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2022香山濕地藝術季「海有山」!這裡有海潮之聲與稻香,走進你不曾認識的新竹

2022/09/05 江佩君

「如果不是香山濕地藝術季,其實我之前不曾了解或到過這地方。」不只是我,這也是這回幾位藝術創作者的共同回答。2022香山濕地藝術季今年以「海有山」為題,香山不只是以臨海濕地生態而聞名,除了聽海潮聲,還可在茄苳稻田看稻浪、聞稻香。策展團隊擷果創意,邀請6組藝術家 / 團隊,透過藝術策展與在地社區的對話與共創,讓我們有理由與機會,走入香山的山海之間。2022香山濕地藝術季一開展就碰到軒嵐諾颱風影響,隨著展期將在9月11日落幕,不妨趁著風雨後的秋高氣爽,前往你不曾認識的新竹香山。

2022香山濕地藝術季透過藝術策展,走入香山的山海之間。圖/FIXER Photographic Studio、江佩君攝影
2022香山濕地藝術季透過藝術策展,走入香山的山海之間。圖/FIXER Photographic Studio、江佩君攝影

香山區其實屬於新竹市的市轄區,為新竹市面積最大的區,一般對香山的印象多來自新竹17公里海岸線的海岸風情,這裡有國家級的香山濕地,在香山沙丘站上瞭望台可一次飽覽沙丘、夕陽、風車、海景四大景致,有可以欣賞美麗夕陽的賞蟹步道。另外,占地面積約64公頃的青青草原,是新竹市難得的自然山林,這回香山濕地藝術季,把視野帶進茄苳稻田,感受稻田滋養出的農村生活。

文化資產則有建於1928年,保留傳統日式驛站的香山車站,是目前西部鐵路幹線所存少數木造車站之一,以及香山漁民信仰中心香山天后宮,這裡也有台灣西海岸唯一的阿美族部落「那魯灣聚落」。

香山車站建於1928年,保留傳統日式驛站的香山車站,是目前西部鐵路幹線所存少數木造車站之一。圖/新竹市觀光旅遊網
香山車站建於1928年,保留傳統日式驛站的香山車站,是目前西部鐵路幹線所存少數木造車站之一。圖/新竹市觀光旅遊網

以下依序以藝術作品地點→作品名稱為順序,帶大家跟著藝術品認識香山:

賞蟹步道→《世界放大器 World amplifier》

賞蟹步道長250公尺,沿著步道可欣賞弧邊招潮蟹、德氏仿厚蟹等十多種螃蟹,退潮時「萬蟹奔騰」景象壯觀,站在步道上就能欣賞豐富多樣的螃蟹物種,造訪時也可把握夕陽時的海岸天際風光,magic hour映入眼前。

賞蟹步道。圖/江佩君攝影
賞蟹步道。圖/江佩君攝影

座落於賞蟹步道盡頭的《世界放大器 World amplifier》,外型如同一條魚,由藝術家Michael Vincent Manalo打造,他到賞蟹步道時,隨著步道走出去就是海了,像是接收著外界的資訊,採集著潮汐變化、浪聲、風聲等,故有了作品「世界放大器」的設計靈感,可以坐在裡面聆聽海潮的聲音、鳥鳴聲、風聲等,也開了窗景,框住眼前最美麗的畫面。

座落於賞蟹步道盡頭的《世界放大器 World amplifier》。圖/江佩君攝影
座落於賞蟹步道盡頭的《世界放大器 World amplifier》。圖/江佩君攝影

香山濕地生態館→《袋走一片風 Windy Bag》

香山濕地生態館就在賞蟹步道旁邊,也是賞蟹步道的服務中心。慢熟工作室邀請三位插畫家:慢熟工作室黃湘、BaNana阿蕉、CHIH制図所,分別以插畫為新雅社區的水潤餅、大庄社區竹魚水產的九降風烏魚子、虎林社區的獅伯煎餅、香村社區的元春鮮味羊乳、茄苳社區的客家農庄乾貨、香山區的好香米、港北社區的香草純露精油、海山社區的鹿仔坑咖啡8款在地物產再設計。以代表新竹的「風」作為整體展示概念。

慢熟工作室《袋走一片風 Windy Bag》。圖/FIXER Photographic Studio
慢熟工作室《袋走一片風 Windy Bag》。圖/FIXER Photographic Studio

展覽期間,這裡也是一個快閃店,讓來這裡的人可以把香山特色好物帶回家。這裡的策展重點是創作者與社區的合作,讓香山各社區豐富的物產更有機會被看見,未來這些藝術家、插畫家,可能也有機會與在地品牌做一些共創,讓在地品牌形象更完整能見度更高。

慢熟工作室《袋走一片風 Windy Bag》,可深入了解香山特色物產美食。圖/江佩君攝影
慢熟工作室《袋走一片風 Windy Bag》,可深入了解香山特色物產美食。圖/江佩君攝影

那魯灣文化聚落→《靠岸》

那魯灣聚落位於新竹市香山區的海山漁港堤防內,居民自1982年從台東搬遷至此定居,是台灣西海岸唯一靠海的阿美族部落。由於那魯灣劇落長期以來缺乏聚會空間與公共設施,「那魯灣文化聚落」在2021年底啟用,為阿美族人打造2層樓高的集會空間,與豐年祭、假日市集場域。2樓設有瞭望台遠眺寬闊海岸線,還有戶外大型溜滑梯、圓形廣場等,成為新竹17公里海岸線的休憩節點。

伊祐‧噶照Iyo Kacaw作品《靠岸》。圖/江佩君攝影
伊祐‧噶照Iyo Kacaw作品《靠岸》。圖/江佩君攝影

對阿美族來說,羽毛是指大冠鷲的羽毛,有崇高的象徵。在阿美族,成年後才可以配戴羽毛,代表他們可以保護部落。《靠岸》的創作者伊祐‧噶照 Iyo Kacaw,以羽毛的象徵回應部落與這塊土地的連結性,並以其擅長運用的木頭線條,呈現「我們像是海上漂流的羽毛」的意象。雖然離開生長的家鄉,傳達出只要有海,文化與傳統的連結就會存在的意念。

那魯灣文化聚落。圖/新竹市政府
那魯灣文化聚落。圖/新竹市政府

茄苳稻田→《放空時光 / Lay down and take it easy.》

有別於印象中的稻田,總是在廣大的平原上。茄苳里的稻田,則是被山林包覆的農田景色。劉正堃 Abei Liu打造的《放空時光 / Lay down and take it easy.》所在地是個梯田,梯田背後還有著一排小樹,在最上層的梯田後則是一整片樹林,呈現出茄苳稻田獨有的景緻。

劉正堃 Abei Liu將創作角色MASKBOY與Hua Hua花花,以慵懶悠閒的躺姿呈現,不僅適合這裡的場景地形,同時可以看到梯田的延伸,不時還有白鷺鷥飛過。

劉正堃Abei Liu作品《放空時光 / Lay down and take it easy.》。圖/江佩君攝影
劉正堃Abei Liu作品《放空時光 / Lay down and take it easy.》。圖/江佩君攝影

茄苳農事體驗區(新竹市香山區茄苳東街250巷)→《在羽翼下》

這是件可以染上香味、很有味覺感受,也是藝術家與在地居民共同合作創造的地景作品。盧建銘以兒時居住過的草屋為靈感,運用茄苳稻田曬乾的稻草,烈日下只見他與學生、在地居民一束束的綑綁稻草,作品主要結構為木頭與水管,再將一束束曬乾的稻草捆在架構上,爬上高處鋪設稻草有他的學生,也有在地阿伯在幫忙。

盧建銘作品《在羽翼下》。圖/江佩君攝影
盧建銘作品《在羽翼下》。圖/江佩君攝影

盧建銘表示,做這件事同時,也會吸引當地人會進場來幫忙,在這過程中,我們也希望把技術轉移給社區,甚至慢慢把這個技術轉移給年輕人。這個作品也是今年香山濕地藝術季結束後,一段時間內仍會持續展出存放的作品,讓觀者透過走進地景空間,感受久違或不曾感受過的農村視野。

隨著走進這個地景空間,乾稻草散發的稻香撲鼻而來,農村的長者仍記得對稻香的味道,但對小孩子來說可能沒有記憶,這是一種全新的體驗。透過這個地景載體,將經歷過農村時代的長者的記憶碎片重新拼圖,也為下一代帶來新的記憶,關於農村的樣貌與樂趣。

《在羽翼下》作品從稻草綑綁到鋪設建構草屋,都有社區民眾參與其中。圖/江佩君攝影
《在羽翼下》作品從稻草綑綁到鋪設建構草屋,都有社區民眾參與其中。圖/江佩君攝影

香山美食PLUS|隱密在斜坡上的Luau・Pizza 柴寮披薩

這是一家在香山當地備受推薦的美食餐廳,餐廳周圍環繞著自然綠意。菜單主要以披薩為主,也是絕對好吃的必點美食。 Luau・Pizza有一座大窯烤爐,眾多口味的披薩現烤出爐、香氣逼人,一道名叫「發呆的雞」的人氣窯烤雞必須提前預訂。因為料理美味,這裡也是間經常客滿的餐廳,建議出發前先提前訂位,才能盡興享受美食。

香山秘境美食Luau・Pizza 柴寮披薩,窯烤披薩與窯烤雞是美味必點。圖/江佩君攝影
香山秘境美食Luau・Pizza 柴寮披薩,窯烤披薩與窯烤雞是美味必點。圖/江佩君攝影

推薦閱讀

2022香山濕地藝術季9/2開展 透過6組藝術作品走入山海之間

新竹

【台灣設計展】盧怡安/對新竹滋味探索的開端,都在限定的台鐵便當裡

【台灣設計展】盧怡安/對新竹滋味探索的開端,都在限定的台鐵便當裡

2020/10/02
【台灣設計展】劉真蓉:用設計串連新竹,讓城市最大能量被看見

【台灣設計展】劉真蓉:用設計串連新竹,讓城市最大能量被看見

2020/10/02
【台灣設計展】新竹市化身一座貫穿「2公里步行城市」的生活博物館

【台灣設計展】新竹市化身一座貫穿「2公里步行城市」的生活博物館

2020/10/02

最新文章

雙手製造舞團以細膩的手部動作,穿梭於《從指尖開始》中的各種場景及歷史事件。©Ju...

《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2025/07/02
桃園市立美術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首度攜手跨國合製,推出兒童藝術特展「在藝術中遇見...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勞勃阿特曼的《外科醫生》是他的成名經典之作。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臺灣第一代水彩畫家、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以八大展區細說藝術家礦業...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威廉.透納作品,藍色瑞吉山之日出(The Blue Rigi, Sunrise)...

英國最偉大畫家威廉透納特展 謝哲青談「光之先知」的藝術革命與時代意義

2025/06/27
史上最大規模!英國國寶級藝術大師「威廉.透納」特展首度登台,泰德美術館館藏真跡畫...

史上最大規模「威廉・透納」特展來台!以80件真跡、28件當代作品織構對話

2025/06/27
LANDHILLS|台中——由植物藝術家廖浩哲創立,為一關注自然、人與環境互動的...

傳達言語無法觸及的問候——LANDHILLS 廖浩哲

2025/06/27
花閣樓是郭安妮(左一)一家人個性與情感的體現。圖/黃怜穎攝影

30年社區花店,參與他人的一生——花閣樓 郭安妮

2025/06/2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