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懷舊變成風潮,聽老照片說故事:報時光《年記》系列專書,邀16位作家暖心書寫
致力剪輯聯合報老報的媒體品牌「報時光」與尖端出版集團聯合企畫,推出《年記》系列書籍,這一系列「老照片新文集」揀選1960至1975年30組具有「時代感」的老照片,並邀請當年出生的作家撰文,包含相聲大師馮翊綱、懷舊達人張哲生、導演李鼎、作家王淑芬、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楊翠、文壇知名作家郝譽翔、凌性傑、李長青等人。
說起與《年記》系列的緣分,1960年出生的歐銀釧,那一年中華商場前身的違建棚屋被拆除、準備興建,商場正等待傳說中的魔術師。1961出生的王淑芬,這一年是第一位人類進入太空、柏林圍牆開始建造,向宇宙冒險對比分裂局勢,王淑芬因而寫下「人類的矛盾與兩難,往往是自找。」1968年出生的顏艾琳,出生那年9月下旬碰上「艾琳颱風」襲台,重創台北市跟中南部農業,報戶口時她的父親突發奇想,以颱風為其命名。
《年記》系列書籍裡的老照片,是報時光從聯合報資料庫「1,000萬張新聞照片」中所挑選,每張老照片歷經數十年時間,能再次呈現實屬不易。書中也記錄不少已經消失的歷史回憶,包括「中華商場」、已拆除的台北市中華路陸橋、西門圓環,透過《年記》可見當年的繁華與興盛。書中也收錄懷舊氛圍十足的老報廣告,例如近六十年前的隆鼻和壯陽廣告,還有知名影星鄧麗君、奧黛麗赫本、凌波等人的廣代代言。此外,還特別編輯「這一年有什麼誕生了」,收錄了當年具代表性的的新生事物,讓那些令人留戀令人懷念的美好時光,重新躍然紙上。
年記系列作品
年記1960:時光的線條/歐銀釧
年記1961:誰在路上走著/王淑芬
年記1962:一個時代的誕生/楊翠
年記1963:或許,不只三十個短篇/陳輝龍
年記1964:隨人解讀/馮翊綱
年記1965:捕魚和寫詩之間/李進文
年記1966:交換日常/嚴忠政
年記1967:時空咖啡廳/張萬康
年記1968:走慢的時光/顏艾琳
年記1969:流動的夢境/郝譽翔
年記1970:原來是今日/李鼎
年記1971:風靡宇宙的復刻版/洪凌
年記1972:記憶裡的前塵/張哲生
年記1973:與童年重逢之地/徐國能
年記1974:飄浮的時光/凌性傑
年記1975:與這個世界/李長青
關於報時光
2018年成立報時光,為聯合報系集團創立之文化品牌,致力於臺灣歷史報刊保存及文化推動。翻閱老報,就像領到穿越時代的入場券,濃縮了時間,得到更寬廣的視野,它亦是舊時代的臉書,也見證了美好時代文創產業的好實力。報時光,為您剪輯老報精粹。
最新文章
《印象・莫內—光影體驗展》6月松菸登場:一腳踏入18位印象派大師巨作,5公尺巨幕沉浸式藝術體驗
2021/04/16華語歌詞症候群/捕捉情感裡每一次忽明忽滅火光的李焯雄
2021/04/14專訪《當男人戀愛時》邱澤:想角色所想的,然後走路,你會走到他的姿態,你跟他之間的甜蜜點
2021/04/13揮下正義大旗之前,我們能理解多少──台灣紀錄片《我的兒子是死刑犯》的人間絮語
2021/04/08專訪劉若英/從為愛痴狂走到各自安好的孤單代言人
2021/04/07我與熱衷買房的父親──台灣紀錄片《買房子賣房子》鏡頭下的世代對話與衝突
2021/04/07台灣的高山,帶我進入異世界——日本攝影師小林賢伍的深情凝望
2021/04/02限量「常玉」餐酒tasting menu登場:史博館攜手unDer Lab劉欣蓓操刀,細膩演繹傳奇人生與畫作
2021/04/01跟著紀錄片《男人與他的海》重新注視海洋:不只是男人的海,更是台灣人的海
2021/04/01鄒駿昇策劃《Home Town Taiwan》線上插畫展:集結湯士賢、洪添賢、米力共33位台灣插畫家,疫情下溫暖問候全世界
2021/03/30「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試營運:3檔展覽登場,600幅珍稀臺灣影像曝光、「塵與時」世界巡迴終站
2021/03/30政治正確的打開方式:Netflix自製劇《柏捷頓家族:名門韻事》
2021/03/29國片《複身犯》的人性思辨,失去社會連結的當代孤獨
2021/03/29編劇王瑋/Netflix影集《母女姊妹花》:為居於次位的女性處境發聲
2021/03/25華語歌詞症候群/後來、記得、分手快樂⋯⋯那些把演唱會變成巨型KTV的冠軍單曲
2021/03/24【青宅愛看劇】日影《淺田家!》致徬徨的自己:自我成長的回眸,真摯動人
2021/03/24專訪阮劇團《十殿》編劇吳明倫:從神怪到人間,在當代劇場召喚台灣五大奇案的靈魂
2021/03/22什麼是「適當量」?剛好才是最好,適量製造時代來臨
2021/03/18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