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遇見紫砂壺陶 促成台灣人茶文化的共同記憶
2022-08-05 11:00 吳曉涵
由城市影像製作的「我在台灣遇見你」企劃,以城市記憶的拍攝面向記錄了台灣百行各業的傳奇故事,更以兩岸城市交流及田野調查獲得的珍貴資料發展出獨特紀錄片視角。其中「一壺好茶—烏龍茶與紫砂壺陶的對話」將台灣的茶飲文化透過極具代表性的茶具與茶葉簡單明嘹地呈現,更拜訪了台北櫳翠坊食茶空間的蔡奕哲老師,以他多年的品茶、收藏茶具的經驗,讓大眾能更了解烏龍茶與紫砂壺陶間的緊密關聯。
收藏紫砂壺已經有數十年的資歷,蔡奕哲老師對於茶文化有著無比的熱忱,更曾走訪江蘇宜興尋找最好的茶壺。「我愛紫砂壺有非常久的時間了,它絕對不同於其他的茶壺,不只是名聲如雷貫耳而已,而是泡出來的茶真的好喝。」蔡奕哲老師表示。講究自然的他,在宜興看到的不只是陶瓷,更感受到這個歷史悠久的知名茶產地所展現出的、茶湯最原始的樣貌,這也是他在櫳翠坊提倡的觀念—用自然的元素象徵「茶來自於天地」,再用自然的方式恢復他們的生命力,讓人與茶接觸後,猶如回到大自然。
蔡奕哲老師認為,烏龍茶之所以成為一種工藝發展到極致的茶品,靠的就是紫砂壺。而台灣人對於紫砂壺的珍視之心,也反映在我們經常看到聯繫著茶壺蓋與茶壺的那條繩線上。台灣早期有的人愛紫砂壺愛到怕壺蓋在倒茶的時候不慎掉了會碎裂,乾脆就不用壺蓋,後來發展出用漂亮的紅繩綁住壺身的這個習慣,這也成為許多台灣人對茶文化的珍貴共同記憶。
更多影片請上:「我在台灣遇見你」Youtube頻道
最新文章
藝術家林明弘 讓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電扶梯變身 置身清代瓷瓶、花鳥圖案藝術空間
2022/08/17專訪紙本分格:台漫充滿「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活力和野心
2022/08/172022南國漫讀節/開幕7場講座開啟腦中多重宇宙 蔣勳、裴偉、郝明義開創南國讀力指南
2022/08/17京都百年木版摺出版社「芸艸堂」登台!〈神奈川沖浪裏〉等25幅浮世繪版畫,boven雜誌圖書館展出
2022/08/17孤獨的內在廊道,只有自己能穿越:李荔概念個展《in process 進行中》台中孵空間登場
2022/08/162022新竹市玻璃設計藝術節,9月上旬登場:「透明大百科」風動感主視覺釋出,四大場域層層詮釋玻璃光譜
2022/08/16《尋人・西門少女》特展,西門町的文學之聲:專訪李鼎、初孟軒、范宸菲、夏騰宏
2022/08/16【陳若齡專欄】盛夏的巴黎,去博物館看植物
2022/08/16專訪《他還年輕》作家兼詩人吳晟:要把力氣花在對自己生命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上
2022/08/152022台灣設計展主視覺、主題公布:新銳設計團隊Local Remote操刀,以科技編碼創作、藍色浪紋呼應臨港意象
2022/08/15歡迎進入台漫世界!18本讓你「欲罷不能」書單,瞭解台漫現在進行式
2022/08/13皆川明特展《TSUZUKU》登台!高美館10月下旬開展:8大主題深入minä perhonen,邀葛西薰、田根剛合作呈現
2022/08/12台通、9m88談現象級漫畫,他們為何對《T子%%走》情有獨鍾?
2022/08/12當代館主題大展《轉接器》MoCA登場:攜手洪建全基金會合辦,11位台灣當代創作者、3組表演團體展演
2022/08/12李亞倫X蘇微希:用漫畫留下一些什麼,也是一種使命感
2022/08/12漫畫家常勝:以創意為信仰,用一生成為職業漫畫家
2022/08/12《雪人》再見:88歲英國童書作家雷蒙.布力格辭世
2022/08/12江家華/畫出撫慰人心的紙上影像,4位危險等級的漫畫家
2022/08/11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