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金馬賓館年度計畫《有光的地方》:邵永添、邵雅曼跨域攜手江振誠、陳建騏等,共探感知的奇幻之旅

2022/04/15 沈佩臻

(左)邵雅曼,《奇蹟四分鐘》,2021,單頻彩色無聲錄像,4分鐘循環播放。(右)邵雅曼,《光的盡頭》,2021,布面油彩,91x116.5cm。 圖/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提供
(左)邵雅曼,《奇蹟四分鐘》,2021,單頻彩色無聲錄像,4分鐘循環播放。(右)邵雅曼,《光的盡頭》,2021,布面油彩,91x116.5cm。 圖/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提供

2018年底金馬賓館以當代美術館角色再生,至今致力於以策展交織當代藝術,帶來一場場精彩展覽,策劃內容蘊藏哲理與觀點,大至反應時代議題,小則深入心境底蘊,積極伸出觸角探索藝術發展的可能性。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年度計畫《有光的地方》The Place Where There Is No Darkness於4月15日正式展開,以藝術家邵永添、邵雅曼的作品為主軸,三段式地與音樂製作人陳建騏、聲響音樂家劉芳一,以及味覺藝術家江振誠、廣瀨晉平,共同進行探索感知的奇幻旅程。


「你心中的那一道光,是什麼呢?世界上有很多奇妙的際遇,是未曾經歷過就無法感知它的存在。只有仰望深邃的黑夜,才能尋得最閃亮的星星。」展覽源起於面對萬物無常,依然有自信在過程中截取正面訊息的心念。進入金馬賓館二樓展場,一道巨大的黃色光芒,平衡了兩位風格迥異的創作者,以玄關為中心,分界左側的白晝與右側的夜晚。沿著上空翼版的寬度伏貼於牆面、再超出地面的邊界。這道光,具有邵永添創作的色彩斑斕,也隱含著邵雅曼作品的柔和深邃:「白晝與夜晚同時並存,它暗示著世界不斷地轉動、向前」。

邵永添,《沒有黑》,2021,布面壓克力顏料,189x189cm。 圖/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提供
邵永添,《沒有黑》,2021,布面壓克力顏料,189x189cm。 圖/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提供

邵永添展間:相較於繪畫,更像是行動


進入邵永添展間,邵雅曼說:「看待他的創作,是非常、非常少見的藝術與社會連結關係。我推行過嶋本昭三、蔡國強、以及今年秋預計與紐約ARMAN進行的合作,這些藝術家都是藝術領域上很重要的革命者,然而,我認為永添所帶來改變的力量不僅止於藝術,而是藝術與社會之間的實質關係,作品既是作者的主張,也是生命價值與意志的影響力。」

邵雅曼回想:「有一次我問他,為什麼他所創立的『御盟』,建築作品萌芽於城市的某個社區,就好像與那個社區的鄰居互相處在不同時空一般,像是那個地方10年、甚至20年後的樣子。他說,『要做箭頭不要做圓心,因為這樣作品才有存在的價值』。後來明白,畫中那些力道強烈的揮灑並非隨意,而是源自在逆境中勇敢,這些無懼又恣意的筆觸構成了充滿美感平衡的幾何結構,內有規矩自成方圓。」


邵雅曼,《夢境的入口》,2021,壓克力顏料、畫布,236x118cm。 圖/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提供
邵雅曼,《夢境的入口》,2021,壓克力顏料、畫布,236x118cm。 圖/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提供

邵雅曼展間:虛實之間的迷人所在

接著進入彷如夜深時分、邵雅曼的創作空間,凝視作品,彷彿能牽引更多觀賞者內心的情緒,這是她作品的獨特之處,如一面鏡子,是觀想的自然傾瀉。邵雅曼說:「夜晚是面對自己、真實映照意念的時段。白晝用來應變工作瑣事;夜晚是真正能獨處的時間。那些看得見的、亦或看不見的虛實之間,是很迷人的。而不同時間性的交錯,透過創作來捕捉感知的真義,是一種觀察世界的方式。」依循此脈絡,她讓創作成為提亮時間感知的線索。

多方跨界合作,共探聯覺思維

「創作,只因為這件事代表著我們對探索世界的著迷,感知,是形成世界的力量。」透過不同的感知流轉聯想,「聯覺」是本次合作核心。關於《有光的地方》的跨域合作,邵雅曼分享:「這個計畫的出發點在於探索感知,無論是Web3虛擬平台或是美術館實體平台,目標就是開啟我們在視角維度、感官經驗、思想實踐上的思維轉換。」她接著指出,在這個轉換過程中,會衍生新的創作經濟,這個發展是未來藝術的價值所在。

邵雅曼,《遠星之光》,2021,布面油彩,160x135cm。 圖/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提供
邵雅曼,《遠星之光》,2021,布面油彩,160x135cm。 圖/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提供

邵雅曼說:「以聲音與視覺藝術為例,這兩種感覺本來在文化上面,就已經創造了記憶關係,內化在我們的生活經驗上,比如低音,比較容易讓你聯想到深的顏色,因為那個低音相對來說比較常發生在洞穴、夜晚的時候,明亮的聲音比較容易讓我們連想到金屬,讓人連結到光線的感覺。」她希望藉由實現視覺藝術與聲響創作之間的對話,進而帶來流行音樂與設計創作的轉變;而源頭則來自人們對於感知能力更加敏銳,進而產生出觀看世界的新視角,並創造出屬於這個時代的文化。

本次透過名廚江振誠、廣瀨料理長對於味覺形式上不同的藝術昇華,凝聚了背後上百人團隊追尋極致的熱情;此外,邀請高雄聲響音樂家劉芳一共同創作,也希望藉由跨域讓更多人看見不同領域創作者的聲音。接著,6月將與音樂製作人陳建騏共創歌曲製作,《有光的地方》以視覺藝術跨域聲響、味覺、流行音樂創作領域。





《有光的地方》自即日起至明年元旦於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展出。 圖/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提供
《有光的地方》自即日起至明年元旦於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展出。 圖/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提供

展覽資訊

《有光的地方》The Place Where There Is No Darkness


展覽期間|2022/04/15(五)至 2023/01/01(日)

展覽地點|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高雄市鼓山區鼓山一路111號)

跨域展演
視覺藝術家|邵永添、邵雅曼

視覺—味覺聯覺創作|江振誠、廣瀨晉平


視覺—音樂聯覺創作|陳建騏


視覺—聲響聯覺創作|劉芳一



更多展覽資訊請見 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推薦閱讀

淡而有味才是令人嚮往的生活滋味:謝小曼書法個展「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世界巡迴最終站!《挑戰—安藤忠雄展》6月台北松菸登場,1:1復刻經典作品光之教堂

展覽新訊

嘉義市立博物館再出發:與市民共築城市,開啟對話

嘉義市立博物館再出發:與市民共築城市,開啟對話

2021/01/29
永續峰會新亮相!What's next好事交易所 南港瓶蓋工廠盛大開幕

永續峰會新亮相!What's next好事交易所 南港瓶蓋工廠盛大開幕

2021/10/01
【優人物】專注音樂、流行與IP 觸動觀眾共鳴的策展人 梁浩軒

【優人物】專注音樂、流行與IP 觸動觀眾共鳴的策展人 梁浩軒

2021/09/12

最新文章

南美館展覽「鹹鹹的風飛沙.鹽分地帶美術家的歸返」,以臺灣鹽業終章後的美術返鄉記憶...

「鹹鹹的風飛沙」南美館登場!集18位「鹽分地帶」藝術家以創作回應土地

2025/07/03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圖|地下電影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

2025/07/03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圖|文化總會、台灣電力...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開展!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

2025/07/03
雙手製造舞團以細膩的手部動作,穿梭於《從指尖開始》中的各種場景及歷史事件。©Ju...

《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2025/07/02
桃園市立美術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首度攜手跨國合製,推出兒童藝術特展「在藝術中遇見...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勞勃阿特曼的《外科醫生》是他的成名經典之作。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臺灣第一代水彩畫家、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以八大展區細說藝術家礦業...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威廉.透納作品,藍色瑞吉山之日出(The Blue Rigi, Sunrise)...

英國最偉大畫家威廉透納特展 謝哲青談「光之先知」的藝術革命與時代意義

2025/06/2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