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玻璃與尤加利樹,以創作滋長循環意識:古巴觀念藝術家雙個展,新竹春室the POOL登場
古巴觀念藝術家阿拉姆娜・孔蒂諾(Ariamna Contino)與艾利克斯・埃爾南德(Alex Hernández Dueñas)2021年曾首度來台舉辦雙個展,兩人曾代表古巴於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展出,其作品予人純粹靜謐的感受,然創作中亦存在著藝術家為全球環境、社會現況投注關懷的奮力一搏。
這個夏天,新竹春室the POOL攜手路由藝術Nunu Fine Art共同策劃兩位藝術家的雙個展,從情有獨鍾的紙張媒材,以及體現循環樣態的玻璃帶來精彩創作,並首度規劃認養尤加利樹的藝術互動。春室the POOL與木更Mugeneration亦回應展覽內容進行甜點設計,推出期間限定甜點「小樹苗提拉米蘇」。
身在數位時代,紙張與玻璃在各種領域的廣泛使用,持續的對全球社會及環境產生劇烈的變化,是我們現今不可或缺的生活材料,其所承載的能量遠過於自身。孔蒂諾、埃爾南德長年透過紙張進行藝術創作體現循環意識,並從大量統計、田野調查轉化為數據圖表,溫和簡潔卻有力地彰顯真實世界現況。
懺悔:尤加利樹 Penitence(Eucaliptus)
本次展覽的主軸作品〈懺悔:尤加利樹 Penitence(Eucaliptus)〉由孔蒂諾創作。淨白紙雕森林,與滿放成排樹木幼苗於地,以大自然、蛻變、紙張三種元素串起成為作品的媒材,「紙張」宛如雷射切割般的精細雕裁,多層次的交疊再透過光使其產生陰影,延展的龐大紙樹交織而成兩張森林。
兩張作品所需的紙張數量,約等同於取用275棵尤加利樹,本次於展覽換算成欲彌補自然資源損失、需償還的樹木數。展期中,盆中的幼樹慢慢抽高、開始佔據更多空間,最終這些尤佳利小樹與認養觀者,讓它們隨機自由散佈在世界上,將取諸於自然者復歸於自然,透過植栽分予觀者的行動,任樹苗散佈於生活中滋長,形成自給自足的平衡與循環。
懺悔作品的最後環節,是展覽結束後開放觀者領養尤加利樹。展覽期間逢為新竹夏天盛典「透明祭 __galas」,連結展覽、透明祭理念,開發以春池回收循環再製的玻璃膏製成「Process 1/1 玻璃花器」,以透明象徵善待環境的心態,傳達每一次成形與輪迴。
「森林以這種方式生長,就像大自然一樣自發、不受控制。」如此,孔蒂諾的贖罪姿態也從自身發散與大眾,從單一地點指向多個地點。而玻璃花器吹製的過程中,玻璃膏由內向外形塑,反向則回覆至熔融不規則的流動滴漏,成為循環。因爲經歷不同的過程,裝載各自的形狀、風貌、氣息,如同植物與人,再藉由尤加利葉的圓形漣漪擴散予每位領養的新主人,更深入參與使用與返還之間的循環。
理解真實:美學鬥志系列
自2014年起開始的「美學鬥志」創作系列立基於「數據是人與人之間最誠實的對話」,呈現出極簡、單純感受,以真實的觀點解析世界上的不同的社會數字。透過獨立思考、田野調查轉化於電腦機房充斥數據的場景,沉穩地帶出靜謐、符號、神秘、暗藏不祥的作品風格。藝術家以畫面純淨的創作,直面蒼白而真實的現代社會議題,勾起觀者內心對於作品的種種反饋。
每件作品的命名皆指向特定的統計數據,藝術家依著常見的統計圖表——圓餅或長條圖——進行雕刻,精密裁切的形狀顯現作品的語境,看似簡單的畫面,實質上是由一連串的研究調查建構演繹而成,而這些繁瑣的過程皆為純淨的白紙表面所噤聲。
展期限定:小樹苗提拉米蘇
由木更Mugeneration操刀發想,延伸尤加利樹苗剛萌芽的的概念,使用法國頂級法芙娜68%巧克力,一點一滴讓口腹的營養在腦袋發芽,提拉米蘇盛裝玻璃容器的樣貌,如同認養尤加利樹的玻璃花盆縮小版,搭配小樹苗造型的玻璃湯匙,舀取甜點如同種植小樹苗。
展覽資訊
阿拉姆娜・孔蒂諾、艾利克斯・埃爾南德 雙個展
時間|6/9(四)至 9/9(五)
地點|春室 Glass Studio + The POOL(新竹市東區東大路一段2號)
領養方法|1. 領養金額1,580元,僅需支付Process 1/1 透明花器生產費用,領養尤佳利樹本身無須負擔費用。2. 於展期結束後方可自取,確認可於時間範圍內前來,再進行領養結帳,獲取領養編號。3. 於領取現場開放植物、花器型態挑選,並提供植養說明卡。4. 自取時間9/10至9/18上午10點至下午5點,週一休館。5. 線上領養點此,現場領養取件地點:春室
。
關於藝術家
阿拉姆娜・孔蒂諾 Ariamna Contino
出身藝術家世家,父親是哈瓦那實驗圖形工作室的創始人、雕刻師,母親是聖亞歷杭德羅藝術學院的繪畫教授,因此從小就浸染在古巴重要藝術家的會談、展覽、與藝文活動中。這個環境滋養了她的才華,也讓她決定成為一名藝術家。
艾利克斯・埃爾南德 Alex Hernández Dueñas
來自理科、科學家家庭,父母都是醫生,踏上藝術創作的出發點,僅是因為對於設計的好奇與天賦。與阿拉姆娜都畢業自聖亞歷杭德羅藝術學院,後續則於古巴高等藝術學院進修,身為人類也身為藝術家,在藝術生涯中,有無數的事物驅使他們繼續創作。
最新文章
-
許哲瑜個展「災變論」洪建全基金會登場!以影像探索靈魂、肉身與災難關係
2025/04/17 -
彼岸的川婆就是小說家 李昂vs詹宏志 靈異體質與無神論者的對談
2025/04/16 -
杉本博司個展文心藝所登場!4系列作品以鏡頭凝視時間流動的方式
2025/04/16 -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5月登場!三大主展區、四大亮點一次看
2025/04/15 -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
2025/04/15 -
在新北深坑聞到咖啡香!藝術家李承道:以時間反芻,創作不需要急著做出回應
2025/04/14 -
國美館×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登場!集30組作品共演聲響
2025/04/11 -
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北美館開張!以飲食形塑日常消費風景
2025/04/10 -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04/10 -
日常的累積成就獲獎的驚喜!專訪第17屆台積電書篆大賞三位首獎得主
2025/04/09 -
平子雄一《超越理想的風景》基隆美術館展出!巨型木雕《山》《湖》登場
2025/04/08 -
台灣也有馬戲——超過150年變遷,當代馬戲的文藝復興進行中!
2025/04/04 -
女子馬戲,探索溫柔的身體力量/梅芷菱
2025/04/04 -
馬戲可以點亮一座城市/張又文
2025/04/04 -
人人都能練馬戲?精準地失誤?認識馬戲魅力的九個關鍵字
2025/04/04 -
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4/4登場
2025/04/02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
誠品電影院特企放映聚焦青年導演創作!耿軍導演《漂亮朋友》4/8放映
2025/04/01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