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崩塌記憶之宮」C-LAB 2023年度展:25組藝術家探索時空錯置下的歷史記憶

2023-06-14 19:06 文字整理/陳宜慧

C-LAB 2023年度大展「崩塌記憶之宮」於6月9日起至8月13日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登場!展覽以當代藝術為鏡頭,聚焦大眾文化、個人生命史、流行音樂、歷史事件等,邀集25組國內外藝術家,以超過30件作品、在五個不同展演空間的呈現,並透過當代視野的重新詮釋,喚起大眾對社會議題與歷史記憶的爬梳。

李漢強 LEE Kan Kyo《漢強影音》。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
李漢強 LEE Kan Kyo《漢強影音》。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有限公司呂國瑋

以歷史記憶為文本探討另一種形式背後的文化意義

C-LAB自2018年成立以來,持續推出多檔未來視野的展演計畫,同時關注過去的歷史脈絡與場所精神,其中不乏藝術家對「舊空總」歷史文化進行實驗性回應。

全新展覽「崩塌記憶之宮」主要藉由「歷史記憶的文本化」與「物質化」兩條軸線交錯,詰問歷史記憶如何殘留在當代生活中。身處其間,觀者可以發現不同世代的集體記憶事件,從重大災難、抗爭事件,到流行文化中的類型電影、暢銷金曲,以及披頭四(The Beatles)、超脫合唱團(Nirvana)等偶像身影,但其實這些歷史記憶全都經過藝術家們重新改編成新的事物。

一如策展人游崴所說的,「它們看起來或許有點眼熟,但又不符合我們的記憶,因為展覽不僅關注過去發生的事件,更重要的是這些歷史時刻後來發生了什麼,如何被重新詮釋和再利用,成為了另一種形式的文化記憶。」

安德列.巴宏(Andrés BARON)《印製夕陽》。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
安德列.巴宏(Andrés BARON)《印製夕陽》。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有限公司呂國瑋

安德魯.諾曼.威爾森(Andrew Norman WILSON)《瀰漫在今夜空中...
安德魯.諾曼.威爾森(Andrew Norman WILSON)《瀰漫在今夜空中》。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有限公司呂國瑋

荒木悠 Yu ARAKI《卸下面具(盜版)》。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
荒木悠 Yu ARAKI《卸下面具(盜版)》。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有限公司呂國瑋

傑克.伯頓( Jack BURTON)《長途公路旅行》。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傑克.伯頓( Jack BURTON)《長途公路旅行》。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有限公司呂國瑋

Rutherford CHANG《我們收購白色專輯》。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
Rutherford CHANG《我們收購白色專輯》。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有限公司呂國瑋

歷史經驗物質化!紀念碑、改編與致敬

部分展覽作品圍繞紀念碑或紀念物的意象,討論歷史經驗在物質化後如何成為被凝視的對象、被思索的客體。

有些藝術家重新處理了曾經激昂的歷史時刻,例如福島核災、反送中抗爭和極權國家早期的大外宣等。一些藝術家則對「歷史感」進行後設操作,例如把玩過往風格、刻板印象,或擷取歷史風格的片段重覆、錯置或改編。

dj sniff《顛倒聆聽:敵機爆音集》。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
dj sniff《顛倒聆聽:敵機爆音集》。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有限公司呂國瑋

傑瑞米.戴勒 & 尼克.亞伯拉罕Jeremy DELLER & Nick ABR...
傑瑞米.戴勒 & 尼克.亞伯拉罕Jeremy DELLER & Nick ABRAHAMS《我們的嗜好是流行尖端》。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有限公司呂國瑋

李漢強 LEE Kan Kyo《漢強影音》。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
李漢強 LEE Kan Kyo《漢強影音》。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有限公司呂國瑋

此外,不少作品也圍繞來自業餘者充滿活力的文化致敬,例如探索華麗搖滾名團「吻合唱團」(KISS)樂迷的創造性實踐,或記錄「流行尖端」(Depeche Mode)樂團曾經席捲冷戰時代尾聲的樂迷次文化。也有藝術家用DVD燒錄文化回應當代串流影音,或用壓縮了披頭四樂迷痕跡的黑膠呈現閱聽者的力量,帶給觀眾不同的思考和體驗。

崔元準 CHE Onejoon《今日亞非》。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
崔元準 CHE Onejoon《今日亞非》。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有限公司呂國瑋

以臨時建築重塑抗爭現場

在戶外的大型建築計畫,由藝術家廖烜榛與黃奕捷所創作的《民主聖殿》,更以協力造屋的方式號召一群曾參與318運動的抗爭者,在C-LAB戰情大樓前搭建一個臨時建築,重現之前抗爭現場的紙建築模型,並於現場舉行講座、放映與音樂演出。此舉不只再度匯聚過去的社群力量,同時也對「後318」精神狀態進行反省及梳理。

廖烜榛、黃奕捷 《民主聖殿》。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有限公...
廖烜榛、黃奕捷 《民主聖殿》。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有限公司呂國瑋

至於藝術家許芝瑜的大型裝置,則混合滑板場與考古現場的元素,展出一系列虛構的現成物和工業材料製作的古文物;而美國藝術家斯萊特.布拉德利(Slater Bradley)的作品《分身三部曲》(The Doppelganger Trilogy),則以歷史重演的偽盜攝影片,召喚現代流行文化中的三位悲劇英雄。

許芝瑜《發掘現場:馬鈴薯形石器(蝠紋樣浮雕)、啞鈴形骨骼等》。 圖/臺灣當代文化...
許芝瑜《發掘現場:馬鈴薯形石器(蝠紋樣浮雕)、啞鈴形骨骼等》。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有限公司呂國瑋

許芝瑜 HSU Chih-Yu《發掘現場:馬鈴薯形石器(蝠紋樣浮雕)、啞鈴形骨骼...
許芝瑜 HSU Chih-Yu《發掘現場:馬鈴薯形石器(蝠紋樣浮雕)、啞鈴形骨骼等》。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有限公司呂國瑋

斯萊特.布拉德利 Slater BRADLEY《分身三部曲/我愛自己且想要活下去...
斯萊特.布拉德利 Slater BRADLEY《分身三部曲/我愛自己且想要活下去》_攝影/片子國際有限公司、呂國瑋,照片由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有限公司呂國瑋

此外,展覽也特別加入已故日本導演松本俊夫三部實驗短片,《石之詩》(The Song of Stone)、《為了受傷的右眼》(For the Damaged Right Eye)及《記憶痕跡》(Engram),透過其機械影像的媒介本質探索、時代文化碎片的實驗混合,將成為整個展覽的註腳。

松本俊夫 Toshio MATSUMOTO《石之歌》。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
松本俊夫 Toshio MATSUMOTO《石之歌》。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攝影:片子國際有限公司呂國瑋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崩塌記憶之宮 Memory Palace in Ruins

展期|2023年6月9日至8月13日

時間|12:00-19:00(周一休館)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聯合餐廳展演空間、圖書館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美援大樓展演空間、戰情大樓前廣場)

展覽資訊| https://memory-palace-in-ruins.clab.org.tw/

▸▸策展人|游崴

▸▸參展藝術家|

荒木悠 Yu ARAKI (JP)

安德列.巴宏 Andrés BARON (CO)

斯萊特.布拉德利 Slater BRADLEY (US)

傑克.伯頓 Jack BURTON (UK)

Rutherford CHANG (US)

崔元準 CHE Onejoon (KR)

傑瑞米.戴勒 & 尼克.亞伯拉罕Jeremy DELLER & Nick ABRAHAMS(UK)

dj sniff (JP/US)

謝詠程 HSIEH Yung-Cheng (TW)

許芝瑜 HSU Chih-Yu (TW)

許哲瑜 HSU Che-Yu (TW)

AKI INOMATA (JP)

金川晋吾 Shingo KANAGAWA (JP)

波莉娜.卡尼斯 Polina KANIS (RU)

郭哲希 KUO Che-Hsi (TW)

李勇志 LEE Yung-Chih (TW)

李迪權 LEE Tek-Khean (MY)

李漢強 LEE Kan Kyo (TW)

廖烜榛 & 黃奕捷 LIAO Xuan-Zhen & HUANG I-Chieh (TW)

廖沛毅 Simon LIU (HK)

松本俊夫 Toshio MATSUMOTO (JP)

芭貝絲.蒙迪尼-凡洛 Babeth MONDINI-VANLOO (NL)

武田慎平 Shimpei TAKEDA (JP)

謝素梅 Su-Mei TSE (LU)

安德魯.諾曼.威爾森 Andrew Norman WILSON (US)

最新文章

托瑪斯.德曼30年回顧展,以雕塑與攝影層層重製現實。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歷史的結舌」北美館登場!托瑪斯.德曼:相較紀實我更在乎照片裡的故事

2025/01/20

我們需要的傳記:從威爾史密斯、坂本龍一到亞裔自傳,出版社的10本私心推薦

2025/01/19
蔡康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影視製作專業碩士畢,中文地區知名作家與主...

蔡康永讀《死亡專門戶》:在與死亡共處中,看清生命本質

2025/01/19
新美館「穿山而過」戶外園區展登場! 圖/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新美館「穿山而過」戶外園區展亮相!攜手六位藝術家呈現地景藝術之美

2025/01/17
寺尾哲也|曾任Google工程師八年,待過MTV、台北、東京。曾獲林榮三小說二獎...

寺尾哲也讀《我的天才夢》:我們擁有的,只有時間

2025/01/17
林蔚昀|作家,譯者。多年來致力翻譯推廣波蘭文學,於2013年獲波蘭文化部頒發波蘭...

林蔚昀讀《柯札克猶太隔離區日記》:瑣碎的日常書寫,是「生」的證明

2025/01/17
朱宥勳與盛浩偉近年在不同崗位上參與傳記工作,各有不同觀察。

傳記是一種對人性與事實的論證:作家朱宥勳╳盛浩偉

2025/01/17
台北當代藝術館新年首展「No Language」登場!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

突破語言框架!台北當代藝術館《No Language》展覽8大亮點作品搶先看

2025/01/16
《光聚》禹禹藝術工作室(左上)、《像與影的呢喃》周柏慶 × 何昆瀚(右上)、《光...

2025臺南月津港燈節15週年 1月18日開幕攜手國際藝術家綻放「光的年輪」

2025/01/14
臺北最大規模社宅公共藝術,盛大開展!「We Are Home 廣慈社宅公共藝術成...

臺北廣慈社宅藝術盛典!以18件創作 x 1座遷徙博物館揭藝術日常

2025/01/10
全民美術館新北美術館將於4/25正式開館! 攝影/濱田英明、圖/截自新北市美術館

新北市美術館4/25開館!全新亮點展覽「基進城市」、「新店男孩」搶先看

2025/01/10
田中達非常重視今年在台灣的展出,親自出席1/9的開幕記者會,並且在1/10舉辦開...

田中達也三度來台 人氣新作首度亮相台灣 展出逾160組全新藝術微型

2025/01/10

想與不想之間,不斷修行:陳懷恩談優人神鼓紀錄片《非想非非想》

2025/01/09
紙張以巨型尺寸的透視型態貫穿舞台,王榆鈞的筆觸經影像設計李國漢轉換,如河流如時間...

用聲音打開舞台的邊界:王榆鈞談《明 Dawn to Dawn》

2025/01/09
三十年來,鎌田治朗(Jiro Kamata)拆解並重新理解了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年...

高雄金馬賓館《天穹之眼》開展!鎌田治朗:人類都有穿戴光的慾望

2025/01/09
來自泰國的YONLAPA、FOLK9、KIKI、H3F等樂團,攜手台灣樂團問題總...

泰國樂團強勢席捲全台 YONLAPA、FOLK9、KIKI、H3F帶來聲音奇幻之旅《Buzzing Tour in Taipei》

2025/01/09
鄒駿昇首次以嘉義地景為靈感創作,構築出超越時空的魔幻小城。 圖/平凡製作 stu...

嘉義《+1+1+1》第三期亮相!鄒駿昇操刀封面以細筆插畫勾勒魔幻小城

2025/01/09
誠品生活全新創作「誠品生活台南」獨棟街邊大店預計今年第一季試營運,全店4層樓6,...

「誠品生活台南」空間3D圖首曝光!全新6000坪有機綠建築獲世界設計大獎

2025/01/08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