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2023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東海大學策劃《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臺灣改裝》5/20-11/26展出

2023-03-04 19:30 詹筱苹

2023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由東海大學建築系提案的《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臺灣改裝》,於2023年5月20日至11月26日,在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展出。《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臺灣改裝》由東海大學團隊,串連中原、淡江、逢甲、成功四所大學建立教學聯盟,從台灣各地的建築與地景為起點,尋找多元建築風貌的可能性。

展出作品1比1試組裝現場,攝影|林育全、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展出作品1比1試組裝現場,攝影|林育全、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2023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主題

《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企劃,呼應2023年第18屆大會主題「未來實驗室(The Laboratory of the Future)」,提出對「未來」的見解,認為21世紀的未來可能需要我們踏上迂迴的道路,留意並重新拼湊你我生活周遭因時代進步而遺忘的事物。策展團隊重新回到臺灣的山海之間,從「真實的日常」尋找面對未來的養分。

展出作品1比1試組裝現場,攝影|林育全、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展出作品1比1試組裝現場,攝影|林育全、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2023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跟過去哪裡不一樣?

2023年的臺灣館是5校聯合的學生作品展示,而非過去交由專業團隊策劃而成,這對策展來說也是一項極大的挑戰。東海大學建築系策展人曾瑋:「如果我們從現在往前推100年的1923年,當時建築史正邁向新建築,而100年來當代建築一直是以未完成的狀態進行,台灣的狀況又顯得更有趣,台灣建築工法和西方正統建築是不一樣的。我們期待世界認識台灣的方法,可以不是晶片、不是口罩,而是從台灣建築的力量,這份更接近當代建築的精神重新認識台灣,而這次5校學生的作品,將在雙年展中,告訴全世界台灣建築如何在地景中未完成,有各種不同的想像。」

展出作品1比1試組裝現場,攝影|林育全、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展出作品1比1試組裝現場,攝影|林育全、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漁港溫度再部屬-廢熱澡堂,曾瑋、謝旻澔,2023。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漁港溫度再部屬-廢熱澡堂,曾瑋、謝旻澔,2023。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用學生作品作為台灣館代表真的可以嗎?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一直以來都是由個別建築師帶領團隊參展,國美館館長廖仁義表示:「這次由5校建築系建立教學聯盟參展,不但有文化展示的意義,也對國內建築後進有著教育的意義,特別令人感動,讓大家理解台灣過去20多年來參與雙年展的另一種可能性和價值。」這次參與的團隊,都是經過多位評審嚴格審查脫穎而出的作品。

這次的主題「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是思考台灣人面對大自然找尋生活方式時,無形中進行的一種對話、一種協商協議與人文精神產生的反思,廖仁義看完參展作品最深的感觸是:「像我不是學建築出生的,面對習以為常的建築,在這些作品中,卻看到更深入、人跟自然之間的新關係,台灣改造也給了很有台味的詮釋。」

2023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由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館方也提早於2月帶來作品1比1試組裝,讓大家想像5月在威尼斯展出實況。評審委員吳光庭認為:「這次1比1模擬接近展覽真實情況,以水平桌面展示,也算是展覽的突破,東海建築團隊花了很長時間做田野調查,在評選過程中也聽到他們的創作概念,當作品真正呈現在展桌上,展現台灣土地、人文豐富的面向。」吳光庭也再一次強調,這是我們第一次由學生代表參展,「我曾在評審會議中也提出,這是很有風險的事!」當作品呈現在1比1模擬展場時,吳光庭看到更多正面意義的展現「這絕對是2023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一大亮點,顯示台灣青年學生能力都有很好的國際水準。」

台灣乳牛多由紐西蘭進口,牛隻無法適應台灣陽光需要加裝半透明遮陽板,這些都是與業者...
台灣乳牛多由紐西蘭進口,牛隻無法適應台灣陽光需要加裝半透明遮陽板,這些都是與業者詳細深談理解建築用途後,轉化成作品,攝影|林育全、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以6大關鍵字提煉臺灣建築未來的可能

在《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中,策展團隊以「剖面」的視角聚焦臺灣不同海拔的農業地景,發現其中存在的「改裝」性格。無論是嘉義外海的蚵棚、嘉南平原上的溫室或是梨山的茶園,都可以說是人類指認、理解並適應自然作用的節氣與時序後,進一步加以「改裝」的構築性回應。策展團隊提出「協調者」「二元性」「義肢」「內在性」「中介」「濾器」六大關鍵字回應這些發生在臺灣山海之間人們如何與自然衝突、妥協進而共榮的事物,提煉出面對臺灣建築未來發展的可能方法。

展出作品1比1試組裝現場,攝影|林育全、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展出作品1比1試組裝現場,攝影|林育全、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臺灣館的4大展區規劃

臺灣館所在的普里奇歐尼宮,為前身是古老監獄的特色古蹟建築,策展團隊依據建築空間架構區分為四個展區:「地景文件」「擴閾空間」「影片投影」「設計提案」。四個區域由展場內的主要垂直牆面和一道粗黑線來區分邊界,再由跨越空間的大桌子構成的水平面整合為一。展台是由台灣地形的想像延伸,而粗黑線也意味著地理上的中央山脈,在展桌上將台灣在地的田調地景與學生作品做區隔。展場也將結合聲音和紀錄影像,使用臺灣環境音採集與新編音樂,及策展紀錄影像,成為可度量時空的元素,讓觀者打開各種感官,感受臺灣真實時空的流動感。

義大利普里奇歐尼宮展場模擬圖,展場空間,謝宗諺、李懿倩,2023。本展覽將於普里...
義大利普里奇歐尼宮展場模擬圖,展場空間,謝宗諺、李懿倩,2023。本展覽將於普里奇歐尼宮舉辦,依據建築空間架構區分,由展場內的主要垂直牆面和一道粗黑線來區分邊界為四個展區,分別為:地景文件、擴閾空間、影片投影、設計提案。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策展關鍵字:二元性。養蚵用廢棄竹子搭建的「棚架」, 簡易的涼棚在農忙時成為蚵民的...
策展關鍵字:二元性。養蚵用廢棄竹子搭建的「棚架」, 簡易的涼棚在農忙時成為蚵民的休憩場所;但在蚵收成時節卻轉變成為造訪者燒烤生蚵的場域。為了適應高灘地的地質與潮汐而改裝的三輪車除了是生產系統的一環,同時作 為載送造訪者的載具用來參與當地的特殊景觀。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策展關鍵字:中介。乾燥農作物的過程中發生一些有趣的空間:曬水柿的構架形成特殊紋理...
策展關鍵字:中介。乾燥農作物的過程中發生一些有趣的空間:曬水柿的構架形成特殊紋理的陰影,成為一種臨時 性的社交空間;金針花的處理過程則多利用屋頂作為乾燥的場所,讓屋頂變成一 個具生產性的空間元素。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策展關鍵字:濾器。高山果園中,人的工作尺度與植物生長特性相互結合的虛空間。高山茶...
策展關鍵字:濾器。高山果園中,人的工作尺度與植物生長特性相互結合的虛空間。高山茶園為預防收成時遇到霜害,而由蘭花網 完全覆蓋;茶葉收成時採栽後須進行日光萎凋,以增加茶葉香氣的作業也由蘭花網構築的覆蓋物調節日光的強度。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策展關鍵字:內在性。鄉村地區林立的溫網室的構築思考也蔓延出生產範疇,與農人勞動環...
策展關鍵字:內在性。鄉村地區林立的溫網室的構築思考也蔓延出生產範疇,與農人勞動環境開始對話。在非網室空間的農地上,我們更是目擊農人利用類似構築方式製作可移動遮陽棚來達到工 作區域內的日照改善。 這些內部性也創造了地景中的居家內在特質。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策展關鍵字:協調者。工寮與碼頭是工作場所的同時,更成為農閒時的重要社交場所。我們...
策展關鍵字:協調者。工寮與碼頭是工作場所的同時,更成為農閒時的重要社交場所。我們在蚵農的勞動場域中觀察到透過工具形成陸地與海洋的轉換、工作 與社交行為的交錯,透露一種定著與非定著相互交纏的關係,我們將此現象稱為 一種協調機制。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策展關鍵字:義肢。義肢是蓄積各種鐵公路、灌溉溝渠等使生活得以機能化的基盤建設。這...
策展關鍵字:義肢。義肢是蓄積各種鐵公路、灌溉溝渠等使生活得以機能化的基盤建設。這些基盤建設如同兩面刃般,在提供農產品產銷協助的同時也在無 心之中割裂田地與外界的關係。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

時間|2023年5月20日至11月26日 (預展期5月18日、19日)

地點|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

策展人|曾瑋

協同策展人|郭聖傑、何炯德、蘇孟宗

展場設計|謝宗諺

行政統籌|李懿倩

最新文章

美館2025年將推出臺灣藝術的跨世代對話展覽,與國際特展《馮.沃爾夫的花園堡壘》...

2025高美館必看七大展覽!行者十步:蔡明亮、馮.沃爾夫的花園堡壘

2025/02/18
2025桃園燈會懶人包!18公尺主燈、小提燈、交通10+10重點總整理。圖|桃園...

2025桃園燈會懶人包!18公尺主燈、小提燈、交通10+10重點總整理

2025/02/18
森美術館(東京)20萬人參觀大展「路易絲.布爾喬亞」即將來台,3月15日富邦美術...

富邦美術館《路易絲.布爾喬亞》3/15亮相!兩座巨型蜘蛛雕塑重磅登台

2025/02/18
リリース百科
RELEASE; EXHIBITION in TAIWAN。
 ...

RELEASE; x 山陽山陰策劃!《リリース百科》以物件探索世界與自己的關係

2025/02/17
蔣勳發動文化力量,老屋再生之外,也發掘出堀尾一彥的故事,發行小冊。圖/蔣勳文化基...

因著一塊門牌的牽引 溯源出書 蔣勳:地方寫出本地故事 讓觀光有文化根底

2025/02/17
《酒神有沒有派對》將多種素材混合,整個演出都是非直觀的敘事,瑪琳意圖呈現超越真實...

瘋魔與混亂才能激盪出真我,在《酒神有沒有派對》經歷恐懼與慾望的旅行

2025/02/10
《伏流|絲襪小姐 20 週年演唱會》現場除了能購買實體專輯,也將販售限定周邊商品...

絲襪小姐20週年《伏流》演唱會2/15登場!何欣穗等八組神秘嘉賓同台

2025/02/07
全新人物誌畫冊《羅迪尼.狄克森》簽書發表會暨展覽2/28登場!藝術家親自來台分享...

創作歷程大公開!《羅迪尼.狄克森》全新人物誌畫冊、展覽路由藝術登場

2025/02/06
2025 TIDF巡迴展 即將走遍北、中、南、東!日本新銳導演專程來台,破百場放...

2025TIDF巡迴展四大城市接力放映!日本導演小田香4月來台映後座談

2025/02/06
京都祇園花街藝術博物館!8大主題體驗藝伎編織的優雅世界。圖|祇園花街藝術博物館執...

京都祇園花街藝術博物館!8大主題體驗藝伎編織的優雅世界

2025/02/06
林懷民與幾米破天荒同台亮相《幾米男孩的100次勇敢》,攜手FOCASA馬戲團打造...

林懷民首度執導馬戲!FOCASA《幾米男孩的100次勇敢》3/28臺南登場

2025/02/05
2025魔法屾林2/8台南十鼓開展!5大亮點、7大主題策展打造奇幻樂園。圖|屾屾...

2025魔法屾林2/8台南十鼓開展!5大亮點、7大主題策展打造奇幻樂園

2025/02/05
在「策展角落」中將展出石晉華《走鉛筆的人》, 1996。

 圖/藝術家、安...

藝術迷必訪!2025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精選亮點一次看

2025/02/04
最適合闔家觀賞的《小魔女-瑪蒂達》電影將在3月8日(六)-3月9日(日)晚上七點...

經典配樂高美館再現!《小魔女-瑪蒂達》電影交響草地音樂會3/8-3/9登場

2025/02/03
2025台北國際書展即將開幕!搶先體驗閱讀異世界。 圖/Chris Chen

2025台北國際書展2/4登場!主題館6大亮點:AI共創小說、60+海外作家齊聚

2025/02/03
2025台北燈節2/2開展!4+1展區55組作品點亮城西。圖|2025台北燈節

2025台北燈節2/2開展!4+1展區55組作品穿梭城市蛇來運轉

2025/02/03
光磊國際版權公司引進歐美帶有獨特議題、值得一讀的傳記與回憶錄作品。圖/林亞璇攝影

從族群議題、二戰歷史到文化明星,從歐美到台灣書市,傳記發展的4點觀察

2025/01/24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開放試營運,以歷史百年的花蓮舊酒廠第19棟成品倉庫,轉型...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試營運!常設展、共創靈感場域開啟新體驗

2025/01/24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