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試營運:3檔展覽登場,600幅珍稀臺灣影像曝光、「塵與時」世界巡迴終站

2021-03-30 00:28 文字整理/沈佩臻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試營運中,一次推出三展登場預展,包含全球巡迴、亞洲唯一在臺...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試營運中,一次推出三展登場預展,包含全球巡迴、亞洲唯一在臺灣展出的「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 圖/沈佩臻攝影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前身為1937年落成的「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一路見證臺灣建築史與交通史,2014年7月由文化部指定修復再利用,即日起至4月18日試營運,一次推出三展登場預展,4月20日正式開展。首檔臺灣攝影策劃展「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由臺北藝術大學教授林宏璋策展;國際展「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則由現任紐約國際攝影中心展覽企劃總監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策劃;記錄臺北館文資修復歷史的常設展「跨・交・通」,同時開放展出。

「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展場。 圖/國家攝影...
「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展場。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600幅珍稀早期臺灣影像首度曝光

以鏡子做為攝影的隱喻,「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從攝影技術史、殖民歷史的觀看關係、現代化進程等視角,探討二十世紀中期以前的臺灣攝影史脈絡,並邀請9位當代攝影家以「藝術研究」計畫介入,作為展覽脈絡的回應與補遺。

李鳴鵰,〈淡水河口〉。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李鳴鵰,〈淡水河口〉。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展覽中涵蓋超過600幅珍稀的早期臺灣影像,出生於英屬殖民地的聖朱利安.愛德華茲(St. Julian Hugh Edwards)、英籍的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以及開業於香港的華人攝影師賴阿芳(Lai Afong)等,為19世紀最初記錄下臺灣的攝影家。展覽中最早的臺灣影像,可追溯至聖朱利安.愛德華茲所拍攝的一系列臺灣原住民的肖像(1869-1870)。

聖朱利安.愛德華茲,萬金庄的平埔男子。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聖朱利安.愛德華茲,萬金庄的平埔男子。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本次展出的數本寫真帖中,隱含著多重的殖民與觀看角力關係,像是《臺灣和澎湖群島的回憶》在甲午戰爭後的1896年出版,佚名的拍攝者以旁觀者視角,如實呈現清領時期臺灣的傳統生活與社會樣貌;1914年發行的《臺灣寫真帖》則記錄下臺灣各地風土民俗。日治時期臺灣人於各地開設的寫真館,如「二我寫真館」、「林寫真館」、「金淼寫真舘」等,呈現另一種政權治理下的攝影視角。戰後臺灣的第一代攝影家郎靜山、彭瑞麟、鄧南光、洪孔達、張才、李鳴鵰等所拍攝的時代地景及日常生活影像,則萌發了具有自我意識的攝影觀察,攝影也逐漸成為一種掌握社會脈動及具現創作意識的載體。

施強(二我寫真館),男子合照。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施強(二我寫真館),男子合照。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同時,「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委託9組當代藝術家:陳敬寶、高俊宏、張乾琦、曹良賓、梁廷毓、陳飛豪、NIJ鬼島踏查日記、新加坡影像研究學者莊吳斌,以及菲律賓藝術家希林.施諾(Shireen Seno),以「藝術研究」計畫方式展出,轉譯或重新詮釋攝影資產,回應臺灣早期攝影史的脈絡,探究多元歷史書寫的可能。高俊宏以約翰.湯姆生《十載遊記:麻六甲海峽、中南半島與中國》中的福爾摩沙(臺灣)旅記部分為本,攜手高雄甲仙在地「湯姆生之路」研究者游永福,共同組織現地考察。陳敬寶從彭瑞麟擺盪於「純美術」(fine art)」與記錄之間的兩種攝影取徑出發,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曹良賓則以鑽研英國人喬治・尤維達爾・普萊斯(George Uvedale Price)的《北福爾摩沙的回憶》時遭遇的困境為起點,歸納出幾組關鍵字,如圖書、檔案、分類、典藏、價值等,並透過錄像的方式再現及轉化。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展場。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展場。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亞洲唯一一站「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神秘灰塵紀錄照片引發思考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展覽已於3月8日搶先開箱重要展品,展覽巡迴全球6座城市,曾於巴黎Le Bal多媒體藝術中心、倫敦白教堂美術館(Whitechapel Gallery)、加州攝影博物館等國際重要藝術機構展出。「塵與時」以一張曼雷拍攝杜象作品的神秘灰塵紀錄照片為引,思考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撲朔迷離的關係,包含西方攝影史上許多知名的影像創作者與代表作品。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由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策展,臺灣為...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由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策展,臺灣為全球巡迴的亞洲唯一一站,亦是自2015年世界巡迴展以來的終站。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展覽由國際知名英國策展人、現任美國紐約國際攝影中心(ICP)展覽企劃總監大衛・卡帕尼策展,臺灣為「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全球巡迴的亞洲唯一一站,亦是自2015年世界巡迴展以來的終站。疫情之下,策展人大衛.卡帕尼也透過預錄影片,歡迎臺灣觀眾前來看展。策展人表示,透過〈灰塵滋生〉這幅影像,以及它與其他為數眾多的攝影作品之間的關係,也許就能講述一個跟過往的一百年有關的動人故事。

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1937年落成時。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1937年落成時。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常設展「跨・交・通」:呈現建築更迭歷史、古蹟修復歷程

常設展「跨・交・通」回顧「臺北館」走過的歲月足跡與修復再利用歷程。1937 年落成的「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由日本建築師渡邊節設計,為二戰前臺灣最後一批鋼筋混凝土建築,設計風格為和洋混合風格的「興亞式」建築,其特徵為現代簡潔屋身、日本趣味裝飾及東方樣式屋頂塔樓。戰後歷經「臺灣航業公司」和「臺灣省公路局」(「交通部公路總局」前身)。「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的進駐,使其轉型為推動臺灣攝影及影像藝術傳承、發展、溝通、跨域及跨國交流的類美術館空間,其在空間利用功能幾度轉變間, 仍持續扮演「跨域、交流、溝通」的關鍵角色,賦予了古蹟以富含人文價值的新生命。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自即日起至4月18日展開試營,4月20日正式開展。 圖/國...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自即日起至4月18日展開試營,4月20日正式開展。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展覽資訊

「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

日期|預展   3/25 至 4/18(採線上預約制)

   正式展出 4/20 至 8/1

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18:00(週一休館)

地點|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301、302、303、305展覽室(臺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70號)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

日期|預展   3/25 至 4/18(採線上預約制)

   正式展出 4/20 至 7/11

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18:00(週一休館)

地點|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 201、202、203展覽室(臺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70號)


推薦閱讀

justfont團隊策劃《怎辦!字型怪怪的?》松菸開展:從聲光互動到親手創造,3大展區貼近字體脈動

春池玻璃╳向罕設計《玻璃自然形GLASS IN NATURE》即將登場:看見玻璃自然形態,探詢生命循環本質

最新文章

《勒內.布里:視覺爆炸》自3月18日至6月18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 © Re...

《勒內.布里:視覺爆炸》北美館展出:循著12個關鍵焦點,一窺瑞士攝影大師多重面貌

2023/03/20
2023索尼世界攝影大獎公布

2023索尼世界攝影大獎公布!從建築到旅行從10件優選攝影打開世界視角

2023/03/19
(左起)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許峻郎、篆刻組首獎永平高中美術教師張品慈、篆隸楷組...

第15屆「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寫新頁:王宥沺雙冠創紀錄、張品慈創意篆刻奪獎

2023/03/18
2023寶藏巖光節「天選之人」即將於3月25日至5月14日登場。 圖/寶藏巖國際...

2023寶藏巖光節「天選之人」3/25-5/14展開:12位藝術家協作「英雄旅程」、2日限定音樂市集

2023/03/18
HUSH在《娛樂自己》這張本位演出的作品中,把「我」這個核心擺在最前面,因此寫歌...

專訪HUSH/玩弄最私密的感受,毫無保留娛樂自己

2023/03/16

現代舞大師「波赫士夏瑪茲」舞劇北藝中心登場!「一萬種姿態」「半醒」兩種風貌

2023/03/15
《BODO》採大型現地製作,結合多重敘事、互動科技和多頻道聲音裝置,將展場轉換為...

張碩尹個展《BODO》北美館展出:從 「我」開啟獨有觀展路徑,幽暗劇場內的角色扮演

2023/03/15
作家暨畫家蔣勳繪人間繁花,在台中中央書局舉行「大疫繁花此時眾生」畫展。圖/中央書...

蔣勳「大疫繁花」中央書局畫展:提醒眾生珍惜歲月饋贈

2023/03/15

Van Cleef & Arpels攜手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推廣舞蹈盛事

2023/03/13
2023台北雙年展主視覺,設計Wkshps(紐約)。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3第13屆台北雙年展主題公布:「小世界 Small World」輕巧探索、深切詰問當代人類定位

2023/03/13
西斯汀大廳視圖,本作品由畫家文森佐.馬爾基於1860年左右繪製。左側呈現教宗庇護...

2023故宮大型國際借展3/11-7/16!「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暨「明清宮廷藏書」特展

2023/03/13
2023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得主,「媽的多重宇宙」關繼威獲得最佳男配角(左一)、...

2023奧斯卡完整得獎名單公布 「媽的多重宇宙」大獲全勝,楊紫瓊擒下首位華裔女影后

2023/03/13
女星楊紫瓊成為首位華人奧斯卡影后。圖/美聯社

2023奧斯卡楊紫瓊以「媽的多重宇宙」封后!淚崩感人向華人喊話:我們做得到

2023/03/13
圖/TAO ART提供

香港藝術家麥影彤二《華麗愛火四射》TAO ART登場:「淘寶」畫家的實境秀暗示當代藝術與人類處境

2023/03/10
2023《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於4/1-8/31高雄內惟藝術中心展出,圖|...

2023奈良美智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內惟藝術中心4/1-8/31啟程

2023/03/09
陳德政專欄|1988:我的未來不是夢 製圖/500輯

【陳德政專欄|台灣在發燒,我們在長大】1988:我的未來不是夢

2023/03/09
南美館於228連假前陸續推出兩檔展覽《跨入風景—劃地起造的自然》、《拋爾控固力:...

南美館「拋爾控固力」2/25-6/11、「跨入風景」2/23-9/10!探索島嶼工業與人文風景

2023/03/09
《阮是廖添丁》是導演楊景翔與編劇施如芳第一次合作,攝影|林科呈、Assistan...

《阮是廖添丁》楊景翔演劇團2023新劇目!每一拍都精彩的女團魔術劫案

2023/03/08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