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大禧設計書!當代設計與民俗信仰一起策展
《大溪大禧:當代設計與民俗信仰一起策展》設計書,集結「大溪大禧」自2018年以來以當代設計結合民俗信仰一系列活動的設計思維,2023年1月大溪大禧設計專書,線上預購開跑,將看得到「大溪大禧」從誕生到實踐全記錄、超過10 位設計師參與過程、總策展設計心法與幕後故事,重溫大溪大禧5年來的各種魔幻時刻。
入手大溪大禧設計書前,得先了解什麼是大溪大禧?這場年度盛會為什麼值得收藏?為什麼2022年要在嘖嘖集資設計書上架?
1|大溪大禧是什麼?
大溪人的第二個過年。每年農曆6月24日,關聖帝君聖誕,桃園大溪當地,會有30多個社頭,一起為關聖帝君公祝壽,以大溪普濟堂主持的慶典與遶境最為熱鬧,俗稱「大溪大拜拜」也被稱為「大溪人的第二個過年」,更是北台灣最大的關公遶境活動。
大溪不夜城。每年6月23日為暗訪、24正日繞大溪全境,各社頭北管、童仔、大仙尪、舞龍舞獅齊聚,由於近年來社團與陣頭持續增加,以致遶境時間延長到6月23日提前遶境,長達兩天的遶境盛會使得大溪彷彿成為一座不夜城。
自2018年起,由衍序規劃設計策展,以「一場跨越當代設計與民俗信仰的城市祭典」重新定位傳統慶典,並將地方民俗的大拜拜,定名為「大溪大禧」,並將整場活動時間向前延伸,原本只有農曆23、24兩日的遶境,變成為期數週「前祭」活動,讓這場大溪慶典,成為台灣具代表性的城市祭典。
2|設計關公開始就是一門大學問
5年大溪大禧關公主視覺(每年略有不同),都是由設計師廖小子完成,專書當然也由他負責,這次以大膽閃亮的關公眼睛設計封面,搭配可愛神龍蟠伏書口,以手工高精緻度的製作,讓展書瞬間就能得到滿滿能量。書中收錄從未公開的主視覺草稿、總策展大腦如何運行的圖解攻略、10位設計師設計心法,完整拆解每一支企劃。
3|大溪大禧是一場轉譯民俗文化的策展
台灣廟會活動眾多,又極具地方性,每個鄉鎮都有各自的傳統習俗,一個號稱當代設計團隊希望以設計強化廟會活動,說起來容易,實行起來實在太難了。
設計書將告訴大家,當設計進入一座像是台灣原鄉的城市時,與民俗信仰相遇所發生的種種故事,故事中提及了文化傳承中人與人情義的連結、現代與傳統生活方式的平衡,以及透過設計思考將心法步步實踐的過程。
設計書中也將看到,大溪大禧是一場關於「凝聚力」的活動,是一場凝聚地方、匯聚台灣更多關注的慶典,即使沒有參與過,也可以從書中再次回到現場,感受全城為關公慶生的創新熱力與文化凝聚力,從生態博物館概念的實踐、場所記憶的打造、設計師跨界進入武場的努力、聚集眾人的凝聚過程,還有首次公開的總策展千頭萬緒調度表!在各種大大小小圍繞著關聖帝君慶生的活動,當「當代設計與民俗信仰一起策展」時,彼此如何守護價值與傳遞台灣文化的樣貌,一起塑造出全台最潮祭典「大溪大禧」。
4|同場加映《大溪大禧DAXI DAXI》繪本書
不喜歡閱讀太多文字也沒關係,大溪大禧設計書還設計另一款立體繪本書,收納整個大溪世界的慶典樣貌,從轉化大溪各個歷史生活風俗場景,到加入設計後的神奇故事,適合大人小孩閱讀一起閱讀。
5|專文解析大溪大禧
除了整場活動策劃的心路歷程外,書中還邀請各界評論家,從不一樣的角度觀看並深入這場慶典:
「策展團隊把握到活動裡未必說得清楚的神聖性,把它當作生命的一塊血肉和靈魂而非一件工作來看待。」——〈帶我回大溪!〉,詹偉雄
「不是我們活在傳統當中,而是傳統活在我們當中。傳統有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印記,這就是新儀式主義的意義。」——〈新儀式主義: 大溪大禧的現地策展〉,耿一偉
「祭典應該是帶領人們去深入參與並真正認識地方的起點與終點。」——〈「大溪大禧」之外,關於祭典的雜思〉,李取中
最新文章
-
台南奇美博物館《跳出格子吧!》登場!用打字機作畫、把縫紉機變樂器、看瓦斯桶如何飛在天空
2023/06/03 -
「肯園25新走神 」展覽 x 芬蘭藝術家古斯塔・薩克希!自然洋行操刀三峽「無礦」首次曝光
2023/06/02 -
澳洲攝影藝術家喬治.伯恩《無垠的城邦》紅野畫廊登場!一睹半虛構洛杉磯城市即景
2023/06/02 -
2023誕隍祭6/16-7/9台北霞海城隍廟為城隍爺慶生
2023/05/31 -
黃博志個展「七個在海上的人」立方計劃空間展出:瑪德蓮時刻系列首展,呈現60-80年代成衣工人的生命經驗
2023/05/30 -
2023浪漫台三線藝術季6/24登場!「藝術策展」、「設計導入」、「飲食實驗」三大計劃亮點搶先看
2023/05/30 -
鳳甲美術館「一百坪的散步練習」以何彥諺、鄭先喻、楊季涓、鄺鎮禧、魏柏任之作,邀大眾用行走打開感知
2023/05/30 -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如果我是一面鏡子》:許喬彥、葉偉立等5位藝術家,重新探討觀看世界的方式
2023/05/29 -
橫山書法藝術館《榜書》展開:攜手史博館共同策劃,四大展區呈現歷代拓本書跡、當代書藝魅力
2023/05/26 -
竹宮惠子「愛馬仕之道」中文上線!加入官方LINE看漫畫
2023/05/26 -
2023vis™-wild藝術與潮流文化祭!限期三天,酉5PM TWCAUDE攜10組設計品牌、藝術家亮相
2023/05/26 -
坂本龍一:愛,或者說戀愛,是救贖——耗時十年、256則近身訪談《skmt:坂本龍一是誰》
2023/05/26 -
2023 WHATZ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5/26-5/28登場!12國、上百件作品,還能近距離觀賞周書毅表演
2023/05/26 -
《百年孤寂》第六講:焦元溥解析名作中的音樂符碼
2023/05/26 -
「時光之味:小津安二郎120年」影展以全新4K修復版致敬日本大師,《風中的母雞》、《東京暮色》全台首映
2023/05/25 -
2023 ONE ART Taipei新賞獎得主,Yufi Yamamoto台灣個展:以抽象線條勾勒理想女性之美
2023/05/23 -
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館藏作品展」登場!三大亮點爬梳19世紀末至今近200件精彩展品
2023/05/23 -
「海律─王怡婷個展」台北當代藝術館實驗展場開展:探查海岸風景,跨媒材形構無垠蔚藍
2023/05/2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