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何理互動新作《風盛》亮相!機械花叢輕柔開合,臺北創客大樓登場

2022-11-30 20:00 沈佩臻

由科技公司Cooler Master全新打造的內湖臺北創客大樓11月30日正式開幕,臺灣跨領域藝術團隊「何理互動 WHYIXD」最新設計之作《風盛 Cyclonic Bloom》動力燈光裝置於現場同步亮相,以藝術創作演繹科技元素,運用上百朵機械花不斷開合,並巧妙融合金屬材質與有機植物體,花叢隨音樂播送優雅綻放,步入夜晚之後,帶來截然不同的視覺感受。未來更將邀請設計師、藝術家與一般大眾參與作品的動態設計,乘載群眾共創精神。

圖/何理互動提供,© YHLAA 李易暹
圖/何理互動提供,© YHLAA 李易暹

創立邁入第12年的何理互動,以其擅長的「電子造景」創作手法,在各個空間為觀眾帶來驚喜感官體驗。何理互動本次以Cooler Master核心產品「散熱風扇」作為造型發想靈感,將理性與感性融為一體,不只聚焦藝術性,也埋入科技工藝、創新變革的思考。

圖/何理互動提供,© YHLAA 李易暹
圖/何理互動提供,© YHLAA 李易暹

《風盛Cyclonic Bloom》整體由177朵不斷開合的機械花組成,懸掛於創客大樓一樓7公尺高的挑高空間中。機械花朵的設計造型,源自風扇作動時的動態,開啟時呈現花朵意象,閉合時則呈現Cooler Master企業識別符號。此外,何理互動還巧妙地運用金屬材質混搭有機植物體的意象,回應大樓本身結合幾何量體、有機自然、光影藝術的建築語彙。

圖/何理互動提供,© YHLAA 李易暹
圖/何理互動提供,© YHLAA 李易暹

同時,何理互動在創作過程中,透過與Cooler Master合作技術,讓《風盛 Cyclonic Bloom》花體兩面呈現出髮絲紋和反光材不同質感與外觀,以特殊工法製成。為了考量整體視覺效果與安裝方式,作品也以特別規格的控制機電系統,整合馬達動力與LED模組,讓花體能不受額外線材的視覺干擾,提供觀者最佳的觀賞經驗。

圖/何理互動提供,© YHLAA 李易暹
圖/何理互動提供,© YHLAA 李易暹

展演時,花叢會隨著空間中的音樂播送而綻放,輕柔、優雅地演化出無數種不同的樣態,自成一個不斷生長的有機生命體,傳遞不斷產生變革和創新能量的意義,形成美好、遍地開花的循環。未來,《風盛 Cyclonic Bloom》將邀請設計師、藝術家及一般大眾參與作品的動態設計,讓花叢乘載群眾的個人想像與精神,使作品、人、空間產生連結與互動。

圖/何理互動提供,© YHLAA 李易暹
圖/何理互動提供,© YHLAA 李易暹

推薦閱讀

2023台灣燈會在台北主視覺公布!陳青琳以希望燈火凝聚成溫暖光芒照耀土地

登曼波《居家娛樂》北美館開展!暗房、亮室雙展間,拆解家與性的對話、跨越性別框架

最新文章

光磊國際版權公司引進歐美帶有獨特議題、值得一讀的傳記與回憶錄作品。圖/林亞璇攝影

從族群議題、二戰歷史到文化明星,從歐美到台灣書市,傳記發展的4點觀察

2025/01/24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開放試營運,以歷史百年的花蓮舊酒廠第19棟成品倉庫,轉型...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試營運!常設展、共創靈感場域開啟新體驗

2025/01/24
從膠彩大作、刺繡、到錄像裝置,鳳甲美術館2025年將展出多元豐富的展覽。 圖/鳳...

鳳甲美術館2025展覽預告!2月「一隅生花」一探郭雪湖、施金輝之作

2025/01/24
《我的完美日常》將於新春重返大銀幕,在新的一年開頭為影迷心中注入暖流。|圖片提供...

《我的完美日常》新春重返大銀幕!「文溫德斯4K經典影展」2/7起華山開跑

2025/01/23
國立臺灣美術館2025年展覽規劃重點一次看。
 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國美館2025六大必看展覽!「失序樂章」睽違27年再攜手龐畢度藝術中心

2025/01/23
龜心山城藝術祭以藝術穿梭山林,邀請享譽國際的何理互動作品〈觀月計畫〉參展。 圖/...

龜心山城藝術祭七大作品一次看!年節限定市集邀旅人一探六龜之美

2025/01/22
2025春節展覽推薦!17檔藝術場館、燈節、藝術季的文化散策。圖|富邦美術館、北...

2025春節展覽推薦!17檔藝術場館、燈節、藝術季的文化散策

2025/01/22
驚喜製造首次推出體驗展覽《如果城市,是座樂園》,以期間限定方式,包下一棟200坪...

驚喜製造《如果城市,是座樂園》限期登場!以15個互動裝置翻轉日常

2025/01/22
2025月津港燈節1/18開展!4大燈區、66組作品交織年度最美鹽水夜晚。圖|都...

2025月津港燈節1/18開展!4大燈區、66組作品交織年度最美鹽水夜晚

2025/01/21
作家楊小豌在街頭五、六年了,「從這些對話的過程中,我收獲很多。」記者吳致碩/攝影

台大畢業的女孩與街頭流離者的交會 社工楊小豌:期待一個不落下任何人的世界

2025/01/21
高美館新春活動 邀大眾「藝」同開啟蛇年新篇章。
 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春節去哪玩?高美館初一至初五以展覽、市集、工作坊「藝」起賀新歲

2025/01/21
托瑪斯.德曼30年回顧展,以雕塑與攝影層層重製現實。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歷史的結舌」北美館登場!托瑪斯.德曼:相較紀實我更在乎照片裡的故事

2025/01/20

我們需要的傳記:從威爾史密斯、坂本龍一到亞裔自傳,出版社的10本私心推薦

2025/01/19
蔡康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影視製作專業碩士畢,中文地區知名作家與主...

蔡康永讀《死亡專門戶》:在與死亡共處中,看清生命本質

2025/01/19
新美館「穿山而過」戶外園區展登場! 圖/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新美館「穿山而過」戶外園區展亮相!攜手六位藝術家呈現地景藝術之美

2025/01/17
寺尾哲也|曾任Google工程師八年,待過MTV、台北、東京。曾獲林榮三小說二獎...

寺尾哲也讀《我的天才夢》:我們擁有的,只有時間

2025/01/17
林蔚昀|作家,譯者。多年來致力翻譯推廣波蘭文學,於2013年獲波蘭文化部頒發波蘭...

林蔚昀讀《柯札克猶太隔離區日記》:瑣碎的日常書寫,是「生」的證明

2025/01/17
朱宥勳與盛浩偉近年在不同崗位上參與傳記工作,各有不同觀察。

傳記是一種對人性與事實的論證:作家朱宥勳╳盛浩偉

2025/01/17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