館 X-site 計畫《藍屋》登場
2022/05/20年輕讀者的自白:閱讀帶來的改變需要時間,它無法立即見效
2022/05/20年輕讀者的自白:閱讀反映潛意識的需要,漫畫會接住任何狀態下的自己
2022/05/19金曲獎第33屆入圍名單:邱晨、陳復明獲最佳貢獻,盧廣仲、黃宣等爭歌王,魏如萱、蔡健雅搶歌后
2022/05/18第24屆台北電影獎公布入圍名單!《咒》強勢角逐7個獎項,《月老》柯震東對決金馬得主陳以文爭影帝
2022/05/16復古紅白機、80年代遊戲配樂⋯藝術家陳青琳「映憶」光雕展演,四四南村夜間登場
2022/05/162022台北當代亮點藝術家Felix Treadwell:透過作品回到初次發現世界的瞬間
2022/05/16Norman Normal《線形》個展登場:從萬華市場到赤峰裝幀老店,探索線條與現成物的二創可能
2022/05/14Meta╳文策院「藝術再想像」展覽:阿爆、吳耿禎、姚瑞中走入元宇宙,一連3天華山登場
2022/05/14MoCA「非遊記」展出中:11組台泰藝術家雙軌展演,以歌謠為邊陲勞動者發聲
2022/05/12飄浮身體之後,以繪畫為行動錨定寫生:藝術家許懿婷個展《在靠近的過程》Gladys Lin Projects Space 展出
2022/05/11一尊皮塑人像,收斂人生百貌:段安國皮塑藝術展《浮相》boven café 登場
2022/05/09New Balance進駐CAFE!N旗艦店:跨界插畫家Abei Liu、演員吳子霏等打造職人特展
2022/05/08潮流藝廊進駐微風南山!INCEPTION 啟藝新品牌「plzzzz」實體空間揭幕,集結9組日韓當代藝術新銳
2022/05/08紀錄片,這三個字的界線越模糊越好——專訪第13屆TIDF影展統籌陳婉伶
2022/05/0751分鐘精彩串連,拍謝少年、Mong Tong等6組音樂人:2022 SXSW南方音樂節Taiwan Beats Showcase完整上線
2022/05/04帶著37把鑰匙用力生活──台灣紀錄片《未泯》
2022/05/04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