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設計雙年展登場:台灣館由Bito操刀策展,傳遞「全球同舟一命」議題
倫敦設計雙年展(London Design Biennale)台灣館於6月1日起在倫敦知名歷史建物薩默塞特府(Somerset House)正式登場,今年邁入第三屆的雙年展主題定為「共振(Resonance)」,探討設計力量如何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造成連鎖效應,並邀請英國知名藝術家及舞台設計師Es Devlin擔任藝術總監。
本屆倫敦設計雙年展包含來自台灣在內的25個國家與區域的作品,皆緊扣著共振主題進行創作,形式則涵蓋裝置藝術形式或表演等,藝術總監Es Devlin指出,薩默塞特府的中庭為本次展會設置400多棵樹,即企圖傳達「設計能夠提升環境」的重要訊息,期盼激發觀眾思考設計對當代社會的影響,展期為6月1日至27日。
本次參展由台灣設計研究院規劃以「全球同舟一命」的議題,推出名為《Swingphony》的特展,內容從台灣信仰文化出發,從中萃取多元、拼接、共融特色的影像設計,並以此結合科學原理中「共振」的物理現象,企圖呈現個體間原本各自擺動振盪,在交互影響下,漸漸趨向齊一節奏的現象。同時,延伸演繹台灣在疫情衝擊全球之際,得以藉堅強實力對全球做出貢獻,向世界傳達穩定的力量。
負責執行的策展團隊Bito(甲蟲創意)創意總監劉耕名提到,台灣館以不同信仰中循環參拜、誦念、冥想、禱告為靈感,特別邀請廣達電腦與台大物理系專家為技術顧問,選取節拍器作為客觀的展覽介質,並以廟宇內的「香」元素融入擺針設計,透過節拍器上不斷擺動的紅光,象徵著對未來希望的光芒。
同時,藉節拍器雖各有不同頻率的擺盪,但終將循物理定律走向一致的現象,展現每一個獨立個體,都有著自己的節奏,日復一日運作著,而進入群體時,透過相互影響而產生信念的共鳴,在過程中也許會產生分歧、頻率不對拍的狀態,但如同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總是不斷地磨合、妥協一起相互轉化成最適合彼此的模樣。
前述鋪陳最終指向「個體都具有影響力,然而也與自然驅力彼此形成連結與和諧」的緊密命運,更藉由展名《Swingphony》,點出這無疑是「個體與群體」、「台灣與世界」的一曲共振旋律。文化部駐英國文化組組長陳斌全提到,倫敦設計雙年展此次主題與「台灣館」的參與,除了能讓英國設計界看見台灣出色設計力,也在英國疫情經歷去年的高峰期至目前趨緩的時空脈絡下,結合信仰的普世概念,觸動觀眾省思個體存在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係,相信能引起對英國民眾對台灣人文內涵的共鳴及興趣。
最新文章
2023香港Art Basel 3/23-3/25:後疫情時代的亞洲藝術中心
2023/03/22《勒內.布里:視覺爆炸》北美館展出:循著12個關鍵焦點,一窺瑞士攝影大師多重面貌
2023/03/202023索尼世界攝影大獎公布!從建築到旅行從10件優選攝影打開世界視角
2023/03/19第15屆「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寫新頁:王宥沺雙冠創紀錄、張品慈創意篆刻奪獎
2023/03/182023寶藏巖光節「天選之人」3/25-5/14展開:12位藝術家協作「英雄旅程」、2日限定音樂市集
2023/03/18專訪HUSH/玩弄最私密的感受,毫無保留娛樂自己
2023/03/16現代舞大師「波赫士夏瑪茲」舞劇北藝中心登場!「一萬種姿態」「半醒」兩種風貌
2023/03/15張碩尹個展《BODO》北美館展出:從 「我」開啟獨有觀展路徑,幽暗劇場內的角色扮演
2023/03/15蔣勳「大疫繁花」中央書局畫展:提醒眾生珍惜歲月饋贈
2023/03/15Van Cleef & Arpels攜手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推廣舞蹈盛事
2023/03/132023第13屆台北雙年展主題公布:「小世界 Small World」輕巧探索、深切詰問當代人類定位
2023/03/132023故宮大型國際借展3/11-7/16!「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暨「明清宮廷藏書」特展
2023/03/132023奧斯卡完整得獎名單公布 「媽的多重宇宙」大獲全勝,楊紫瓊擒下首位華裔女影后
2023/03/132023奧斯卡楊紫瓊以「媽的多重宇宙」封后!淚崩感人向華人喊話:我們做得到
2023/03/13香港藝術家麥影彤二《華麗愛火四射》TAO ART登場:「淘寶」畫家的實境秀暗示當代藝術與人類處境
2023/03/102023奈良美智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內惟藝術中心4/1-8/31啟程
2023/03/09【陳德政專欄|台灣在發燒,我們在長大】1988:我的未來不是夢
2023/03/09南美館「拋爾控固力」2/25-6/11、「跨入風景」2/23-9/10!探索島嶼工業與人文風景
2023/03/09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