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也趣藝廊《鬱鬱蔥蔥üppig》旅外藝術家劉昕穎、戴伶育全新雙個展

2023/04/10 陳宜慧

旅外藝術家劉昕穎、戴伶育,即將於2023年4月15日至5月7日在也趣藝廊展出。展名「鬱鬱蔥蔥」(德文 : üppig)即草木茂密蔥翠之意,一如兩位備受矚目的藝術家透過自我覺察,以不侷限媒材、表現形式的多變繪畫風格,展現其多重角度切換下對文化的轉譯。

左為劉昕穎作品,右為戴伶育作品。 圖/也趣藝廊提供
左為劉昕穎作品,右為戴伶育作品。 圖/也趣藝廊提供

打破地域限制、呈現時代共感

十九世紀法國詩人韓波曾說過「生活在他方。」然而當藝術家離開熟悉的故鄉、居住地,是否能從陌生遠方的文化衝擊下,重新淘洗內在的自我,並找到創作的刺點?也趣藝廊(Aki Gallery)自2019年9月正式在德國跨出第一步成立也趣藝廊萊比錫(Aki Gallery Leipzig Prospect)後,透過此根據地,不只將台灣藝術家持續推往國際,也能同步挖掘嶄新的國際觀點,開啟台灣當代藝術圈與世界的另一種連結。

即將在也趣藝廊登場的全新雙個展《鬱鬱蔥蔥üppig》,邀來旅外藝術家劉昕穎、戴伶育以他們強勁而新鮮的藝術能量,與打破地域限制、呈現時代共感的作品,讓三層樓的展覽空間如同沙漏型的時間流動,遊走在現實與夢境之中,也藉由藝術家的異想世界,感受有如攀爬張網的藤蔓與綠芽般的生生不息。

劉昕穎以景呼應內心對文明的想像

1991年出生於台灣的劉昕穎,2013年在纽约藝術學生聯盟接受培訓,2015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學系學士。目前創作與定居往返於馬來西亞與台灣的她,擅以純真細膩的視角將「現實、自然、人文」重新形塑,並思考自身周遭事物之關係結構,再透過景緻的切割及擷取,呼應內心對於文明的無限想像。

特別是她筆下富含水分的流動線條,常將自我意識鮮明澆灌,透過藝術家的創作語彙,能察覺到那份純粹、柔軟與堅定的精神力。一如在廣大的土地上,人類不斷地往上覆蓋,堆疊出一層又一層的文明標誌。

劉昕穎作品「中線」。 圖/也趣藝廊提供
劉昕穎作品「中線」。 圖/也趣藝廊提供

劉昕穎作品「窗外」。 圖/也趣藝廊提供
劉昕穎作品「窗外」。 圖/也趣藝廊提供

劉昕穎作品左為「直達天際」、右為「看出去」。 圖/也趣藝廊提供
劉昕穎作品左為「直達天際」、右為「看出去」。 圖/也趣藝廊提供

劉昕穎作品「窗外8」。 圖/也趣藝廊提供
劉昕穎作品「窗外8」。 圖/也趣藝廊提供

戴伶育透過畫筆、針織展現強大意念

1985出生於台灣的戴伶育,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油畫組,隨後赴德進修,並於2019年畢業於 Burg Giebichenstein Kunsthochschule Halle織品藝術博士,現創作與居住於德國萊比錫。她長時間透過織品與油彩複合性的媒材創作,探討關於時間與記憶,從中抽離出內心的思緒,在抽象與具象之間,用畫筆以及針織將其意念表現於畫布上。

戴伶育作品「300 3Uhr」。 圖/也趣藝廊提供
戴伶育作品「300 3Uhr」。 圖/也趣藝廊提供

戴伶育作品「片刻間」。 圖/也趣藝廊提供
戴伶育作品「片刻間」。 圖/也趣藝廊提供

戴伶育作品「石海岸邊」。 圖/也趣藝廊提供
戴伶育作品「石海岸邊」。 圖/也趣藝廊提供

戴伶育曾自述:「繪畫是顏色在平面上堆疊出空間與造型,而織品是梭線經緯交錯的軌跡與紋路。繪圖是在平面上建構立體空間,而織品的構成卻是和雕塑的三維空間相同。」因此她從不同媒材的質異,探尋出交集與相異之處,也能從生活中的記憶與時間、日常的生活切片中,將片段的交感神經,透過繪畫與線材表現出來,並讓人藉由觀看她的作品,也能察覺到某種不言而喻的共振與共感。

戴伶育作品「在夢境與現實之間III 」。 圖/也趣藝廊提供
戴伶育作品「在夢境與現實之間III 」。 圖/也趣藝廊提供

戴伶育作品「關係 III 」。 圖/也趣藝廊提供
戴伶育作品「關係 III 」。 圖/也趣藝廊提供

戴伶育作品「Anna Kus」。 圖/也趣藝廊提供
戴伶育作品「Anna Kus」。 圖/也趣藝廊提供

戴伶育作品左為「China Women」,右為「In Naumburg」。 圖/也趣藝廊提供
戴伶育作品左為「China Women」,右為「In Naumburg」。 圖/也趣藝廊提供

「鬱鬱蔥蔥üppig」戴伶育、劉昕穎雙個展

展期:2023年4月15日 (六) - 5月7日 (日)

時間:週二至周日12:00—18:30(週一公休)

地點:也趣藝廊 | 臺北市大同區民族西路141號

最新文章

臺灣第一代水彩畫家、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以八大展區細說藝術家礦業...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威廉.透納作品,藍色瑞吉山之日出(The Blue Rigi, Sunrise)...

英國最偉大畫家威廉透納特展 謝哲青談「光之先知」的藝術革命與時代意義

2025/06/27
史上最大規模!英國國寶級藝術大師「威廉.透納」特展首度登台,泰德美術館館藏真跡畫...

史上最大規模「威廉・透納」特展來台!以80件真跡、28件當代作品織構對話

2025/06/27
LANDHILLS|台中——由植物藝術家廖浩哲創立,為一關注自然、人與環境互動的...

傳達言語無法觸及的問候——LANDHILLS 廖浩哲

2025/06/27
花閣樓是郭安妮(左一)一家人個性與情感的體現。圖/黃怜穎攝影

30年社區花店,參與他人的一生——花閣樓 郭安妮

2025/06/27

陪伴最後一次感受花香的機會——拾米豐瓶 寶妮

2025/06/27
美國導演勞勃.阿特曼(Robert Altman,1925—2006)百年冥誕,...

反類型好萊塢鬼才「勞勃阿特曼:眾生喧嘩」7月放映!10部必看大師經典

2025/06/26
展覽《萬象入身》(Aura Within)於7月10日至8月30日在豪瑟沃斯香港...

展覽《萬象入身》豪瑟沃斯香港7月登場!集9位藝術家之作探索存在與記憶

2025/06/25
「山/市—彼得.庫克個展」為英國建築團體「建築電訊」(Archigram)創辦人...

以臺灣城市自然地景為靈感!建築大師彼得.庫克「山/市」個展MoCA登場

2025/06/23
「包裹」世界的地景藝術家克里斯多與珍妮-克勞德伉儷作品亮相富藝斯倫敦現當代藝術6...

「包裹藝術」傳奇伉儷誕辰90周年!逾30件作品富藝斯倫敦現當代拍賣亮相

2025/06/23
「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臺北登場!回顧30年藝術生涯,展開一場關於光影...

北美館年度必看大展「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17件經典之作登場

2025/06/20
奧地利維也納Numen / For Use首次登台,於勤美術館展演出兩件極具全球...

Numen / For Use首登台!勤美術館《Net & String Taichung》體感迷宮亮相

2025/06/18
蔣勳以《祇樹給孤獨園》最新畫作祝禱眾生平安,為讀者開啟一段和自己對話的心靈旅程。...

來場與自己內心的對話!美學大師蔣勳最新書畫展《祇樹給孤獨園》即日起中央書局登場

2025/06/18
2025台東光祭6/13開展!3大亮點、12件藝術裝置打造知本溫泉區的夏夜幻境。...

2025台東光祭6/13開展!3大亮點、12件藝術裝置打造知本溫泉區的夏夜幻境

2025/06/18
臺文館第二個臺北據點「臺灣文學糧倉」修復完成、正式啟用。 圖/文化部提供

「臺灣文學糧倉」亮相!歷史建物大跨度木桁架現身、兩大特展同步登場

2025/06/17
《少女》胸像與黃土水專室。圖|太平國小博物館、攝影|黃宏錡

太平國小博物館7/3對外開放!在百年校園閱讀大稻埕的藝術與在地記憶

2025/06/16
奈良美智「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金瓜石」主視覺。圖|中華文化總會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開展!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

2025/06/1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