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試營運:3檔展覽登場,600幅珍稀臺灣影像曝光、「塵與時」世界巡迴終站

2021-03-30 00:28 文字整理/沈佩臻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試營運中,一次推出三展登場預展,包含全球巡迴、亞洲唯一在臺...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試營運中,一次推出三展登場預展,包含全球巡迴、亞洲唯一在臺灣展出的「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 圖/沈佩臻攝影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前身為1937年落成的「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一路見證臺灣建築史與交通史,2014年7月由文化部指定修復再利用,即日起至4月18日試營運,一次推出三展登場預展,4月20日正式開展。首檔臺灣攝影策劃展「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由臺北藝術大學教授林宏璋策展;國際展「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則由現任紐約國際攝影中心展覽企劃總監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策劃;記錄臺北館文資修復歷史的常設展「跨・交・通」,同時開放展出。

「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展場。 圖/國家攝影...
「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展場。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600幅珍稀早期臺灣影像首度曝光

以鏡子做為攝影的隱喻,「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從攝影技術史、殖民歷史的觀看關係、現代化進程等視角,探討二十世紀中期以前的臺灣攝影史脈絡,並邀請9位當代攝影家以「藝術研究」計畫介入,作為展覽脈絡的回應與補遺。

李鳴鵰,〈淡水河口〉。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李鳴鵰,〈淡水河口〉。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展覽中涵蓋超過600幅珍稀的早期臺灣影像,出生於英屬殖民地的聖朱利安.愛德華茲(St. Julian Hugh Edwards)、英籍的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以及開業於香港的華人攝影師賴阿芳(Lai Afong)等,為19世紀最初記錄下臺灣的攝影家。展覽中最早的臺灣影像,可追溯至聖朱利安.愛德華茲所拍攝的一系列臺灣原住民的肖像(1869-1870)。

聖朱利安.愛德華茲,萬金庄的平埔男子。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聖朱利安.愛德華茲,萬金庄的平埔男子。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本次展出的數本寫真帖中,隱含著多重的殖民與觀看角力關係,像是《臺灣和澎湖群島的回憶》在甲午戰爭後的1896年出版,佚名的拍攝者以旁觀者視角,如實呈現清領時期臺灣的傳統生活與社會樣貌;1914年發行的《臺灣寫真帖》則記錄下臺灣各地風土民俗。日治時期臺灣人於各地開設的寫真館,如「二我寫真館」、「林寫真館」、「金淼寫真舘」等,呈現另一種政權治理下的攝影視角。戰後臺灣的第一代攝影家郎靜山、彭瑞麟、鄧南光、洪孔達、張才、李鳴鵰等所拍攝的時代地景及日常生活影像,則萌發了具有自我意識的攝影觀察,攝影也逐漸成為一種掌握社會脈動及具現創作意識的載體。

施強(二我寫真館),男子合照。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施強(二我寫真館),男子合照。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同時,「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委託9組當代藝術家:陳敬寶、高俊宏、張乾琦、曹良賓、梁廷毓、陳飛豪、NIJ鬼島踏查日記、新加坡影像研究學者莊吳斌,以及菲律賓藝術家希林.施諾(Shireen Seno),以「藝術研究」計畫方式展出,轉譯或重新詮釋攝影資產,回應臺灣早期攝影史的脈絡,探究多元歷史書寫的可能。高俊宏以約翰.湯姆生《十載遊記:麻六甲海峽、中南半島與中國》中的福爾摩沙(臺灣)旅記部分為本,攜手高雄甲仙在地「湯姆生之路」研究者游永福,共同組織現地考察。陳敬寶從彭瑞麟擺盪於「純美術」(fine art)」與記錄之間的兩種攝影取徑出發,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曹良賓則以鑽研英國人喬治・尤維達爾・普萊斯(George Uvedale Price)的《北福爾摩沙的回憶》時遭遇的困境為起點,歸納出幾組關鍵字,如圖書、檔案、分類、典藏、價值等,並透過錄像的方式再現及轉化。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展場。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展場。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亞洲唯一一站「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神秘灰塵紀錄照片引發思考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展覽已於3月8日搶先開箱重要展品,展覽巡迴全球6座城市,曾於巴黎Le Bal多媒體藝術中心、倫敦白教堂美術館(Whitechapel Gallery)、加州攝影博物館等國際重要藝術機構展出。「塵與時」以一張曼雷拍攝杜象作品的神秘灰塵紀錄照片為引,思考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撲朔迷離的關係,包含西方攝影史上許多知名的影像創作者與代表作品。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由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策展,臺灣為...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由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策展,臺灣為全球巡迴的亞洲唯一一站,亦是自2015年世界巡迴展以來的終站。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展覽由國際知名英國策展人、現任美國紐約國際攝影中心(ICP)展覽企劃總監大衛・卡帕尼策展,臺灣為「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全球巡迴的亞洲唯一一站,亦是自2015年世界巡迴展以來的終站。疫情之下,策展人大衛.卡帕尼也透過預錄影片,歡迎臺灣觀眾前來看展。策展人表示,透過〈灰塵滋生〉這幅影像,以及它與其他為數眾多的攝影作品之間的關係,也許就能講述一個跟過往的一百年有關的動人故事。

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1937年落成時。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1937年落成時。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常設展「跨・交・通」:呈現建築更迭歷史、古蹟修復歷程

常設展「跨・交・通」回顧「臺北館」走過的歲月足跡與修復再利用歷程。1937 年落成的「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由日本建築師渡邊節設計,為二戰前臺灣最後一批鋼筋混凝土建築,設計風格為和洋混合風格的「興亞式」建築,其特徵為現代簡潔屋身、日本趣味裝飾及東方樣式屋頂塔樓。戰後歷經「臺灣航業公司」和「臺灣省公路局」(「交通部公路總局」前身)。「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的進駐,使其轉型為推動臺灣攝影及影像藝術傳承、發展、溝通、跨域及跨國交流的類美術館空間,其在空間利用功能幾度轉變間, 仍持續扮演「跨域、交流、溝通」的關鍵角色,賦予了古蹟以富含人文價值的新生命。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自即日起至4月18日展開試營,4月20日正式開展。 圖/國...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自即日起至4月18日展開試營,4月20日正式開展。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展覽資訊

「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

日期|預展   3/25 至 4/18(採線上預約制)

   正式展出 4/20 至 8/1

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18:00(週一休館)

地點|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301、302、303、305展覽室(臺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70號)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

日期|預展   3/25 至 4/18(採線上預約制)

   正式展出 4/20 至 7/11

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18:00(週一休館)

地點|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 201、202、203展覽室(臺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70號)


推薦閱讀

justfont團隊策劃《怎辦!字型怪怪的?》松菸開展:從聲光互動到親手創造,3大展區貼近字體脈動

春池玻璃╳向罕設計《玻璃自然形GLASS IN NATURE》即將登場:看見玻璃自然形態,探詢生命循環本質

最新文章

巴塞爾藝術展2025 年香港展會精選亮點一次看。 圖/藝術家、各藝廊提供

藝術迷必訪!2025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精選亮點一次看

2025/02/04
最適合闔家觀賞的《小魔女-瑪蒂達》電影將在3月8日(六)-3月9日(日)晚上七點...

經典配樂高美館再現!《小魔女-瑪蒂達》電影交響草地音樂會3/8-3/9登場

2025/02/03
2025台北國際書展即將開幕!搶先體驗閱讀異世界。 圖/Chris Chen

2025台北國際書展2/4登場!主題館6大亮點:AI共創小說、60+海外作家齊聚

2025/02/03
2025台北燈節2/2開展!4+1展區55組作品點亮城西。圖|2025台北燈節

2025台北燈節2/2開展!4+1展區55組作品穿梭城市蛇來運轉

2025/02/03
光磊國際版權公司引進歐美帶有獨特議題、值得一讀的傳記與回憶錄作品。圖/林亞璇攝影

從族群議題、二戰歷史到文化明星,從歐美到台灣書市,傳記發展的4點觀察

2025/01/24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開放試營運,以歷史百年的花蓮舊酒廠第19棟成品倉庫,轉型...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試營運!常設展、共創靈感場域開啟新體驗

2025/01/24
從膠彩大作、刺繡、到錄像裝置,鳳甲美術館2025年將展出多元豐富的展覽。 圖/鳳...

鳳甲美術館2025展覽預告!2月「一隅生花」一探郭雪湖、施金輝之作

2025/01/24
《我的完美日常》將於新春重返大銀幕,在新的一年開頭為影迷心中注入暖流。|圖片提供...

《我的完美日常》新春重返大銀幕!「文溫德斯4K經典影展」2/7起華山開跑

2025/01/23
國立臺灣美術館2025年展覽規劃重點一次看。
 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國美館2025六大必看展覽!「失序樂章」睽違27年再攜手龐畢度藝術中心

2025/01/23
龜心山城藝術祭以藝術穿梭山林,邀請享譽國際的何理互動作品〈觀月計畫〉參展。 圖/...

龜心山城藝術祭七大作品一次看!年節限定市集邀旅人一探六龜之美

2025/01/22
2025春節展覽推薦!17檔藝術場館、燈節、藝術季的文化散策。圖|富邦美術館、北...

2025春節展覽推薦!17檔藝術場館、燈節、藝術季的文化散策

2025/01/22
驚喜製造首次推出體驗展覽《如果城市,是座樂園》,以期間限定方式,包下一棟200坪...

驚喜製造《如果城市,是座樂園》限期登場!以15個互動裝置翻轉日常

2025/01/22
2025月津港燈節1/18開展!4大燈區、66組作品交織年度最美鹽水夜晚。圖|都...

2025月津港燈節1/18開展!4大燈區、66組作品交織年度最美鹽水夜晚

2025/01/21
作家楊小豌在街頭五、六年了,「從這些對話的過程中,我收獲很多。」記者吳致碩/攝影

台大畢業的女孩與街頭流離者的交會 社工楊小豌:期待一個不落下任何人的世界

2025/01/21
高美館新春活動 邀大眾「藝」同開啟蛇年新篇章。
 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春節去哪玩?高美館初一至初五以展覽、市集、工作坊「藝」起賀新歲

2025/01/21
托瑪斯.德曼30年回顧展,以雕塑與攝影層層重製現實。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歷史的結舌」北美館登場!托瑪斯.德曼:相較紀實我更在乎照片裡的故事

2025/01/20

我們需要的傳記:從威爾史密斯、坂本龍一到亞裔自傳,出版社的10本私心推薦

2025/01/19
蔡康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影視製作專業碩士畢,中文地區知名作家與主...

蔡康永讀《死亡專門戶》:在與死亡共處中,看清生命本質

2025/01/19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