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復刻80年代「麥田咖啡館」:金鐘獎美術設計王誌成操刀,《重返我們的老台北》礁溪老爺開展

2021-11-18 23:58 沈佩臻

礁溪老爺酒店攜手新經典文化、洪建全基金會推出《重返我們的老台北》企劃展,並由金鐘...
礁溪老爺酒店攜手新經典文化、洪建全基金會推出《重返我們的老台北》企劃展,並由金鐘獎美術設計獎得主王誌成操刀。 圖/吳致碩攝影

礁溪老爺酒店攜手新經典文化、洪建全基金會,將作家張大春2020年出版的散文集《我的老台北》中之篇章〈麥田咖啡,安和路,還有那些剛起步的人〉化為立體場景,邀請多屆金馬、金鐘獎美術設計獎得主王誌成為《重返我們的老台北》企劃展操刀,走進宛如時光隧道般的長廊,解構與重組並復刻出當年文壇樂壇才子齊聚的「麥田咖啡館」,透過空間場景、文化書籍、黑膠唱片、老台北照片與7場沙龍講座,即日起至明年1月16日於礁溪老爺醴泉酒吧周圍展開。

《重返我們的老台北》企劃展透過空間場景、文化書籍、黑膠唱片、老台北照片等元素,復...
《重返我們的老台北》企劃展透過空間場景、文化書籍、黑膠唱片、老台北照片等元素,復刻出當年文壇樂壇才子齊聚的「麥田咖啡館」。 圖/吳致碩攝影

咖啡發展受時代環境驅使,隨一波波浪潮拍打成形,無論是哪一個時代,每一波浪花、每一處礁岩下皆擁有極高成分的個人史與回憶錄,尤其置身1980年代由李壽全、陳雨航、詹宏志與羅大佑等人開設的「麥田咖啡館」中,咖啡始終不是主角,人才是。開展首日,當年沒事就浸泡在「麥田咖啡館」的多位創辦人與顧客齊聚展覽現場,重新談起那不長不短的兩年光景,以及麥田之於個人、之於當時所象徵的文化意義。

當年經常浸泡於「麥田咖啡館」的多位創辦人與顧客齊聚展覽現場,包含李壽全、陳雨航、...
當年經常浸泡於「麥田咖啡館」的多位創辦人與顧客齊聚展覽現場,包含李壽全、陳雨航、詹宏志、李宗盛、張大春等人,再一次回顧麥田回憶與80年代時代光景。 圖/吳致碩攝影

1980年代,是追求自由,是人心思變,是解嚴前的蠢蠢欲動,沒有網路與手機可以隨時一鍵查詢的狀態之下,每個人反而在音樂與文字裡極度渴求新知、吸取能量。那時出現了第一個戰後本土音樂公司滾石唱片,新電影也開始冒出新文化據點,「麥田咖啡館」正誕生於那樣尋找可能性的時代。

當年出入麥田咖啡的人們包含詹宏志、李壽全,羅大佑、段鍾潭、陳雨航、楊德昌、張艾嘉等人物等,在後來一一發展出轟動台灣文化圈的創作與事業。本次展覽藉由重現麥田咖啡空間,規劃三區陳設出版雜誌、唱片行與音樂人創作空間一隅,同步展出台北車站、仁愛圓環與中華商場等等80年代老台北景觀,在相距台北不遠的宜蘭礁溪,邀請曾經參與過或來不及參與的觀賞者,感受那段美好歷史時光。

展區陳列經典黑膠唱片,包含李壽全《8又二分之一》、羅大佑《之乎者也》、潘越雲《天...
展區陳列經典黑膠唱片,包含李壽全《8又二分之一》、羅大佑《之乎者也》、潘越雲《天天天藍》與李宗盛《生命中的精靈》等。 圖/吳致碩攝影

為了更貼近老台北場景,本次以《天橋上的魔術師》拿下今年第56屆金鐘獎美術設計獎的王誌成擔任美術顧問,除了呈現麥田咖啡招牌霓虹燈與吧台之外,現場更陳列經典黑膠唱片,像是李壽全《8又二分之一》、羅大佑《之乎者也》、潘越雲《天天天藍》與李宗盛《生命中的精靈》等,空間中輔以隨身聽、手提錄放音機、木質咖啡桌椅、老行李箱、投幣式電話機、黑膠播放機與1980年代引領台灣流行風潮的音樂專輯海報等老物件營造細膩氛圍。同時展出當時兼具深度與廣度的遠流出版套書,以及洪建全基金會文教創辦的《書評書目》雙月刊100期,這些刊物對當年嚮往創作的黃春明、林懷民等年輕學子起了正向影響,是回味老台北的重要出版品。

《重返我們的老台北》規劃三區陳設出版雜誌、唱片行與音樂人創作空間一隅。 圖/吳致...
《重返我們的老台北》規劃三區陳設出版雜誌、唱片行與音樂人創作空間一隅。 圖/吳致碩攝影

除了復刻麥田咖啡與展覽外,礁溪老爺與新經典文化聯手策畫七場沙龍,例如首周將由知名製作人王偉忠與作家張大春共談,還有詹宏志、李壽全、簡靜惠、黃春明、王榮文、洪愛珠、王榮文、馬世芳、馮翊綱、韓良憶、曾文娟與沈方正一共12位講者,11月27日起每週五下午於飯店酒吧分享關於老台北的故事,限量開放線上報名。

作家張大春(左)與音樂製作人李壽全(右)擁有許多在麥田咖啡館創作的美好回憶。 圖...
作家張大春(左)與音樂製作人李壽全(右)擁有許多在麥田咖啡館創作的美好回憶。 圖/吳致碩攝影

《重返我們的老台北》展覽

時間|2021/11/18(五)至 2022/01/16(日)

地點|礁溪老爺酒店 醴泉酒吧(宜蘭縣礁溪鄉五峰路69號)

展覽活動

活動期間至展覽區域拍照打卡上傳照片至「重返老台北打卡活動頁」,將抽出1組平日雙人一泊二食洋式標準套房住宿券、3組杏仁酥與核桃酥、5組《我的老台北》書籍。

沙龍講座

11/26 王偉忠╳張大春:都是我朋友的事。

12/3 簡靜惠╳黃春明:支持有故事的人 (主持人:張大春)。

12/10 王榮文╳洪愛珠:遠流,老台北的出版風雲。

12/17 詹宏志:編輯老台北。

12/24 馬世芳╳李壽全:改變華語流行音樂的一代人。

2022/01/07 馮翊綱╳曾文娟:1980年代,小劇場.大事業。

2022/01/14 韓良憶╳沈方正:老台北的年菜家常味 。

憑低消入場,位置有限額滿為止,採線上報名

推薦閱讀

【優人物】張大春的老台北,不與時人彈同調

【優人物】王誌成:讓回憶重現,天橋上的場景魔術師

最新文章

《我的完美日常》將於新春重返大銀幕,在新的一年開頭為影迷心中注入暖流。|圖片提供...

《我的完美日常》新春重返大銀幕!「文溫德斯4K經典影展」2/7起華山開跑

2025/01/23
國立臺灣美術館2025年展覽規劃重點一次看。
 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國美館2025六大必看展覽!「失序樂章」睽違27年再攜手龐畢度藝術中心

2025/01/23
龜心山城藝術祭以藝術穿梭山林,邀請享譽國際的何理互動作品〈觀月計畫〉參展。 圖/...

龜心山城藝術祭七大作品一次看!年節限定市集邀旅人一探六龜之美

2025/01/22
2025春節展覽推薦!17檔藝術場館、燈節、藝術季的文化散策。圖|富邦美術館、北...

2025春節展覽推薦!17檔藝術場館、燈節、藝術季的文化散策

2025/01/22
驚喜製造首次推出體驗展覽《如果城市,是座樂園》,以期間限定方式,包下一棟200坪...

驚喜製造《如果城市,是座樂園》限期登場!以15個互動裝置翻轉日常

2025/01/22
2025月津港燈節1/18開展!4大燈區、66組作品交織年度最美鹽水夜晚。圖|都...

2025月津港燈節1/18開展!4大燈區、66組作品交織年度最美鹽水夜晚

2025/01/21
作家楊小豌在街頭五、六年了,「從這些對話的過程中,我收獲很多。」記者吳致碩/攝影

台大畢業的女孩與街頭流離者的交會 社工楊小豌:期待一個不落下任何人的世界

2025/01/21
高美館新春活動 邀大眾「藝」同開啟蛇年新篇章。
 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春節去哪玩?高美館初一至初五以展覽、市集、工作坊「藝」起賀新歲

2025/01/21
托瑪斯.德曼30年回顧展,以雕塑與攝影層層重製現實。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歷史的結舌」北美館登場!托瑪斯.德曼:相較紀實我更在乎照片裡的故事

2025/01/20

我們需要的傳記:從威爾史密斯、坂本龍一到亞裔自傳,出版社的10本私心推薦

2025/01/19
蔡康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影視製作專業碩士畢,中文地區知名作家與主...

蔡康永讀《死亡專門戶》:在與死亡共處中,看清生命本質

2025/01/19
新美館「穿山而過」戶外園區展登場! 圖/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新美館「穿山而過」戶外園區展亮相!攜手六位藝術家呈現地景藝術之美

2025/01/17
寺尾哲也|曾任Google工程師八年,待過MTV、台北、東京。曾獲林榮三小說二獎...

寺尾哲也讀《我的天才夢》:我們擁有的,只有時間

2025/01/17
林蔚昀|作家,譯者。多年來致力翻譯推廣波蘭文學,於2013年獲波蘭文化部頒發波蘭...

林蔚昀讀《柯札克猶太隔離區日記》:瑣碎的日常書寫,是「生」的證明

2025/01/17
朱宥勳與盛浩偉近年在不同崗位上參與傳記工作,各有不同觀察。

傳記是一種對人性與事實的論證:作家朱宥勳╳盛浩偉

2025/01/17
台北當代藝術館新年首展「No Language」登場!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

突破語言框架!台北當代藝術館《No Language》展覽8大亮點作品搶先看

2025/01/16
《光聚》禹禹藝術工作室(左上)、《像與影的呢喃》周柏慶 × 何昆瀚(右上)、《光...

2025臺南月津港燈節15週年 1月18日開幕攜手國際藝術家綻放「光的年輪」

2025/01/14
臺北最大規模社宅公共藝術,盛大開展!「We Are Home 廣慈社宅公共藝術成...

臺北廣慈社宅藝術盛典!以18件創作 x 1座遷徙博物館揭藝術日常

2025/01/1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