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teamLab 2023京阪選點推薦:大阪長居植物園、京都素食拉麵Vegan UZU,超現實光影藝術融入自然與飲食

2023/03/29 沈佩臻

20 幾年來,teamLab 持續以數位技術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消融觀眾與藝術作品之間的界線,以溫柔而鮮明的姿態在各國捲起狂潮,成為一支炙手可熱的國際數位藝術勁旅。teamLab 繼「MORI Building DIGITAL ART MUSEUM: teamLab Borderless(台場)」、「teamLab Planets TOKYO」等作品掀起全球熱潮之後,2022年緊接著再與大阪長居植物園合作常設性質的「teamLab Botanical Garden Osaka」,於夜幕低垂時結合園內四季植物,帶來一場細膩動人的光影展演,也為 2025 年萬國博覽會(大阪關西萬博)提早暖身,醞釀周邊觀光熱度。

〈直立並呼應的生命森林 ── 桉樹〉(Forest of Autonomous Resonating Life)。 圖/teamLab提供
〈直立並呼應的生命森林 ── 桉樹〉(Forest of Autonomous Resonating Life)。 圖/teamLab提供

融入四季植物、庶民日常的聲光展演

創立於 1974 年的長居植物園,就設立在近似廣袤無邊、開放逾3/4個世紀的長居公園內,乘坐 Osaka Metro 御堂筋線於「長居站」下車徒步 10 分鐘即可抵達。從公園入口朝長居植物園前進,將途經足球場、咖啡廳、餐廳等不同設施,人們散步運動的景象散發庶民日常氛圍,「許多人訝異於 teamLab 在這裡出現。」teamLab Botanical Garden Osaka 公關桑原葉子表示。

〈在風中飄散的鳥之雕刻群〉(Sculptures of Dissipative Birds in the Wind)。 圖/沈佩臻攝影
〈在風中飄散的鳥之雕刻群〉(Sculptures of Dissipative Birds in the Wind)。 圖/沈佩臻攝影

事實上,這次企劃的確與過往多數作品的展演場域氣質不盡相同。每到日落才出現的 teamLab Botanical Garden 現場幽暗,想要自拍幾乎只能獲得一片黑,但也因此人們可以拋開既有習慣,聚焦於眼前、當下,聚焦在隨四季遞嬗下蛻變不同姿態的植物,以及結合植物的聲音、燈光與互動設計。

〈山茶花園裡的呼應小宇宙 ── 液化光色,日出與日落〉。 圖/沈佩臻攝影
〈山茶花園裡的呼應小宇宙 ── 液化光色,日出與日落〉。 圖/沈佩臻攝影

現在是 teamLab Botanical Garden Osaka第一個冬天尾聲, 不管是 teamLab 團隊還是植物園方,對於光影下的植物風貌,也和觀眾一樣是首次欣賞,春夏茂密、秋冬蕭瑟的自然汰擇,正是作品魅力之一。值得一提的是,長居植物園於 2022 年 4 月時已先進行翻新,重新整理與疏通植物之間的距離,為植物與作品留下舒服伸展的空間,為這場非煙火式的展覽種下良善種子,長存 5 年、10 年以上。

〈呼應的紫薇樹〉(Resonating Crape Myrtles)。 圖/teamLab提供
〈呼應的紫薇樹〉(Resonating Crape Myrtles)。 圖/teamLab提供

〈具象與抽象——二次林入口〉。 圖/teamLab提供
〈具象與抽象——二次林入口〉。 圖/teamLab提供

歡迎觸摸互動!細膩鋪排設計的光影音效

連續性,向來是 teamLab 談論的美學質地,團隊深信這個世界是在相互連結堆積的過程中形成的,而人與空間、人與作品亦是連接在一起的整體,因此輪廓、邊界是模糊的。即便 teamLab Botanical Garden Osaka設置在植物園的戶外空間,觀眾依舊能深刻感受到這一點。

無需考慮地順遊步道而走,就能欣賞到全部作品。從兩排落羽松夾道歡迎的寬廣入口開始,便是第一件〈生命是連續不斷的光芒〉(Life is Continuous Light)閃爍著光影招呼每一名觀眾,無論你站在哪裡,稍微靠近植物就能觸發感應器,感受到有機立體、包圍感十足的音效 teamLab 指出,每一次展出的音樂音效都由團隊全新創作,且展場內音效並非不斷重複播放,會隨著人經過與靠近而變化,而千變萬化的音樂也是所要展現的作品之一。

〈生命是連續不斷的光芒〉(Life is Continuous Light)。 圖/teamLab提供
〈生命是連續不斷的光芒〉(Life is Continuous Light)。 圖/teamLab提供

〈在森林中寫就的空書 —— 一筆,二次林〉。 圖/teamLab提供
〈在森林中寫就的空書 —— 一筆,二次林〉。 圖/teamLab提供

teamLab 分享,目前最具討論度的 3 件作品,包含被桉樹(尤加利樹)繚繞的〈直立並呼應的生命森林 ── 桉樹〉(Forest of Autonomous Resonating Life),遍佈上百個淨透繽紛光蛋的〈山茶花園裡的呼應小宇宙 ── 液化光色,日出與日落〉(Resonating Microcosms in the Common Camellia Garden - Liquified Light Color, Sunrise and Sunset),以及佇立於湖中小島的〈在風中飄散的鳥之雕刻群〉(Sculptures of Dissipative Birds in the Wind)。

〈直立並呼應的生命森林 ── 桉樹〉(Forest of Autonomous Resonating Life)。 圖/teamLab提供
〈直立並呼應的生命森林 ── 桉樹〉(Forest of Autonomous Resonating Life)。 圖/teamLab提供

其中〈在風中飄散的鳥之雕刻群〉透過描繪鄰近鳥群從日出到日落的飛行軌跡,傳遞鳥在空中飛舞時對空氣產生的擾動、給予環境的能量等,teamLab 認為如果沒有鳥在雕塑旁飛翔,雕塑群就會彷彿不存在般陷入漆黑一片,因此特別在湖中小島附近種植植物,創造對鳥類有利的環境,讓鳥類與昆蟲自然依存於植物園內森林池塘所形成的生態系統。

〈在風中飄散的鳥之雕刻群〉(Sculptures of Dissipative Birds in the Wind)。 圖/teamLab提供
〈在風中飄散的鳥之雕刻群〉(Sculptures of Dissipative Birds in the Wind)。 圖/teamLab提供

另一件〈山茶花園裡的呼應小宇宙 ── 液化光色,日出與日落〉想必是最吸引人互動的裝置之一,無從計數的不同蛋狀物遍佈於山茶花園裡。白天時,它們靜默地投射世界原貌,夜晚時開始發出忽明忽暗的光芒,當被風吹動、淋雨或被人推倒時,光線會逐漸變強並發出特別設計的音效,緩緩站起來

〈山茶花園裡的呼應小宇宙 ── 液化光色,日出與日落〉。 圖/沈佩臻攝影
〈山茶花園裡的呼應小宇宙 ── 液化光色,日出與日落〉。 圖/沈佩臻攝影

有趣的是,周圍的蛋狀物就像相互呼應的狼嚎般,逐步呼應並發出相同音色與光芒,teamLab 為此設計出 57種光色。「非常歡迎觀眾積極參與、觸碰作品,別怕推動這些蛋。」桑原葉子説,teamLab 誠摯邀請大家完整地沉浸其中。

〈山茶花園裡的呼應小宇宙 ── 液化光色,日出與日落〉。 圖/沈佩臻攝影
〈山茶花園裡的呼應小宇宙 ── 液化光色,日出與日落〉。 圖/沈佩臻攝影

同場加映!融入 teamLab 藝術與永續意識:京都素食拉麵 Vegan Ramen UZU

素食拉麵店 Vegan Ramen UZU Kyoto 於 2020 年創立,坐落在京都寧靜住宅區巷弄之間,連續兩年入選「京都大阪米其林指南」必比登推薦名單,評審第一句就指出「由活躍於世界的藝術團體設計的幽暗空間⋯⋯品味與空間的創新風格,讓我們感受到新時代的到來」,而這裡的藝術團體指的便是 teamLab。

圖/Vegan Ramen UZU提供
圖/Vegan Ramen UZU提供

Vegan Ramen UZU Kyoto 保留當地傳統住屋構造,從門口可見細細長廊通往用餐區,引人一探究竟。一張拋光鏡面漆黑大桌,反射著牆面水墨書法動態作品,而另外兩側牆面的鏡面黑牆綿延了作品,不斷從四面八方而來,宛如無止盡般吸引目光,突破人們對於拉麵店裝潢的想像。

Vegan Ramen UZU Kyoto融合teamLab生成動態藝術作品〈反轉無分別〉。 圖/Vegan Ramen UZU提供
Vegan Ramen UZU Kyoto融合teamLab生成動態藝術作品〈反轉無分別〉。 圖/Vegan Ramen UZU提供

由 teamLab 創作的生成動態藝術作品名為〈反轉無分別〉,團隊分享:「每一碗拉麵都具有水面,作品同樣會映射入拉麵之中,如同鏡面反射一般,品嚐拉麵,同時也在品嚐藝術。」

Vegan Ramen UZU Kyoto醬油拉麵「深緋」。 圖/沈佩臻攝影
Vegan Ramen UZU Kyoto醬油拉麵「深緋」。 圖/沈佩臻攝影

teamLab生成動態藝術作品〈反轉無分別〉。 圖/Vegan Ramen UZU提供
teamLab生成動態藝術作品〈反轉無分別〉。 圖/Vegan Ramen UZU提供

除了由 teamLab 監修空間並融入作品,作為一間不斷望向未來的拉麵店,Vegan Ramen UZU 主理人片岡良(Ryo Kataoka)的創立初衷是立基於環境永續,以「生活在地球上」為概念直面飲食與生活。

Vegan Ramen UZU主理人片岡良(Ryo Kataoka)。 圖/沈佩臻攝影
Vegan Ramen UZU主理人片岡良(Ryo Kataoka)。 圖/沈佩臻攝影

Vegan Ramen UZU 以洋蔥、番茄等取代總是佔據拉麵 C 位的叉燒肉。湯頭選用北海道產羅臼海帶、國產香菇與各式蔬菜慢燉 12 小時而成,留下熬湯食材並重製成壽司等料理,朝零食物浪費的目標前進。此外,選用北海道小麥粉、宮崎縣無農藥全麥麵粉作為麵條原料,提供醬油拉麵「深緋」、辛味噌拉麵「山吹」、茶拉麵「茶」等令人眼睛一亮的素食拉麵。

Vegan Ramen UZU Kyoto茶拉麵「茶」。 圖/沈佩臻攝影
Vegan Ramen UZU Kyoto茶拉麵「茶」。 圖/沈佩臻攝影

teamLab Botanical Garden Osaka

官方網站|https://www.teamlab.art/zh-hant/e/botanicalgarden/

Vegan Ramen UZU

官方網站|https://vegan-uzu.com/pages/uzu-kyoto-en

推薦閱讀

專訪 teamLab Kids CEO 松本明耐:請像孩子般自由、開心地享受《teamLab 未來遊樂園》

日本teamLab最新線上展:全球皆可創作,作為人們回想疫情時代的藝術品

最新文章

圖/noii noii提供

noii noii個展《慢速記憶法》小島裡登場!以陶藝、插畫、裝置回溯旅行記憶

2025/04/18
洪建全基金會HONG×RIJKSAKADEMIE國際駐學計畫首次成果發表,藝術家...

許哲瑜個展「災變論」洪建全基金會登場!以影像探索靈魂、肉身與災難關係

2025/04/17
李昂與詹宏志以李昂新書《彼岸的川婆》為文本,展開靈異體質者vs無神論者、靈異vs...

彼岸的川婆就是小說家 李昂vs詹宏志 靈異體質與無神論者的對談

2025/04/16
當影像成為時間的延續,在文心藝所,走進杉本博司鏡頭下的永恆瞬間。
 圖/文心藝...

杉本博司個展文心藝所登場!4系列作品以鏡頭凝視時間流動的方式

2025/04/16
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於5月登場!集結台灣、亞洲及世界各地的藝廊一同共襄盛舉...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5月登場!三大主展區、四大亮點一次看

2025/04/15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圖|前...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

2025/04/15
深坑不只有好吃的臭豆腐、老街,對工作室落腳深坑的李承道而言,還有值得一訪的咖啡店...

在新北深坑聞到咖啡香!藝術家李承道:以時間反芻,創作不需要急著做出回應

2025/04/14
跨國合作再現聲音藝術新篇章!國立臺灣美術館與龐畢度中心聯手推出「無序樂章:聲音藝...

國美館×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登場!集30組作品共演聲響

2025/04/11
2022臺北獎首獎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堆疊日常飲食消費微景...

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北美館開張!以飲食形塑日常消費風景

2025/04/10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04/10
第17屆主題以文房四寶中的「紙」為主角,主辦單位在展場和作品中藏有許多相關元素,...

日常的累積成就獲獎的驚喜!專訪第17屆台積電書篆大賞三位首獎得主

2025/04/09
展覽以基隆的城市地景為展覽靈感,隨著城鎮依山勢起伏,與海洋緊密相連等因素,塑造了...

平子雄一《超越理想的風景》基隆美術館展出!巨型木雕《山》《湖》登場

2025/04/08
遠東大馬戲團在曾經的中山兒童樂園體育館演出。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台灣也有馬戲——超過150年變遷,當代馬戲的文藝復興進行中!

2025/04/04
當代馬戲創作者、女子馬戲平台創辦人梅芷菱。

女子馬戲,探索溫柔的身體力量/梅芷菱

2025/04/04

馬戲可以點亮一座城市/張又文

2025/04/04
馬戲表演者的專注會感染現場觀眾。圖為「時間的風景」演出景象。攝影/吳伽莉

人人都能練馬戲?精準地失誤?認識馬戲魅力的九個關鍵字

2025/04/04
南方珍珠耀眼綻放!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登場!...

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4/4登場

2025/04/02
穿越觀景窗,「時代劇場」集結17位國內外攝影名家作品,一探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