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銅鐘藝術賞《互生Inter-(Being) 》林沛瑩個展:以「病毒圈」新視野切入新作,啟動共生體宣言計畫
自2015年開始以文學獎勵傑出文學家,2018年起延伸為藝術賞的「銅鐘藝術賞」,是洪建全基金會榮譽董事長簡靜惠女士為紀念父親簡銅鐘因文學、藝術與電影養分豐富生命而設立。第三屆銅鐘藝術賞《互生Inter-(Being) 林沛瑩個展》將於1月7日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通信分隊展演空間登場。
「銅鐘藝術賞」延續基金會「播種」精神,以文化創投前瞻概念出發,每年遴選具獨特視野及國際觀的台灣當代藝術家,在概念階段即給予肯定,並支持其藝術實踐。繼2018年支持藝術家許家維發表《熊貓、鹿、馬來貘與東印度公司》,從數位時代物聯網智慧串聯看殖民時代以物易物的跨文化連結,2019年由藝術家鄭先喻獲得並發表《同化者》,探索人文與科技存在的焦慮和時代議題。
2020年疫情侵襲全球,藝術家林沛瑩透過病毒不受物種生殖隔閡限制的特質,嘗試以「病毒圈」(Virosphere)的新視野切入,呼應人類與生命個體相互依存的本質,藉由作品開展出人類與病毒共存的辯論。2021 年藝術家林沛瑩再結合自身生物科學領域特色,除了台灣、荷蘭跨域協作之外,亦跨界攜手訊聯生技,以最先進基因檢測技術支持藝術家催生出《相即共⽣練習簿-族譜X》作品。
新作《相即共⽣練習簿-出神1:1》創造出病毒與人類的對話關係,作品以 COVID-19 冠狀病毒 SARS-COV-2 分⼦⽣物結構層次中的節奏、速度與動作,透過手工針織形構出病毒外套膜—棘蛋白 S(Spike Protein) ,模擬電子顯微鏡下的病毒蛋白質複製機制,而當代薩滿召喚冠狀病毒靈的降靈儀式,藉由多宗教樂曲及肢體律動,書寫出病毒靈性的文化儀式。
另外三件作品也以病毒為鏡,揭示⼈類與病毒深層的交疊,例如《邊界溶解》建構病毒爆發的想像敘事體,收集疫情下人對病毒所隱藏的慾望恐懼,《相即共⽣練習簿-族譜X》結合訊聯生物科技(Bionet)的基因定序檢測,透視微生物家族是人類祖先的可能性,以及《合⽣體初⽣宣⾔(⼈類版)》10 個跨物種合作基本⾏為準則,初生學習與微生物共處的新模式。
此外,藝術家林沛瑩將啟動「共生體宣言計畫」,邀請參與者共同討論、修改,並改良現場展出的 10 項共生體宣言,預計於 1 月 8 日下午 2 點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通信分隊展演空間展開。
第三屆銅鐘藝術賞《互生Inter-(Being) 》林沛瑩個展展期|1/7(五)至 2/28(一)周二至周日 11:00-18:00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Art Space III (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最新文章
-
YOASOBI獻唱主題曲!《WITCH WATCH 魔女守護者》台北首映從頭笑到尾
2025/03/19 -
臺北時裝週如何推動永續時尚?文化部次長王時思分享「全循環」讓時尚無限延續!
2025/03/18 -
新富有樂市《跟神明溝通這件事》限時開市!占卜、香氛、命理一次滿足
2025/03/18 -
呂忠翰&陳敏佳攝影展3/14裏山開展!《巔峰之外》深探影像背後的真相
2025/03/17 -
驚喜製造全新力作!戲劇型沉浸式體驗《愛情城市》Belle’s in Taipei登場
2025/03/17 -
巨型蜘蛛震撼現身 富邦美術館路易絲. 布爾喬亞大展 館長翁美慧:值得來看三次的展覽
2025/03/15 -
開箱富邦美術館「路易絲・布爾喬亞」展覽!三大展區、巨型蜘蛛雕塑一次看
2025/03/14 -
《梁祝的繼承者們》舞台映画3/22起誠品電影院獨家放映!導演座談再加碼
2025/03/14 -
《我想再次當個小孩》特展!從奈良美智、村上隆等7位藝術家視角重探童年記憶
2025/03/13 -
史上最大規模!「威廉・透納」特展6月登台 80件泰德美術館館藏真跡亮相
2025/03/13 -
探索真實與虛幻的邊界:皮耶.雨格的當代藝術世界
2025/03/12 -
2025新營藝術季《水水三重奏》3/29登場!市集、國內外精彩演出一次看
2025/03/11 -
以發光之窗一窺羅馬尼亞百年記憶!安德利亞.梅達爾個展關渡美術館登場
2025/03/10 -
陳育維:比起斜槓,擁有根本核心的人才有趣
2025/03/10 -
陶作品牌「土星」:打開創作的方向性,成為理解土地的人
2025/03/09 -
版塊設計李明:開放嘗試、謹慎接受,突破網站設計的邊界
2025/03/08 -
boven雜誌圖書館:打造創意人棲息地,分享好奇精神
2025/03/08 -
法律白話文運動:從社團到媒體,讓法律變好玩是門專業
2025/03/07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