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特魯威人〉奇美博物館新戶外雕塑:美雕塑家致敬文藝復興,台南都會公園亮相
奇美博物館戶外園區新地標〈維特魯威人〉不鏽鋼雕塑作品日前於台南都會公園落成,由美國雕塑家芭蓓特・布勒奇(Babette Bloch)依據達文西的素描手稿轉譯創作,向經典致敬;作品為其《反思歷史》雕塑系列作品之一,布勒奇特別將這件男子雕塑添加一道十字身影,以十字、火字、十字重疊著,觀者無論從正面、背面都能欣賞維特魯威人完整面貌,邀請民眾來公園裡感受經典作品的永恆、多變,以及與時俱進的可能性。
奇美館外再添地標型雕塑新作
奇美博物館不僅館內擁有許多西洋藝術蒐藏,館外亦有豐富雕塑之作。目前園區內雕塑作品已設置50件,包括園區入口重要地標〈鐵修斯戰勝人馬獸〉與〈阿波羅噴泉〉、展現體操力與美的蒲添生〈運動系列〉、位於繆思湖湖畔的〈跳水者〉,以及散落於草地上的〈春與秋〉、〈夏娃〉、〈露西〉、〈跳馬背〉等等,作品面貌多元。
近期館方於公園北側新設一座地標型雕塑〈維特魯威人〉,該作源自於達文西的素描手稿,由美國雕塑家布勒奇創作為一座全新不鏽鋼雕塑作品,此作由活躍於美國藝術圈的慈善家、奇美文化基金會與奇美博物館的長期贊助人楊香雲引薦,促成作品來台,讓民眾可以感受該作的精妙之處。
理性結合美感,呈現完美人體比例
原本達文西〈維特魯威人〉素描是受到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Vitruvius)的〈建築十書〉(De Architectura)所啟發。〈建築十書〉公認為最早的建築原理書籍,詳細記載古希臘羅馬時期各種建築類型的結構、材料與審美標準等,同時提及完美的人體比例與建築設計的關係,是建築史研究的重要資源。
達文西的素描作品,便是依據維特魯威對於完美人體比例的脈絡思考並創作,畫面中的男子擺出「十」字與「火」字動作,站立於方形與圓形的中央,看似簡單的描繪,實際上卻將人體剛好分成八等分,人體各部位具有一定比例,為達文西結合科學理性思考與藝術美感而來的產物,也是最能代表文藝復興藝術中反思古典、理性思考、以人為本的傑作。
雕塑家布勒奇運用不鏽鋼材質,並透過雷射或水刀切割技術進行創作。這件〈維特魯威人〉是《反思歷史》雕塑系列作品之一,她將達文西素描中維特魯威人的兩個身影分離出來,並多加了一道「十」字動作的身影,作品兩面都能完整欣賞,一方面致敬文藝復興,另一方面也注入當代思維欣賞經典藝術。
Babette Bloch〈維特魯威人〉
地點|台南都會公園 公園北側(台南市仁德區文華路二段62號)
奇美博物館
最新文章
-
保留不經意的細縫——用直覺欣賞,高田唯5件作品
2025/10/04 -
李漢強meets高田唯:探索「那一點點」差異
2025/10/04 -
創造相遇——造訪高田唯工作室與近況
2025/10/03 -
季大純睽違24年來台!誠品畫廊個展「五夜山河水」呈現近20年創作心路
2025/10/03 -
新北市美術館「建築的恐懼與療癒」集16組建築師與藝術家一展跨域對話
2025/10/02 -
是枝裕和創作30週年!誠品電影院10/4起特別獻映《幻之光》等5部經典之作
2025/10/02 -
洪建全基金會贊助 謝德慶首次完整回顧展在紐約Dia Beacon登場
2025/10/01 -
臺史博「寫生的故事」特展結合主題小旅行,走進陳澄波時代風景
2025/09/26 -
英國雜誌《Fare Magazine》的台北探索:一座滿足每種飲食需求的城市
2025/0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