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無法離開的人」北師美術館5/6-7/2帶大家重回歷史

2023/05/06 詹筱苹

「無法離開的人」VR電影與同名「無法離開的人」展覽,於2023年5月6日至7月2日在北師美術館開展。展覽從陳芯宜執導的VR電影「無法離開的人」出發,從沉浸式VR觀影體驗,延伸到沈浸式的展場空間,從聲音、音樂、展場空間的明暗創造、物件和夢境,為大家展開不同以往的歷史探索路徑。

「無法離開的人」電影、展覽北師美術館同步開展5/6-7/2以沉浸式體驗帶大家重回歷史。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王世邦
「無法離開的人」電影、展覽北師美術館同步開展5/6-7/2以沉浸式體驗帶大家重回歷史。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王世邦

從VR電影開始|「無法離開的人」沉浸觀影體驗

導演陳芯宜與Funiqu技術總監全明遠合作的「無法離開的人」VR電影,於2022年獲得「威尼斯影展沉浸式內容最佳體驗獎」並得到評審盛讚「展示360度電影的真正潛力。」這次導演與北師美術館合作,將美術館空間打造成VR電影院,並延伸VR觀影體驗,將整間美術館透過展品呈現,帶大家觀影後進入另一種閱讀現實的五感體驗中。

「無法離開的人」電影,片長35分鐘、全程必須帶著VR頭戴式裝置和耳機「站立」觀影,每個場次只能有10位觀眾。從走進二樓影廳,就是一連串的策展設計,黑暗的廊道、從電影中擷取的鼓聲和腳鐐聲,陳芯宜説:「當你走進影廳,已經從體感和聽覺進入電影中了。」

「無法離開的人」以綠島人權文化園區蠟像館區為起點,劇情融合多位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經歷。陳芯宜以360度視角,展開故事多重脈絡,雖然講述的是一段傷痛的歷史,卻用最溫柔的手法,帶著觀影者以VR「沉浸」地走入故事中,35分鐘電影看完,不會被壓到喘不過氣,但後勁超強。

「無法離開的人」首次將北師美術館變成VR電影院。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王世邦
「無法離開的人」首次將北師美術館變成VR電影院。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王世邦
觀影空間透過聲音、視覺與展場設計,讓觀影者體感「軍法處」的黑暗與壓迫。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王世邦
觀影空間透過聲音、視覺與展場設計,讓觀影者體感「軍法處」的黑暗與壓迫。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王世邦

不一樣的展覽|聲音的展場空間

企劃這場展覽前,陳芯宜思考的是,這部電影因為得獎已經跑了幾十個國家「該如何讓台灣人看見自己的故事?如何創造不一樣的觀展場域。」所以他們在美術館裡,蓋了一座電影院,展覽總策劃林曼麗:「我們想創造全方位的展覽,在2、3樓利用北師美術館的光影變化,在光亮和黑暗之間堆疊,這次最大的突破不是文獻的展出,而是情境式展覽,我們透過展場設計,把那個時代政治犯被禁錮空間的侷迫感表現出來,也把『夢境』透過聲音,帶大家進入他們的夢裡,回看他們的故事。」地下室則展出VR電影所有的製作細節,「在這裡真真實實的剖開導演的內在。」

2樓展區亮點| 沒有被送達的遺書

看完電影,從幽暗的長廊,帶著後勁很強的情緒走進明亮的2樓展場空間,刻意在這裡大量留白,讓大家可以看著窗外的白樺樹、捷運與街景,慢慢沈澱心情。林曼麗說「看完電影後,每個人都變成無法離開的人,而展場就是一個最好的療癒轉場。」

座位上的耳機,是由電影演員為「遺書」做聲音詮釋。現場展出的遺書,當年寫完後都沒有回到家人手裡,直到近幾十年才被公開,研究協力林傳凱,解釋了其中兩封遺書背後的故事:「故鄉在鶯歌的高有才,他是家裡的獨子,當年他是台北師範學校的學生,在學期間被槍決,後來家人是從鶯歌拉板車把他帶回家埋葬,而他的遺書第一次公開就回到母校展出。」另一封鐵道籌備處工人洪文慶,這是他23歲被槍決前寫的遺書,信中滿是對家人的牽掛「他弟弟好賭、爸爸腦溢血,當年他每天騎腳踏車工作賺錢養家。」

「遺書是為了告別、是一個句點,讓留下來的人可以往前走,但這些遺書都沒有回去,他們的家人都在充滿疑問、沒有句點的狀態下繼續前進。」近幾十年遺書陸續歸還家屬,但還有很多政治受難者當時太年輕還沒有後代(找不到歸還的對象)。林傳凱説「這個展區的留白,是希望能讓大家慢慢閱讀或聆聽,與字裡行間的故事交會,也是觀展體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北師美術館利用場館明亮的優勢,讓剛走出黑暗的觀影者,透過窗景得到喘息的療癒。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王世邦
北師美術館利用場館明亮的優勢,讓剛走出黑暗的觀影者,透過窗景得到喘息的療癒。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王世邦

3樓展區亮點|用聲音帶大家走進故事中

企劃3樓展場空間時,林傳凱以「空間、物件、信、歌聲和夢」帶大家重回當年的歷史情境中,「現在軍法處已經離我們很遙遠了,根據他們的描述,軍法處是一個光線很暗、獄友們只對彼此的聲音和身體溫度感覺深刻。每天凌晨3-4點,會聽到走廊盡頭的鐵門聲、皮鞋踩地板的聲音,所有記憶都是用『聲音』串起來,我們也嘗試用不同於文字和表格重現這段歷史。」

3樓展間,利用聲音,帶大家重回政治犯過去在軍法處最深層的、離開後不斷回到夢裡的恐懼。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王世邦
3樓展間,利用聲音,帶大家重回政治犯過去在軍法處最深層的、離開後不斷回到夢裡的恐懼。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王世邦

不能錯過|藏在版畫間的小喇叭

在48幅木刻版畫間藏著小喇叭,每個喇叭都是一段林傳凱訪談政治犯回憶軍法處的回憶片段,為什麼這麼小聲、有些喇叭在很低的位置「情治人員喜歡假扮政治犯套話,在軍法處的對話都是竊竊私語的。」這裡也還原「靠近」才聽得到的臨場感。

李佳泓 ,《我和許多人一起刻的》,2020、2023。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王世邦
李佳泓 ,《我和許多人一起刻的》,2020、2023。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王世邦

不能錯過|紙書包

任職景美農會的許貴標被捕後,妻子會帶著食物到監獄探視丈夫,許貴標會將便當分給獄友吳鵬燦和連德溫,這兩個早就知道自己會被判死刑的人,在物質極為匱乏的軍法處,偷偷地將便當包裝紙留下來,再每天留一點飯做漿糊製成「紙書包」,被槍決的兩人將紙書包交給許貴標,直到人權博物館成立後,許貴標才將一直收藏的這件遺物捐出,吳朋燦的兒子還循著遺物,找到過去唯一與父親有關的人。

吳鵬燦、連德溫 紙質文件夾(紙書包)。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王世邦
吳鵬燦、連德溫 紙質文件夾(紙書包)。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王世邦

不能錯過|劉耀廷與施月霞往來的書信

每一封寄出一定會被檢查、甚至不確定是否能寄到妻子手中的信件裡,往來的信件中,還印上唇印,傳達了濃烈的思念之情。

施月霞給劉耀廷第三十信(第一、二頁),1953年11月19日,20.6 × 14.9 cm,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提供(劉耀廷家屬捐贈)。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王世邦
施月霞給劉耀廷第三十信(第一、二頁),1953年11月19日,20.6 × 14.9 cm,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提供(劉耀廷家屬捐贈)。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王世邦

地下室展區亮點|VR電影大解密

VR電影怎麼拍?VR電影無法剪接,必須一鏡到底,甚至一個畫面中前面、後面、地下都有影像時,都是分開拍攝、卻要極度精準掌握時間,VR電影也無法像2D電影製作分鏡,完全不一樣的拍攝邏輯與思考,導演陳芯宜到底如何完成這部影片,這裡將展出電影中的道具、劇本、為了拍攝製作的樂高模型,全都可以在這裡一探究竟,甚至提供多組頭戴式裝置,帶大家重回現場。展覽期間,導演每週都會有兩天在地下室展場,同時會有現場展演、講座,即將在這裡發生!

「無法離開的人」地下室展場空間,展示陳芯宜思考VR電影的所有細節。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王世邦
「無法離開的人」地下室展場空間,展示陳芯宜思考VR電影的所有細節。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王世邦
可以透過頭戴式裝置,深入製作團隊的創作過程。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王世邦
可以透過頭戴式裝置,深入製作團隊的創作過程。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王世邦
在展場中可以帶著VR頭顯,重回電影場景。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王世邦
在展場中可以帶著VR頭顯,重回電影場景。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王世邦
再次感受電影的敘事。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王世邦
再次感受電影的敘事。圖|北師美術館提供、攝影|王世邦

無法離開的人 The Man Who Could’t Leave

VR電影|票價|平日NT$300、假日NT$350

時間|2023年5月6日至2023年7月2日、週二至週日10:00~18:00(週一休館)

地點|MoNTUE北師美術館,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展覽票價|免費參觀

最新文章

ARTbook《廣場》書封。

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藝文產業裡的Cool Kids,重新想像藝術與資本的互動

2025/05/02
日本飲用水品牌Aqua Clara與設計公司HONOKA打造「Trace of ...

2025米蘭家具展,三個品牌觀察:在習以為常中重新發現的設計力

2025/05/02
nafl|₁₀nE a fabric laboratory,由陳小爵、許芝瑞、劉...

專訪織品實驗室nafl:看見製造的限制,然後破解它

2025/05/02

專訪創作品牌noii noii:用誠實的創作,重新介紹自己

2025/05/02
林怡芬|畢業於京都藝術大學陶藝系、東京設計師學院視覺傳達系,從平面插畫、立體雕塑...

藝術家林怡芬談日本個展〈Born in Harmony〉:我的內心,擁有了穿越的力量

2025/05/02
富藝斯現代及當代藝術香港春季拍賣,薈萃東西方藝術大師傑作!精選亮點拍品於5月3及...

富藝斯香港春拍台北預展登場!集喬治·康多等近百件現當代藝術亮相

2025/04/30
法裔美籍藝術安娜・卡卡台灣首展《Pipe Dream》將於5月7日在TAO AR...

安娜・卡卡台灣首展《Pipe Dream》5月TAO ART登場!以畫作穿越感官幻境

2025/04/29
紀錄片《潛進韓國:宋智孝的海女冒險》。圖|BBC Studios

《潛進韓國:宋智孝的海女冒險》5/11上線!感受韓國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2025/04/28
第37屆信誼幼兒文學獎揭曉,本土創作者持續為孩子寫故事。記者王聰賢/攝影

第37屆信誼幼兒文學獎揭曉 董事長張杏如:讓孩子看到從這塊土地長出來的作品

2025/04/26
2025廳院選《少年PI的奇幻漂流》劇照。 攝影|Johan Persson

橫掃歐美劇場大獎!《少年PI的奇幻漂流》舞台劇7月國家戲劇院亞洲首演

2025/04/25
新北市美術館盛大開館!以四大展覽揭幕,打造連結世界與在地的藝術平台。
 圖/新...

新北市美術館鶯歌開館!現場直擊四大展覽爬梳城市前世今生

2025/04/25
新北市美術館月底開幕,劉和然董事長在記者會上期許這是一個全民的美術館。圖/王聰賢...

新北市美術館開啟市民美學新頁 董事長劉和然:在地與世界交匯的全民藝術平台

2025/04/24
從選美比賽到傳統祭儀!「我們之中」伊琴.基.查爾斯個展,用影像對話身分認同與文化...

「我們之中」伊琴.基.查爾斯個展MoCA登場!以錄像探索原民身份文化

2025/04/24
創作才女 LÜCY 第二張專輯海內外好評不斷,《晚安巡演》足跡遍布12個城市並持...

比專輯更私密的演出!才女 LÜCY《晚安巡演》6/20 Zepp New Taipei開唱

2025/04/24
2025臺北文學季4/19剝皮寮開展!一起思考「幾個波浪號才對~」

2025臺北文學季4/19剝皮寮開展!幾個波浪號才對~探索訊息的多義性

2025/04/24
新北市美術館開館以四檔展覽揭開序幕!其中由新北藝術團體「新店男孩」攜手年輕藝術團...

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新美館登場!攜手XTRUX建構虛實流域

2025/04/23
礁溪老爺酒店年度企畫「閱讀與旅行--12位旅人,12場文學行動」,多位講者出席記...

環遊世界80盤 詹宏志:從廚房遠眺美食的地平線

2025/04/23
李安最具自傳色彩的系列作!國家影視聽中心特別放映「父親三部曲」,金馬影帝郎雄精湛...

李安「父親三部曲」影視聽中心5月登場!郎雄精湛演技再現大銀幕

2025/04/23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