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2023臺北藝術節8/5-10/1演出!金獅獎《太陽與海》、《Temporary Title》打開觀眾感官想像

2023/08/21 文字編輯/陳宜慧

2023臺北藝術節自8月5日至10月1日登場,其中兩檔極其獨特的跨界演出,猶如夢境的另一頭打開與眾不同的感官體驗!曾拿下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首次於亞洲巡演的《太陽與海》,8月19日至27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下簡稱北藝中心)藍盒子演出,直接34噸白沙直接搬進室內場館創造演出新境地;而由法國編舞家薩維耶・勒華和香港藝術家余美華共同打造的《Temporary Title》,自8月18日至20日在北藝中心11樓大排練場登場,則透過翻轉舞蹈與觀看定義,徹底顛覆觀眾想像。

《太陽與海》劇照。 圖/臺北藝術節提供,攝影:Gabrielius Jauniškis
《太陽與海》劇照。 圖/臺北藝術節提供,攝影:Gabrielius Jauniškis

觀眾身歷其境俯瞰舞台 34噸白沙改造成室內海灘

有些表演不只具時代性,更能打開視野與體驗,創造獨特的觀賞經驗!2019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上呈現的驚人之作《太陽與海》,曾被《紐約時報》譽為「過去十年表演藝術中最偉大的成就之一」,今年首次巡迴到亞洲,是不容錯過的精彩演出。

當陽光、海灘、悠閒的人們被移植到劇院內部,觀眾卻成為居高臨下的觀察家,以「上帝視角」俯瞰演員,然而海灘上的人們,更接近我們的人生,不只邊曬太陽、邊吟唱內心獨白,還訴說著夢想、日常生活,及氣候變遷與生態浩劫的真相。(是的,這個看似悠閒的渡假場景,背後還隱藏我們不時遺忘的社會警醒)

《太陽與海》劇照。 圖/臺北藝術節提供,攝影:Gabrielius Jauniškis
《太陽與海》劇照。 圖/臺北藝術節提供,攝影:Gabrielius Jauniškis

《太陽與海》由立陶宛的導演盧吉兒.巴澤吉凱特、作詞人珐伊法.格蘭麗帖與作曲家麗娜.拉蓓利代,三人攜手合作共創而成。這場生態歌劇以長達4小時的循環演出,展現詩意場景、感人歌聲,以及與歌詞所描述的氣候議題形成強烈對比的輕鬆氛圍。其中,製作團隊特別運用34噸白沙,將北藝中心藍盒子改造成室內海灘,同時為了整體色調的柔和度,演出中無論是沙子的顏色還是海灘上的表演者,都呈現出相對平靜、溫和的色調,以低彩度更貼近於長時間待在海灘上曬太陽的情境。

除此之外,現場將讓觀眾置身熟悉的流行樂曲聲中,不只可感受介於悲劇與喜劇間的複雜情感,同時也能透過開放的態度,各自解讀這部作品所要訴說的故事。

《太陽與海》劇照。 圖/臺北藝術節提供,攝影:Gabrielius Jauniškis
《太陽與海》劇照。 圖/臺北藝術節提供,攝影:Gabrielius Jauniškis

觀眾也是演出一部分 與裸身表演者互動引爆話題

《Temporary Title》於北藝中心排練場登場,是一部融合表演和視覺藝術的作品,觀眾入場時會看到「活著的展品」赤裸的舞者隨機變化為植物、礦物、動物、人類及機器,

現場參與的觀眾可選擇觀看的角度,感受舞者塑造出的裸身地景。而部分段落,每位舞者則會選擇一位觀眾,開啟真摯與坦誠的對話,至此,舞台界線消弭於無形,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也彷彿消失無蹤。特別是,持表演當日票券的觀眾,可以選擇在15:00至19:00的展期入場,而隨機加入展場的舞者和觀眾,都將影響著表演空間中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形成一種有機變化的狀態。

Temporary Title彩排場演出畫面。 圖/臺北藝術節提供、攝影:林軒朗
Temporary Title彩排場演出畫面。 圖/臺北藝術節提供、攝影:林軒朗

擁有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的編舞家薩維耶・勒華,在1991年開始融入藝術創作,他的非傳統思維模式和分子生物學背景影響了他的作品,嘗試拆解舞蹈及身體的多重可能性。而他與共同創作者余美華透過在特定時間內開放自由進出的概念,則展現出表演者與觀眾之間所建立的獨有關係與私密距離,此舉讓觀眾不僅是旁觀者,也是整個場景的參與塑造者,也讓每場演出記憶都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

Temporary Title彩排場演出畫面。 圖/臺北藝術節提供、攝影:林軒朗
Temporary Title彩排場演出畫面。 圖/臺北藝術節提供、攝影:林軒朗

Temporary Title彩排場演出畫面。 圖/臺北藝術節提供、攝影:林軒朗
Temporary Title彩排場演出畫面。 圖/臺北藝術節提供、攝影:林軒朗

◾臺北藝術節《太陽與海》

日期:8月19日至27日

地點:北藝中心藍盒子

購票資訊: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651062183816060933

◾臺北藝術節《Temporary Title》

日期:8月18日至20日

地點:北藝中心11樓排練場

購票資訊: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650815564452757504

臺北藝術節官網:https://www.tpac-

taipei.org/festival-taipei

最新文章

莫內《睡蓮》領銜、52件印象派真跡抵台。富邦美術館「印象派—從莫內到美國:光、跨...

富邦美術館「印象派」展覽6/11登場!莫內《睡蓮》領銜、一次飽覽52件真跡

2025/05/19

《從前,有個奇麗馬》葉郎與王師對談電影與電影院的未來!

2025/05/19
好威近月首次發行日本片《青春末世物語》收穫了不少粉絲。圖/好威映象提供

{ 2023⇢2025。電影 }孫宗瀚:電影讓觀眾對於危機有更多想法

2025/05/18

香色主廚邱一中:在市場劇變中,找到自信的料理語言

2025/05/17
一心戲劇團《幻蘊迷宮》劇照。 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一心戲劇團攜手歐洲導演!巴洛克美學歌仔戲《幻蘊迷宮》6月衛武營登場

2025/05/16
藝術家王煜松作為「花蓮地震寫生團」代表,用最簡單的寫生方式,讓人們了解花蓮在地震...

真誠即是力量─第23屆台新藝術獎「滾動的四連夜—藝術家會客室」側記(下)

2025/05/16

鄭宜農:我想問出更好的問題,這讓我很快樂

2025/05/16
落日飛車與韓國 hyukoh 共組 AAA,推出共創專輯並展開巡演。圖片提供/落...

{ 2022⇢2025。巡演 }陳冠亨:沒有誰單戀誰,合作更有影響力

2025/05/16
張孝維希望步道咖啡可以讓客人暫時安頓下來,度量閱讀與自己、城市以及與這個世界的關...

{ 2022⇢2025。城市 }張孝維:空間的引導與安置,科技無法取代

2025/05/16
藝術家倪祥(右)的《大家都來看你了》展覽,將宛如廢棄物般的生活物件,重新堆型塑成...

真誠即是力量─第23屆台新藝術獎「滾動的四連夜—藝術家會客室」側記(上)

2025/05/15
吉卜力工作室最浪漫經典大作《心之谷》,今年適逢上映30週年將於5月29日重返台灣...

上映30週年!吉卜力浪漫經典《心之谷》5/29重返台灣大銀幕

2025/05/14
第36屆金曲獎主視覺。 圖/台視提供

第36屆金曲獎完整入圍名單公布:方大同獲評審團獎,李榮浩、蕭煌奇爭歌王

2025/05/14
small MUJI《Pizza Restaurant》。圖|MUJI

small MUJI紐約展5/16第五大道登場!田中達也19組無印良品的微縮世界

2025/05/13
是枝裕和iPhone短片《Last Scene》!攜手攝影師瀧本幹也分享iPho...

是枝裕和iPhone短片《Last Scene》!攜手攝影師瀧本幹也分享iPhone拍攝心法

2025/05/09
以樸拙筆觸織就幻境花園,邀大眾展開一場與自然萬象共舞的旅程!高美館創作論壇《繁花...

從90年代插畫到巨幅創作!張立曄《繁花夢露》高美館展出近十年藝術旅程

2025/05/09
2025臺北兒童藝術節6/28登場!10檔節目推薦、歡迎光臨台北藝術遊樂場。圖|...

2025臺北兒童藝術節6/28登場!10檔節目推薦、歡迎光臨台北藝術遊樂場

2025/05/09
2025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正式開幕!串聯臺灣與國際藝術交流。 圖/台北當代藝術...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公眾開放中!現場直擊亮點展區一次看

2025/05/09
「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於即日起至2026年3月1日展出。...

陳澄波《寫生的故事》特展臺史博登場!以六大單元展出逾500件珍貴文物

2025/05/07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