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讀《湖台夜話》:讓春節返鄉的旅人,重新獲得情感的依託

2021/02/11 姚旟荃、哈金

「過年返家的路程中,最適合閱讀哈金的新書《湖台夜話》。談及故園,哈金說長期的分離感正是流亡者的鄉愁起源,但他則在他鄉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家園,並且重新認識省思「家」的定義。無論世局如何,「家」都是自己的,是個人感情集結的地方,也是心靈和生活的避風港,讓你產生鄉愁的對象,即是那個心中思念、牽掛的親人。期待透過閱讀哈金的《湖台夜話》,讓每個春節返鄉的旅人,重新獲得情感的依託,並在假期回到最想念的人身旁。」

——聯經出版行銷 姚旟荃

圖/書封圖為聯經出版化提供
圖/書封圖為聯經出版化提供

鄉愁的陷阱

流亡和移民生活中最難應付的是感情上的紛亂。不管你多麼聰明博學,人生經驗多麼豐富,這方面仍會搞得一團糟,理不出頭緒。我們長掛在嘴邊的「鄉愁」就是這樣一種情感,它常讓一些人渾渾噩噩,多少有些變態。字面上「鄉愁」是指對家鄉的思念,由於見不到家鄉,心上就湧起愁思。人類文化史上對鄉愁有不同看法,歌德認為鄉愁是病態,毫無用處,但赫爾德卻認為鄉愁是人類最高尚的情愫。

世界文學史上最著名的鄉愁插曲是奧德修斯回到家鄉伊薩卡的時刻。在流浪了二十多年就要返航回鄉之前,他在宴會上對款待自己的主人傾述了對家鄉的思念和熱愛,但在海上船遇到風暴,水手們將熟睡的奧德修斯和他的寶物卸下船,放在伊薩卡的海灘上,就離開了。身為國王的奧德修斯在自己的國土上醒來,卻驚叫道:「天啊,這是什麼鬼地方?這裡住著什麼人—是些蠻子,還是凶狠、目無法紀的暴民?或是友好的、敬畏天神的陌生人?」此刻他已經身在家鄉,卻不知道自己在哪裡,「心裡的思鄉之情更加翻湧。」這個插曲表現了鄉愁的真實狀態,即這種感情實際上沒有現實依據,而是由心而生的。有關怎樣處理自己在移居生活中的感情問題,當代德國作家澤巴爾德(W. G. Sebald)的《移民》可以說是一部教科書。我在以後的文章中將不斷援引這本書。它由四個故事構成,故事一個比一個長,講述離鄉背井的四個男人怎樣在感情上掙扎生存,他們從完全失敗(自殺)到輝煌地成功(成為偉大的畫家)。這四個人都絕頂聰明,才華過人,但流亡和移民的經歷對他們的心靈造成巨大創傷,讓他們無法梳理、掌握自己的感情。第一個主人翁名叫亨利.賽爾文,已經年邁,從醫院退休後在英國東部的

鄉下種一小片園子,他吃的菜果都由這個園子提供,但他已經跟妻子分居,過著孤身的生活。後來他常常去訪問澤巴爾德;兩人漸漸熟了,老人問澤巴爾德想不想家。但澤還年輕,還沒被鄉愁困擾,不知怎樣回答。亨利卻坦承自己近來非常想家,完全陷入鄉愁無法自拔。澤巴爾德問他家鄉在哪裡,亨利是這樣回答的:他七歲時,他們家離開了立陶宛的格羅德諾城附近的村莊;那是1899年秋季,他父母和兩個妹妹——吉荅和拉嘉,還有叔叔裟霓,一起乘馬車去格羅德諾城;那馬車是車把式阿倫.沃爾德的。後來好多年那次出走從他的記憶中消失了,他說但近來那些景物常出現在眼前。他說,我仍能看見那所我上過兩年的猶太小學,我離開時那個老師把手放在我頭上;我還能看見那所空蕩蕩的教室。我看見自己坐在馬車頂部,看見那匹馬的後臀,還有那開闊的褐色土地,看見農院裡的鵝群在泥巴裡伸著脖子,看見格羅爾德火車站裡燒得火熱的大爐子和四下躺著的離鄉的人⋯⋯你看,亨利根本就沒有家鄉,他所記住的只是些雜亂的碎片。可是就是這些碎片構成了他鄉愁的依託,成為他思鄉的根據。這不但可笑,而且幾乎是無中生有。然而,身為旁觀者,我們可以理性地分析,而當事人卻深深陷進這種強烈的情緒中,無以自拔,最終自殺了。從他的悲劇,我們應該學會理性地生活,尤其要自省,審視自己的感情,只有這樣才能生存得有條理,有意義。

其實,鄉愁不但能成為個人心理上的陷阱,也可以成為政治文化的陷阱。余光中先生剛剛去世了,大陸和台灣都將他以「鄉愁詩人」來悼念。大陸的中小學課本都收入他的小詩〈鄉愁〉,多年來他也被眾多讀者尊為愛國詩人,尤其在大陸廣受歡迎。但如果我們仔細讀這首詩,就會發現其內容遠非全是關於鄉愁。第一節:「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這種描述是真誠動人的,因為兒子與母親被迫分開了,對家鄉的思念是因為母親在海那邊。第二節就複雜起來: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我們要問,為什麼他的家庭被分散,即使有了船票也無法團圓;也可以說船票只是一種心願,求之不得,妻子無法渡海過來。總之,這個處境的確表現了獨特的歷史和個人的經驗。下一節鄉愁更複雜了,因為母親不在了:「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這種悲痛是因為失去了母親,而卻不能為她體面的送葬入殮,她的墳墓像只是一個土包。按常理,這種情形下鄉愁自然要變質—母親不在了,牽掛也不一樣了,也許也就不再晝夜難安了。可是,詩卻這樣結束:「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我們不僅要問:家人都不在那邊了,為什麼鄉愁更強烈了?當然,詩人可能仍掛念墳墓裡的母親;即使這樣,鄉愁也不至於像以前那樣牽腸掛肚了。顯然詩尾的鄉愁被簡單化了,簡化成個人對故土的依戀,將母親與故土等同起來。

生前余光中先生常說:「大陸是母親,台灣是妻子。」這話說得有些迎合大陸的政治文化。如果是母親,她就是人,就該能移動,或者自己生活,或跟兒女住在一起,但孩子應該能給她養老送終。她去世後,也可以將她選葬於合適之地。你看,把一片無法移動的土地說成是母親是泛情之語,欠邏輯。如果說台灣是妻子,這個比喻也不甚恰當,因為很多婚姻都會破裂結束。台灣是余先生的家園,比婚姻關係更重要,更根本。真正的鄉愁應該建立在對親人的思念和牽掛上,而不是無謂地把地域變成親人。

(本文節錄自《湖台夜話》,作者哈金,聯經出版,購書點此

最新文章

橫山書法藝術館2025展覽徵件獲選雙個展亮相!藝術家魯朴、張天健透過書法藝術重塑...

魯朴、張天健雙個展橫山書法藝術館登場!以創作重塑書寫與文字的當代意義

2025/05/28
臺北文學館開館暖身展「嘉禾新村」5/28開展!邀請大家想像一間 #______文...

2025嘉禾新村展覽!臺北文學館邀請大家想像一間 #______文學館

2025/05/28
台北當代藝術館推出「安全室」&「環世界日誌」,以雙主題展覽聚焦災難與萬物共生議題...

台北當代藝術館「安全室」、「環世界日誌」雙主題展覽聚焦災難與萬物共生

2025/05/27
冰島-丹麥藝術家奧拉弗・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首次在臺舉辦大...

「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6/21北美館登場!17件經典之作再現

2025/05/26
郭怡美書店創辦人郭重興租回老宅,改為書店,既是接續家族緣分,也是實現推廣閱讀的使...

郭怡美書店創辦人 郭重興 在時光縫隙裡續家族情感 展閱讀使命

2025/05/22
2025台北街頭藝術嘉年華5/23松菸登場。圖|台北市政府

2025台北街頭藝術嘉年華5/23松菸登場!帶來10+組國內外馬戲、高空鞦韆表演

2025/05/22
獨立唱作歌手王彙筑喜迎金曲好成績!入圍第36屆金曲獎年度專輯、最佳台語專輯、最佳...

王彙筑入圍第36屆金曲獎四項大獎!非典台語專輯《滴滴答答》深植人心

2025/05/21
國立臺灣美術館藝術圖書中心全新開幕!打造藝術知識與美感的共享空間。
 圖/國美...

國美館藝術圖書中心亮相!全面空間改造、近16萬藏書打開閱讀新場域

2025/05/20
莫內《睡蓮》領銜、52件印象派真跡抵台。富邦美術館「印象派—從莫內到美國:光、跨...

富邦美術館「印象派」展覽6/11登場!莫內《睡蓮》領銜、一次飽覽52件真跡

2025/05/19

《從前,有個奇麗馬》葉郎與王師對談電影與電影院的未來!

2025/05/19
好威近月首次發行日本片《青春末世物語》收穫了不少粉絲。圖/好威映象提供

{ 2023⇢2025。電影 }孫宗瀚:電影讓觀眾對於危機有更多想法

2025/05/18

香色主廚邱一中:在市場劇變中,找到自信的料理語言

2025/05/17
一心戲劇團《幻蘊迷宮》劇照。 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一心戲劇團攜手歐洲導演!巴洛克美學歌仔戲《幻蘊迷宮》6月衛武營登場

2025/05/16
藝術家王煜松作為「花蓮地震寫生團」代表,用最簡單的寫生方式,讓人們了解花蓮在地震...

真誠即是力量─第23屆台新藝術獎「滾動的四連夜—藝術家會客室」側記(下)

2025/05/16

鄭宜農:我想問出更好的問題,這讓我很快樂

2025/05/16
落日飛車與韓國 hyukoh 共組 AAA,推出共創專輯並展開巡演。圖片提供/落...

{ 2022⇢2025。巡演 }陳冠亨:沒有誰單戀誰,合作更有影響力

2025/05/16
張孝維希望步道咖啡可以讓客人暫時安頓下來,度量閱讀與自己、城市以及與這個世界的關...

{ 2022⇢2025。城市 }張孝維:空間的引導與安置,科技無法取代

2025/05/16
藝術家倪祥(右)的《大家都來看你了》展覽,將宛如廢棄物般的生活物件,重新堆型塑成...

真誠即是力量─第23屆台新藝術獎「滾動的四連夜—藝術家會客室」側記(上)

2025/05/15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