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展】劉真蓉:用設計串連新竹,讓城市最大能量被看見
「新竹市雖然小,但在公共建設方面,這幾年花了很多心思和魄力進行改善。」2020台灣設計展在新竹市開展,對總策展人劉真蓉而言,一座城市的設計展意味著「城市的入口」,如何創造全面性的都市體驗?爬梳都市紋理、深掘地方故事,是策展命題和思考的必經之路。
從過往幾年的作品,可看出劉真蓉的策展特質。從荷蘭貝拉罕建築學院(Berlage Institute)畢業,曾在知名建築事務所MVRDV實習過的她,擅於從都市設計和建築思考,大尺度地整合時間和空間,拋出具實驗性的、可長遠思考的議題。如2016白晝之夜以台北西區為舞台、串起北門週邊場域;2019年文化博覽會串連台北古縱貫線鐵道,從華山、空總,再到臺北機場與松菸文創園區,以空間串起民眾對城市發展的記憶,都可見鮮明的策展脈絡和風格。
但劉真蓉強調,策展手法並非一昧複製,而是從每次深入的議題研究而來。2020台灣設計展在新竹,她發現三個可深入思考的命題:科技城市、公共廊道、鐵路交通。
劉真蓉坦言,科技曾是她最煩惱的一題,「它很難人性化或被產出,能否打動人也是個問題。」但回到城市的本質思考,讓她最終選擇面對,「新竹不只是這座城市本身,它代表了台灣,透過半導體產業與世界連結,這就是它的ID。」劉真蓉與團隊改造新竹市立體育館,以登入數位世界為概念,建立六大場景,呈現新竹的個性與發展。
從鐵路交通和公共建設來看,劉真蓉認為,多數本地人和外地遊客仍以火車作為直達新竹市區的主要交通工具,若以火車站為中心,串連站前的「舊城區」與後站的「新竹公園」,將會是新竹市未來發展的優勢之一。「翻開日治時期資料,我們發現當時日本人對新竹公園的規劃非常完整、明確。」新竹公園在整座城市的定位,被視為一個具創造性、娛樂性的「主題公園」,有動物園、池塘、景觀,還有競技體育場;而最受大眾喜愛的新竹城隍廟和各式小吃,距離火車站步行約10分鐘即可抵達,舊城區還有豐富的舊建築和人文歷史,「車站有故事感、生活感,只要沿線生活經驗重新建立起來,這座城市如何吸引人前往、如何讓人停留?就會有很多機會可以思考。」
回到最初的思考,如果設計展是一座城市的入口,今年台灣設計展從新竹市政府、策展團隊到地方團隊,大家共同的目標,就是「串連」,串起城市最大的能量被看見。「新竹有很好的故事基底,也有最新的產業面向未來。」不論是新竹公園以科技為主題的主展區,或是散佈在舊城區老建築的展間,劉真蓉期待大眾能沿著超過兩公里廊道,透過身體探索,有所新發現。
台灣設計展
最新文章
-
現象級韓國作家台灣講座首獻2025南國漫讀節 朴相映親曝創作心路笑看人生
2025/08/31 -
周春米與譚艾珍、歐陽靖「新醬」三代對談 2025南國漫讀節感受屏東多元文化
2025/08/30 -
台北萬豪10周年「時光酒展」8/30、31登場!一嚐15國50大產區逾百款佳釀
2025/08/30 -
「森里號」阿里山林鐵高端列車!五大亮點一次看、預計2026年正式營運
2025/08/29 -
廟埕外的新舞台 讓全球旅客在國際機場感受台灣文化律動
2025/08/26 -
台中MINIMAL為何放棄套餐專注外帶單杯?萬士傑:做自己喜歡的風味就好
2025/08/25 -
iPhone錄音轉文字免費逐字稿!iOS 18支援10種語言
2025/08/25 -
粵魂作序、初心為旨 臺中勤美洲際「明娟樓」入選米其林指南
2025/08/25 -
2025新北市必比登15選!深掘在地飲食文化的究極魅力
2025/0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