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疫情下的探索,文心藝所葉曉甄:跟社區關係更緊密,線上觸及無限遠方

2021-07-15 21:16 林佳蕙

「Miriam Cahn LEIB/BODY 米里亞姆・卡恩個展」現場。 圖/文...
「Miriam Cahn LEIB/BODY 米里亞姆・卡恩個展」現場。 圖/文心藝所提供

位於台北市內湖區的「文心藝所」是一座以打造社區藝文氣息為使命的地方型複合式展館,沒有訪客的空間裡,只有藝術家米里亞姆.卡恩(Miriam Cahn)所繪製的暈光人影藉由畫布,演示著人與環境的關係。「文心藝所」籌畫已久的這一檔「Miriam Cahn LEIB/BODY 米里亞姆・卡恩個展」,剛好遇上三級警戒,為了符合政策的要求,藝所將所有的活動延期,附設的咖啡廳改採外帶制,唯有書店維持低限度的開放。

數位輔助是必定趨勢

於此狀況下,以「人體肉身與世界」為主題的米里亞姆・卡恩作品,竟意外成為一則隱性的寓言。藝術家所繪製的人體與背景的邊界線甚為模糊,兩者所呈現的其實是一種相互影響且穿透的情緒性關係,人們與世界的互動範圍,遠超過我們肉眼所見的實體界線。即如在疫情影響下,人們雖無法到場,展覽活動實際上卻沒有停止,透過線上看展,觀眾還是感受得到作品的魅力。

為了讓大家能吸取更豐富的資訊,展方在社群媒體上也以一周兩回的方式介紹展品或刊登相關文章。文心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葉曉甄說:「在全球疫情影響下,勢必改變過往習以為常的模式,線上數位化是必要的轉換,線上的分享不僅能服務因疫情受阻的觀賞者,也能將訊息傳得更廣闊、更國際。」

米里亞姆・卡恩作品以「人體肉身與世界」為主題。 圖/文心藝所提供
米里亞姆・卡恩作品以「人體肉身與世界」為主題。 圖/文心藝所提供

文心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葉曉甄。 圖/文心藝所提供
文心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葉曉甄。 圖/文心藝所提供

她分析目前國際展館都在發展線上觀展的模式,讓觀賞者進入虛擬展廳以360度的方式觀展。但不可諱言,藝術作品以不同的媒材所展現的實體張力,以及場館佈置所呈現的空間氣圍,若非親訪現場難以全然體會,這都是實體展覽之所以珍貴的原因,數位呈現仍有未逮之處,「這是一個快速能夠得到資訊的方式,藝術作品還是很講求親身的體驗,我們認為,此數位化的觀展體驗只能成為一個資訊傳達平台、和因旅行的限制無法至現場的替代方案。」

由在地出發觸及遠方

「文心藝所」成立之初,便是以在地的社區型展館為使命,期許自身能為鄰里帶入更多的文藝資源與氣息。葉曉甄發現因疫情的關係,大家都被侷限在居家的生活圈範圍,以維持營運狀態的書店和咖啡廳為介面,他們和社區的關係又更緊密了一些。

「文心藝所因為疫情轉為線上模式後,很明顯地能感受到關注的群眾更聚焦了,能很明確地區分出受眾。」這樣的資料,對一個以社區作為發展據點的展館有重要的意義,藉由線上拓展並觸及的範圍,也進一步讓藝所超越地域的限制,吸引藝文愛好者自遠方前來。而儘管米里亞姆.卡恩的個展已在疫情期間閉幕,今年以「女性藝術家」為主題的策展亦將持續,線上不間斷累積的能量發揮影響力,讓之後接棒的展覽更受矚目。

數位化讓文心藝所超越地域限制,跟不同受眾溝通。 圖/文心藝所提供
數位化讓文心藝所超越地域限制,跟不同受眾溝通。 圖/文心藝所提供

最新文章

《我的完美日常》將於新春重返大銀幕,在新的一年開頭為影迷心中注入暖流。|圖片提供...

《我的完美日常》新春重返大銀幕!「文溫德斯4K經典影展」2/7起華山開跑

2025/01/23
國立臺灣美術館2025年展覽規劃重點一次看。
 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國美館2025六大必看展覽!「失序樂章」睽違27年再攜手龐畢度藝術中心

2025/01/23
龜心山城藝術祭以藝術穿梭山林,邀請享譽國際的何理互動作品〈觀月計畫〉參展。 圖/...

龜心山城藝術祭七大作品一次看!年節限定市集邀旅人一探六龜之美

2025/01/22
2025春節展覽推薦!17檔藝術場館、燈節、藝術季的文化散策。圖|富邦美術館、北...

2025春節展覽推薦!17檔藝術場館、燈節、藝術季的文化散策

2025/01/22
驚喜製造首次推出體驗展覽《如果城市,是座樂園》,以期間限定方式,包下一棟200坪...

驚喜製造《如果城市,是座樂園》限期登場!以15個互動裝置翻轉日常

2025/01/22
2025月津港燈節1/18開展!4大燈區、66組作品交織年度最美鹽水夜晚。圖|都...

2025月津港燈節1/18開展!4大燈區、66組作品交織年度最美鹽水夜晚

2025/01/21
作家楊小豌在街頭五、六年了,「從這些對話的過程中,我收獲很多。」記者吳致碩/攝影

台大畢業的女孩與街頭流離者的交會 社工楊小豌:期待一個不落下任何人的世界

2025/01/21
高美館新春活動 邀大眾「藝」同開啟蛇年新篇章。
 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春節去哪玩?高美館初一至初五以展覽、市集、工作坊「藝」起賀新歲

2025/01/21
托瑪斯.德曼30年回顧展,以雕塑與攝影層層重製現實。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歷史的結舌」北美館登場!托瑪斯.德曼:相較紀實我更在乎照片裡的故事

2025/01/20

我們需要的傳記:從威爾史密斯、坂本龍一到亞裔自傳,出版社的10本私心推薦

2025/01/19
蔡康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影視製作專業碩士畢,中文地區知名作家與主...

蔡康永讀《死亡專門戶》:在與死亡共處中,看清生命本質

2025/01/19
新美館「穿山而過」戶外園區展登場! 圖/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新美館「穿山而過」戶外園區展亮相!攜手六位藝術家呈現地景藝術之美

2025/01/17
寺尾哲也|曾任Google工程師八年,待過MTV、台北、東京。曾獲林榮三小說二獎...

寺尾哲也讀《我的天才夢》:我們擁有的,只有時間

2025/01/17
林蔚昀|作家,譯者。多年來致力翻譯推廣波蘭文學,於2013年獲波蘭文化部頒發波蘭...

林蔚昀讀《柯札克猶太隔離區日記》:瑣碎的日常書寫,是「生」的證明

2025/01/17
朱宥勳與盛浩偉近年在不同崗位上參與傳記工作,各有不同觀察。

傳記是一種對人性與事實的論證:作家朱宥勳╳盛浩偉

2025/01/17
台北當代藝術館新年首展「No Language」登場!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

突破語言框架!台北當代藝術館《No Language》展覽8大亮點作品搶先看

2025/01/16
《光聚》禹禹藝術工作室(左上)、《像與影的呢喃》周柏慶 × 何昆瀚(右上)、《光...

2025臺南月津港燈節15週年 1月18日開幕攜手國際藝術家綻放「光的年輪」

2025/01/14
臺北最大規模社宅公共藝術,盛大開展!「We Are Home 廣慈社宅公共藝術成...

臺北廣慈社宅藝術盛典!以18件創作 x 1座遷徙博物館揭藝術日常

2025/01/1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