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2023質物霽畫「丄」藝術裝置展》12/12-1/5新北三重「QUAN_泉。場」展出

2023/12/12 陳宜慧

由藝術家李霽創辦的「質物霽畫」今年適逢成立十週年,特別於2023年12月12日至2024年1月5日,選在新北三重頂崁工業區內,由共序工事洪浩鈞所設計的「QUAN_泉。場」展出。此展爬梳質物霽畫不同時期的創作脈絡,並藉由作品有機、無機,以及看似紛亂雜沓的混合媒材,恰如其分與鐵皮、溫室防塵網、棚架所構築而成的場域,進行巧妙且和諧的對話。

藝術家李霽創辦的「質物霽畫」今年適逢成立十週年,特於2023年12月12日至2024年1月5日,選在新北三重頂崁工業區內的「QUAN_泉。場」展出。 圖/Chris Chen提供
藝術家李霽創辦的「質物霽畫」今年適逢成立十週年,特於2023年12月12日至2024年1月5日,選在新北三重頂崁工業區內的「QUAN_泉。場」展出。 圖/Chris Chen提供

「環境的養分轉化成作品,作品也回應了場域」

從2013年創立至今,回溯「質物霽畫」最初的想像,其實是將一切關於本質性的思考作為導航的方向。向來擅於透過作品表達內在,並經由質地創造出形式的李霽,在這次十週年展覽中,透過「QUAN_泉。場」三個樓層的編排,展出自2018年至2023年曾因不同展覽、合作計劃、空間所應運而生的作品。

由共序工事洪浩鈞所設計的「QUAN_泉。場」。 圖/QUAN 泉場/ 泉承國際提供
由共序工事洪浩鈞所設計的「QUAN_泉。場」。 圖/QUAN 泉場/ 泉承國際提供

李霽表示,「因質物霽畫成立十週年,感覺可以透過一個展覽,邀請朋友們來聚聚聊聊,因此展出的內容,都是過往跟不同的空間像RAW,或是我自己的個展,以及與品牌合作計劃所累積的作品。有趣的是,我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麼樣的空間尺度適合與作品結合,後來發現前身為電梯輪軸零件的加工、製造工廠的『QUAN_泉。場』,能與作品融為一體。比方像是,現場的展台通通都是他們的道具,棧板也是,所以我們的作品就只是放進去而已。」特別是質物霽畫作品向來都以收集不同物件、元素、材料,經由重新組合、再利用所創作而成,因此也讓「環境的養分轉化成作品,而展覽於此的作品亦回應了場域。」

因此從礦石、珊瑚、排風扇、金屬箔片到燈管等,於此矗立的作品、乍看各自為政卻又各自有靈,透過不同媒材的織構,召喚著懷揣共同記憶的人們,不只毫無違合地為場域注入一股詩意,同時也藉由行經的片刻、凝視瞬間,安靜地掏洗內在的自己。

展場一隅。 圖/Chris Chen提供
展場一隅。 圖/Chris Chen提供

展場一隅。 圖/Chris Chen提供
展場一隅。 圖/Chris Chen提供

展場一隅。 圖/Chris Chen提供
展場一隅。 圖/Chris Chen提供

以展名「丄」呼應心境!十年是剛翻好土壤才正要長出東西的意象

在策展概念上,一方面依循「QUAN_泉。場」的空間基礎調性,延伸出一種意義,另一方面則呼應質物霽畫的本質,去討論何謂物質的潛力跟狀態,並重新閱讀、看待它。如此一來,「雖然這些作品都來自不同時間點,但好像拉開一個時間的軸線,都有各自可以說話的方法。」這樣的氛圍也類似台灣的環境,充滿複合性、什麼都有,彷彿所有人都能在此找到自己的位置跟秩序,也體現出一種流動的感覺。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展示於三樓,樓梯上來左手邊的作品〈人行道〉,李霽分享到,「這件作品主要以無機的材料去創造有機的畫面,也趨近我們在研究材質、實驗的過程,其中像是人行道 意象裡的水、殘留物、物質,甚至是牙籤、發泡劑、菜瓜布、回收紙漿,都透過有機與無機不同痕跡的磨和,蔓生出來。」

作品〈人行道〉。 圖/Chris Chen提供
作品〈人行道〉。 圖/Chris Chen提供

而在此作旁邊,另一件值得對照的是,出自2020-2021年個展《becoming》的作品〈民生日常〉,李霽表示,「當時我想為自己做出個人體驗的創作,而這件便完整呈現出我內心產生出來的價值,那是在生活的切片,去尋找流動的姿態,也透過像是從LED燈、排風扇的局部悍接,創造出一種建造感。」或許也正因質物霽畫的作品都偏意象,反而讓觀者在凝視之際更能產生個人的共感。

作品〈民生日常〉。 圖/Chris Chen提供
作品〈民生日常〉。 圖/Chris Chen提供

有趣的是,李霽在創作時都是先有畫面,再去研究軟硬材質與虛實間的關係,最後才找到對應材質去回應它。他說到,「作品建構到一個程度,名字會自己浮現。甚至有時是先確定作品想說什麼,才會有名字、策展主題,這一切都是從作品身上長出來的。」

因此,這次展覽《2023 質物霽畫 「丄」藝術裝置》的展名「丄」,對他來說背後的意義是,「十年好像也沒怎麼,只是有了這些經歷,認識台灣產業怎麼運作事情,還有我是誰、我可以做什麼;也因為在這個過程裡不斷翻土,我才找尋到哪些東西是我的養份,所以這個字『丄』是以一個地面,彷彿翻好了土壤,才正要長出東西。」

展場一隅。 圖/Chris Chen提供
展場一隅。 圖/Chris Chen提供

展場一隅。 圖/Chris Chen提供
展場一隅。 圖/Chris Chen提供

展場一隅。 圖/Chris Chen提供
展場一隅。 圖/Chris Chen提供

展場一隅。 圖/Chris Chen提供
展場一隅。 圖/Chris Chen提供

展場一隅。 圖/Chris Chen提供
展場一隅。 圖/Chris Chen提供

2023 質物霽畫 「丄」藝術裝置

日期 | 2023年12月12日 - 2024年1月5日

時間 | 每週二到五;下午13:30-15:30 (全預約制)

地點| QUAN_泉。場 / 泉承國際

地址| 新北市三重區中興北街180巷23號

展覽採預約制,可私訊或電洽質物霽畫:02-2599-4373

最新文章

穿越觀景窗,「時代劇場」集結17位國內外攝影名家作品,一探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誠品電影院獨家特企「台灣青年導演劇情短片輯」即日起登場!耿軍導演金馬贏家《漂亮朋...

誠品電影院特企放映聚焦青年導演創作!耿軍導演《漂亮朋友》4/8放映

2025/04/01
2025清明連假全台15檔展覽推薦!在藝術盛宴中尋找繁忙片刻的療癒之力。圖|富邦...

2025清明連假全台15檔展覽推薦!從藝術家視角啟動觀察世界的新濾鏡

2025/04/01
平子雄一竭力捕捉人與自然複雜關係的絲線,設計出一個鮮明角色──頭戴樹木的「樹人」...

專訪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看見人和樹木的一萬種可能

2025/04/01
獲得特優的《金洋村的兩天一夜》創作團隊與指導老師以及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右二...

童心看世界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台灣兒童創作組揭曉

2025/03/29
隨媽祖同行,畫出信仰之路——劉小東「媽祖巡遊」震撼亮相。
 圖/誠品畫廊提供

劉小東「媽祖巡遊」個展誠品畫廊登場!以千里步行經驗畫出信仰之路

2025/03/28
作家蔣勳(右)在文庫本《如是我聞:金剛經筆記》書中題字:「和心裏最深的自己對話」...

蔣勳的《如果我聞:金剛經筆記》 以一朵花的寬度 滋養心靈

2025/03/28
啟明出版發行人林聖修。

 攝影/Dingdong Lee

一間沒有行銷同事的出版社——專訪啟明出版發行人林聖修

2025/03/27
「招牌聚落」,各種時代、樣式的招牌,暗示百年來人類活動和思考的痕跡。
 圖/p...

不只以美醜定論——p.n.g.《招牌:》展,探索招牌乘載的時代演變與公眾意志

2025/03/27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11件作品以藝術抵抗被塑造的真相。圖|桃園市立美術館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11件作品以藝術抵抗被塑造的真相

2025/03/27
以小說文本為骨,九位藝術家為肉,拼貼成虛實交織的「陳美玲」展覽於3月22日至5月...

展覽「陳美玲」登場!以橫跨1974-2025年15件作品剖析台灣母親群像

2025/03/26
蔡明亮電影馬拉松計畫「行者十步」募資啟動!10小時、放映10部《行者》系列,全台...

電影《行者》系列台灣首次全放映募資啟動!限量10場、蔡明亮陪看互動

2025/03/26
布拉瑞揚舞團《我・我們》第二部曲劇照。 圖/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李佳曄

《我‧我們》第二部曲3/28-30台中登場!布拉瑞揚 x 阿爆 x 磊勒丹再現排灣宇宙

2025/03/25
2023火球祭周邊T-shirt|袖子上由日本插畫家TM Paint創造的角色是...

龐克迷沈奕:感受「我們」是一體的,樂團T-shirt牽起跨國緣分

2025/03/24
aespa 2024年的《Armageddon》推出了CD隨身聽版本。圖片來源/...

K-pop四大行銷術:透過周邊商品與服務,讓粉絲跟偶像不斷連結

2025/03/24
寶可夢烏波&沼王外套|在台灣不易找到烏波的周邊,於日本網拍購入。簡約運動感設計,...

動漫迷羅湘妮:擁有周邊是喜歡的證明,只有自己知道的滿足感

2025/03/24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昨日舉行頒獎典禮,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前排右三)期許信...

信誼兒童動畫獎頒獎 國內外件數創新高 董事長張杏如 期許養護出兒童動畫的沃土

2025/03/22
法國動畫 《吉他漂流記》是信誼兒童動畫獎首次兒童觀眾票選的第一名作品。圖/信誼基...

信誼兒童動畫大獎兩位法國得主分享 站在兒童高度是創作重點

2025/03/22

回應

Top