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純粹的情感,有著無聲的共鳴:蒂摩爾古薪舞集《kemeljang ‧ 知 ! 所以 ?》
當我們可以使用口語接收、表達意見的時候,對於手語使用者、聽力障礙的人來說,誰能理解他們的心事呢?因此,成軍15年的蒂摩爾古薪舞集便挑戰了結合手語、舞蹈、排灣族歌謠,回歸最純粹的身體語言,創作出嶄新舞碼 《kemeljang ‧ 知 ! 所以 ?》
「kemeljang」為排灣語中的了解;懂得;知道之意。就如同字面上的呈現,當你知道了,然後呢?所延伸出的意義,正是蒂摩爾古薪舞集的表演者,想要傳遞的概念。在2020年時,,蒂摩爾古薪舞集就先推出了30分鐘版本的 《kemeljang ‧ 知 ! 所以 ?》,當時找來多名聽障朋友進到衛武營欣賞,這一齣結合手語、排灣族歌謠的舞碼。舞集的舞蹈總監巴魯.瑪迪霖,提到實驗的版本時就說「終場時,這些人跑過來跟我們說,他們很感動,甚至有些人一直哭」。即使,這些並聽不到排灣族的歌謠,但透過舞步與手語的表現,仍舊能夠了解舞碼要傳遞的訊息。因此,讓所有人備受感動,進而才有今年完整的版本問世。
但要從30分鐘的版本,拓展成1小時的長度,談何容易。就如同身兼排練指導暨演出者的舞祖.達卜拉旮茲所言「現場很安靜,它只有歌聲情感的表達跟手語的融合」,需要把很純粹的情感,表達給觀賞者了解。 所以,身為表演者除了要熟記舞步之外,還要能真切的融入於歌謠中,所要呈現的故事和感情,才能在不斷的練習與反芻之後,透過身體的姿態,讓遠離舞台的觀眾都能有相同的共鳴。 巴魯.瑪迪霖也說「所以你看舞者身體的律動,跟他的手要完全結合,看起來就像一支舞。但對聽障朋友來說,他必須得看得懂」。
於是,《kemeljang ‧ 知 ! 所以 ?》的許多動作都是來自生活中,演出者之一的蒙慈恩就指出,像是當我們聽不到對方講話時,會不自覺得會拉長身體,傾耳想要聽清楚。這個動作融入在舞蹈裡,是非常日常與生活化的反應。蒂摩爾古薪舞集從聽不見的困境中發想,當聽不到,無法完整透過語言陳述意見時,該如何表達內心的激動與情緒?藉由這舞碼的推出,身為舞集團長的路之.瑪迪霖也表示「原來表演和語言要放在一起,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但是希望看完作品後,會真正的理解與誠心地接納。並藉由這作品讓世界走向藝術共融,進而達到「文化平權」的社會環境。
【蒂摩爾古薪舞集《kemeljang ‧ 知 ! 所以 ?》資訊】
演出時間:11月19日至11月20日
演出地點:高雄衛武營戲劇院
最新文章
-
「2025臺南國際建築三年展」南美館登場!以回家作夥為題重啟城市對話
2025/07/04 -
「鹹鹹的風飛沙」南美館登場!集18位「鹽分地帶」藝術家以創作回應土地
2025/07/03 -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
2025/07/03 -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開展!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
2025/07/03 -
《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2025/07/02 -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