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瑪德蓮時刻—記憶與情感的技術」國際聯展PART II 台中陸府植深館盛大展出

2023-07-04 18:01 陳宜慧

《瑪德蓮時刻—記憶與情感的技術》國際聯展PART II」於7月4日至10月29日在台中陸府植深館展出!此次展覽邀請五位國內外藝術家共同參與,透過多種創作形式探討人們的集體記憶與情感,是如何和日常物件以及其所發出的聲響產生密不可分的關聯。

本次特別邀展的《11拍聲搏》為享譽國際的黎巴嫩藝術家塔瑞克‧阿圖依(Tarek ...
本次特別邀展的《11拍聲搏》為享譽國際的黎巴嫩藝術家塔瑞克‧阿圖依(Tarek Atoui)首次在臺灣展出2020年於沙迦雙年展之作。 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提供

藉由五位藝術家創作尋找你的瑪德蓮時刻!

一如日本漫畫《神之雫》裡,同樣品嘗到1982年的Château Mouton,神咲雫想起了母親過世的畫面,而遠峰一青腦中卻浮現米勒的《晚禱》(L'Angélus),這也就是所謂的「瑪德蓮時刻」;因在普魯斯特小說《追憶逝水年華》中,主角吃下一口沾了紅茶的瑪德蓮蛋糕後,幼時記憶瞬間湧現,此舉說明了有些記憶並不是靠回想就能想起來,而是必須通過媒介,由媒介觸發情感、記憶或是過往的經驗,而這也是心理學界常說「普魯斯特效應」。

「《瑪德蓮時刻—記憶與情感的技術》國際聯展PART II 」由曾任威尼斯雙年展(2017)大會評審的鄭慧華策展,邀來五位藝術家包括塔瑞克‧阿圖依(Tarek Atoui,黎巴嫩)、邱明進、饒加恩、李傑(香港)與海蒂‧芙依特(Heidi Voet,比利時)聯合展出。

策展人鄭慧華表示:「『瑪德蓮時刻』是展覽的起點,我們希望透過瑪德蓮作為一個啟發物,並藉此以大量媒介物形塑出集體的感性經驗。」此次展出的五位藝術家皆具有多層次的文化轉譯、情感誘發,或集體意識的形成,透過每一件作品的呈現亦持續與這個概念進行對話。

從吃瑪德蓮的人回到瑪德蓮本身

此展以甜點「瑪德蓮」作為展覽命題,回應小說家普魯斯特的意識流名著《追憶似水年華》。因「瑪德蓮蛋糕」最初來字於18至19世紀間金屬烘焙模具在歐洲的普及,以及印刷食譜書籍的流行,因而確立其獨特的外型與口味,使得日後世代的讀者建立起對於瑪德蓮的共同印象。

因此展覽緊扣在召喚人們情感與記憶的「媒介(物)」,以及藉由藝術家多種媒介和層次的對話,讓觀者得以感知自己的情感和記憶,並思考這是如何被建構,進而延伸思索自我的生活是如何透過種種技術性的物質所呈現、變形與轉化。

黎巴嫩藝術家塔瑞克‧阿圖依作品首次在臺灣展出

這是黎巴嫩藝術家塔瑞克‧阿圖依(Tarek Atoui)的作品首次在臺灣展出,由藏家曾文泉借展。此作品《11拍聲搏》為2020年於沙迦雙年展之作,藝術家將水滴、陶器、抽水馬達、電源正負極、鑼和鈸等重構、自製成大型樂器,透過電腦的指揮敲打出獨特的11拍節奏。

此節奏是阿圖依從傳統阿拉伯塔拉伯音樂得到的靈感,他將節奏比擬為時間的刻度,而當觀眾靜心聆聽時,進而感受到11拍與日常習慣的時間尺度迥異,並體驗到藝術家以獨特的手法銜接傳統文化與當代聲響藝術。

黎巴嫩藝術家塔瑞克‧阿圖依(Tarek Atoui)首次在臺灣展出,其作品組裝與...
黎巴嫩藝術家塔瑞克‧阿圖依(Tarek Atoui)首次在臺灣展出,其作品組裝與規格要求甚高,過去罕有機會能夠出現在臺灣觀眾面前。 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提供

本次特別邀展的《11拍聲搏》為享譽國際的黎巴嫩藝術家塔瑞克‧阿圖依(Tarek ...
本次特別邀展的《11拍聲搏》為享譽國際的黎巴嫩藝術家塔瑞克‧阿圖依(Tarek Atoui)首次在臺灣展出2020年於沙迦雙年展之作。 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提供

臺灣藝術家饒加恩揭開殖民主義下的想像和記憶

臺灣藝術家饒加恩作品《A Topper》源自奧地利藏家勞道爾(Radauer)所收藏的1910年日英博覽會之影像文件。此份珍稀影像紀錄了日治時期排灣族人被當作文化商品,在殖民統治者的帶領下步入倫敦的旅程,而透過解構與建構影像,藝術家揭開隱藏在殖民主義下對於他者與異地的想像和記憶,以及殖民是如何通過文化行動顯現。

同時饒加恩也跨國塗料品牌「得利」中選出與帝國主義息息相關的色號,將四周漆上這些有歷史脈絡的顏色如「殖民紅」等,當影像與油漆的相互對照,更顯現出歷史的脈動依舊潛伏在當今生活。

臺灣藝術家饒加恩,作品《A Topper》於陸府植深館二樓展廳,以幻燈片形式呈現...
臺灣藝術家饒加恩,作品《A Topper》於陸府植深館二樓展廳,以幻燈片形式呈現奧地利藏家勞道爾(Radauer)所收藏的1910年日英博覽會之影像文件。 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提供

臺灣藝術家饒加恩作品《A Topper》。 圖/Chris Chen提供
臺灣藝術家饒加恩作品《A Topper》。 圖/Chris Chen提供

臺灣藝術家結合油漆色彩符碼與殖民主義下的文化脈絡,呈現歷史與現今生活的感官記憶串...
臺灣藝術家結合油漆色彩符碼與殖民主義下的文化脈絡,呈現歷史與現今生活的感官記憶串聯。 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提供

臺灣藝術家饒加恩,作品《A Topper》透過解構與建構影像,揭開隱藏在殖民主義...
臺灣藝術家饒加恩,作品《A Topper》透過解構與建構影像,揭開隱藏在殖民主義下對於他者與異地的想像和記憶。 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提供

香港藝術家李傑現地創作《被吸氣蓋過》

曾代表香港參與威尼斯藝術雙年展(2013)的藝術家李傑以《被吸氣蓋過》與陸府植深館共存,他搭建出一個區域展開現地創作,透過生活中搜集而來的影像與聲音拼貼交織,其作品宛如瑪德蓮般,勾引出觀眾既熟悉又陌生的感受,挑動觀眾無意識的感知。

香港藝術家李傑在陸府植深館一樓大廳的現地創作《被吸氣蓋過》。 攝影/ANPIS ...
香港藝術家李傑在陸府植深館一樓大廳的現地創作《被吸氣蓋過》。 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提供

比利時藝術家海蒂‧芙依特以創作翻轉觀光紀念品

來自比利時的藝術家海蒂‧芙依特(Heidi Voet),此次展出的是她的長期計劃《無意識穿越 (無盡之屋) 》,整體概念是她以網路購入家鄉比利時的觀光紀念品,並以此為模組翻製後,再舉辦工作坊帶領參與者重新複製她的翻製物。

同時,透過一次次翻製,物件和圖像開始脫離原本面貌,長出新的意義,而參與者彷彿在梳理歷史的同時,也形塑一個可能的未來。此工作坊曾在多地舉辦,本次特別邀請臺中在地民眾合作,將共同完成的作品呈現予大眾。

來自比利時的藝術家海蒂‧芙依特(Heidi Voet)本次特別邀請臺中在地民眾,...
來自比利時的藝術家海蒂‧芙依特(Heidi Voet)本次特別邀請臺中在地民眾,共同參與《無意識穿越 (無盡之屋) 》計劃。 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提供

藝術家海蒂‧芙依特(Heidi Voet)刻意使用不同陳列器具與方式,呈現紀念物...
藝術家海蒂‧芙依特(Heidi Voet)刻意使用不同陳列器具與方式,呈現紀念物經過時間、空間轉換後與生活記憶的結合。 圖/Chris Chen提供

封存近一世紀的蟲膠唱片再現

此展也邀來臺南留聲機收藏家暨蟲膠唱片複製師邱明進,展示獨步全球的蟲膠唱片翻製與刻錄技術。因唱片的發明將聲音復刻、保留和傳遞,同時也凝聚了大眾情感,而策展團隊亦以此為啟發,呼應「物」與其封存之聲響是如何喚起記憶的主題。

展覽期間,於週二至週日14:30定時演示留聲機播放複製蟲膠唱片,帶觀眾穿越時空間...
展覽期間,於週二至週日14:30定時演示留聲機播放複製蟲膠唱片,帶觀眾穿越時空間欣賞近百年前的音樂。 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提供

因蟲膠唱片為1950年代前臺灣的主流錄音技術,以紫膠介殼蟲為媒材,如知名音樂家鄧雨賢的《雨夜花》原版唱片即採用此技術。不過,由於播放仰賴手搖留聲機的鋼針與唱盤摩擦,加上蟲膠唱片脆弱易損,現今鮮少有人能聽到其封存的聲音。

然而,邱明進通過自學研究掌握蟲膠唱片的技術,成為極少數具備此項技術的專家,因此本次也特別展出經由邱明進巧手複製的蟲膠唱片、歷史經典留聲機和唱片收藏,不只讓觀眾穿越時空間欣賞近百年前的音樂,同時也展示技術的傳承和演變如何影響記憶和情感,甚至創造出新的感受。

本次展覽特邀臺南的留聲機收藏家暨蟲膠唱片複製師邱明進,展示技術的傳承和演變,與情...
本次展覽特邀臺南的留聲機收藏家暨蟲膠唱片複製師邱明進,展示技術的傳承和演變,與情感記憶之間的相互啟發。 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提供

《瑪德蓮時刻—記憶與情感的技術》國際聯展PART II

展覽時間 | 2023年7月4日至2023年10月29日

週二至週日10:00-18:00、週一休展,國定假日照常開放

(觀展採預約制,請洽: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官網

展覽地點 | 陸府植深館 (臺中市南屯區公益路二段789號)

◾ 《瑪德蓮時刻—記憶與情感的技術》系列四檔展覽中,不同場次皆印發不同的導覽手冊,第三與第四檔將在8月於臺北的覓計畫空間與立方計劃空間登場,而本次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展場中,特別提供可收納四場次手冊的封套給觀眾索取。

最新文章

國漫館東側園區夜間點亮示意圖。 圖/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提供

國家漫畫博物館落腳臺中刑務所!東側園區率先迎12月金漫獎大展

2023/11/29
2023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第四季駐村計畫聯展「我們與自然之間」邀集來自世界各地六位...

「我們與自然之間」2023寶藏巖駐村聯展12/2登場!六位國外藝術家以創作貼近土地

2023/11/28
麥可.基根-多藍✕舞蹈之家 《界》。 圖/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Ros Kava...

「2024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集14國團隊、藝術家之作呈現劇場多重宇宙

2023/11/28
勸世三姊妹把「牽亡」橋段搬到火球祭舞台。 圖/躍演提供、攝影:林育全

《勸世三姊妹》登火球祭!原聲帶募資計劃倒數中、2024北中南巡演搶先預告

2023/11/27
位於中央草溝區與棚架,在彩霞映天時的草溝區帶來戲劇性張力,其向斜的棚架型態,則與...

2023桃園文博「超有種」五大亮點搶先看!新地標中原文創園區首開放

2023/11/24
2023 Camping Asia開幕式學員合影。圖/臺北藝術表演中心提供

2023 Camping Asia 11/20展開下個世代的未來藝術學院

2023/11/24
袁廣鳴,《日常戰爭》,同展名新作。 圖/ 袁廣鳴提供

2024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日常戰爭」展名公佈!袁廣鳴以藝術揭開超現實預言

2023/11/23
第二期《+1+1+1》封面及部分內頁由知名日本攝影師濱田英明操刀。 圖/平凡製作...

嘉義《+1+1+1》第二期亮相!攝影師濱田英明操刀封面、匯集「博覽小城的日常百科」

2023/11/22
展覽以沉浸式影像、生態箱裝置和多重敘事的手法,呈現藝術家們對生態發展史及未來樣貌...

「串流群落:溫室中的溫室」國美館展出!陳普:可被描述的事才有機會成為一個生態系

2023/11/22
《我是紅》Portraits in red。photo by Stephane ...

《我是紅》2023 Camping Asia開幕秀!肯亞萬吉魯卡穆尤挑戰主流審美

2023/11/22
唐納天,《漫遊微觀宇宙》,2023,複合媒材裝 置:工事用砂、鍍鋅鋼板、顏料染色...

2023台北雙年展「小世界」北美館展出!集58位國內外藝術家探討我們與外部世界的關係

2023/11/19
島作市集。圖|島知讀提供

台中島知讀市集11/18登場!40+獨立書店、工藝攤位帶大家走進書的多元宇宙

2023/11/17
書法藝術家李默父作品。圖片提供/李默父

廣告招牌書法字型!跟著藝術家李默父、張家榮、曾國榕台灣老城街區散步

2023/11/16
「弱書道」作品展場照。 圖/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弱書道」雙展11/16登場!從古典底蘊探索當代新可能

2023/11/15
新加坡藝博會(ART SG)強勢回歸!將於2024 年 1 月 19 至 21 ...

2024新加坡藝博會1月登場!三大主展區亮點搶先看

2023/11/14
「光跡」展演的起承轉合中,透過黑白光影的交織和擾動、交疊、碰撞的燈光手法,象徵以...

2023南村有光11/13光跡開展!黑川互動以光與能量點亮四四南村

2023/11/14
左為泰國藝術家Gongkan作品《Freedom》,右為比利時藝術家Lauren...

一睹富藝斯香港「New Now及設計」拍賣亮點之作探索藝術新星

2023/11/13
美食家及美學家陳泰銘之顯赫窖藏即將於蘇富比上拍。圖/蘇富比提供

陳泰銘珍藏本月將登蘇富比 史上價值最高葡萄酒窖藏

2023/11/13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