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黃土水名作《甘露水》重見天日,北師美術館12月年度大展亮相

2021/10/15 陳宛茜

《甘露水》的修護計畫由曾修復多件黃土水作品的日籍修復師森純一主持。 圖/黃邦銓、林君昵提供
《甘露水》的修護計畫由曾修復多件黃土水作品的日籍修復師森純一主持。 圖/黃邦銓、林君昵提供

雕塑黃土水大理石裸體雕像作品《甘露水》,被譽為「台灣的維納斯」卻失蹤逾半世紀,多年來盛傳藏身台中。文化部和台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昨共同宣布,《甘露水》已於蔡英文總統的見證下,交付文化部永久典藏,並將於12月北師美術館大展「光──台灣文化協會百年(暫名)」中現身。

在台灣美術史上,《甘露水》一如其稱號「台灣的維納斯」,擁有神話般的地位。國立台灣美術館助理研究員林振莖形容,北師美術館昨公布的《甘露水》照片,對他來說「震撼效果有如核爆」。因為《甘露水》等於台灣新美術發展的源頭,失蹤前雖只留下兩張黑白照片,卻足以在台灣美術史上留下永恆的身影。

黃土水1895年生於台北,是台灣首位入選日本最高藝術殿堂——帝國美術展覽會(帝展)的藝術家。1921年,黃土水以《甘露水》二度入選帝展,隔年受邀於東京和平紀念博覽會台灣館展出,不僅吸引日本皇室關注,更鼓舞了台灣那一個世代的藝術家。

《甘露水》二度入選帝展,隔年受邀於東京和平紀念博覽會台灣館展出,吸引日本皇室關注,也鼓舞了台灣那一個世代的藝術家。 圖/黃邦銓、林君昵提供
《甘露水》二度入選帝展,隔年受邀於東京和平紀念博覽會台灣館展出,吸引日本皇室關注,也鼓舞了台灣那一個世代的藝術家。 圖/黃邦銓、林君昵提供

《甘露水》是台灣首座裸體雕像,刻劃一名女子頭微微仰起、姿態挺直,雙手輕輕放在身後的蚌殼上,神情舒緩而堅強,臉上綻放自信的光采。1921年10月17日,台灣文化協會於大稻埕成立,展開影響深遠的台灣新文化運動。黃土水的《甘露水》在這一年獲選當時日本最重要的帝國美術展覽會,以台灣人充滿自信的風采站上國際舞台。

研究台灣早期美術史的林振莖指出,《甘露水》造型源自希臘神話中誕生於蚌殼的女神維納斯,但黃土水並非純粹模仿西方,而是以台灣女性的身體重新詮釋美神的意象。《甘露水》中自信發光的台灣女子,寄寓藝術家對於彼時正大步向前的台灣社會的期盼與想像,也開創台灣藝術史上的新篇章。她被後世譽為「台灣的維納斯」,不只是因為令人無法移開目光的美,更因為她啟發了一個世代對藝術美學的嶄新想像。

《甘露水》造型源自希臘神話中誕生於蚌殼的女神維納斯。 圖/黃邦銓、林君昵提供
《甘露水》造型源自希臘神話中誕生於蚌殼的女神維納斯。 圖/黃邦銓、林君昵提供

1930年帝展前夕,黃土水因為趕製大型浮雕「水牛群像」時過度操勞,併發腹膜炎於東京辭世。隔年,《甘露水》入藏台灣教育會館,並以該館藏品身份於「黃土水遺作展」中展出。1958年台灣省議會播遷台中,《甘露水》隨之搬移,卻遭棄置台中火車站。《甘露水》隨後移置車站附近的張外科診所,從此由張家典藏,並於1974年移至家族位於霧峰的工廠。

據了解,台灣美術界多年來都知《甘露水》由張家收藏,但不知藏於何處。北美館曾有意與其合作複製《甘露水》展出,但因張家有所顧忌最終未談成。

去年北師美術館展出「不朽的青春──台灣美術再發現」,黃土水大理石作品《少女》驚豔全場、引爆話題。總統蔡英文也到場參觀、並於臉書上推薦。在總統府的支持與台北教育大學榮譽教授林曼麗的奔走促成下,張家決定將《甘露水》交由國家典藏,9月6日在蔡總統的見證下,正式交付文化部永久典藏。

《甘露水》被後世譽為「台灣的維納斯」,不只是因為令人無法移開目光的美,更因為她啟發了一個世代對藝術美學的嶄新想像。 圖/黃邦銓、林君昵提供
《甘露水》被後世譽為「台灣的維納斯」,不只是因為令人無法移開目光的美,更因為她啟發了一個世代對藝術美學的嶄新想像。 圖/黃邦銓、林君昵提供

象徵台灣文協時代美學的《甘露水》,曾因世人的不理解遭棄置於台中火車站。如今雕塑軀幹上留下難以清除的暗色痕跡,推測是遭人潑灑墨水。《甘露水》的修護計畫由曾修復多件黃土水作品的日籍修復師森純一主持。

黃土水的一生曲折起伏,代表作《甘露水》從展覽會中的目光焦點到塵封半世紀,於誕生百年後重返世人面前燦爛發光。北師美術館表示,《甘露水》台灣美術史的重要性,不只在於美學,更在於她縮影了台灣一世紀的歷史與命運。


推薦閱讀

谷公館《三毛,1976謝春德攝影展》:回望她在最匱乏的時代,留下最自由的經典身影

北美館《感性機器》回顧藝術史路徑:從身體藝術到科技創作,形塑沉澱與釋放的場域

黃土水

「黃土水與他的時代」東京展出!「甘露水」等58件臺日經典再現百年風華

「黃土水與他的時代」東京展出!「甘露水」等58件臺日經典再現百年風華

2024/09/05
時裝設計師Peter Wu攜手黃邦銓、林君昵導演  藉黑白影像回望臺北城演繹異鄉人浪漫

時裝設計師Peter Wu攜手黃邦銓、林君昵導演 藉黑白影像回望臺北城演繹異鄉人浪漫

2022/09/26
太平國小博物館7/3對外開放!在百年校園閱讀大稻埕的藝術與在地記憶

太平國小博物館7/3對外開放!在百年校園閱讀大稻埕的藝術與在地記憶

2025/06/16

最新文章

椅子樂團全新專輯《愛的對白》專輯封面(右), 此張既有久違的台語作品,也聽得到早...

椅子樂團《愛的對白》數位發行!久違台語作品回歸、早期民謠再現

2025/07/18
2025屏東夏日狂歡祭7/19登場!0度冰宮、13米冰雕溜滑梯免費暢玩。圖|20...

2025屏東夏日狂歡祭7/19登場!0度冰宮、13米冰雕溜滑梯免費暢玩

2025/07/18

張碩尹攜手英國藝術團隊推新作:一部關注「家」的互動短片,觀眾移動決定觀看視角

2025/07/17
日本藝術家小瀨真由子首次台灣大型個展《房間裡的大象》,以及西班牙當代藝術家塞吉歐...

伊日藝術計劃兩大展覽《房間裡的大象》、《The Magical Journey》7月展出

2025/07/16
專訪當日Peter Cook穿了件色彩繽紛的襯衫入鏡,他笑說這是太太去年送給他的...

走進MoCA「山/市」!專訪建築大師Peter Cook:我仍保有童心,仍然喜歡玩

2025/07/15
「走進漢聲」展區能透過十多幅經典封面與圖像,看見漢聲從封面設計、圖像精選、報導攝...

「漢聲五十五:本來.未來」展覽 一場獻給台灣老中青三代的文化行動

2025/07/14
今夏嘉義阮劇團首度以全新劇場行動計畫《噪音風暴—LOUDER》於7月18日至8月...

嘉義阮劇團《噪音風暴》7/18-8/24登台北空總!四齣台語劇場翻轉新想像

2025/07/14

連結萬物,是好奇的起點——Olafur Eliasson╳林怡華╳曾志偉 ╳500輯

2025/07/12
《多重影子屋》Multiple shadow house,2010。圖片提供/臺...

不要停止問「為什麼」:跟著Olafur Eliasson找到5個靠近藝術的方式

2025/07/12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