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藝中心攜手香奈兒呈獻2023 Camping Asia!打造給下個世代的表演藝術交流盛典
即將於11月20日至12月1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登場的2023 Camping Asia,由北藝中心、法國國家舞蹈中心及香奈兒三方共同合作,以為期12天時間,邀集來自亞洲、歐洲與美國等地21位跨領域創作者,與16所藝術院校逾120位學生共襄盛舉。透過豐富多樣的工作坊、表演節目與各式活動,結合台灣在地特色文化,將以豐沛鮮活的能量,再次打開台灣表演藝術圈嶄新視野下的國際交流。
Camping Asia化身交流平台!做藝術家最強大的後盾
藝術家不是憑空閃現的星辰,而是需要刺激、培養、成長的種籽。一如香奈兒女士生前,不僅是引領時尚的設計先鋒,她所支持贊助的無數編舞家、攝影師、畫家等才華人士的行動,亦是推動藝術文化前行最強大的後盾。
「Camping」計畫最初於2015年由法國國家舞蹈中心所創辦,提供即將從學校畢業的年輕學子,能從專研技術的學生時代開始邁向藝術創作領域的另一個門檻。2017年北藝中心發現Camping課程設計與場館對未來創作人才的期待相當一致,便與法國國家舞蹈中心簽定合作,並在2019年由藝術家林人中擔任策展人,成功啟動首屆Camping Asia,打造成一個得以學習、交流與合作的創新平台。
攜手歐亞美各國藝術家,以協作打開全新視野
為了策畫2023 Camping Asia,策展人林人中與北藝中心、法國國家舞蹈中心,以及香奈兒共同定義了本屆跨文化的內容架構,並聚焦「Asia亞洲」作為核心價值,汲取法國與臺灣之於表演藝術最好的做法與經驗,打造出深具在地特色的「Camping Asia」。同步也讓此平台化身亞洲藝術學子們與世界交流的成長基地,不只透過營隊形式做為概念發想,擴大整體規模,也增加設計內容的多樣性,並將相關課程開放給台灣各地學校、學生與教職員共同參與。
北藝中心董事長劉若瑀表示,「沒有技術就沒有藝術,但只有技術也不是藝術!臺灣的藝術教育著重在技術的養成,這很重要,但創作是一個整合過程,需要將各項單獨的元素揉合成一個整體,最後才是觀眾看到的作品。因此學生們在Camping Asia可以打開視野,直接跟世界各地藝術家們一起工作,並從創作中銜接專業領域、面對所有課題,蛻變成為藝術家!」
培育藝術家需仰賴國際串聯能量
但究竟要如何讓表演藝術跳脫個人熟悉的框架?北藝中心執行長王孟超指出:「創作並非發明,而是發現。有能力發現並串聯各領域及議題的創作者,是我們期待的藝術家樣貌。」而這樣的培養孕育,需要仰賴跨國文化的共同參與,因此策展人林人中也表示:「Camping Asia 既是北藝中心展現國際串聯能量、培育新世代人才的重要平台,同時透過Camping Asia的串連,我們也持續選送臺灣年輕藝術家到法國駐村,包括像布拉瑞揚‧帕格勒法、余政達、田孝慈、許栢昂及蘇文琪,皆曾擔任法國國家舞蹈中心工作坊教師。」
香奈兒藝術與文化部門全球負責人 Yana Peel則強調:「我們很高興能支持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這項跨世代、跨文化、跨領域的計畫,Camping Asia延續了香奈兒品牌加速促進表演藝術之間創新、交流與合作的使命,也能推動我們進行在地化合作的理想抱負,從而促進全球性的文化發展。」
為期12天!集結學校馬拉松、工作坊、表演節目等交流體驗
為了讓不同藝術院校的學生與各領域藝術家進行交流,為期12天的Camping Asia設計了不同的課程形式,包括由各校學生規畫帶領的「早課」、來自各國藝術家根據個人文化及訓練背景所設計的「大堂課」及「工作坊」,除此之外,學生與藝術家也分別有機會在「學校馬拉松」及「表演節目」中發表創作作品,其中最富含交流精神的「開閉幕派對」同時也涵蓋其中。
透過各式各樣的交流體驗,學生們得以理解創作過程其實非常多樣化,有不同的路徑可遵循。而這樣的模式也為藝術教育提出更具說服力的倡議計畫。2023 Camping Asia預計將邀請21位跨領域創作者,與16所藝術院校逾120位學生共襄盛舉,其中「表演節目」及「開閉幕派對」也將透過邀請或售票方式開放給觀眾,讓大眾也能同步感受這場屬於年輕世代精彩絕倫的表演藝術交流盛典。
◾更多完整資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官網
最新文章
-
國家漫畫博物館落腳臺中刑務所!東側園區率先迎12月金漫獎大展
2023/11/29 -
「我們與自然之間」2023寶藏巖駐村聯展12/2登場!六位國外藝術家以創作貼近土地
2023/11/28 -
「2024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集14國團隊、藝術家之作呈現劇場多重宇宙
2023/11/28 -
《勸世三姊妹》登火球祭!原聲帶募資計劃倒數中、2024北中南巡演搶先預告
2023/11/27 -
2023桃園文博「超有種」五大亮點搶先看!新地標中原文創園區首開放
2023/11/24 -
2023 Camping Asia 11/20展開下個世代的未來藝術學院
2023/11/24 -
2024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日常戰爭」展名公佈!袁廣鳴以藝術揭開超現實預言
2023/11/23 -
嘉義《+1+1+1》第二期亮相!攝影師濱田英明操刀封面、匯集「博覽小城的日常百科」
2023/11/22 -
「串流群落:溫室中的溫室」國美館展出!陳普:可被描述的事才有機會成為一個生態系
2023/11/22 -
《我是紅》2023 Camping Asia開幕秀!肯亞萬吉魯卡穆尤挑戰主流審美
2023/11/22 -
2023台北雙年展「小世界」北美館展出!集58位國內外藝術家探討我們與外部世界的關係
2023/11/19 -
台中島知讀市集11/18登場!40+獨立書店、工藝攤位帶大家走進書的多元宇宙
2023/11/17 -
廣告招牌書法字型!跟著藝術家李默父、張家榮、曾國榕台灣老城街區散步
2023/11/16 -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弱書道」雙展11/16登場!從古典底蘊探索當代新可能
2023/11/15 -
2024新加坡藝博會1月登場!三大主展區亮點搶先看
2023/11/14 -
2023南村有光11/13光跡開展!黑川互動以光與能量點亮四四南村
2023/11/14 -
一睹富藝斯香港「New Now及設計」拍賣亮點之作探索藝術新星
2023/11/13 -
陳泰銘珍藏本月將登蘇富比 史上價值最高葡萄酒窖藏
2023/11/13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