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2022寶藏巖光節「未來在此發生」3/26登場:12組創作面向未來,攜手「貴人散步」開幕表演

2022-03-16 16:35 沈佩臻

張仲濰作品〈恍〉。 圖/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提供
張仲濰作品〈恍〉。 圖/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提供

每年春夏展開的寶藏巖光節將於3月26日盛大登場,12組藝術家與團隊齊聚寶藏巖,以光為媒介穿針引線,圍繞年度命題「未來在此發生」與觀者共同描繪未來模樣,並於開幕首日串連亞洲showcase論壇與LUCfest貴人散步音樂節,集結5組表演者、40家品牌,一連兩天週末帶來音樂市集,為光節揭開序幕。

面對諸多課題,回到起點探索

繼2020年探索共生關係的「相依的總和」,2021年源於家的「棲息在光中」,2022年置身疫情、戰事、難民與極端氣候等課題中,光節選擇回到起點,邀請藝術家姚仲涵共同策劃,在統整過去的感覺經驗下,藉由真實與虛擬的錯落,帶領觀者面向未來,關注我們身處之境、所在之地;同時,思考材料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在製造過程中,彼此是否有機會產生低度而循環的對話可能,並將對世界的感知融合個人觀點,以創作形式貼近彼此生活。

2022寶藏巖光節「未來在此發生」主視覺。 圖/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提供
2022寶藏巖光節「未來在此發生」主視覺。 圖/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提供

12組創作路徑,直視宇宙真理

台法藝術家組合邱杰森與莫珊嵐的作品〈城市變態〉融入光的元素,設法藉由創作媒材交織取代城市構造的建材,為都市勾勒不同空間紋理。王仲堃的作品〈風聽–2022–T〉在綠野地上隨著風的動態變化,回應展覽核心對永續的提問。在邊境廣場上,莊知恆帶來燈光創作〈馬克白效應〉,引領觀者在慾望中告解,追尋平衡與永恆。

莊知恆作品〈馬克白效應〉。 圖/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提供
莊知恆作品〈馬克白效應〉。 圖/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提供

進入十字藝廊內,李亦凡透過拼貼手法,將數位影像、輸出現成物的複合媒材組織成一個夢的沉浸空間〈未命名_1〉。來到半樓廣場,呂兆民與蔡遵弘透過經典電影《接觸未來》得到啟發,應用擴增實境(AR)與3D技術,以作品〈宇宙視界〉帶領人們在虛實交錯的景象中思考雙眼預見未來的可能。王子昀以「離苦」作為初始命題,在經典中找到宇宙擴展的脈動〈回到中⼼點〉。張仲濰的動力機械作品〈恍〉,在視覺成像的明暗變化中利用光的線條,折射人們內在的精神與意向。

李亦凡作品〈未命名_1〉。 圖/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提供
李亦凡作品〈未命名_1〉。 圖/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提供

王子昀〈回到中心點〉無來去之詩。 圖/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提供
王子昀〈回到中心點〉無來去之詩。 圖/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提供

本次展覽亦嘗試透過更多元的載體,開啟充滿想像力的觀展體驗。果玥彤將烘培轉換為創作,作品〈糕點源室〉透過味覺勾勒生命的記憶。賴俊廷的作品〈似人非人_HAOS 人類知覺解放計畫_邊境13號實驗室〉跳脫五感,透過電覺探討知覺之於真實與真相之間的矛盾。黃豆泥與凌宗廷的作品〈寶藏/道〉連結虛擬藝廊、NFT平台,以多面向串聯與轉移,讓來自各宇宙概念的彼此,在存在與不存在之間共同連結。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也呼應光節命題,聯合舉辦為期三週的「輕量級―跨校協作工作營」,呈現青春階段獨特樣態的創作與眼光。

果玥彤作品〈糕點源室〉。 圖/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提供
果玥彤作品〈糕點源室〉。 圖/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提供

隨光的軌跡,循生活光景

3月26日、27日兩天正式開幕,除了沉浸於光的多樣貌創作,也與貴人散步音樂節合作邀請周穆Murky Ghost、汝妮DUNGI SAPOR、TEMPO POPO、梗年A Stuck Year、王水源Lifloo與桃子A1J,在綠野地表演。籃球場、羽球場與停車場則聚集40組風格品牌進駐,從經典美食、手作選物、花藝植栽到沉澱心靈的礦石芳療,並舉辦「來自未來の兌換活動」,依循指引即可兌換女兒、TreeTop 樹頂、小蚊清等限量小禮。

3/26起一連兩天串連LUCfest貴人散步音樂節帶來音樂市集。 圖/寶藏巖國際...
3/26起一連兩天串連LUCfest貴人散步音樂節帶來音樂市集。 圖/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提供

2022寶藏巖光節「未來在此發生」

展期|3/26(六)至 5/8(日)11:00-22:00(週一休園)

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14弄2號)

參展藝術家|王仲堃、李亦凡、呂兆民&蔡遵弘、張仲濰、果玥彤、賴俊廷、莊知恆、黃豆泥&凌宗廷、王子昀、邱杰森&莫珊嵐、臺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輕量級 – 跨校協作工作營(依作品動線排序)

官網|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最新文章

來吧!焙焙!(Come On! Bay Bay!)|獨立民謠組合,創團核心成員為...

輕輕地清楚:來吧!焙焙!不讀詩,與需要讀詩的時候

2023/04/01
鄭聿|1980年生於高雄鳥松,畢業於東華大學創英所。曾獲台北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

詩人鄭聿:在黑暗中以詩開鑿光亮,提醒自己順應生命變化

2023/04/01
蕭詒徽|生於1991。作品《一千七百種靠近 ─免付費文學罐頭輯Ⅰ─》、《晦澀的蘋...

詩人蕭詒徽:詩帶我發現的種種影子

2023/04/01
鄭宜農|台灣獨立創作女歌手、演員、劇作家。發行個人專輯《海王星》《Pluto》《...

鄭宜農的5首讀詩筆記:在詞句停頓瞬間,經歷凋零與重啟

2023/04/01
陳夏民推薦在主題與筆法上富有新意的詩集:《你不在的日子裡我做了一段beat》《日...

出版人陳夏民的3本詩集推薦:詩裡的陌生與新鮮,屢屢擊中我

2023/03/31
奈良美智將於《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啟程地高雄,展開駐村計畫!這次不僅是奈良...

2023奈良美智《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內惟藝術中心4/1-8/31啟程

2023/03/31
大衛.克拉耶伯,〈野火(觀火冥想)〉,2019-2020,單頻道錄像投影、3D動...

《大衛克拉耶伯:片刻冥想》北美館開展:6件大型錄像作品、系列手繪稿,往返事物對立與共存的歷時探索

2023/03/30
吳俞萱|詩人。著迷於自然與人性的荒野。著有《交換愛人的肋骨》、《暮落焚田》等九本...

詩人吳俞萱:寫詩讓我面對死亡與未知,接住世界的「撫摸」


2023/03/30
《百年孤寂》第一講由詹宏志主講,圖|敏隆講堂

《百年孤寂》第一講:詹宏志談魔幻寫實的現實意義

2023/03/30
第15屆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得獎作品特展與創意書篆教案成果,自即日起至4月1...

揉合生活五感,第15屆「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開展中:首獎王宥沺、張品慈,展現書篆藝術再創新的可能

2023/03/30
圖/RAISE提供、沈佩臻攝影

2間東京放鬆新空間:SOLO SAUNA tune 體驗單人芬蘭桑拿 ,在銀座最潮夜店 RAISE 狂歡

2023/03/29
〈直立並呼應的生命森林 ── 桉樹〉(Forest of Autonomous ...

teamLab 2023京阪選點推薦:大阪長居植物園、京都素食拉麵Vegan UZU,超現實光影藝術融入自然與飲食

2023/03/29
2023台北電影節主視覺,由白輻射影像以「破蛹展翅」為主題進行設計。 圖/台北電...

2023台北電影節主視覺公布!白輻射影像設計,柔和藍紫羽片、曲線變化勾勒蛻變意象

2023/03/27
無所畏懼的獨到視角 Daria Troitskaia 《THE WAY UP H...

徠卡之家Daria Troitskaia致高之途攝影展!以女性視角探索自我,即日起至6/12

2023/03/24
富藝斯總部二樓目前展出本季春拍的日拍拍品。記者孫曼/攝影

讓當代藝術走進日常生活:富藝斯進駐香港西九

2023/03/23
2023桃源國際藝術獎於3月21日起至4月30日在桃園展演中心正式展出。 圖/桃...

2023桃源國際藝術獎3/21-4/20展出,法國藝術家Delphine Pouillé〈引體向上〉獲首獎

2023/03/23
Art Basel Hong Kong 2023,Courtesy Art Ba...

2023香港Art Basel 3/23-3/25:後疫情時代的亞洲藝術中心

2023/03/22
《勒內.布里:視覺爆炸》自3月18日至6月18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 © Re...

《勒內.布里:視覺爆炸》北美館展出:循著12個關鍵焦點,一窺瑞士攝影大師多重面貌

2023/03/2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