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測當下、想像未來 ,C-LAB未來媒體藝術節:23組藝術家參與創作,串連FUTURE VISION LAB突破想像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走向第四年,年度大展「C-LAB未來媒體藝術節」於即日起至 11 月 28 日登場。今年由 C-LAB 策展人吳達坤與客座策展人蔡宏賢連袂合作,策展團隊抽取 1943 年德國學者奧西普弗萊西泰姆所提出的「未來學」(Futurology)概念,策展團隊以「未來」為核心命題,除了邀請國內外23組藝術家、24件作品,自人與科技媒體間的關係,探索洞悉察未來的可能性。此外,今年亦延續「FUTURE VISION LAB」,在穹頂劇場開展全沉浸式影音場域,同時首度嘗試推出線上展覽平台「Unzip C-LAB:展演匯流站」,虛實並進加乘觀展體驗。
探測未來,人們該如何認知與面對?
策展人吳達坤分享:「若疫情為全球迎來真正屬於21世紀的第一起事件,或許人類正迎向新的科技奇點(Singularity)爆炸轉變,當社交媒體和網路改變接受訊息和反應的方式,演算法與機器學習也帶來深偽造假的認知提問。而藝術家總能在時空縫隙中開闢蹊徑,將創作連結議題納入思考。」他進一步指出,當年「未來學」被提出時,影響著社會、科學、軍事乃至藝術家,針對過去、當下與未來進行創作。
客座策展人蔡宏賢則試圖在策展中提問諸多議題:「我們正生活在與威權爭奪數位記憶的戰爭中,記憶是如何被植入與存取?人們逐漸接受數位威權控制下的生活,消費足跡、生理偵測與隱私被赤裸攤開操弄時,失重下的人們該如何相抗排毒?」蔡宏賢接著說,台灣在發展科技藝術、新媒體藝術的進程中想像未來,相信自由、開放與分享的開源社群,省思媒體與開放軟硬體,跨域協作與多樣性的實驗創作,開創了臺灣的多樣生態環境,「C-LAB未來媒體藝術節」的力量即在於此。
未來,經常借鏡或重複過去
今年 24 件作品分別進駐於聯合餐廳、通信分隊、圖書館共三個展演空間。一踏入聯合餐廳展場,俄羅斯藝術團體 AES+F 的《顛倒世界》是策展人吳達坤私心推薦一定要觀覽的作品,其靈感源自 16 世紀版畫傳統,描繪世界各種位階的顛倒場景,男女互換性別裝扮、豬剖開屠夫肚子、乞丐施捨富人,世界末日彷彿是一種消遣,中世紀的荒誕想像距離現實也許並不遙遠。
而許家維、張碩尹、鄭先喻三位藝術家共同製作的《等晶播種》,是與台糖虎尾糖廠合作的作品,以蔗糖為引子延伸出布袋戲、實驗音樂,並將糖拿來當作3D列印原料,以當代視角爬梳日治時期製糖業在臺發展,並改編當時的布袋戲皇民劇,搭配展場的機械手臂營造劇場體驗,呼應未來是立基於過去。
數據與參數,成為抗爭宣傳工具
「C-LAB未來媒體藝術節」與香港「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共製出作品《線上爬》,以近期深受關注的 NFT 買賣訊息為標的,一段推文、一首曲子、一段程式碼都能以天價成交,反思去中心、反威權控制的區塊鏈與數位貨幣,逐漸發展出全新數位創作的買賣機制,究竟是未來新契機或被資本吞噬?
德國非政府組織 Tactical Tech 則展出最新的《玻璃房間:錯誤訊息版》揭露社群媒體假消息散播的手法,嘗試以沉浸式、發人省思的展覽形式,近一步探討用戶和消費者在資訊傳播時扮演的角色。美國藝術家比爾.波斯特和丹尼爾豪的《太數據:名人臉》透過深偽技術的影片,以名人之姿散佈刻意植入的資訊。
FUTURE VISION LAB 2021 再度登場
C-LAB 於 2020 年成立科技媒體實驗平台,持續著力於社會鏈結與媒體實驗創新,攜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合作,透過數位建築概念打造 12 公尺、巨大半球形的戶外穹頂構築(DOME)展演空間,其運用多項球形曲面投影的複雜技術,透過科技讓觀者的感官放大沉浸。
今年「FUTURE VISION LAB」實驗展演計畫再度登場,以未來視覺展演計畫「FUTURE VISION LAB 2021」與大展貫串,由計畫主持人蔡奇宏策劃製作,除了邀件與自製節目,今年也公開徵求具實驗性的跨域作品,從 40 組中評選出 8 組,共規劃 14 檔作品展演和 1 場天文觀星講座,將重現全沉浸式影音體驗空間,呈現音像、音樂、手繪動畫乃至劇場等多類型創作,結合跨界與沉浸投影技術,打破媒材限制,突破創作與技術的既有想像。
遊走線上,解壓縮C-LAB
在線上活動逐漸普及的時代中,C-LAB 亦推出線上平台「Unzip C-LAB:展演匯流站」,拓展線上觀看作品的更多可能性,從中更可「解壓縮」出更多有趣的作品。此外,C-LAB 同步舉辦「Processing臺灣國際社群日」、「TouchDesigner新媒體互動集線器」與「Playaround工作坊:回顧與展望」三大系列活動,透過工作坊實作、講座及論壇,讓大眾除了「解讀」程式,也能走進「編寫」過程,從思考並創造程式與人和社會的關係出發,使兩端成為可被理解、甚至可被對調的雙向關係,工作坊部分成果也將於展覽中公開發表。
C-LAB未來媒體藝術節
展期|10/8(五)— 11/28(日)
時間|11:00 — 18:00(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 報導資料由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提供
最新文章
【陳德政專欄|台灣在發燒,我們在長大】1987:告訴你一個神秘的地方
2023/02/032023台灣燈會東區光展區2/5-2/19登場!16件作品齊聚,看見自由流動的台北印象
2023/02/022023台灣燈會國父紀念館中央展區2/5開展:唯一水域展區「湖光悠遊燈區」13組台日作品傳遞溫暖希望
2023/02/02「波蘭最美麗的書展」不只是圖書館登場!囊括60+精彩得獎作品,一探精彩視覺與細緻工藝
2023/01/312023台灣燈會未來展區信義亮相!作品亮點、光源舞台公布,攜手「顏社」策劃LIVE音樂
2023/01/30地下電影/2023第95屆奧斯卡入圍分析:《媽的多重宇宙》領銜亞裔衝出重圍,男性導演的全數制霸與亮點、遺珠
2023/01/26iPhone 14 Pro新年影片《過五關》!鵬飛執導以傳統京劇鼓舞後疫情的新世代
2023/01/20誠品書店進駐高雄衛武營3樓:自然採光天井、無柱挑高空間,首檔藝術主題策展登場
2023/01/18華燈初上沉浸式劇場!一場翱翔的壯遊,去之前什麼都別查
2023/01/18松菸「THE BATH微型展」、藝術裝置「徑光」亮相!在歷史遺址探索文化底蘊與自然氣味
2023/01/17一生一世音樂友情,香港DJ黃志淙:愛和力量,是坂本龍一希望我們擁抱的東西
2023/01/17高雄內惟藝術中心:純白無樑柱開放設計,全面開放免預約
2023/01/16龍國英談《The First Slam Dunk》:一位不會灌籃的高手——用30年,找到自己心中的領導者
2023/01/15藝術家陳奕中日本meanswhile旗艦店展出:纖維、織品、羊毛氈,縫出藝術與生活的連結
2023/01/15大溪大禧設計書!當代設計與民俗信仰一起策展
2023/01/13《信物》誠品畫廊開展:金氏徹平、龔寶稜、陳柏叡共展,細看生活物件的藝術視角
2023/01/12黃崇凱/你喜歡打籃球嗎?九〇年代全力燃燒的熱血青春
2023/01/122023月津港燈節台南鹽水1/14-2/12開展!4大展區、50組藝術團隊,春節期間照常展出
2023/01/11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