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專訪《俗女養成記》于子育:演戲是一條修煉、和解,以及找到自己的路

2021/08/17 鄭淳予、呂嘉薰

于子育說演戲救了她的生命,是一條找到自己的路,也是一條修煉自己、和自己和解的路。
 圖/拍手Clappin提供・楊雅晴攝影
于子育說演戲救了她的生命,是一條找到自己的路,也是一條修煉自己、和自己和解的路。 圖/拍手Clappin提供・楊雅晴攝影

從小,于子育(琇琴)自卑又害羞,眷村長大的她,父親好客,常在大人們酒足飯飽後被「點台」唱歌,「我都躲在我媽大腿後面唱。」卻發現唱歌能讓自己有存在感,甚至忘記膽怯。直到加入「錦繡二重唱」,大家都對外向的錦雯較有印象,于子育才意識到:「我就是想太多,反應又慢,等我想到怎麼回答時,人家都已經進行到第三題了。」語畢,她自己也呵呵笑起來。

自我懷疑是日常,最好不要太幸運

「還好,當演員時我有時間去準備,可以慢慢在角色裡面長大,慢慢找到自己。」以歌手身份出道,她被教育要肩負形象責任,白話就是扛著偶像包袱,這讓她在初接觸表演時常動輒得咎,「我每個take演完都想看回放。」直到誤打誤撞接下導演楊冠玉的《女人四十》,她才懵懂開竅。

「我有天不小心按到楊導的電話播出,她後來回電,一聊之下知道我正好閒著,問我要不要幫她演一個開天窗的角色。我想都沒想一口答應,結果去定裝才傻眼,她居然要我演一個抽菸、喝酒、爆粗口的更年期男人婆,還要把頭髮刷白!」

她當時的心情大概就是「子育放不開,子育又想幫忙」,看導演求人孔急,她抱著豁出去的心情演出。「結果,我演的第一場吵架戲就出乎導演意料。演完那齣戲,我心裡一些敢怒不敢言的怨氣全部藉由角色發洩出來,好過癮喔!」

找到過戲癮的開關,讓于子育開始享受因表演而放開自我的過程。 圖/拍手Clappin提供・楊雅晴攝影
找到過戲癮的開關,讓于子育開始享受因表演而放開自我的過程。 圖/拍手Clappin提供・楊雅晴攝影

找到過戲癮的開關,讓她開始享受因表演而放開自我的過程,2020年更以《俗女養成記》奪得金鐘獎迷你劇集類最佳女配角。只不過,那個容易自我懷疑的人格偶爾還是會冒出來。

「我就是會覺得自己不能太幸運、太幸福,所以希望自己可以每年入圍就好,不一定要得獎。」經紀公司老闆聽了她這話,劈頭罵了一頓又曉以大義:「假如妳是學生,這次努力考了一百分,不代表下次也能,假使妳沒有重頭努力,一樣是考不好,一樣不會被肯定。」

頓時,于子育像被重錘擊中,「對啊!我怎麼會想把這次的一百分拿來當以後的標記?」她領悟,被肯定時,也要覺得自己很棒,開心個一天,繼續面對下次的考驗。接受這樣的想法後,她直說自己都放鬆了,「歸零以後,我才有更多空間去撞擊。」

隨著演員身份逐漸被看見,開始有更多角色找上她,慣性羞怯的于子育也漸漸打開對不同角色的接受度。她有感而發:「當演員的人都必須要很有勇氣,因為你在面對每個角色的時候,都要誠實面對自己,你不可能每個角色都用同一個方式、同一個情緒去詮釋,你必須把心裡面的file一個一個抽出來,你敢不敢把過去逃避的事一一抓出來,跟自己和解?」

當演員的人都必須要很有勇氣,因為你在面對每個角色的時候,都要誠實面對自己。 圖/拍手Clappin提供・楊雅晴攝影
當演員的人都必須要很有勇氣,因為你在面對每個角色的時候,都要誠實面對自己。 圖/拍手Clappin提供・楊雅晴攝影

越學越好學,越修煉越熟練

早年,她覺得演藝圈就像個競技場,所有人在這兒一較高下,然而,經過歌手、主持人、演員等不同身份的歷練後,她發現競技的對象從別人變成了自己。「要超越的只有自己,你最了解自己的弱點和心魔,所以跟自己比賽才會進步,這就是這份工作像修行的部分。」她笑說,小時候最怕跟人吵架,「因為別人尷尬的時候,我更尷尬,現在卻一天到晚要演吵架戲。」

吵架還不打緊,自嘲一向不會念書的她,現在每天都要背劇本,「以前好(ㄏㄠˇ)學的時候不好(ㄏㄠˋ)學,現在好(ㄏㄠˋ)學的時候不好(ㄏㄠˇ)學。」她苦笑著把這句繞口令說得流利。說是這麼說,自認記性差的她,其實也從挫折中找到不少方法。

「我會在讀完本以後用畫面來記憶,就像以前背歌詞一樣。最近又發現一個方法,就是把我的台詞錄下來,反覆聽。」于子育這套「有聲書記憶法」早在她演出《再會吧北投》和《俗女養成記》時,就因為不會講台語而請其他演員幫她錄下台語台詞,讓她不只聽,還能跟著唸,進一步去修正、記憶自己的發音,聽習慣講台詞的聲音,相當幫助她靠近角色。

經過歌手、主持人、演員等不同身份的歷練後,于子育發現競技的對象從別人變成了自己。 圖/拍手Clappin提供・楊雅晴攝影
經過歌手、主持人、演員等不同身份的歷練後,于子育發現競技的對象從別人變成了自己。 圖/拍手Clappin提供・楊雅晴攝影

從坐下就一路剖白,眼前的于子育侃侃而談、言之有物,讓人找不到她任何內向的痕跡。她聞言笑道:「我確實很衝突!」害羞的她,當年因為民歌〈愛之旅〉而開始學吉他:風吹著我像流雲一般/孤單的我也只好去流浪/帶著我心愛的吉他/和一朵黃色的野菊花。她就這樣自顧自地唱起來,輕柔的嗓音穿透她保守的人格設定,也彷彿替播放著搖滾樂的咖啡廳注入一陣暖流,骨子裡憧憬浪漫的那一面不言可喻。

即使是現在,她的車上隨時備有兩天一夜的行囊,明天若要出外景,她今天就會先到現場過一宿,沿途跟著唱喜愛的歌單,到達目的地,人也像是重生了。人家說巨蟹座愛家,她倒是哪裡都能變成家。

「我是巨蟹座,我一演戲就變上升的雙子座。以前和郭哥(郭子乾)在《住左邊住右邊》演夫妻,我一上戲就巴他的頭,一下戲又『(恭敬貌)郭哥好!』,就好像退駕。」她笑說從前以為自己人格分裂,心裡很多小劇場,等當了演員,發現能把多變、矛盾的性格用在不同角色上,實在好玩。

在場所有人被她逗笑成一片,她又正色:「當演員就是認識自己的一條路,你必須勇敢在角色裡感同身受,透過角色幫自己的內心說話。所以更要接受自己的好和不好,以前覺得丟臉,現在就是特點。」說到這裡,相信于子育是真的放下了「琇琴」的包袱。

當演員就是認識自己的一條路,于子育說,你必須勇敢在角色裡感同身受,透過角色幫自己的內心說話。 圖/拍手Clappin提供・楊雅晴攝影
當演員就是認識自己的一條路,于子育說,你必須勇敢在角色裡感同身受,透過角色幫自己的內心說話。 圖/拍手Clappin提供・楊雅晴攝影

◎ 本文由拍手Clappin授權摘錄轉載,原文標題為〈專訪演員于子育:自由又自律,演員要跟自己比賽才會進步〉,全文可見拍手Clappin網站、拍手FB粉絲專頁IG官方帳號

◎ 責任編輯:翁家德

推薦閱讀

專訪《當男人戀愛時》邱澤:想角色所想的,然後走路,你會走到他的姿態,你跟他之間的甜蜜點

拍手Clappin

專訪演員陳姸霏:既然我人已經在這裡,就做好這裡的事

專訪演員陳姸霏:既然我人已經在這裡,就做好這裡的事

2021/03/02
專訪演員李霈瑜/大霈:等待機會的時候就好好地充實自己,踏實地慢慢走

專訪演員李霈瑜/大霈:等待機會的時候就好好地充實自己,踏實地慢慢走

2021/02/16
專訪《當男人戀愛時》邱澤:想角色所想的,然後走路,你會走到他的姿態,你跟他之間的甜蜜點

專訪《當男人戀愛時》邱澤:想角色所想的,然後走路,你會走到他的姿態,你跟他之間的甜蜜點

2021/04/13

最新文章

臺南國際建築三年展2025重返南美館,再啟城市空間對話、重構家的感知與意義。
...

「2025臺南國際建築三年展」南美館登場!以回家作夥為題重啟城市對話

2025/07/04
南美館展覽「鹹鹹的風飛沙.鹽分地帶美術家的歸返」,以臺灣鹽業終章後的美術返鄉記憶...

「鹹鹹的風飛沙」南美館登場!集18位「鹽分地帶」藝術家以創作回應土地

2025/07/03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圖|地下電影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

2025/07/03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圖|文化總會、台灣電力...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開展!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

2025/07/03
雙手製造舞團以細膩的手部動作,穿梭於《從指尖開始》中的各種場景及歷史事件。©Ju...

《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2025/07/02
桃園市立美術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首度攜手跨國合製,推出兒童藝術特展「在藝術中遇見...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勞勃阿特曼的《外科醫生》是他的成名經典之作。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臺灣第一代水彩畫家、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以八大展區細說藝術家礦業...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