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山椒魚來了》麥覺明記錄台灣特有種!歷時17年拍攝、近距離看見5種山椒魚與卵串孵化過程

2023/02/08 詹筱苹

2023年2月10日將上映的紀錄片《山椒魚來了》,由多次獲得金鐘獎的《MIT台灣誌》導演麥覺明、歷時17年拍攝。他跟著山椒魚研究團隊上山,不但拍到5種台灣特有種山椒魚、記錄山椒魚卵串孵化至破囊而出的珍貴畫面,台灣百岳不僅風景秀麗,獨特的生態物種也極其珍貴!

由伍百擔任電影敘事(說故事者),圖|擷取自《山椒魚來了》預告片
由伍百擔任電影敘事(說故事者),圖|擷取自《山椒魚來了》預告片
紀錄片《山椒魚來了》,圖|擷取自《山椒魚來了》預告片
紀錄片《山椒魚來了》,圖|擷取自《山椒魚來了》預告片

山椒魚是什麼,很厲害嗎?

山椒魚出現於10萬年前的冰河時期,是目前發現、全世界唯一與恐龍共存過的生物。牠們移至台灣,並發展成台灣特有種,可以在2,000公尺以上的高山發現牠們的蹤跡,但因為棲地受到破壞、全球暖化,已屬於瀕臨絕種動物。

山椒魚是台灣珍貴的特有種生物,圖|擷取自《山椒魚來了》預告片
山椒魚是台灣珍貴的特有種生物,圖|擷取自《山椒魚來了》預告片

為什麼要記錄山椒魚?

2020年《黑熊來了》是麥覺明發表的第一部紀錄片、歷時11年,與黃美秀老師一同深入山林,記錄臺灣黑熊生態與捕捉繫放研究調查。記錄台灣山椒魚更早於《黑熊來了》「第一次看到山椒魚是在阿里山姊妹潭旁邊的森林,當時只知道牠是古老的活化石,生長環景很難拍攝,就產生很大的動力要來記錄。經過17年拍攝,補齊5種山椒魚,還拍到卵串,很有成就感。」

【優人物】穿梭山林二十年 為台灣黑熊點亮前路 「黑熊媽媽」黃美秀

麥覺明歷時17年記錄台灣特有種,圖|山椒魚來了粉絲頁
麥覺明歷時17年記錄台灣特有種,圖|山椒魚來了粉絲頁

拍攝很難,研究更難!

片長1小時45分的《山椒魚來了》,除了是麥覺明17年的拍攝成果,更濃縮研究團隊數十年在台灣翻山越嶺、翻遍每一顆高海拔石頭點滴記錄的成果,而這趟研究之路還未完待續。麥覺明開始拍攝也是來自對研究團隊的感佩,師大生物系呂光洋教授,44年前在阿里山看見人生中第一隻山椒魚,開始投入研究。隨後呂光洋帶著學生賴俊祥,一個月至少上一趟高山 ,翻石頭尋找山椒魚(電影中可以看到什麼是翻石頭找山椒魚),他們擔心山椒魚隨時都有可能消失,懷抱著生態危機的使命感,一直研究至今。電影不只記錄山椒魚,也記錄著老中青三代研究團隊的背景故事與研究歷程。

簡短的敘述好像已經把電影梗概說完?紀錄片中除了讓大家眼見為憑,看見台灣高山美景、團隊如何在高山上尋找、研究山椒魚,還有更多台灣研究過程的故事,留待大家走進戲院把故事補完。

研究台灣山椒魚團隊,圖|擷取自《山椒魚來了》預告片
研究台灣山椒魚團隊,圖|擷取自《山椒魚來了》預告片

以下擷取自朱有田《野生動物:台灣山椒魚,微笑的高山精靈》

藉由多次冰河時期所形成的陸橋與亞洲大陸相連,許多物種因之得以進出台灣。台灣屬於多高山的島嶼,高聳陡峭的地形造就了不同的氣候帶,也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研究現今高海拔物種的親緣地理關係與演化歷史,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台灣的物種如何在過去動盪的氣候間與嚴苛的陡峭地景上拓遷、適應與演化。

冰河褪去,為了適應地處亞熱帶的台灣,台灣的山椒魚棲地分布局限於氣溫較低的高海拔溪流源頭。如此重要的冰河孑遺物種,自從1919年日本學者楚南仁博發現台灣第一隻山椒魚至今,我們對這些原生山椒魚的了解又增加了多少?

山椒魚的研究門檻較高,研究人員除需具備山椒魚的背景知識與熱誠外,還需爬涉到海拔2,000至3,000公尺以上險峻的高山河流源頭進行野外調查,也需克服惡劣氣候的挑戰。在經費短缺、野外研究人才尋求不易與研究環境險惡的條件下,政府應積極幫忙提供經費、好的研究裝備與建構安全的野外研究環境。

若能清楚地告訴年輕人,台灣高海拔山椒魚的生態、重要性,以及那些曾為山椒魚研究而犧牲的前輩的故事,將可激發年輕人對台灣這塊土地更高的認同感。

國小三年級下學期國語課程收錄,圖|擷取自山椒魚來了粉絲頁
國小三年級下學期國語課程收錄<臺灣的山椒魚>,圖|擷取自山椒魚來了粉絲頁
國小三年級下學期國語課程收錄,圖|擷取自山椒魚來了粉絲頁
國小三年級下學期國語課程收錄<臺灣的山椒魚>,圖|擷取自山椒魚來了粉絲頁
國小三年級下學期國語課程收錄,圖|擷取自山椒魚來了粉絲頁
國小三年級下學期國語課程收錄<臺灣的山椒魚>,圖|擷取自山椒魚來了粉絲頁

《山椒魚來了》2月10日上映,圖|山椒魚來了粉絲頁
《山椒魚來了》2月10日上映,圖|山椒魚來了粉絲頁

紀錄片

【優人物】大俠來過 留下典範  紀錄片致敬武俠片一代宗師  大俠胡金銓

【優人物】大俠來過 留下典範 紀錄片致敬武俠片一代宗師 大俠胡金銓

2022/11/06
【優人物】 楊澤 以電影說寶島曼波夢 走過副刊黃金年代的老文青

【優人物】 楊澤 以電影說寶島曼波夢 走過副刊黃金年代的老文青

2023/12/10
紀實節目「另一種注目」製作人吳凡:留下紀錄,用影像說人物故事

紀實節目「另一種注目」製作人吳凡:留下紀錄,用影像說人物故事

2023/11/26

最新文章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北藝中心)、法國國家舞蹈中心(Centre national ...

2025 Camping Asia 打造一場跨域的表演藝術盛會

2025/11/20
「山之所藏」女性藝術聯展於2025年12 月 6 日至2026年1月10日在安卓...

菲律賓女性藝術家聯展《山之所藏》12月登場!以山為靈感重構創作語言

2025/11/20
2024年「靈動的目光」於臺灣燈會展出,製作團隊親訪多位傳統工藝匠師,將這些在地...

2025「靈動的目光」光雕再現南美館,綻放最臺南的文化能量

2025/11/20
許瑞奇提前兩年便開始做《好孩子》的角色功課,他不僅成為阿真的臨時司機,陪她跑場與...

《好孩子》真實故事改編真情感動金馬影展 許瑞奇成金馬影帝黑馬

2025/11/20
劇場導演 瑪麗・施利夫 Marie Schleef 。©TPAC Photo b...

導演 瑪麗・施利夫 Marie Schleef:從劇場微觀世界的真實

2025/11/19
奇美博物館明年1月29日起全新推出VR沉浸式體驗《消失的法老》(The Hori...

奇美博物館全新VR體驗《消失的法老》明年1月登場!讓人一秒置身古埃及

2025/11/18
《大海浮夢》劇照,夏曼. 藍波安(右)帶著兒子造船。圖/目宿媒體提供

紀錄片《大海浮夢》 夏曼.藍波安以身體創作的達悟詩篇

2025/11/18
奈良美智嘉義!12/12新港文化館25號倉庫開展。圖|奈良美智特展

奈良美智嘉義!12/12新港文化館25號倉庫開展

2025/11/18
從文藝復興走入當代未來!高美館年度大展《馮.沃爾夫的花園堡壘》展出中。
 圖/...

高美館《馮.沃爾夫的花園堡壘》三大展區、近70件作品呈現「新文藝復興」

2025/11/1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